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新路径

2023-04-20张立军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新路径双减

张立军

摘  要:现当今,随着我国教育的加快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过去传统的教学也逐渐显示出弊端。“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及参与校外培训的负担得到缓解,学生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也得到了更加全面的成长与发展。在此背景下,学生能够具有更多的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提升各项技能。而小学信息技术的开展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需要教师将课堂教学时间合理运用起来,引导学生有效完成课程学习,并从中获得信息技术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不仅如此,学生在教师结合“双减”政策所创新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中,能够使自己的传统认知体系得到改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双减”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新路径

引言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存在很大的不同,更凸显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熟练性,要求学生在理解信息技术概念的同时,对学生有熟练实践应用的高层次要求。在“双减”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的探究也应当秉持“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整体教学思路,并致力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优化和创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高效掌握理论知识并完成相关信息技术知识的熟练操作练习目标。

1丰富学生理论知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

“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都应该摒弃传统的“分数论”和“主副科”的观念,重视信息技术教学,意识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升信息技术水平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已经不再局限于课本以及课堂,互联网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而高水平的信息技术能力有助于学生收集、筛选与整合学习资源。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以及一些简单的操作,促使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简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校应合理设置信息技术教学时长,将信息技术放在和语、数、外同等重要的位置,为信息技术多提供一些课时,教师可直接在电脑机房上课,理论知识讲解完之后就由学生自己实操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更为深刻地理解与掌握理论知识,避免教师为了完成理论教学任务而缩短实践操作课程的时间,在教学中兼顾理论和实践,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例如,教师在讲授“开机、启动Windows”一课时,倘若只是单纯照本宣科地讲解理论知识,电脑的开机键对学生来说只是一个课本符号,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学生掌握电脑开机还需要靠记忆,时间一长可能就忘记了,过一段时间学生遇到真正的电脑开机键,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一个陌生的符号。

2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学习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积极性不高,他们热衷于趣味性强、新颖的学习探究方式。基于小学生的这种学习特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需求,为学生创设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才能够集中注意力的进行探究和思考,提升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如果教师仅仅是讲述信息技术教材中的例子,学生难以有很深的体会,并且学生对相关知识也没有新鲜感和趣味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这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场景,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思考和探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情境:周末我们要去附近的动物园游玩,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便利?教师为学生创设的这个学习情境,非常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学生可能刚刚经历了类似的情境,并且十分感兴趣地认真探究和思考,寻找整个过程中用到的信息技术实例。学生会想到通过网络订票、手机导航、核酸检测报告、行程码、验证身份、自助取票、拍照等,这样学生会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的普遍,而且信息技术为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甚至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帮助。这样,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趣味性学习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和思考的兴趣,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投入到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学习中去,有效保障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3运用任务驱动法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任务驱动法就是指建立在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上,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及能力。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整體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需要尽可能地简化操作难度,使自己所设计的学习任务对小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教师在利用任务驱动法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需要为学生布置多个细小任务,使这些任务之间形成网络,帮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思维,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开展“优化文本排版”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该部分内容的教学核心就是让学生学会Word的排版,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学会调整Word文档中的文字大小、颜色、字体、段间距,等等。因此,结合该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的学习任务:首先,要求学生完成对各排版要素的分项练习;接着,编辑单页中的文字;最后,对整个文档中的文字进行编辑排版。

结语

在“双减”背景下,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优化创新。整个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双减”政策的要义,并结合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实际需求,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为学生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冯姝敏.小学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策略研究[J].文存阅刊,2021(26):208.

[2] 全晓艳.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08):24-25.

[3] 田冬.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34):139.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新路径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有关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