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外语教师多元知识的构建研究*

2023-04-19张玉伟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能力

张玉伟

(烟台职业学院,山东 烟台 26467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体系,对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建设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改革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支持运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方式,开发职业教育网络课程等学习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和学校管理方式,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融合应用。”为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外语教师既要与时俱进地转变更新观念,更要把观念、理念带进课堂,了解大数据时代下课堂教学的变化。

1 外语课堂面临的挑战与冲击

伴随着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因受大数据时代的影响,高校外语教学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这场变革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前单一明晰的外语课程变得复杂多元[1]35,在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1.1 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传统的外语教学只注重传授外语知识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然而外语教学在基于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习得该语言的社会文化,最终达成学生元认知意识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教学标准将能力培养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等级,同时具体阐明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这些要求使得单一的教学目标变得多元化。

1.2 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大规模MOOC在线课程、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日渐盛行。学生除了校园和课堂之外,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方式,可以方便地实现全天候无阻碍获取新知识和信息,实现网络学习,例如在线上听课、讨论交流问题、电子阅览、线上考试、做作业等。这种网络学习的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纸质书本信息获取模式,线下课堂学习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越来越多地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来获取知识。

1.3 教学资源的多元化

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教学资源的获取模式进入数字化时代。众所周知,外语类课程的教学资源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纸质书、磁带、光盘、MP3、电子文本、在线课程等。“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的碰撞衍生出校园网、网上虚拟学习社区等,教学资源呈现出开放性、广泛性、平等性、共享性等特点[2]。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平台实现自主查阅,随时随地搜集外语学习资料。因此,学习者不再是语言习得资源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AI生成技术下成为学习资源的重要建构者。

1.4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传统的线下外语课堂,教师们通常采取终结性评价的方式来评判学生的成绩。一般情况下,设计期中、期末两次测试,根据学生们的课堂综合表现及测试成绩按比例计分,最终给出该学期的终结性评价成绩。而网络学习平台给评价提供了很大便利,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们可以根据学习任务设置权重,可以设计单元测试、各类单项作业、头脑风暴、小组任务等。网络学习平台可实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记录和反馈,系统会自动记录日常登录情况,如登陆平台的次数、学习时长。系统还能实现依据其自主学习时长、话题讨论参与度、作业完成质量、单元测试成绩等评判学生的分数和呈现学习效果进展情况。这样的评价方式会有效关注学生外语学习个体化差异,从而促进分类教学和个别指导,同时提高了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课堂改革是一次教育教学的极大变革,改变师生传统的教学、学习方式,随之改变的必然是外语教师。作为外语课堂的主导者,教师一方面是课堂改革的施动者,另一方面又是课堂改革的受动者。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外语教师一定要明确多元知识建构的必要性和职业发展的多元性。

2 外语教师多元知识建构内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加快专业发展,才能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教学引导者”的作用,才能在课堂革命的大潮中站稳脚跟。任何一位外语教师在走进课堂前一定接受过系统的外语教育教学专业训练,基本具备比较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功底和扎实的语言学科知识体系,如语言、文学、文化等,这也是外语教师的必备技能。但教育教学质量改革的发展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向外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应外语课程的多元化,外语教师的知识体系也应是多元化的知识结构,除掌握好学科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外,还要具备多种能力的挑战,比如具备教学改革的意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意识、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能力、课程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等。教师应从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信息素养、转变角色、坚持自我发展等方面来提升职业发展。

2.1 整合、设计教学资源的能力

互联网平台开放的特性给我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网络信息资源,学生的网络学习会存在一个很典型的问题:容易在网络提供的大量资源中迷失方向。教师要从以前的资源提供者转变为资源整合者[1]36,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外语学科特点、单元侧重点和资源难易度等进行甄别和判断,同时能够收集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和信息,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分析和处理这些资源和信息,重组教学资源,最直观、最有效地提供给学生。与此同时,要告诫学生始终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这些网络文本、音频、视频等学习资源,养成批判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快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和处理资源的能力,实现创造性学习。

2.2 课堂教学组织协调能力

现代外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这与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统治者的身份截然不同。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智慧教室等新的课堂教学环境也对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使课堂上的低头族比比皆是,教师在面对课堂管理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移动互联网终端带来的重大机遇。外语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优势,将互联网学习方式和课堂讨论紧密结合起来,对课堂教学进行智能管理,打造智慧教室,将手机改变成课堂学习工具,重塑教学流程,重组课堂生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开展以主题讨论、辩论、演讲等不同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开口交流,积极主动搜集素材,激发学生大胆开口说外语及学习外语的兴趣,营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气氛和睦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学方法也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建构,教师从教学活动的主体逐步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协作和促进者。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和鼓励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创设师生间平等互动讨论的良好课堂氛围,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协作意识和思辨能力。

2.3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在这种大背景下,外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增强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主动出击,积极拥抱信息技术。学习通、蓝墨云班课、雨课堂、U校园等一大批优秀的手机App,为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管理平台,教师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资料上传、作业批改,开展点名签到、随机选人、课堂互动、答疑讨论、问卷投票、小组任务、知识测试等系列活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兴未艾,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老师采用这些不同的模式来进行外语教学改革。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授课材料,录制微课、慕课,对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教师需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水平,提高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研、测、评、管的各个环节。

2.4 立德树人、教学育人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教师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传播者,品德的培养者,同时还是个性化学习的服务者,一起参与交流讨论的学习伙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引路人[3]。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完成本专业的知识讲授,还要全方位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所教学科,在教书的同时还要注重育人,需要给学生以真、善、美等层面的熏陶感染。具体到外语教学而言,要通过异国的、跨文化的视角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理解人生,引导教育学生具有中国情怀,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将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统筹起来,在实现时代价值和社会价值中体现个体价值,拥有更全面的价值观,能够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外语教学助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

3 外语教师多元知识的构建途径

身处一个多元的时代,语言教育领域总是在经历不断的变化,面对外语教学改革潮流和课堂革命风暴,面对不断更新的外语教学理论和语言文学,面对日新月异变革发展的教育信息化,外语教师要重视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具备终身学习理念,实现专业化发展。

3.1 在教学中通过自我学习、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水平

教学本身就是教师进行自我学习和实现自我提升的过程,教授过程中,外语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外语本身就是用外语组织教学、提高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的过程。教师教学所使用的内容涉及了大量的人文知识,教师需要课前精心设计,认真准备,要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知识,深入了解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动态。通过这些学习,教师不仅很大程度上扩充了自己的知识面,还提高了自身能力和水平。

此外,教师教学水平的成长还需通过教师个人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来实现。教学反思是教师积极探究心态的表现,是教师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是教师在教学事件中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们如果能够经常开展课后教学反思,梳理总结自己的教学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理念,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创新性开展课堂实践,外语教学的效果会持续得到改进。因此,外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对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参与和反馈等进行回顾,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结果和自身的课堂教学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反思实际教学和预期效果的差距,反思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找出并总结优缺点,分析成因,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方案,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3.2 加强教师培训,建立基于校本的教师发展共同体

伴随外语课堂改革的深入,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专业知识更新需求、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需求等急需专门性、专业性的指导。高校持续扩招给外语教师大范围地、长时间地开展外出研修、学习带来不少困难。外语教师的校本培训方式就成为了教师在职学习提升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提升教师个人专业能力。校本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渠道的师资培养方式,如本校或校际间的教学观摩与交流、短期培训班、教学名师工作室、学术沙龙、专题讲座、个体研修等。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外语教师的校本培训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信息化手段,甚至可以跨越不同地域的界限开展学习与交流,同时提供自主、开放的交流协作与学习反思平台,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教师通过平等对话和讨论,分享专业知识以及各种学习资源,以探究的态度来共同面对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外语教师充分获取最新信息,切实充实自身知识,进一步拓宽个人视野,加快提高更新涉及外语知识结构的速度,进而提升自身知识结构更新的能力;还有利于营造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不同学科之间教师的交流沟通,共享经验与成功,鼓励不同教学思想的碰撞和不同教学风格的百花齐放,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从而有力推动不同学科间教研活动的协同效果,形成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精神。

3.3 加强产教融合,构建“双师双能”型外语教师培养机制

2019年10月,由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为打造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了实施方案。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了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中外语教师要通过建立国家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外语相关企业行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双师培训培养机制,聚焦外语教师教学中的行业知识不足、缺乏企业行业实践等突出问题,并通过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和教师职称评定制度,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校企产学研项目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补足外语教师的行业知识及技能短板,为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外语支持。

3.4 加强课程思政学习与研究,提升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对于外语教师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性。外语课程往往具有学习跨度大、学时长、覆盖内容广等特点,外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课程思政教学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对于职业院校外语教师而言,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将思政元素、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有效融合,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外语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时代使命。外语教师应通过自主学习、集体学习和专业研讨等方式,结合课程教学实际,深刻领会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研究课程思政与语言教学有机融合的思路、方式、路径等问题,并根据院校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充分把握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和差异性需求,不断提升外语课程思政设计能力和教学能力。

3.5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促进自我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是任何一位教师获取新知识,了解新信息,掌握新的教学动态,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求获得终身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作为外语教师要经常订阅各种外语读物,拓宽个人的知识面,提高自身应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还要阅读各种有关外语教学理论的书籍,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加强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的学习,了解各种教学流派的特点、方法,了解学生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教学,结合所在学校实际,探索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拥有主动学习的精神、积极探索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自己原有的专业特长基础上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更新和优化知识结构,努力做到学科知识专业化、教育素养专业化和职业道德专业化,教师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里把握人生的风向标,在教育事业上走出自己的专业风采,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高校外语教师是学生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指导者和支持者,教师们自身的语言学理论体系和语言知识结构的综合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并有效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英语人才起着关键性作用。一方面,语言教育要适应不断变化的语言习得教育范式和趋势;另一方面,学生需求、课程建设、教学评价总是在不断变化,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外语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学科知识结构和专业的教学能力,还要精通掌握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由此,外语教师要善于打破固有的、传统的教育思维,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充分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推进外语教学走出传统课堂,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从而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教学资源平等共享。外语教师要不断提高学习意识,主动创新,将专业发展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内在需求,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实现学习与教学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