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导向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

2023-04-18成武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22期
关键词:审美观念创造性导向

成武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袁 玲

一、素养导向理论概述

(一)素养导向理论的定义与发展

素养导向理论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要关注其综合素养的培养。这一理念逐渐从西方教育模式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全球教育界的广泛认同。与传统以考试成绩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不同,素养导向理论更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素养导向理论的主要内容

素养导向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知识、技能和态度。知识是基础,但不是唯一;技能是应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态度则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品质,影响着个体对外界的认知和行为。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素养体系。

(三)素养导向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在教育领域,素养导向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和教学层次。然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这一理念尚未得到充分推广和实践。目前,大多数小学美术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技能训练和作品完成阶段,缺乏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其审美观念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通过对素养导向理论的深入理解,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将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以期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素养。

二、小学美术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与内容

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基础绘画技能。内容上,通常包括基础的绘画、剪纸、陶艺等多种形式。然而,这些内容往往偏重于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审美教育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小学美术教学普遍存在着以完成作品和考试成绩为导向的问题。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作品的完成度和美观性,而忽视了学生审美观念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此外,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三)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单一:目前的教学内容多集中在传统的绘画和手工艺上,缺乏多元化和跨学科的教学模式。(2)教学方法过时:依然停留在“示范—模仿—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上,缺乏创新。(3)忽视素养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有针对学生审美观念、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系统培养。(4)评价体系不全:评价体系多以作品的完成度和美观性为主,缺乏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

三、素养导向的美术教学模式

(一)审美观念的培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观念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技术和成果,而忽视审美观念的重要性。因此,本文提出几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引入多元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其次,采用情境教学法,如博物馆参观和户外写生,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培养审美观念。再次,鼓励学生之间互动评价,不仅从技术层面,更从审美角度进行评价,以培养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的反思和自我修正,以促进其审美观念的持续发展。这些创新性方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美术技能,更在更深层次上成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观念,这一点也得到了后续实践的支持。这些方法的提出和实施都是基于最新的高引文献,确保了创新性和实用性。

(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在素养导向的美术教学模式中,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是一个关键环节。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技巧和规范,而忽视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应通过开放性问题和项目式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从而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自然与人”的主题,让学生通过多种美术形式(如素描、水彩、版画等)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创作,如将几何图形与美术设计相结合,以拓宽其创造性思维的范畴。这些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已通过实践得到证实,其中包括学生作品的质量提升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明显增强。

(三)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素养导向的美术教学模式中,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提出,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美化项目,或是在课堂上进行实物观察和现场绘画。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还能培养其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为了证实这一观点,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测试,包括对比实验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有显著提升。

四、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选取两所不同地区的小学作为研究对象,涵盖了城市和农村,以期获得更全面的数据。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两种。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和教师,以了解他们对素养导向美术教学模式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课堂观察则侧重于教学实施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参与度。

(二)实证研究结果

经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发现在实施素养导向教学模式后,学生的美术素养有明显提升。具体表现在审美观念、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提升更为显著,这可能与他们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关。此外,教师普遍反映素养导向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容易实现个性化教学。这一实证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素养导向美术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也为其在不同教育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三)案例分析

1.案例一:以素描为基础的审美观念培养

在东方小学的美术课堂上,教师通过素描教学,不仅教授了基础的素描技巧,还融入了审美观念的培养。具体来说,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如水果、花瓶等,然后进行素描。在素描过程中,教师强调了线条的美感、光影的变化以及物体的结构,从而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逐渐感受到美的存在。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不仅素描技巧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审美观念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一点从他们作品中的细致观察和审美取向都能明显感受到。

2.案例二:通过创意绘画激发创造性思维

在八一小学的美术教学中,教师采用创意绘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传统的绘画教学不同,这里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例如,教师会给学生提供主题,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绘画来表达他们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运用和巩固已学到的绘画技巧,还能在自由发挥中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经过一系列的创意绘画教学,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也从他们作品中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表现可以看出。

这两个案例都是基于实地课堂观察和学生作品分析得出的。它们充分证明了素养导向美术教学模式在审美观念培养和创造性思维激发方面的有效性。同时,这些案例也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素养导向提供了有力的实践证据。

五、结语

本文从素养导向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的多个方面,包括审美观念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实证研究和具体的案例分析,证明了以素养为导向的美术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美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这不仅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对美术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审美观念创造性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偏向”不是好导向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雅”
论通过网络文学培养青少年“仁善”的审美观念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