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句名篇默写

2023-04-16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3年14期
关键词:名句青绿诗文

知识梳理

一般来说,古诗文的名句有以下特点:巧用修辞,意蕴深刻;蕴含哲理,发人深省;情景交融,情思悠悠;情感积极向上,具有警示励志作用;句式整飾优美,用词精练传神。近年来,中考语文中的名篇名句默写主要有四种题型,即直接型、理解型、运用型和拓展型。

1.直接型属于传统题型,只要能背诵原文,不出现错别字,就能得分。

2.理解型一般会明确指出诗文的篇名,然后要求考生根据限定性的描述在该诗文中筛选出符合题干描述的句子。要解答这一类题,仅能背诵诗文是不够的,还要理解每句诗文的意思。

3.运用型一般会给出一个具体的情境,然后引导考生由这个情境联想与之相关的诗文名句。这种题型难度稍大,考生作答时,一方面要理解这些诗文所反映的主题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能准确地找出诗文中传达情感主题的句子。

4.拓展型又叫开放型,难度最大,一般要求考生写出某一种类型的诗句。

在备考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以识记为基础。识记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熟读成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将识记落实在笔头上,多琢磨一下哪些字容易出差错,诸如通假字、同音字、形近字、字形复杂的字等,要思考如何通过探究字源、结合具体语境等方法避免出错。

2.以理解为核心。最好的办法是以不变应万变,扎扎实实地反复诵读一首诗、一篇文,反复揣摩,理解透彻。

3.以运用为目的。运用建立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古诗文的运用,不能仅仅将其理解为应对考试中的那一道运用型默写题。古诗文的运用有助于提升审美,有助于抒发情感,有助于表达思想,要想真正体会古诗文运用的妙处,需要开阔眼界,多读多背,反复揣摩,反复品味。

真题回放

(2022年辽宁沈阳卷)

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乡书何处达?       。

(2)大漠孤烟直,       。

(3)谈笑有鸿儒,       。

(4)       ,千里共婵娟。

(5)       ?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本题属于直接型默写,难度较小。

参考答案:(1)归雁洛阳边;(2)长河落日圆;(3)往来无白丁;(4)但愿人长久;(5)人生自古谁无死

(2022年浙江宁波卷)

下面是“和合文化”探究组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

“和”是古人自处时的宁静平和。吴均陶醉在富春江美景中,停息物欲之心,获得内心的平和富足:鸢飞戾天者,①       ;经纶世务者,②       。苏轼漫步在沙湖道中,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能随遇而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③       。

“和”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丰收之年,山西村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④

,丰年留客足鸡豚。大道之行,各年龄段的人群都得到合适的安排,弱势群体都受到关爱:老有所终,壮有所用,⑤       ,矜、寡、孤、独、废疾者⑥       。

“和”是古人面对自然时的天人合一。陶渊明在东篱下与南山相会,闲适的心境与静穆的山野物我合一:⑦       ,       。杜甫在《望岳》中渴望登临泰山之巅,远大的抱负与巍峨的泰山融为一体:⑧       ,

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型与拓展型默写相结合的题型,难度较大。考生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参考答案:①望峰息心;②窥谷忘反;③也无风雨也无晴;④莫笑农家腊酒浑;⑤幼有所长;⑥皆有所养;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22年山西卷)

【诗文·多彩的画卷】

2022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令小宇震撼。他查阅资料,对诗剧中展现的《千里江山图》做了进一步了解。这幅宋代名画用“青绿”营造美妙的意境,启发小宇制作了“只此青绿”古诗文佳句积累卡,以探求“青绿”在中国古典诗文中的意蕴。请你帮他把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型与应用型默写相结合的题型,难度较大。考生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情境设置的诗文;三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参考答案:(1)齐鲁青未了;(则)素湍绿潭;行舟绿水前(2)一碧万顷;青树翠蔓;直挂云帆济沧海(3)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牛刀小试

1.补全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表达词人希望被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2)《己亥杂诗》(其五)中龚自珍借“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3)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压力,每个时代的奋斗者都要有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都要有“                                                       ,                                                       ”(《〈孟子〉三章》)的危机感,都要有勇于担当、造福人民的使命感。

2.补全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2)策之不以其道,                                                       。(韩愈《马说》)

(3)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之塞上》)

(4)《水調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从“隔千里兮并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

,                                                       。”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描绘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句子是:“

3.请在横线处补写诗文,完成古诗文积累卡。

猜你喜欢

名句青绿诗文
青绿人家
山河间的一抹青绿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凡设青绿 体要严重 气要轻清 青绿山水画法探源
仿古脱古 清代青绿山水画
《论语》中的名句(二)
《论语》中的名句(四)
《论语》中的名句(三)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