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续传承之火,执创新之灯

2023-04-16郭志琴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15期
关键词:延绵糟粕青绿

郭志琴

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传统文化也逐渐以更加灵动的面孔出现在人们面前。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传文明之圣火,延绵不绝。流传至今的文化是前人的智慧,是历史的沉淀。它们浑金璞玉,天然美质,让我们留恋在其中。“词抒愿,诗颂真”,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感悟唐诗宋词的氤氲,与诗人共赏美景;“诗言志,歌永言”,我们在《经典咏流传》看遍大江南北,与壮士畅聊豪言;“籍传理,人绎华”,我们在《典籍里的中国》感悟万千真理,与圣人共谈《诗经》《楚辞》。我们穿梭在时间的轨道中回溯历史,展望未来。周国平曾说:“文化是生命的花朵,离开生命本源,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文化延绵不绝,民族生生不息。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创文明之成果,经久不衰。传统文化的力量之所以强大,并不仅仅因为它是传统的、既有的、古人留下的宝贵遗产,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是鲜活的、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

“婀娜多姿,秀逸韵致”,14名舞者的完美配合为我们还原了大唐盛景,结合AR技术和5G技术,《唐宫夜宴》将大唐的传统文化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水下舞蹈《祈》舞出了俏兮佳人的柳腰花态,一场惊鸿盛宴赋予了《洛神赋》生命;“俯仰之间,动静之源”,几点青绿,点染衣袂,《只此青绿》让山川重峦,让溪流点映,让《千里江山图》留在人们心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创新不是闭门造车,需要我们树立空间性的聚合思维,用立体的方式让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视野,散发新的活力。

继之古迹,源之创新,忠之探索,止之尝试。玉在山而草木润,淵生珠而崖不枯。文化失之传承,创新则如无源之水,不知所起;文化弃之创新,传承则如大山之石,不止所终。

翻开古老的历史长卷,诗词古画中的美景别有一番韵味。泰戈尔曾说:“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必将在传承创新中大放异彩。

【陕西西安市西港花园高级中学】

点评

中华文明如何历久而弥新?作者给了我们答案:续传承之火,执创新之灯。本文紧扣材料,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为我们论证了文化要在创新中传承,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论点。

虽观点寻常,但是作者工于语言,精妙的词语、大量的排比修辞,显示出了作者的文字功底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同时,文中大量使用典型事例加以佐证,引起读者共鸣。

猜你喜欢

延绵糟粕青绿
青绿人家
山河间的一抹青绿
向维果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鱼梁洲栈道
“自由”对自由派与保守派义有不同。这里说说其定义何以产生歧义及为何影响延绵不绝 精读
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凡设青绿 体要严重 气要轻清 青绿山水画法探源
仿古脱古 清代青绿山水画
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