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不止,文化不息

2023-04-16许若晗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3年15期
关键词:冯骥才宝藏京剧

许若晗

五千年的文明,延续着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五千年的文明,创造了华夏民族的璀璨历史。时代的印记指引着我们,未来该走向何处。

冯骥才说:“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从丝绸锦帛到古玩字画,从覆着泥土的器皿到斑驳的老城墙,中华文明传承以守正为底色,以创新为亮色,赓续着千年文脉,让中国文化重新绽放光彩。

生旦净丑演绎人生百态,唱念做打谱写人生苦乐。京剧是中华古典美学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随着时代发展,亦产生了新的内涵,墨守成规必然制约京剧文化的发展繁荣,锐意创新是各个时代艺术家的共识。梅兰芳承前人之所长,开拓视野,力争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了贡献;王珮瑜重视京剧在当下的传承与传播,以富有穿透力和感染力的唱功和精湛的表演,让大众感受到京剧的精深微妙。由是,梨园深处的弦音能否续存,取决于京剧在时代发展中能否与时俱进,能否撩动听众的心弦。

相较于京剧在传承中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传播度,陈列在博物馆的文物则显得小众且沉默。守旧的传承方式、枯燥的陈列、乏味的讲解,无形中拉开了人们与文物之间的距离。《国家宝藏》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当看到铭刻于何尊上的“中国”二字,我们仿佛穿越时光,追溯本源,探寻炎黄子孙的根脉,我们感受到了与千年前的古人血脉相连的文化认同。演员精彩的演绎,以及现代科技的加持,《千里江山图》中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雄山、渔村野市、水榭亭台,栩栩如生,尽展北宋江山气势之恢宏,亦让观众流连其中。由是,千年文物能否在当下焕发生机,取决于文物的传承是否贴合历史描绘,符合时代特征,能否和人们产生精神共鸣。

京剧也好,文物也罢,他们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千年文明的积淀,亦是我们心驰神往的精神家园。我们是文化的传承者,亦是文化的创造者,我们要用科技的手段、时尚的风潮补益文化,用创新发展文化,赋予其时代特色,让千年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

【贵州清镇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点评

从论证思路来看,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篇立论,引用冯骥才的名言引出论点,“千年文明传承至今,以守正为底色,以创新为亮色,书写着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紧扣材料。随后从京剧和文物两个角度作为出发点,分别以梅兰芳、王珮瑜、綜艺节目《国家宝藏》为例来加以论证。最后总结二者关系,再次强调论点,论证思路清晰明了。作者多使用骈偶句,引经据典,对京剧、《国家宝藏》《千里江山图》有自己的看法。“文化的内核”“贴合历史描绘”等词语使作文极具张力,体现了作者较深的文字功底。

猜你喜欢

冯骥才宝藏京剧
真正的宝藏
什么?海底宝藏
宝藏
京剧表演开始了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冯骥才携新书亮相全国书市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