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及路径研究

2023-04-16张赛飞

镇江高专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劳动互联网+大学生

刘 健,张赛飞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天津 300387)

2012年11月,“互联网+”概念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被首次提出。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1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现状

1.1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1.1.1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树立“珍惜韶华、奋发有为”的信念,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1];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劳动技能,促进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融合,将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更好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使他们更快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变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1.1.2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相融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劳动教育通过搭建学校与社会的桥梁,让学生走出象牙塔,在现实世界认识自我,实现理性自我的觉醒[3],实现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标。在“互联网+”时代,单一的、传统的教与学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无法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也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信息的急迫需求。“互联网+”时代的劳动教育可以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1.3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劳动教育可以多种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促进学生正确劳动观的形成。在具体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理解基本理论、掌握劳动技能,还要学习互联网时代不断更新发展的理念和技术,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促进智育的发展。通过开展“三下乡” “社会实践”等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体魄,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除此之外,通过劳动教育也能让大学生发现劳动美、生活美,最终达到实现大学生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

1.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的特点

1.2.1 劳动教育资源的丰富性

“互联网+”背景下的劳动教育不是把传统的课本知识简单地平移到互联网,而是立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各方面,全方位地推进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现代化。在“互联网+”背景下,劳动教育资源丰富多样,师生可以有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教师可以通过云平台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情况、劳动情况、价值诉求进行数据调研处理分析,借助互联网平台及5G技术实现优质资源的个性化推送,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另外,还可以借助不同学科的融合,使劳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融合发展。

1.2.2 劳动教育方式的灵活性

在“互联网+”背景下,无论是教师的授课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变得更加灵活自主。在时间维度上,打破了传统教学主要以学校课堂为主的形式 ,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更新换代,以及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授课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时间有更多的自主性。在空间维度上,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多维立体的协作平台,使劳动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与参加社会志愿服务、体验先进科学技术、了解传统技能、日常实践活动等融合,线上虚拟体验与线下实践操作结合,课上课下的时间界限被打破,学校、家庭、社会的地理桎梏也被打破,这不仅使师生有更多选择,也可以令优质的知识内容即时传播和利用。

1.2.3 劳动教育主体的多元性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三全育人”理念,要求高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4]。在“互联网+”背景下,劳动教育的主体不仅可以是课堂上的教师,还可以是社会上任何值得作为榜样的个体,借助抖音、快手等各种互联网平台的宣传,拾金不昧的快递员、风雨兼程的外卖小哥、夙兴夜寐的劳动模范、鞠躬尽瘁的国家功臣,人人是劳动者,也是劳动教育者,他们劳动行为中蕴含的精神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借助互联网传播的及时性、广泛性,打破了劳动教育主体的单一性、局限性,劳动教育主体更加多元。

1.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1.3.1 劳动教育的价值观偏失

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劳动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5]。正确的劳动观是帮助大学生正确就业择业的前提,但在实践中,劳动教育存在“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6]。另外,“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信息传送更多样,形式也更复杂,在享受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受到不良信息的冲击。“佛系”“躺平”“啃老”等一系列网络热词的涌现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下年轻人世界观、就业观受到的冲击影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些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根深蒂固。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变成简单的为了教育而劳动。在“互联网+”时代,一些人信奉流量为王,勤劳致富的观念受到严重冲击。即将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不足,很容易“随大流儿,跟时髦儿”,缺乏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和人人平等的职业观念,这使快速传播的信息不再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而变成了弱化人们心灵的道具[7]32。

1.3.2 劳动教育的内容缺乏创新

“互联网+”时代对劳动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赋予新的使命,但当前部分高校的劳动教育内容却不能充分满足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没能做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一方面,劳动教育内容主要是学农、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以低水平的、重复性的劳动为主,对学生的劳动认知、劳动能力要求不高,虽然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锻炼,但是缺乏与时俱进、引人思考的创新;另一方面,民族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不足,没有充分挖掘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特性的劳动课程资源[8],未能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体系。劳动教育课程未能有效与地区发展实际相结合,特色劳动课程没能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发展。“互联网+”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应该在使用“传统工具、传统工艺”基础上,将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与信息伦理,引导学生开展协作互惠的数字劳动实践[9]。

1.3.3 劳动教育的专业化建设不足

由于场地、师资、经费等限制,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在广度和深度方面有待进一步拓展[6]。

首先,在考核方式上,部分高校劳动教育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校课程对学生的考核依然以终结性考试为主。“虽然设立了劳动教育专题课程,但结果导向明显,育人导向及过程性考核不足。”[10]在一些学生的观念中,劳动教育更像是“走过场”,自然也就不重视课程学习。“互联网+”背景下,脑力劳动的比例不断上升,在考核时不仅要关注基本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重视脑力与体力的融合情况,包括基础性能力、技术性能力、拓展性能力的“新劳动能力”。

其次,高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是影响劳动教育开展效果的关键性因素。部分高校劳动教育缺少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和专门的研讨,“具有专业基础、专业功底的劳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11]。“互联网+”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还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的技术、设备的使用,以激发新的教育潜能[12],这些都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受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高校投入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极为有限,师资保障政策相对滞后,教学条件艰苦。受待遇保障、职称评定、工作条件等因素影响,部分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缺乏吸引力,存在人才流失现象,专兼职教师数量偏少。

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究

2.1 正确定位,明确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

首先,要加强认知,明确劳动教育在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特点,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对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13]

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及时性,使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社会氛围,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技术培训和信念强化。其一,强化传统媒体的宣传作用。利用“互联网+资源”模式,充分发掘劳动教育资源的内在价值,可以播放相关主题的影视作品,组织收看聚焦劳动教育主题的相关节目,如劳模颁奖典礼,通过了解他们的亲身经历认识劳动的价值。其二,增强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通过“互联网+形式”拓宽劳动教育渠道,增加劳动教育灵活性,通过建设劳动教育专题网站、开展“网络劳动教育周”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达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目的。寒暑假可以采取“云打卡”的方式鼓励大学生参加劳动,提升技能,让他们了解热爱劳动不仅可以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也可以完善自我,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另外,针对课程本身,可以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结合自身情况,设计有内容、接地气、受欢迎的“互联网+”劳动教育课程。在课程中,通过“互联网+反馈”的方式,积极倾听学生的感受和想法,不断完善课程设置,结课后邀请学生填写调查问卷,收集意见与建议,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目的。

2.2 拓展资源,丰富高校劳动教育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加强劳动教学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多教育形式与途径,整合现有校外实习项目并加强与企业合作,通过与劳动教学环节对接,让学生在校外开展实践项目,提高劳动技能,加强劳动素养的培养。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实践的引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联网+”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使实践变得更加方便,如机械类专业,学生可以通过AI、虚拟现实等技术更加方便地了解机械的构造,还可以利用网络的可修复性进行组装与拆卸,充分理解各零件的运行原理与组成状况,不出校门就可以学习实践劳动技能,更好地完成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优化理论知识学习,实现“互联网+实践”。同时,各地政府也应基于国家的政策指导,充分挖掘当地的劳动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个性化劳动教育的效果。学校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公共服务意识的培养。从思想层面对大学生开展更为深入的劳动教育,实现“互联网+扶贫”,如鼓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依托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条件,通过当下流行的直播带货方式,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充分利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劳动教育资源,将劳动与创新创业联系起来。

此外,“互联网+”背景下各学科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成为新的趋势,劳动教育也可以跨学科整合资源。如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时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将“热爱劳动,努力奉献”的价值观融入其他学科教学,以改变目前部分学生在择业时存在的“眼高手低”“瞻前顾后”等现象,使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

2.3 完善机制,加强高校劳动教育专业化建设

首先,要从上而下制订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长期规划。国家可加快制定相关政策以明确“互联网+”背景下劳动教育发展的目的、要求、职责等,保障大学生劳动教育在新时代有序、稳步推进。加强互联网技术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不断促进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形成“技术改善教育,教育提升技术”的良性循环。

其次,地方政府要依据国家政策制定有关劳动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政策。采取针对性培养措施,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如提高入职要求,将“互联网+”劳动教育的运用融入教师招聘、入职、绩效考核的全过程,加强互联网技术方面的培训,及时更新教师的劳动教育知识与技能,同时提升其他学科教师的劳动教育素养,使劳动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教育全过程。

最后,学校管理部门应依托互联网平台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一校一策”,保障劳动教育课程和活动落地,规范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及整合各地方优秀教育内容,规范各种线下活动流程,配套现代化教育设施,如完善多媒体教学平台,购买线上优质教育课程资源,建立互联网劳动教育基地,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使劳动教育可以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产生实际价值。

高校劳动教育质量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家庭层面,家长要身体力行,培养子女独立自主的能力;社会层面,应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氛围;学校层面,要营造“热爱劳动,积极奉献”的环境氛围;个人层面,大学生要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就业观。在“互联网+”时代,应在各种高新技术的加持下,创新教学方式,发挥教育优势,各层面齐心协力,同向而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劳动互联网+大学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