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五维方法
——以南水北调工程故事为例

2023-04-16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南水北调移民时代

吴 俣

(南阳师范学院 a.马克思主义学院;b.南水北调精神研究院,河南 南阳 473061)

中国人民创造、积累、见证了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现在有底气、也有必要“讲好中国故事”,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中国人、中华优秀文化、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2021年5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实地了解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库区移民安置等情况。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吃水不忘掘井人”。今天,我们非常有必要讲好助力一渠清水北送这一世纪梦想实现的中国人的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要用多层次的主体、精彩精炼的载体和灵活多样的方式奏响中国故事的交响乐、大合唱。

1 “真”“善”融合:以真实的事例说服人

一是要在深入宣介阐释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精神中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南水北调工程故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揭示了人们思想形成发展规律,这是阐释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精神、讲好南水北调工程故事的唯物论基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统筹下,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各省市、各部门、各行业发扬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拧成一股绳,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众志成城,形成了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支援工程建设和移民迁安的生动局面。移民、移民干部、政府工作人员的密切关系,表达着大爱报国的情怀;移民迁安的背后,展现的是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的息息相关;生态搬迁、绿色发展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由此,讲好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生动故事必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讲好南水北调工程生动故事中凝练南水北调精神内核、时代特色、现实意义、时代价值,也要在深入宣介阐释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精神中展现真实的、立体的、全面的南水北调工程故事,要以严谨的科学精神讲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二是要在礼赞南水北调工程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中昭示时代新人的未改初心。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憧憬的时代结晶。大搬迁过程中人们关爱彼此、关心社会、心系国家,响应号召、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成功地缓解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实现了绿色生态发展,满足了移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无论是建设规模、调水距离、受益人口,还是移民搬迁强度、施工技术复杂程度,南水北调工程在国内乃至世界均创造了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新的纪录。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饱含深情地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沿线40多万移民点赞。广大移民捧着一颗真心来,主动担当和自觉奉献;工程人员攻坚克难、扛下重任,追求建设美好家园;移民干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风优良,赢得人民群众广泛赞誉。可以说这一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因此,要讲好中国人民初心未改、奋斗圆梦的故事,就要讲好具有典型意义的群众是如何在跨世纪工程中追梦、筑梦、圆梦的故事。这一工程深刻证明我们的发展是依靠全体人民辛勤劳动的发展,是和平进步的发展,是向上向善的崇高发展。

三是要做到“史”“论”结合、“真”“善”融合。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政治指导和方向指引,既从史实的角度注意讲好南水北调工程故事、移民迁安故事,也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把握故事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史”“论”结合、“真”“善”融合。其一,选择关联性强的好话题。讲好南水北调工程故事就要讲好这一伟大工程创造的生动移民实践,体现移民、移民干部和政府部门等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思想状态和精神品格。其二,选择富有导向性的好话题。要以大型跨流域调水伟大工程、移民伟大工程为支撑,从艰苦卓绝伟大斗争、可歌可泣伟大事业、惊天动地伟大梦想等方面,引导时代新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三,选择能引人深思的好话题。要讲出“最好期待”与“最大压力”的纠结困惑,讲清“国家至上”与“于我有利”的聚合震荡,讲好“集体利益”与“与我何干”的矛盾嬗变,讲明“舆论引导”与“舆论斗争”的交融冲突,讲透“精准落实”与“靶向施策”的涵容承纳,正确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应对风险挑战中“稳中求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2 “道”“术”调合:以形象的演绎打动人

守正创新,使命坚守定向标。文化建设的时代责任就是对政治使命的坚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改革开放以后,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我们要不断巩固文化建设的成就,在建构南水北调工程故事叙述逻辑的过程中,牢记指导思想的主线;在讲好南水北调工程故事的实践中,强调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意义,强调党的群众路线在事关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伟大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精品力作,重现搬迁岁月。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要“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1]43。选树先锋典型立标杆,学习榜样汲取正能量。我们可以用回忆叙事的方式陈述事实,用视频、图片资料来还原历史,用翔实的数据来说明这一伟大工程的历史成就,全方位讲透南水北调工程移民过程中“大国统筹、人民至上、创新求精、奉献担当”的动人精神。还可以邀请积极响应号召搬迁的移民代表,同吃同住同搬迁、相知相交相托付的移民干部,见证这段历史的知情人士等现身说法,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共同追忆这段峥嵘岁月。如此便能讲出好故事的精髓和价值,便能做到讲述具有原创性、真实性和感染力。

宏微结合,饱满动人接地气。语言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2]把视野宏达、内容丰富、语言简练、表达客观、思维凝练的宏叙事和视域聚焦、内容具象、推演铺陈、情感表达、鲜活语言的微叙事结合起来,寓精深道理于精彩故事。要深入挖掘和运用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搬迁历史和现实中的生动事例,塑造南水北调工程移民迁安的感人形象。要注意避免脱离民众语言实际的表述方式,善用大众听得懂、听得进的生活话语和微叙事话语,以使人们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从而达到凝练思想、振奋精神、提升境界的交流目的。

跨界聚力,探索传播新途径。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1]42。其一,我们通过走访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创作了讲述南水北调移民感人故事的音乐舞蹈剧,在“工程建造”“故土情怀”“赤子之心”“多彩田园”等剧情中,弘扬心怀人民、至诚报国的大爱情怀,执着探索、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其二,广泛动员社会传播力量,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高校学生成为讲述南水北调工程故事的“二传手”和讲解员,企事业单位、社区等成为弘扬南水北调精神的阵地,把移民文化和移民精神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全过程。其三,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等进一步丰富南水北调工程故事的呈现形式,在粉丝运营和社群运营,主动参与和互动分享中使南水北调工程故事成为“有流量”的公众话题,让“故事声音”在新媒体上形成“故事声浪”。

辩证对比,营造有温度的空间。所谓“辩证讲”,就是既要讲述家国希望和工程成就,又要客观展现疑难问题、矛盾焦点。通过这种理性引领,时代新人就能一方面体会故事背后蕴含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也养成克服难关、关注时政、热爱生活的习惯。所谓“对比讲”,就是要今昔对比、中外对比,以深刻的情感共鸣为主线,以人们的美好期待为聚焦点,从新时代中国的视角讲好中国人自己的好故事。例如,一条我国原创的“四世同堂”短视频在2019年1月火遍国内外,故事里从孩子到老人这四代人依次出现在镜头前,那一声声“妈”的呼唤,温馨感人,得到了国内外网友的争相点赞。讲好南水北调工程故事也要能够引燃人性的光芒,进一步提升其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3 “情”“理”耦合:以丰富的情感感染人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历久弥新的故事所蕴含的深刻“情”“理”远胜于外在言语的流光溢彩。在讲故事时,要达到“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讲究的是多种多样、全面展现,而“神不散”则讲究以故事的情、理透析为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3]这些论述揭示出讲好南水北调工程故事之情、理的应有之义。由此可知,讲好中国故事一定要以情、理为基石,并辅之以丰富的形式和精湛的设计。

厚植价值底蕴,增强使命自觉。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旨在增强人的价值自觉,在讲和听故事的过程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尊崇。讲好中国故事就要启示时代新人视野宽广站位高、使命担当扛责任、明晰事理热心肠,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仅在知识的海洋求真理,还要在人生之路上敢吃苦,不做冷血事、不成冷漠人、坚决不“躺平”、不做异化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时代新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勇立时代潮头。

深耕时代情怀,凸显道德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指出要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要链接前途思虑的小逻辑与立德树人的大道理,要耦合心灵港湾的小幸福与时代命运的大情怀。首先,讲故事的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的要求。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这既是对高校教师讲的,同时也是对所有“讲故事的人”讲的。其二,注重挖掘中国故事中所蕴含的崇德向善、明德雅馨和明礼知耻等中华传统美德精髓,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内涵,落实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讲故事要注意挖掘和谐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收集能够解决实际思想困惑和现实难题的素材,赋予它们新的含义,培育时代新人积极正向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判断、道德实践,为其人生打好底色。其三,为营造崇德向善的道德环境提供助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1]43。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个人生活等各领域,在全社会各行各业,都要强化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其四,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任务。“讲好中国故事”要增强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着重培育青年人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德育与智育的双赢。

4 “天”“人”和合:以深刻的道理说服人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注重“和谐的人”的塑造,强调实现“天”“人”和合。南水北调工程给沿线受水省市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生动实践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昭示着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表现出人们敬畏自然法则、遵守社会规范、尊崇道德伦理的境界。

讲好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讲好南水北调工程故事要了解不同人群所处的社会环境,结合其成长规律和接受阈限,将南水北调工程精彩故事讲述、深刻道理阐释和伟大精神弘扬有机融合,传故事、促内化、导言行。同时,也要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如何看”“如何选”“如何做”“如何担”,讲好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启发时代新人关注自我知、情、意、信、行的协调发展,促进心与身和谐、理与情共契、知与行相通,开放包容、吸纳自然、融入社会,将“我的梦”自觉融入“中国梦”。

讲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青山常在,绿水常流。2014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千里而来的汉江水缓解了华北地区的干渴。此后,北京密云水库得以休养生息,蓄水量持续回升,这既使首都水资源战略储备逐步增加,又有利于北方水生态环境涵养。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工作既满足了移民群众的现实生活需要,又做到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此,在讲述南水北调工程故事时,一定要讲清楚美好新家园是建立在绿色生态发展基础上的。不难发现,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我们一方面利用自然,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关爱自然、改造自然、美化家园,满足南水北调工程受益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敬畏自然,没有“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5],而是尊重自然,遵从规律,在谋求南水北调工程沿线与自然长久和谐共生中追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讲好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一定要处理好人的主体性和客观制约性的关系。要讲出在南水北调工程移民迁安中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尊重、悉心关怀的真情故事,讲好个体与社会相融、共契的大爱、大德与大情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认为,改变人们的社会意识就要首先改变人们的社会存在,防止陷入脱离现实社会条件而空谈思想境界。在讲述南水北调工程故事时要基于人们生产生活的现实回应需要回答的问题,警惕出现“两张皮”现象,避免掉入脱离现实空谈理想的“纯粹理想主义”的陷阱。

5 “知”“行”结合:以生动的实践引领人

“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行动与语言是一致的,都是对人的价值观内容的一种反映,并与人的价值观互为表里。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实践在社会文化方面的重要性意义和必要性作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维度就是要“知”“行”结合,做到理论滋养和实践支撑并重,以生动的实践引领人。

坚持德先行,言有戒、行有止。自由有度,责任在肩。南水北调工程移民迁安工程生动体现了人的自由意志、行为选择与道德责任之间的良性关系。实质上,道德责任是一种人们为实现更好的自我的精神方式,是每个人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是与人的本质意志相一致的,并不是游离在外的。讲好南水北调工程故事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就是要讲明自律与他律的关系,使时代新人明白尊崇道德规范就要做到由他律转为自律,由外在强制约束变为自身意志约束、行为自觉,从被动遵守、主动遵守到自我要求。如河南省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移民何兆胜,为支持修建丹江口水库,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23岁时远迁青海,后返流淅川;30岁时又迁湖北荆门,再返迁老家;2011年已75岁的他,又带着儿孙,搬到黄河以北太行山下的河南新乡辉县市常村镇燕窝村,在临行前他说:“走就走吧,国家的事儿,咱得支持。再说了,搬到哪儿不都还是淅川人,都是中国人呀。”[6]何兆胜扶老携幼,半个世纪辗转3省4地,于2012年10月去世,用一生诠释了忠于承诺、恒定信念、自觉作为的高尚品德。使命呼唤担当,时代新人就要像何兆胜那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知”“行”结合,心有畏、言有戒、行有止。

改革供给侧,问需难、抓实干。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7]我们要讲好南水北调工程故事,就要重走移民搬迁路,到移民群众和移民干部中去,真诚倾听他们的心声,真切体验他们的感受,如实表达他们的心愿,唯此才能创作出立体丰满有温度、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好作品。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搬迁“四年任务,两年完成”充分证明了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1]43-44。讲好南水北调工程故事,只有深深植根于南水北调工程伟大实践,回应实践中出现的新课题、新问题,才能讲好故事,才能创新文化,才能帮助人们找到应对新时代各种风险挑战的办法,才能激发出化危为机、开创新局的磅礴力量,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释放内生动力,善创新、求实效。好故事既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又是对生活的生动再造。同样,南水北调工程故事的丰富素材也要就“地”取材,扎根生活实践,在此基础上推进文化创新,创作出大量反映移民、移民干部生动实践、真实感人的优秀作品。此外,还可以尝试采用“改革开放试验田式”的思维方式,总结把握讲好故事的路径方法,不断释放讲好南水北调工程故事的内生动力。

聚焦评判点,立自信,重联动。实践涵养文化自信,实践也检验文化自信建设成效和创新成果。我们党通过领导人民群众建设南水北调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人民美好生活的期待转化为工程建设、移民迁安、家园新建的生动现实实践,在实践的检验和发展中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新的时代,我们更要讲好南水北调工程故事,立足继承创新、定位时代方位、关切现实需要、关照新人发展。人民群众已在生动实践中将南水北调精神内化为核心的价值遵循,上升为坚定的自觉信念。讲好南水北调工程故事是一项集合了组织、计划、实施、评价和反馈的整体性工作。首先,“故事”要打上时代的标签,要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瞄准社会热点,靶向时代之需,要研究时代新人的普遍特点和个体特点,反作用于供给侧不断完善。其次,“讲好”要保持新鲜热度,瞄准鲜明的窗口档口期,中短时间内迅速突击,集中应对、有效供给、快速突破,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大事件、重大时间节点,讲出中国人民擘画蓝图定方向、振奋精神干事业的新浪潮,引导时代新人“奋勇争先谋发展,埋头苦干更出彩”,以青春之我贡献祖国,厚植家国情怀。这是近年讲好南水北调工程故事的鲜亮底色和重点任务,同时也是谋划和把关是否讲好了南水北调工程故事的质量标准。

追忆峥嵘岁月,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一项伟大的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蕴含着特有的价值原则和独特的精神体验,创造了伟大的南水北调时代精神。不同时期、不同群体所创造的各种时代精神熔铸而成的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涵养化育着我们的思想视野、精神格局与生命意志。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注意将其中的情感体验、生命感受、理想追求与信念坚守转化为时代新人的精神价值,用其中的生存智慧、精神原则和文明理念指导时代新人的行动历练与实践担当。

猜你喜欢

南水北调移民时代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研究
南水北调
签证移民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Immigration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