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的管理模式优化与管理质量提升

2023-04-16盛姗姗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班组生产质量

盛姗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0)

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扩大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发展中逐渐意识到优化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企业管理中,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全程管控生产资源和生产活动,积极采用数字化管理工具和现代化管理办法,有助于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一、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内涵

(一)质量的内涵

质量就是固有特性对相关要求的满足程度,固有特性在满足用户需求时,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于企业而言,在现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若想在行业内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重视用户的需求,只有不断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才可认定是质量较好的产品。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式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不断优化和完善企业管理质量的进程中,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是不可避免的,这需要在管理中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保证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平衡。

(二)质量管理的内涵

质量管理就是在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对产品的生产、企业的经营等进行一系列的控制、协调和指挥工作。在企业发展中,质量管理从属于管理工作,应加强对质量管理的重视,将其视为企业整体战略管理的工作内容,实现质量管理与企业整体发展的相互协调,彰显企业的发展宗旨,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

(三)质量管理目标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目标是企业发展追求的一种表现,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促进企业管理质量提升,明确清晰的管理目标十分关键。但是,能够影响企业质量管理的因素较多,所以,制定管理目标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和类型,包括中长期的经营目标、长远的质量管理控制方案等。简而言之,就是对企业的质量管理目标进行细致划分,阶段性划分企业的整体目标和长远目标,不断推进和完善阶段性目标,以此保证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例如,可以在企业中开展阶段性考评工作,开展阶段性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汇报等,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总结,并提出有效的优化建议等。

二、企业优化管理模式对于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管理质量,要求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能清楚识别用户的具体需求,尽量达到用户对购买产品或购买服务的满意标准。在管理中,避免过度关注企业内部管理而忽视外部需求情况,使所生产的产品不是因为自身质量问题,而是因为对用户市场的需求缺乏了解而导致产品滞销等问题发生。重视企业管理质量,则能够更充分地进行市场调研、生产质检和经营管理,保证所生产的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减少残次品产出率和客户退单率等,使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有助于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中,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比如,人员配置不合理导致的人才浪费,库存积压影响资金回流,零部件不必要移动导致的人力浪费和资源浪费等。对企业进行管理模式优化,就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科学优化,促进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三)有助于改进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形象

提升企业管理质量不局限于某个特殊的环节,而是贯穿于材料的采购、生产、营销和售后整个过程。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合格率,减少残次品产出率及售出产品返厂维修率,减少售后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企业成本。尤其是在产品售出以后,完善售后质量管理和服务,做好客户对接和回访,及时反馈客户提出的问题,解决售出问题能够博取客户的认可,对于提升企业知名度,促进企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四)有助于企业文化建设,激励员工积极性

小作坊式生产模式比较常见于民营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在生产管理中通常延续家庭式管理模式,缺乏标准化管理意识。在企业中,员工对自身岗位的职责、权利和定位模糊。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质量,可以在企业中建立标准、完善的管理制度,减少人情因素等对企业管理的负面影响。在企业中树立制度权威,要求所有职员按照企业规范和制度行事,能够为自己和自身岗位负责,能够在各自领域发挥自身的价值,能够自发地提升自身业务能力,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五)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企业损耗

就目前的企业生产而言,生产步骤通常是由多个作业环节构成的,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成本工序造成影响,导致生产滞后,甚至造成前面产品积压,后续环节搁置等情况,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效率和收益。在现场维修过程中,为更加精准地定位故障发生位置,通常会停止作业,这将会影响正常的产品生产秩序和流程,延迟产品交付的时间。因此,企业应优化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中建立完善的设备故障防范和维修制度,加强日常设备维护和安全监测,及时维修和更换故障、老化设备及零部件,在故障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锁定故障位置,缩短故障维修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资源浪费,降低因现场维修而造成的损失。

三、企业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质量管理意识不强

部分企业在发展中缺乏真正的“质量第一”的指导性思想,在产品的调研、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整个进程中,没能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首先,部分企业没有认识到产品质量管理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在生产经营中忽视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部门也形同虚设,甚至不设立质量监管的专门机构。在关于质量和价格、质量和利润及质量和营销手段的关系处理中,经常本末倒置,抓不住重点。其次,尽管部分企业认识到质量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硬件投入不足,检验设备、生产设备落后,导致不合格产品产出率较高,也同样增加了生产成本。最后,企业员工缺乏质量管理的观念,在工作中态度不认真,不重视产品质量检查,得过且过,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也经常漠不关心或敷衍了事,影响企业生产的整体质量,对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也造成不良影响。

(二)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部分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未能与时俱进,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通常都实行小作坊生产管理方式或家庭经营管理方式,致使在关于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和研究工作经费的投入不足,短期经营行为较为普遍。企业在决策上缺乏有效的集体决策机制,很容易在企业发展道路上埋下危机和衰退的种子。另外,部分企业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中一人独大,不重视建立企业规章制度,民主意识不强,层级沟通不到位,效果不显著。即使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提出良好建议,向上级上报后也经常不予以采纳。长此以往,员工的民主意识逐渐退化。另外,部分企业内部制度混乱,即使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也未能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同时还存在根据个人意愿改动制度内容的情况,这也严重影响企业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有些企业的会议效率不高,一般而言,会议是企业发布指令或解决问题的重要集体活动,但是在现实的会议开展中,未能实事求是地讨论有关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造成人力、财力等的浪费是很多企业的普遍现象。

(三)人才管理培养力度不足

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我国社会的高学历人才储备丰富。但是,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不重视企业的人才培养,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第一,部分企业受自身实力的限制,人才招聘渠道单一,导致企业内部人才结构不合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第二,部分企业在发展中只关注短期利益,忽视人才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缺乏人才培养机制,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第三,企业中缺乏有效的奖励机制,人才管理与激励制度缺失,影响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影响企业管理质量和企业长远发展。

(四)缺乏企业文化建设

在任何企业的发展中,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不知不觉地滋养着企业的人文精神和整体风貌。对于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水平,增强企业凝聚力,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也十分重要。目前,部分企业的文化建设效果不明显,甚至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影响企业顺利发展。并且,一些企业中同事之间不和谐情况较为明显,导致部门之间协作不融洽,影响办事效率,也影响企业整体的文化氛围。

四、企业的管理模式优化与管理质量提升路径

(一)建立并完善企业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对于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在生产经营中,企业应依据各自的客观发展情况,依靠相关机构的扶持和协助,建立符合自身生产经营理念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在管理体系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不断修订和完善,使其成为能够实现企业规范化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收获更加丰厚的经济回报。

制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应充分结合企业发展的客观实际,不能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切实按照本企业的生产计划,制定生产目标和质量目标,结合企业内部的各部门职能进行细致的目标分解,明确不同部门在实现企业质量目标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确保各项指标实现过程均可追溯。每月开展一次关于各部门质量指标完成情况的讨论会,汇报当月部门业绩、管理指标进展、分析问题、总结经验等。同时,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未完成质量指标的原因,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下一步要求和计划,做好各项工作的追踪和落实。

为保证企业在管理中能够认真落实质量管理体系,企业管理者应要求各部门明确各自的质量指标,按照实际生产情况填写质量目标统计报表,对于没有按要求完成质量指标的部门,应找出影响部门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查找原因的过程应由企业中所有部门的负责人共同参与,便于各部门了解企业管理质量的具体情况,认识到部门之间互相合作的重要意义,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共同商讨并落实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质量改进方案,促进企业管理质量提升,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保证企业经济效益。

(二)借鉴落实5S精益现场管理模式

在现代经济的不断融合及现代科技不断进步的推动下,信息传播速度明显加快,信息共享效率明显提升,新型企业管理理念不断涌现,并促进相互之间传播和学习。在各行业生产和管理中,5S精益生产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并在国内外的各个生产经营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然而,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若想实现真正意义的精益生产并非易事,需要企业负责人和全体员工长期坚持,共同为之努力。5S精益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方面,需要规范现场,在企业中营造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它是精益生产的基础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员工参与水平和负责人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第一,整理。整理就是针对企业生产现场的物料、设备等进行合理的划分,将要用和近期不使用的物品进行归类,清理出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节省生产空间。同时,还可以降低因生产现场混乱、堆积等造成的浪费,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第二,整顿。整顿就是按照生产需求,将需要使用的物料和设备放置在规定的位置,设置管理标识,保证生产环境整洁、有序。第三,清扫。待企业生产环境中的物料、用品和设备等,整理、整顿后,需要对现场存在废料堆积、脏污位置进行打扫,根据实际需求扫除废物,擦拭灰尘,创造干净、舒适的生产环境。这一环节,应将不同区域的清扫任务落实到人,以保证高质、高效完成任务。第四,清洁。清洁就是保证认真完成上述三项后,保持其日常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第五,素养。素养是针对企业员工和负责人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而言,保证从业者能够依照企业的制度和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工作风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三)加强班组基础性管理

在企业管理中,班组是最基础的管理单元,是支撑企业的根基。特别是在中小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建立企业班组,重视企业的基础性管理十分重要。作为企业各项决策的最终执行者,能够形成企业员工与企业管理层之间的沟通桥梁。

在企业管理中,根据具体的生产情况,将员工划分成不同班组进行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均以班组为单位,可以使企业管理更规范、更高效。比如,以班组为单位开展质量意识教育、安全生产培训、通过班组渗透企业文化等。管理层可以着重培养班组组长,提升班组组长的质量意识和现场管理意识,使其成为能够领导基层员工的优秀带头人。每当企业实施重要决策或开展制度变革时,都可以从班组组长入手加强教育和培训,再通过班组的领导作用深入基层员工,促进政策推行和实施,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班组内部管理主要采用班前会的形式进行。班组会议的内容通常以交代企业重要决策,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及日常工作经验的总结,提升质量意识的教育为主。班前会的召开由班组组长负责开展,这种基础单位的互动、交流,有助于迅速达成班组人员的共识,强化质量管理理念和效果,提升班组内员工的凝聚力,打造团队型班组,促进企业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同时,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沟通能力等,也能够在相互学习和帮助中得以提升,对于促进企业整体管理质量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五、结语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生路,企业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优化管理模式,促进管理质量提升。对此,在企业管理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质量把关,坚持以人为本,善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优化管理办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为企业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班组生产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4+1”班组运行见实效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