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环境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模式转变研究

2023-04-16王小燕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江山市供电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3年7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电力企业管理

王小燕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江山市供电公司

企业的内部审计管理水平,是考核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成效、考核企业内部运营是否高效、以及企业现金流是否健康,判断企业抵御经营风险能力高低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可以说,企业的内部审计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周期和未来发展水平。因此,包括电力企业在内的各大企业始终将重视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和全方位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视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还充分结合了近年来时代的发展,引入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和大数据功能与原有的内部审计管理手段相结合,助推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优化转型,实现企业的常态化健康发展。

一、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意义

(一)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

近年来,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能源危机的推动下,我国的电力企业积极发展转型,目前正处于从追求替代型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向打造更具综合优势的能源系统转型的关键期[1]。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电力企业所肩负的各领域供给职责日益加强,因此也必须强化其内部管理水平,紧跟全球能源产业发展转型的步伐。

为了实现企业的效益增长和国家产业结构的稳定,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更新完善。许多企业增设了内部审计部门,同时全程参与企业的战略管理、生产管理等核心环节。并结合市场的反馈,推动电力企业内部的审计模式转型,提高企业内部的审计管理水平,推动各项基础工作有条不紊地运行,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管作用。

(二)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要意义

如果一个企业可以充分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加强日常的预算管理和账目管理,将科学严谨的内部管理流程和员工行为规范落实到位,则必将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并结合监督和评价反馈,及时地调整经营战略,全面解决企业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提升企业的内部运营效率和经济活动收益[2]。

电力企业还具有产业规模庞大、下辖业务范围广等经营特点,如果没有科学严谨的内部审计制度保驾护航,必将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工作流程规范等多个环节出现纰漏,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给民生和各行业的基础建设带来不良影响。只有加强科学管理,大胆启用信息化、线上化的管理理念,帮助企业内部加强沟通、提升效率,注重服务品质的提升,才可以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为社会稳定和民生基础建设保驾护航。

二、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未来几十年,全球各国将持续投身于绿色经济的转型和环保事业。电力企业等能源供给部门也必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如新能源产业、持续增长的绿电产业,以及海上风电等新型能源结构等。同时各大电力企业也持续调整供给政策,通过供需错配、控制成本等管理手段,来为民生用电和企业用电提供更稳定的能源供给保障。

同时,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电力企业也乘上了“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东风。引入了现金的管理理念和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各类办公软件,从成本管理、账目核对和项目跟踪等管理细节着手,全过程地进行监督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沟通效率;另一方面,也使得审计审查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企业还可以依托大数据的资源整合和数据分析等功能,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对外披露数据,在接受外部审计前,就清晰地发现存在于内部审计流程中的异常数据和需要调整的战略措施[3]。通过及时响应和积极干预,来实现对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逐步减少电力企业对外部审计机构的过分依赖。

(二)严峻挑战

随着互联网经济和智能化办公软件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入,结合大数据系统功能,也对整个电力企业现行的内部审计理念,工作模式和细节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需要企业结合行业发展和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审计管理理念,综合国家在财务管理、税务管理等方面所提出的新政策和新要求,再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风格和内部人员结构、经营周期等数据,明确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理念和工作框架。这就需要管理者思路清晰,有条理地梳理出各项工作的流程细节和考核指标。

其次,还要引入先进的软件管理系统、计算方法和监督核算制度,对企业的账目进行细化地整理和区分,结合不同资金来源和生产经营模式选择合适的审计管理手段,提炼出关联对应部门核心业务成果的审计数据,用来全方位地关注审计质量,并结合数据为后续的发展战略和年度目标提供参考和指引。

最后,新型管理模式的引入和落实,必然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团队的专业性,将其从无意义的支援工作中解脱出来。通过学习充电、掌握先进管理理念、熟练使用各类管理工具等方面的提升,实现审计管理团队整体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这都无疑增加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使得各部门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配合度也受到影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思想建设才可以逐步落实[4]。

三、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

(一)全体员工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不得不承认,由于电力企业的产业庞大、人员众多且业务范畴相对较广,无法保证投身于各个业务领域的人才都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审计监督管理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很多时候,员工认为一些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工作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认为一点点物资的浪费和现场工作完成后将剩余物资带回家并不算什么大事。又不是挪用公款、贪污腐败,只要自己的主要工作和职责完成得好,企业没必要“吹毛求疵”,要求提供精确的工作报告和物料消耗报告。

他们忽略了聚沙成塔的力量,也不了解破窗效应的含义。许多员工也并非“贪图小便宜”,比如一次外出任务完成后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员工筋疲力尽还要换洗工作服、洗车、吃饭,就没有按照标准工作流程回公司复命,也因此没有及时完成工作记录和物资调用报告。有时候剩下一点点边角料,也就不想特地跑一趟送回库房。但长此以往,必然会助长歪风邪气,让别有用心之人趁机中饱私囊,公物私用。造成了企业的成本过耗,工作报告月底统一胡编乱造再上交等情况出现,使得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不规范和成本管理无法落实等问题日益严峻。

(二)审计团队的综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除了前文提到的重视度和配合度等问题,审计小组内部的专业水平也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审计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工作效率和审计结果是否精准。但很多企业并未聘请相关专业的优质人才来负责审计工作,仅仅是一些对审计略知皮毛的财会人员。这些人在兼顾基础账目的同时,还要兼职负责审计监察工作开展。

一方面,这个群体没有系统全面的审计知识。对行业出台的新规定、新型管理理念也缺乏敏锐度,不能第一时间掌握行业风向,跟上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成员肩负了包括传统会计记账、报表编写等财务基础工作,过高的工作负荷会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提升个人能力。最重要的是,因为人员的职能的重合,使得做账人也是查账人,即便是互换模块进行监督检查,也难免会出现为了避免处罚而内部包庇的情况。使得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漏洞频发,并未实现建立审计小组的初衷。

(三)现行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

另外,电力企业与许多大型企业存在着共同的通病,就是企业发展日新月异,但很多内部管理制度却多年未进行更新。许多制度条款难以落地,也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不能与当下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业务职能和薪资福利等产生关联。也就是说,无论工作报告、成本报告中是否真实精准,是否通过相关记录发现管理环节的问题[5],都会因为没有利益关联和实际约束力而草草应付了事,导致企业内部的管理漏洞和效率问题日益严峻。

四、优化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意识

为了全面推动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首先应当由企业的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们以身作则,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宣传活动,利用内刊和文化墙等软宣传等形式,让全体员工充分了解何为内部审计。例如,内部审计主要监察的是企业账目和日常管理的哪些环节,并明确相关项目的考核指标,引导全体员工对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有全方位的了解。不仅要让员工明白如何配合审计小组工作,也同样要意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对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沟通效率,规划企业资产管理,帮助企业建立健康的现金流,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等方面的益处。

通过PPT、四格漫画等方式,帮员工了解内部审计对企业的发展个人员工业发展,以及薪资方面会有哪些影响。让员工真正认识到企业与劳动者休戚相关、唇亡齿寒的共生关系。只有积极配合企业的内部审计,才可以帮助自身获得职业能力成长、职位晋升和经济收益的提高。帮助员工打破原有认知的局限性,积极地参与到配合审计工作开展、推动审计模式升级改革等工作当中。集结全体员工的力量,让企业进入沟通顺畅、效率提高的良性经营状态。

(二)完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建设

除了观念和思想上的高度统一,还需要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结合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将最新、最全面的管理理念收入囊中。通过开展内部学习,邀请行业优秀人才到公司开展企业内部审计讲座等方式,帮助全体员工消化并理解审计管理理念,并将其内化到自身的认知系统、活学活用,推动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另外,系统的功能不能局限于一个资讯同步查找平台,它还应当充分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将标准化的审计模板、账目模板和内部工作报告模板嵌入系统。再通过程序设计,要求全体员工必须按照系统提示规范化操作,才能完成线上打卡和存档,让各部门的内部工作报告和项目进展实现同步共享,提高企业内部的沟通效率,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互动和配合。

(三)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

除了前文提到的关键引导和系统提供的资讯教学,电力企业还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审计小组和其他业务部门的人员进行客观分析,了解个体短板和共性问题。通过制定周密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训课程,帮助核心员工提升其综合业务水平,结合个体优势培养员工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首先要保证审计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已经通过高校教育或职业教育,已经对审计专业的相关理念有了全面地了解。可以轻松驾驭管理系统和其他内部管理软件的使用,利用系统的便捷性,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和个人的综合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在企业决策制定和战略目标调整时,结合行业、竞品和自身的经营数据,给出科学权威的指导建议,将系统整理的数据报告汇总形成可行的企业发展策划案。

同时,要结合各业务部门自身工作报告的完成情况和审计工作的协作成果,发掘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开展、为实现审计转型和创新而献计献策的优秀员工。通过公开表彰、发放奖金和优先晋升等人员培养政策回馈员工本人,打造企业优秀标杆,以此带动全体职工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另外要定期汇总员工提交的企业发展建议,并在相关项目小组为对应员工提供核心岗位,为员工搭建展示自身的平台、提供锻炼机会。在全体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集结全体人才的力量,推动企业的发展和成长。

(四)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

除此之外,企业要结合原有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行业推行的审计制度,进行全方位的制度改革。破除其中陈旧的理念和考核目标,确保新制度中的每一处要求都可以落地实现。同时还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将审计结果应用到各个部门的年度考核指标、人力部门的个人绩效指标中。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具有绝对的约束力,让各项战略目标顺利开展落实,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压倒性的优势,就要加强内部管理,以企业内部审计转型为抓手,从日常工作流程、账目管理等细节去放大企业管理短板,积极响应并调整内部管理策略,高效地解决发现的问题。要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整理功能,引入先进的内部管理系统,使全体员工的工作开展地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让企业的账目更加清晰,减少成本过耗。帮助企业统计各项经营数据,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让企业生命周期进一步延长,让电力企业在新时代拥有更多的可能。■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电力企业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关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之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