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遥感技术在农田水利中的利用及防护管理

2023-04-16梁晓岩

新农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遥感技术农田水利农田

梁晓岩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河湖灌区管护中心,内蒙古 通辽 028000)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技术的不断提高,空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其中遥感技术在农田水利发面的应用最为突出。遥感技术的实现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兴农,为我国农田水利的发展奠定的基础。遥感技术的广泛利用可以为农田情况进行一个科学而准确的分析。这主要包括农田的防洪抗旱、农田的灌溉情况等,以农业灌溉为例,可以通过遥感技术来获取数据,不仅使用简洁方便,而且最重要的是缩短了数据更新周期,使规模化种植水平更上一层楼。

1 遥感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遥感技术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并且具有分辨率高、覆盖广泛、信息传播时速快等特点。随着我国资源系列、环境系统等航天卫星不断发射,以及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分辨率高、类别多的遥感影像获得便利。因此需要对遥感技术全方面进行探索,这样对推进农田水利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2 遥感技术在农田水利中的利用

2.1 用于作物干旱预警

判断土壤是否干旱需要观察土壤的含水率以及植被的生长情况,作物蒸发量的参数结合一些外界因素可以对干旱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因此,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农作物的干旱有一定的预警机制,可通过农作物的蒸发蒸腾量以及含水量检测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措施。

2.2 用于河道检测

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我国属于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河流众多,因此河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饮食灌溉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又极易出现干旱和洪水灾害。因此我们需要对河流进行多方面的检测。河流的水位情况、水质的变化、水位的高低都会通过遥感技术展现出清晰的数据。当发生灾害时,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将相关数据传给有关部门,这样便于有关部门掌握第一数据,并同时做好应对方案。

2.3 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我们需要在不同时间段获取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遥感数据,并且结合规划,来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对问题较为严重。进展速度较慢的项目进行跟踪调查,查出问题所在,保证农田水利项目顺利进行。在农田水利工程完成之后,需要将工程竣工图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后获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响进行数据分析,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严格审核;并且在此基础上需要对工程进行验收,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验收效果。

3 防护管理措施

3.1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

目前需要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完善,并且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进行打井提水,并且修建蓄水排水工程,不管是旱灾还是涝灾都可以很好的应对。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排灌体系相对完善,但是由于近几年干旱严重,导致地表水资源短缺,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成为我国重要目标。节水农业最主要包括以下四点。第一,对30~40米深的浅井进行补给性灌输,每公顷每年最好达到1500~2165立方米的水。并且需要确定好打井密度,避免引起地下水位下降。第二,尽可能对作物进行一定规划的节水,瓜果树木及灌木也需要选用耐寒品种,已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第三,对干渠以及平原水库加大建设,已达到充分的蓄水量。第四,对现有的体系进行完善,真正意义上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的效果。

3.2 实施农田用水计划

农田水分状况一般是指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养分、热状况。根据农田水分状况来制定完善的农田用水计划。但是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作物种类较多,分布范围较广,导致信息获取空间较大,差异较明显。因此,利用遥感技术进行作物种植信息结构获取、作物长势调查、作物旱涝情况监测等应用成为科学合理安排用水计划的必然技术手段。

随着农村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人口在慢慢向城市转移,造成了农田大面积无人种植等现象。而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就难以负担14亿人的粮食安全。当规模化农业形成后,作物合理有效的灌溉是粮食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传统手段已经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随着遥感技术的慢慢成熟,农田水利问题的慢慢解决,不仅可以为我国大幅度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为我国以后的农业发展做好铺垫。

猜你喜欢

遥感技术农田水利农田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农田创意秀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
农田制作所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与数字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