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及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分析

2023-04-16周冬生位海峰魏戈

关键词:排水管道装配式管道

周冬生 位海峰 魏戈

中信重工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 洛阳 471003

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要充分结合建筑的用水特点,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考虑系统设计的经济性、稳定性,不断优化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尽量应用新型技术提高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性,保证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给排水专业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系统的选择安装方式影响着施工的便捷度及后期使用的舒适度,需要设计师严谨对待。在进行建筑的给排水设计时,设计师应具备灵活敏捷的思维,结合不同类型的建筑选用不同的给排水系统方式,以践行个性化、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此外,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如BIM技术等),克服给排水技术的不足和局限性,促进给排水设计全面、一体化发展。

1 建筑给排水设计概述

给排水系统设计是建筑管网结构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涉及许多的内容,而且具有较强的分散性,这就需要强化系统性设计。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工程,与整体工程各个项目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其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要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并根据整体设计要求,针对给排水设计方案进行认真规划,把控好管道间的距离,且对管道水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管道正常使用,达到优化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目标,进一步保障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对给排水设计进行优化,可以保证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用水和排水需求。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遵循节能环保理念,选择适宜的管道材料,降低噪声污染,充分发挥节水技术的优势,实现建筑能源水泵的节约,全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这也是生态环保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

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及施工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问题

2.1.1 给水系统设计问题

在当前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些给水系统设计时并没有严格执行具体的规范和标准要求,极易引发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给水压力问题。给水系统设计时,有些设计对给水压力控制不到位,无法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时,一旦考虑不全面,无法有效控制给水压力,必然会对高层用户的正常用水带来一定的影响。(2)管道设计问题。输水管道存在噪声污染会对居住者的正常休息带来较大的影响。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道长度控制不合理,线路布置欠缺科学性,因而导致水压过大,噪音增加。部分建筑给水系统还存在管道分开设计的问题,以此来降低成本,但这种交错式的设计容易引发冒水、滴漏等问题。再加之储水装置安装不合理,也易引发饮用水污染问题。(3)设置倒流防止器问题。当前人们日常生活用到的水资源一般是由水环网供给,整个供水系统会设计多条管道,这也要求设计人员在给水设计时应在管道设施上安装倒流防止器,防止水资源倒流而导致的污染问题。而且供水系统运行过程中,水压无法处于衡定状态,在水压变化时,一旦管道一端没有倒流阀,水资源就会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居民水表也会出现倒转问题,并引发水源污染。这就要求在建筑给水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对倒流防止器的设计给予重视。

2.1.2 排水系统设计问题

(1)排水管道噪声问题。当前排水管道设计时,基本上UPVC管材已代替了铸铁管材,但这种管材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噪声污染。特别是在建筑隔音效果不好的区域,噪音更大,会给人们的正常休息带来不利影响。(2)排水设计不合理。排水系统设计要求应合理布设厨房和卫生间地漏的位置,坐便器排水管位置要科学规划,并做好水池、洗脸盆的排水管等部件的排水口。但当前一些居民在装修时存在擅自改变排水结构的问题,这对排水管道的正常使用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坐便器型号与设计的排水口也存在不相符的问题,这会影响排水效果。另外,在对排水设计时对节水设计重视不足,不利于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1]。(3)管线设计和管道连接问题。在实际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为了节约成本,存在将厨房和卫生间排水设计连接在一起的问题,这样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堵塞问题,对管道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较大的影响。而且一旦出现问题,还会导致厨房排水受到卫生间污水的污染。

2.2 施工问题

2.2.1 管道位置出现错位现象

在室外给排水的系统中问题出现较多的就是管道位置错位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般是技术人员在进行给排水预留洞的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图纸设计要求严格、精确进行施工,或者是技术人员自身的失误导致预埋洞的位置逐层不在同一垂直线上,加上土建和给排水施工的工作人员之间沟通存在问题,导致后期安装给排水管道的过程中重新通过水钻方式开洞,预留洞的大小出现差异,以上各种问题都很容易导致后期管道出现位置错位现象。

2.2.2 管道出现堵塞现象

在给排水系统施工和应用中管道堵塞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这种问题很难发现,尤其是在暴雨条件下才会表现出该问题。在具体施工中,由于土建和给排水施工作业相互交叉,给排水施工中,工作人员没有重视保护管道口的位置,导致土建施工作业中的混凝土、木屑、砖渣等物质掉入管道中,管道进而出现堵塞问题[2]。此外,管道堵塞现象的发生也与预埋套管位置是否出现偏移相关联,若是在未知情况下预埋套管出现偏移,将会减少预埋管与下部管道的接口面积,当垃圾落入将会造成管道堵塞,影响后期用户的使用。

2.2.3 管道接口位置出现渗漏现象

在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施工方式,部分施工人员会将套管直接进行预埋,在后期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通过套管进行直接连接,或者是直接穿过预留洞,部分给排水施工作业会在完成土建施工之后按照设计图纸开凿管洞[3]。施工方式的不同将会导致安装管道的工作中因为未能特殊处理洞口位置,引起管道出现渗水现象,甚至是导致管道直接出现漏水问题。

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及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生活排水系统应用

在装配式建筑中,由于卫生间排水支管繁多,采用传统异层排水将导致管线预留孔洞太多,如果预留孔洞尺寸及位置不精准,将会导致后期重新开槽开洞等,加大了施工的难度,故采用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同层排水方式。同层排水技术,是指建筑内同一层的排水支管不穿越楼层,而是在本层内与排水立管相连接。这种排水技术为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应用技术,目前在国内已经趋向成熟。同层排水技术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降板式、墙排式。降板式主要是通过结构降板预留排水支管的位置,一般降板高度为250mm以上。这种降板式处理方式大大减少了支管穿楼板的弊端。但是若排水管道出现漏水现象,那么整个沉箱都会成为污水蓄水池,第二种为墙排式,此种方式主要是指在排水区域设立一面假墙,并预留出排水管道的位置,排水支管不穿越楼层,在同一层与排水立管连接,但是这种排水方式卫生间的地漏设置会受到限制,地漏不能与排水立管距离较远[4]。根据对以上2种方式的优缺点的对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零(不)降板集成卫生间,不降板卫生间是指给排水管道、水箱等需要周期性维护的部件集中安装在管道集成检修口内。

3.2 BIM技术的应用

对于装配式建筑,管线安装阶段预留孔洞已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完成,后期无法再进行调整,若前期未精确预留管线孔洞位置及尺寸则导致后期管线无法安装,后果非常严重。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初期就要把预留孔洞的尺寸及位置准确定位,并及时与建筑结构专业人员核对,避免遗漏留洞,造成后期施工无法安装。既要满足管线安装要求又要与各专业部门协调碰撞,因此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就至关重要。运用BIM技术,可以将装配式建筑中的预制构件进行精细化设计,减少因预留孔洞尺寸及位置不准确造成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装配式偏差,避免因设计冲突造成的安装错误和后期返工造成的材料浪费[5]。所以,在设计初期便与BIM技术同期进行,通过三维模型提前检测出管线碰撞问题及预留孔洞是否满足安装要求等,减少后期更改造成的麻烦,达到优化图纸的目的。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有效结合,必将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效率。

3.3 合理设计地漏水封

建筑物给排水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对地漏水封设计给予重视。通常情况下,地漏水封的高度为50mm,钟罩式地漏水封高度为10~20mm,但这类地漏水封防臭效果不佳,因此设计要选择优质的地漏材料,保证地漏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在具体进行地漏设计时,设计人员主要针对卫生间及排水量较大的区域设置地漏,地漏设置数量控制在合理且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范围即可,避免地漏设置过多,污染室内空气。在厨房位置设计地漏时,设计人员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于厨房不需要通过地漏排水时,则不需要设计地漏,具体要与业主的要求相结合,合理进行地漏设计。

3.4 合理布设给排水管道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对建筑物内部结构进行全面了解,供水压力要符合管道管线设计要求,确保给排水管道的规范设计。在设计厨房和卫生间给排水管道时,应先确定管道长度,保证水流的正常流动和排出。为了保证美观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采取暗敷的方式进行给排水管道铺设,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管道的耐老化性能,而且能够延长管道的使用年限。但在实际暗敷管道设计时,需要做好标记,为后续维修提供便利,也避免装修时破坏给排水管道造成损失。采取明设方式时,需要做好给排水管道的保护工作,避免其受到撞击。卫生间和厨房的供水管道宜分开设计和铺设,避免影响水质[6]。在排水管道布设时,要求与居住区域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排水噪声影响人们的休息。坐便器排水口不宜与墙面紧贴在一起,需要尽可能地满足居住者的使用需求。

3.5 管道渗漏堵塞设计

建筑给排水管道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对管道渗漏堵塞问题进行综合考量,通过优化设计来解决管道渗漏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设计人员要选取优质的材料,并严格执行设计标准,施工前还要对材料全面检查,保证材料的质量。针对管道连接处需要合理设计密封处理方法,并严格管道试水测试。另外,在管道设施选取时,要求尽可能选取内径相对较宽的管道,并在管道弯曲处设置相应的开口,并将其中的杂物清除干净。另外,还要设置带网眼的分离装置,这样可以对管道内部的大体积物质进行有效管控,降低管道出现渗漏堵塞的概率。

3.6 加强防止管道堵塞问题的措施

在建筑工程室外给排水的施工作业中,管道出现堵塞现象很容易对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因此,为了解决管道堵塞问题,在施工中需要重视这一问题,首先针对管道堵塞问题进行解决之前,施工人员需要了解到管道出现堵塞的具体原因,从而有针对性进行问题处理[7]。首先,在安装过程中由于未能及时处理和解决安装中断问题,导致管道的防护工作不到位,加上现场未能有效地清理废弃物,导致杂物和垃圾进入管道内部,大量的杂物堆积造成管道堵塞,针对这一问题,处理的难度较大,工作人员需要截断或者是更换管道进行问题解决,同时需要做好防护工作;其次,由于不合理的排水管道管径设置,过小的管径无法确保内部流畅排水,导致管道出现堵塞,或者是虽然按照设计需要进行排水管径的设计和应用,但是没有提前预留排水管径需求,当管道增加了排水量或者是进入杂物,也会导致管道出现堵塞问题。

3.7 加强管理和控制施工中的管材质量

在具体施工中,为了加强给排水施工质量,还需要全面控制施工中阀门、管材等材料的质量,在施工前需要对材料进行有效检查和检验,确保所有的管材都含有准用证、技术性能检测报告、合格的出厂证书等,同时满足实际施工现场的具体需求。当管材和管件进场时,工作人员也需要进行材料抽查,尤其是明确材料的品种、质量、外观、规格等符合要求,杜绝以次充好现象出现[8]。此外,工作人员也需要严格管理和控制施工中用到的各种阀门材料,保证按照合格证书和名牌标注进行阀门管理,阀门的型号、规格、密封性以及压力适用范围等都符合技术和施工标准,确保阀门能够正常工作,灵活开闭。在施工前,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验收规范试验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

4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具备全局观念及各专业的有效配合,与工程具体要求相结合,选择适宜的给排水设计与施工方案,确保给排水系统投入使用后能够维持正常的给水和排水功能,为居住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猜你喜欢

排水管道装配式管道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探讨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质量控制
探讨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加强措施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给排水管道试压技术在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接好煤改气“最后一米”管道
粗氢管道腐蚀与腐蚀控制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长沙最大装配式保障房更加节能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