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善公益11月

2023-04-15

环球慈善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救助慈善公益

五部委要求关爱困境儿童心理健康

11 月3 日,民政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监测、及早开展有效关爱、畅通转介诊疗通道、强化跟进服务帮扶等6 项措施。在健全心理健康服务阵地方面,明确有条件的地方要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教育机构、城乡儿童之家、少年宫、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民政服务站(社工站)、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等机构或场所,协同搭建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平台,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关爱指导和咨询服务。

国内首个影响力慈善案例库专项基金成立

11 月4 日,国内首个影响力慈善案例库专项基金在京成立。影响力慈善案例库是由《中国慈善家》、红十字国际学院、爱尔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将以第三方视角开展慈善家、公益慈善机构、公益项目的案例研究,提炼经验,发现成功模式和策略,助推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公益平台已成明星公益传播首选

11 月1 日,《2022 年度中国演艺明星公益观察报告》在京发布。《报告》认为,明星公益传播形式逐渐突破了单一渠道,采用了多元传播介质,并与互联网公益产品和公益节日深度结合,但演艺明星公益体系化问题仍然是一个难题,协同合力是解决问题的方向之一。另外,互联网公益平台已成为明星公益传播的首选,演艺明星品牌公益项目增多,慈善咨询具有重要的市场潜力。

2017 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研究撰写“中国演艺明星公益”年度观察报告,关注中国演艺明星公益的实践,如今已连续开展了6 年。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8 5 5 亿元

引导教师扎根农村、服务基层

据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财政部配合教育部近年来持续实施了相关计划和政策,引导教师到欠发达地区、到农村学校任教、支教,扎根服务基层。2018 年到2023 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855 亿元,持续支持实施相关计划和政策,引导教师扎根农村、服务基层。

《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发布

近日,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发布《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政策解读,提出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民生工程,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举措。要求各地要把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紧密结合实际,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扩大服务供给、保障服务质量、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服务可持续,并要求各相关部门密切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取得实效。

2 万个陪伴摄像头 “观”爱空巢老人

11 月7 日,“双11”活动期间,天猫联合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及27 个品牌,发起黃扶手计划2.0“观·爱”行动。继去年送出5 万个“防跌倒”黄扶手后,今年面向空巢老人送出首批2 万个“陪伴摄像头”,给空巢老人提供一份实时在线的“观”爱,让更多老人能与儿女实现远程看护、双向通话,实现外地儿女对空巢老人的远程关爱。“双11”活动期间每天10 点,公众可登录淘宝APP 搜索“黄扶手计划”,领取陪伴摄像头。

从5 辆到900 辆

寻亲车队帮上百家庭团圆

河南郑州39 岁的寻亲志愿者马水峰组建寻亲车队,如今已经有900 辆车。2020 年开始,马水峰就开着贴满失踪孩子照片的房车帮人寻亲,5 辆房车花费200 万元。4 年来,不断有冷链车等车主加入其中。11 月8 日,马水峰接受采访时称,目前共900 辆车,这些爱心司机自己花钱打印孩子照片贴在车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帮助到上百家庭团圆。

90 后货车司机

“月捐”山区孩子10 年

成都90 后货车司机肖鸿每月都会为山区贫困儿童捐款,至今已经坚持了10 年。10 年前,在部队时的一次捐助活动中,他了解到重庆山区有些孩子的父母离世或离异,基本生活难以保障。从此,肖鸿和朋友们开始坚持每月给孩子们一些捐助,“赚得钱多就多捐点,钱少就少捐点”。在他看来,孩子们学习的进步,就是他快乐的源泉。

有巨额捐款即录取?

哈佛“Z 名单”引发质疑

据《纽约邮报》11 月6 日报道,哈佛大学被曝为成绩不佳但有巨额捐赠或权贵出身的学生准备“Z 名单”,入选该名单等同于被录取。报道称,这些学生家庭都向哈佛大学捐款100 万美元至数百万美元不等,该校官员曾称“Z名单”为学校增加了370 亿美元的巨额收入。为确保哈佛维持高学术声望,“Z 名单”上的学生平庸的学术数据不会统计在新生报告中,从而使哈佛学术评估或大学排名免受影响。

山东首个未成年人亲情探视基地成立

近日,由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青岛市妇联联合成立的山东省首个未成年人亲情探视基地,在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云南路法庭挂牌运行,为当事人就近探望未成年子女提供便利,最大限度降低家庭变故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保障无抚养权父母的探视权。

2023 乡村振兴人才论坛在京举办

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指导,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和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联合举办的2023 乡村振兴人才论坛近日在京举办。

本次论坛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打造“乡村人才振兴”交流合作平台,突出人才在乡村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机关党委书记龚维斌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本质上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现乡村“五大振兴”是总要求,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总目标。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紧紧围绕五大振兴、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魏礼群,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中国品牌建设丝绸桑蚕品牌集群主席、中纪委驻原农业部纪检组组长朱保成,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副会长王家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论坛上,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景发布了《2023 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共有34 家单位入选。論坛还向爱心捐赠单位及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

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丁文锋表示,该基金会将进一步加强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对外合作,利用好公开募捐的平台,逐渐探索和优化多元力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公益参与模式,为早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第八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召开

由民政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等主办的第八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日前在浙江大学召开,主题为“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分层分类与高质量发展”,30 多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200 余人参与本次会议。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表示,本次大会集中展示了我国社会救助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实践探索经验,为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搭建了有效畅通的交流平台,将有力促进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健全完善。他提出,在实现“分层分类与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要建设更具包容性、更具发展性、更加智能化、更加有温度、更加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制度。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认为,社会救助必须具有平等意识,发现困难群众的真实需要;要扩展覆盖范围。生活必需品的内涵应随时代发展不断延伸,为社会救助制度发挥作用奠定基础;要扩展社会救助保障内容。从物质保障向精神保障及相关服务扩展,通过服务类救助有效提高社会救助的效用;要拓展社会救助责任主体,促进多方参与。加强政府和慈善公益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的合作,充分利用各类社会救助资源;要提高社会救助法治化水平。

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于2009 年首次举办。10 余年来,通过这一学术平台,吸引并凝聚了一批致力于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和持续关注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研究队伍。

数字减贫与公益慈善论坛在乌镇举行

2023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数字减贫与公益慈善论坛11 月9 日在浙江乌镇举办。本次论坛以“构建平等、包容、可持续的数字社会”为主题,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主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慈善联合会、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协办。

记者了解到,数字减贫与公益慈善论坛旨在推广我国以数字技术促进减贫脱贫、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向全球分享数字时代背景下公益慈善事业和减贫工作的经验与成果,推动构建平等、包容、可持续的社会环境,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新路径,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在致辞中表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要用高质量发展的公益慈善事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一是大力促进全民慈善。引导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二是大力发展惠民慈善。推动慈善帮扶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制度相衔接,与推动就业创业相联动,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救助自然灾害、增进民生福祉。三是大力打造阳光慈善。加强慈善组织监管,强化慈善信息公开,推动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四是大力建设数字慈善。建立健全互联网慈善治理机制和标准规范,推动互联网慈善向更多场景、更多领域拓展延伸。

论坛上,围绕“加速技术普惠,共建平等包容公益生态”“推动合作交流,共享互鉴数字减贫成果”“助力价值创新,共促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主题,来自多国政府部门、头部互联网企业、慈善组织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分别进行了演讲,分享数字新基建在深耕乡村振兴、帮扶特殊群体、参与应急救灾、促进创业就业、助力公共服务、开拓国际合作等领域的典型做法与创新实践,探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公益慈善行业在平台搭建、联合生态、健全机制、加强监管等方面的策略思路。

此外,论坛还发布了“数字技术助力共同富裕”专题研究报告之《数字化时代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研究框架,集中反映了数字化时代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探索了社会保障应对挑战的合理发展取向与基本路径。

我国已建成800 余个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中国红十字会将全国划分为6 个应急救援协作区,已建成800 余个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初步形成体系完整、运转协调、应对高效的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这是11 月18日在苏州举行的第三届东吴国际人道论坛上,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透露的一组数据。

此次论坛以“气候变化与人道行动”为主题,围绕全球治理和人道主义问题,与其他国家红会深化合作,共同探寻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的解决之道,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以及国际人道主义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陈竺表示,中国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和人道救援行动的坚定支持者。为应对气候变化,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红十字会大力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目前我国红十字系统各类专业救援队已超过1000 支,注册队员达到10 万人。

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各级红十字组织开展“博爱家园项目”(综合性社区韧性建设项目)“社会应急力量保障和支持项目”“安全饮水与卫生健康项目”等防灾减灾项目。中国红十字会还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建立了遍及全国的灾害指挥系统,开发“博爱通”捐赠系统,有效提高了人道救援救助能力。作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重要成员,中国红十字会愿意携手更多的人道伙伴,为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和挑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论坛围绕“灾害与响应”“实践与愿景”“人道行动中的气候及环境伦理”“气候变化与预见性行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移民和社区”等5 个主题进行了专题探讨。来自多个国家和机构的中外专家学者分别分享了气候变化引发人道危机的应对经验,共商应对气候变化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东吴国际人道论坛是中国红十字会为加强红十字国际人道交流合作、推动共建共享人道教育体系、促进新时代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搭建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本届论坛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苏州大学主办,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红十字国际学院承办。

“烛光计划”实施10 周年座谈会举行

“烛光计划”百所乡村学校师生书法作品巡展研讨会暨“烛光计划”实施10 周年座谈会日前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

此次会议由河北师范大学联合河北省政协教科衛体委员会、民进河北省委会、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来自书法界代表及“烛光计划”受益实验区、实验校和种子教师代表50 余人,共同回顾“烛光计划”历程,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好作用。

据介绍,“烛光计划”公益活动由河北省政协委员、河北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寇学臣发起,自2013 年启动以来,先后得到民进中央社会服务部、河北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支持,开明慈善基金会、河北省海外同胞慈善基金会资助。

通过“义捐、义讲、义培、义评”等形式,“烛光计划”先后走进河北省11 个地市56 个县市区,并辐射京津、贵州、新疆、西藏等1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开明书法社45 所,乡村书法实验校138 所,受益师生40 余万人,为普及中小学书法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烛光计划”先后荣获河北省政协“携手同心助力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民进全国社会服务暨脱贫攻坚优秀成果、2022 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等诸多荣誉。

根据规划,未来5 年,“烛光计划”将加大义捐、义培力度,拓展服务深度、广度,助力偏远地区中小学书法教育广泛开展。

“韩红爱心·援贵公益再行动”举行捐赠仪式

“韩红爱心·援贵公益再行动”捐赠暨发车仪式日前在贵阳举行。

此次公益行动是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继2015 年“韩红爱心·百人援贵”大型医疗援助公益行动、2021 年“韩红爱心·援贵公益再行动”后,第三次对贵州进行医疗援助。此次行动中,韩红基金会为贵州省捐赠20 辆转运型救护车,并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为期三个月的培训,捐赠总额约300 万元。至此,韩红基金会为贵州省捐赠项目总价值已达3000 万元。

据介绍,韩红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专注乡村医疗援助,守护生命健康”为使命,持续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支持性的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韩红基金会已在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贵州、甘肃、宁夏、陕西、四川、云南、黑龙江等11 省份开展“百人医疗援助”大型公益行动,惠及超过10余万名基层群众。

猜你喜欢

救助慈善公益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公益
公益
水下救助抢险
公益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公益
水下救助抢险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