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2023-04-15

云南农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耕地融合农业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将伴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以科技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设施和装备升级为重点,推动农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竞争力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注重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由产业链相对单一向集聚融合发展转变,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

强化耕地保护,建设高标准农田。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加强建设、严格管护,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划实补足永久基本农田,建档立卡。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建立以产能为依据的补充耕地核算机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人均一亩高标准农田。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提升耕地地力等级。强化耕地用途管控,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提升农业科技装备,加快发展设施农业。以重大农业科技突破带动整体创新能力跃升,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基因编辑、生物工厂、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突围突破。构建多元互补、高效协同农技推广体系,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进先进农机创制应用,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创制推广一批大型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高效智能农机,整体提升种养加、农牧渔等各环节机械化水平。加快现代寒旱农业、戈壁生态农业发展,探索发展植物工厂、垂直农场和立体养殖,建设海洋牧场,推进空间立体利用,拓展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田园和智慧农场。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全过程转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结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强化退化耕地治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降低农业资源利用强度。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进畜禽粪污、秸秆、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净化产地环境。保护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构建农业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村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培育服务主体,引导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推动农民合作社兴办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小农户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服务方式,支持农业服务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过程托管等服务,开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节本增效、提质增效。

推进产业全链条升级,促进产村融合发展。融合农文旅、贯通产加销,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点、民族特色、乡土特征的产品产业,发掘传统工艺,培育乡村工匠,创响“土字号”乡村特色品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引导企业到产地建设原料基地、布局加工产能,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加强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依托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田园养生、研学科普、民宿康养等休闲农业新业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园区,促进产镇融合、产村融合。

深化农业对外合作,提升农业国际影响力。坚持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加快构建新型农业对外合作关系,实现更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创新发展农业服务贸易,推动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培育国际大粮商和跨国农业企业集团,推进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协同布局。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多双边农业合作,稳步提升对外农业贸易投资水平。围绕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等领域,加强全球农业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粮农治理,共同制定国际标准规则,增强我国农业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耕地融合农业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保护耕地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融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