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氧化皮清理的实践研究

2023-04-15

电力安全技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过热器压缩空气闭式

李 鹏

(江苏省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 221000)

0 引言

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有50多台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投产,其中部分锅炉在启动初期就出现了过热器超温现象,导致机组被迫停运。由于流化床锅炉的过热器以挂屏形式布置在锅炉炉膛上部,为了防止受热面磨损,一般在过热器管屏外面焊接销钉并敷设耐磨浇注料。当过热器管屏出现超温后,无法像煤粉锅炉一样,采用射线或者磁性检测方法判断氧化皮的堆积量及位置,只能通过壁温异常判断大致区域,再通过割管及内窥镜进行检测。另外,由于耐磨浇注料硬度较高,若采用常规的局部割管的方式清理,工作量巨大且检修工期长,这也是业界关注的难题。对此,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闭式管道冲洗的氧化皮清理方法,该方法利用锅炉系统原有设备,不需要对过热器管道进行设计修改,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获得很好的清理效果。

1 氧化皮堆积部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高温过热器管材为SA-213TP347H奥氏体不锈钢,其粗晶结构在高温水蒸气环境下极易产生氧化皮。高温过热器布置在炉内,呈L型挂屏形式,从锅炉前墙及顶棚穿出,上部配有集箱,通过弹簧吊架固定在大板梁上。

氧化皮的大面积剥落多发生在启停炉阶段,在垂直管中产生的氧化皮剥落后,在管屏中下落沉积,到达L型弯头处后,大量质量较重、尺寸较大的氧化皮沉积到弯头区域;一部分较小的氧化皮顺着管子继续向着集箱移动,并在集箱外让管弯头处沉积,由疏水携带进入集箱。沉积在弯头处的氧化皮逐渐形成类似“鸟巢”的结构,并将较小的氧化皮捕获,逐渐形成较为稳固的结构造成管道堵塞,导致管内蒸汽流量降低而管壁超温,从而进一步加快氧化皮的生成速度,形成恶性循环。通过对高温过热器管屏割管,采用内窥镜观察发现,管屏弯头处聚集了大量的氧化皮,是最容易造成堵塞的部位。

超临界流化床锅炉氧化皮堆积的位置不同于煤粉锅炉,前者为弯曲角度接近100°的下斜弯头处,后者为U型弯管处。经观察,高温受热面蒸汽侧氧化皮为层状结构,共分3层,最外层以Fe2O3为主,中间层为Fe3O4,内层FeO层,因FeO含量较多,故氧化皮较脆、易折断。因此,采用有压水正反向冲洗或者压缩空气吹扫,有可能将“鸟巢”结构中的长条状或片状氧化皮击碎,破坏堵塞物的力学结构,利用水流或气流的携带作用,将细碎的氧化皮带出弯管,达到有效清除积存氧化皮的目的。

2 氧化皮吹扫冲洗试验

在停炉检修阶段,将超温的屏式受热面上下部割管,下部管口采用滤袋绑扎,用于捕捉氧化皮;采用内径30 mm、长度20 m的压缩空气软管,接厂用压缩空气,压力0.5~0.8 MPa,从上部管口插入受热面管内进行吹扫。为加强吹扫效果,采用木质堵头将下部管口堵塞、放开,产生气流扰动。吹扫约30 min,用内窥镜观察吹扫效果,发现有部分残留物,主要是较重的金属屑。

采用有压水进行冲洗,下部管口用滤袋绑扎,从上部管口注入有压除盐水,压力0.5 MPa左右,冲洗约10 min,用内窥镜观察,可以看到有效的氧化皮冲洗效果。

基于上述试验,采用压缩空气或者水冲洗都能将氧化皮冲出,但冲洗前需要进行割管,由于高温过热器穿出上顶棚的距离有限,大约只有1 m,且换管焊接尺寸有严格要求,割管长度约150 mm以上,频繁割管、换管会导致焊缝累加,最后无法再进行割管,并且多次割管将造成对母材的损伤。此外,换管工作量较大、费用较高、周期较长,不利于机组快速、经济的检修目标,因此,需要考虑采用其他更为简便、可靠的方案。

从上述试验可以看出,水冲洗较之压缩空气的吹扫效果更加明显,并且便于实现压力均匀分配,因此可以对锅炉汽水系统进行改造形成封闭回路,采用水泵注水进行循环冲洗,同时加装滤网以便将氧化皮取出。

3 氧化皮闭式冲洗方案

超临界锅炉的过热系统为超高温、超高压系统,因此,保持该系统长期运行的安全性尤为重要。氧化皮闭式冲洗系统设计,需尽量避免在过热系统管道上增加三通、阀门、堵头等临时敞开点,确保高温过热器出口连接管两端均设有堵阀,用于锅炉水压试验时隔离锅炉与汽机之间的汽水系统,可利用堵阀作为冲洗管道的接入口及出口,采用独立的冲洗管道与泵连接,在冲洗泵的进口位置设置滤网,便于取出氧化皮。

氧化皮闭式冲洗系统设计,可参照建筑业采用的“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采用闭式循环冲洗管道原理进行设计计算。

3.1 启动速度计算

式中:V0为氧化皮的启动速度,m/s;h为管道液柱高度,m;d为氧化皮的当量直径,m;γs为氧化皮的平均重度,N/m3;γ为水的重度,N/m3。

3.2 移动速度计算

式中:Vs为氧化皮在水中的移动速度,m/s;g为氧化皮重力加速度;dmax为氧化皮最大当量直径,m。

3.3 悬浮速度计算

式中:Vg为氧化皮在流体中的悬浮速度,m/s;λ为阻力系数。

3.4 最小冲洗速度计算

式中:Vmin为最小冲洗速度,m/s;f为氧化皮与管壁的静摩擦系数。

3.5 确定最小冲洗速度

比较上述四种速度,即启动速度、移动速度、悬浮速度、最小冲洗速度,将最大速度作为最小冲洗速度。

3.6 最小冲洗流量计算

式中:Q为最小冲洗流量,m3/s;D为管道公称内径,m。

3.7 冲洗泵压头确定

冲洗泵主要克服静压头,还需考虑沿程阻力损失、局部阻力损失。

式中:H为泵的扬程;ΔH为泵与冲洗管道的静压差;Hf为沿程阻力损失;H局为局部阻力损失。

3.8 冲洗流程

氧化皮闭式冲洗分为正向、逆向冲洗,正向冲洗流程为:冲洗泵→出口一次阀→管道1→炉左堵阀前二次阀→炉左高温过热器→炉左二级中温过热器→一级中过出口集箱→炉右二级中温过热器→炉右高温过热器→炉右堵阀前二次阀→冲洗管道2→冲洗泵,逆向流程则相反。通过反复冲洗,一般正反向冲洗两次清理一遍滤网,可通过观察滤网中的氧化皮数量来判断冲洗效果。

4 方案效果

氧化皮闭式冲洗系统加装后,在启、停炉过程中,通过观察高温过热器管壁温度变化趋势,确定壁温异常部位,在停炉管壁温度恢复正常后开启闭式冲洗系统进行反复冲洗。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多次实践表明,通过闭式冲洗可全部清除剥落积存在弯管部位的氧化皮,有效避免启炉过程中出现的高温过热器管壁超温现象,提高了锅炉一次启动成功率,减小了屏式过热器的壁温偏差。

5 结束语

上述方法改造量少,利用堵阀作为连接口,不破坏过热系统原有设计结构,运行安全性高,并且冲洗效果较好,便于运行操作,可为同类机组提供参考。不过,闭式冲洗无法清除管面上已生成但尚未脱落的氧化皮,可考虑研究在闭式水冲洗的基础上,引入压缩空气进行扰动,从而进一步提升氧化皮的清洗效果。

猜你喜欢

过热器压缩空气闭式
某500MW塔式锅炉包墙过热器频繁泄漏分析与诊断
一起锅炉低温过热器吹损泄漏事件的深入分析
生产线使用压缩空气代替风机吹干的可行性分析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622MW亚临界锅炉屏式过热器爆管失效分析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压缩空气节能改造及分析
屏式过热器弯头爆裂原因分析
QTB-HST系列闭式直推启闭机通过新产品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