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动不如心动

2023-04-15许倬云

读者 2023年6期
关键词:通俗生理学心态

☉许倬云 著

◎冯俊文 执笔

“往里走”这一说法我常常用,却从未给它下一个定义。我觉得“往里”的“里”字,用通俗的话来说,也许叫“心”,也许叫“脑”,但不能用今天生理学中的“心”和“脑”来理解,它们应该是哲学上的名称。它们是主导人性格最内在的一个总机关,这个机关把外来的信息组织在一起;组织好之后,将信息存储在一个总的数据库里。这个数据库是你的心态,包括感觉、知识、理解,甚至包括智慧的总和。

用通俗的话来说,我们平常说的有“心”无“心”,就相当于这里面所指的“心”。像明朝王阳明讲的心学,也相当于从这个角度来看待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心”,跟今天生理学上所说的“脑”,在功能上可能有重叠的部分,但是二者并不能等同。心和脑之间是有差别的:心,是感情跟感官转换的地方;脑,是以理性的思考为主。我是中国人,我照着中国传统的解释,把这种心态,这种往内心的探求,称作“往里走”。

“往里走”就是将我们的观察、感受投射到内心最深处,进行认真的思考。由此,我们得到什么样的新的理解、新的教训,立刻就能从行为上反映出来。我们日常生活里的许多事物,包括声音、颜色、别人跟我们谈话的内容、报纸上的消息,都是一股一股地打到我们心里。如果马虎过去了,就等于走马观花,我们的心对这些事物没有感知。人生如果只到这个地步的话,我们对事物思考的深度就不够,反省的能力自然也就不够,甚至连提升自己的可能性都没有了。所以我经常讲,人过日子,听、看、想的时候,要往里头去思考,将观察的结果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行为。

能够训练自己做到这样并不容易,需要一层一层地自我提升,越往上越抽象——但是思维越抽象,涵盖面也越大。我们看书也好,听、讲或写文章也好,都可以让得到的信息在心里内化,从而增加心的敏锐度。若是能够长期进行这种训练,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们看事看物不再只看表象,思考问题也不再局限于欢喜哀愁或得失。面对问题时,若能超越得失、悲喜等种种感受,外在现象对我们的影响就越来越小,我们的心就更稳定了。

不仅如此,因为心的观察更为敏锐、细微,捕捉灵感的触角更多,人家感受不到的细节被我们感受到了,人家没有注意到的信息被我们捕捉到了。我们的感受力强,吸收力就强,消化外在信息的能力也会变强。经由如此种种训练,我们生命的内容就更丰富,放射出去的内心状态,就是更多的包容、更多的慈悲、更多的原谅、更多的超越。这样走,我们就能一步步提升能力、提升人格。

猜你喜欢

通俗生理学心态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Sumo Wrestling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青春飞扬(女通俗合唱)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还是“看掐架”心态
《通俗文》佚文辑校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