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特点及策略探讨

2023-04-15李连泉

传播力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背景互联网+

◎李连泉

(泰安市广播电视台,山东 泰安 271000)

随着“互联网+”应用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其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融合渗透程度也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针对广播电视媒体而言,其在新闻信息传递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广播电视发展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基于此种现状,针对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积极探索合理可行的应对措施,为广播电视收视率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互联网+”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特点分析

(一)技术化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大幅度增加网络信息量的同时,还使得信息传播效率极大提升。同时,人们对信息获取和信息内容方面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等转化成为了手机、电脑等新媒介设备,这些设备的使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使得信息获取门槛进一步降低。针对传统新闻采编而言,在互联网和新媒介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其工作更具便捷性,这也对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自身的操作能力和采编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实践工作中涉及了较多的信息筛选工作以及信息价值评估工作,都需要新闻采编人员自身具备较为突出的高新技术应用能力。另外,“互联网+”背景下的广播电视媒体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媒介得到开发以及社交平台应用覆盖范围的扩大,都对传统信息采集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针对此种情况,广播电视媒体人员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时适应当前媒体环境。为了有效满足当前受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新闻采编人员应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采编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加强现代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做好信息的处理工作,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大众化

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传播模式也出现了比较显著的变化,早期的新闻制作需要专业的新闻采编人员开展实地调查以及信息采集,在此基础上对所收集的信息开展相应的编辑以及审核工作,最终将新闻内容呈现给受众。而现阶段的新闻采编以及新闻传递方式更具多样性。从新闻采编主体角度来说,“互联网+”背景下新闻信息搜索与报道的主体除了是新闻行业的从业人员之外,同样可以是普通受众,他们可以在互联网的支持下编辑以及传播平时生活中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普通受众的部分优质视频还会被主流媒体再次进行报道,这同样是现阶段“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一个优势,明确来说就是普通人能够利用新媒体以及社交平台等渠道向相关部门反映自身的问题,或者是提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人们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传播,使新闻采编能够拥有更为丰富多样的素材。其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采编人员在受众的喜爱以及需求等方面给予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实际开展新闻信息的采集以及编写的过程中,通常会结合受众自身感受以及需求等进行综合考虑,部分新闻便是围绕群众利益来编辑和报道的,从中可以看出,“互联网+”下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观念和原则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支撑下,受众有了更多发表自身意见和建议的机会。基于此,主流媒体开展新闻生产和传播工作,就一定要注重对受众需求的考虑。另外,基于“互联网+”的推动作用,新闻采编的模式也得到了相应的创新,由于采编人员自身精力和时间有限,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保证信息的整体效果。互联网的出现,为受众的新闻采编发布创造了更为良好的机遇,受众作为新闻接收人员的同时,同样也是新闻的采编人员,新闻采编也因此呈现出了非常显著的大众化特征。

(三)多元化

首先,从“互联网+”的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主体角度而言,其从原本的主流媒体逐渐转化成了媒体、平台以及个人。在先进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每个受众都可以是新闻的接收者、制造者和传播者,促使新闻传播主体更加具有多元化特征,使得新闻采编制作传播效率更高,同时也使得更多的自媒体涌现出来。其次,“互联网+”背景下新闻的传播渠道多元化。当前人们对于新闻的获取主要是通过手机、电脑等先进媒介设备,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信息传播渠道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成本极大降低。基于“互联网+”背景,广播电视媒体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高效进行新闻的推送,使受众能够及时接收新闻信息,新闻传播效率也因此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充分满足当前受众对新闻信息获取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且广播电视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渗透程度越来越高,微信、微博等平台也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信息采编以及推送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途径。同时,新闻采编和传播渠道的丰富化,同样也有效突破了受众新闻信息获取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这对于新闻信息的采编制播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另外,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信息采编过程中,同样产生了较多的元素和多种类型的文体。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相同新闻信息的传播,可以根据受众之间的差异化需求,选用更加适宜的传播方式,为受众带来更为良好的新闻传播服务。

二、“互联网+”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略分析

(一)提高采编人员的自身能力,灵活使用采编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实际开展采编工作,应该对采编技巧的应用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在实践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新闻采编技巧。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平台的新闻传播渠道得到开发和应用,给人们创造了更多接触新闻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采编人员自身拥有足够强的新闻编辑能力是非常关键的,有助于新闻采编人员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避免被时代发展所淘汰。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新闻采编周期在不断缩短,然而对新闻内容质量方面却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给新闻采编人员增加了较大的压力。为了有效应对网络上各种各样的新闻和信息,新闻采编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应积极开展创新,优化编辑技巧,结合受众需求进行综合性考虑,从多角度出发保证采编技巧应用的灵活性,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吸引更多的受众,促使自身采编新闻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

同时,采编人员应充分保证自身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禁止将目光都集中在提高新闻流量方面而掺杂虚假新闻,应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做好新闻的加工和编辑工作,促使新闻价值得到彰显。除此之外,“互联网+”背景下的广播电视编辑人员在平时生活中应积极展开采编技巧的学习,在完成新闻编辑的基础上,将其通过多个平台进行推送,从而在保证新闻质量的同时,尽量扩大新闻传播覆盖范围,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受众。

(二)充分了解受众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互联网+”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注重对受众自身需求的了解,结合受众需求进行分析和考虑,从而采编更为优质的新闻,这除了是当前时代下传播者与受众两者变化的要求之外,同样也是广播电视媒体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而进行的调整。在掌握受众需求的基础上,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才能够拥有明确的采编目标,提高受众对所编制播出新闻内容的喜爱度,同时以更具独特性的传播形式将新闻展示给受众,得到受众的广泛认可,这对于促进广播电视媒体的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此外,广播电视媒体应坚持贴近民生原则,保证报道与受众平时的生产生活相符,拉近新闻报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提高受众观看新闻过程中的亲切感。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说并不是新闻采编完全无底线地满足受众的需求,而是满足受众的先进文化需求,对于受众信息需求的辨别方面,主流媒体能够发挥不容小觑的作用。采编人员应基于客观角度,判断受众需求的合理性,保证所采编的新闻不会有任何的不良导向,对于对国家发展有害,威胁国家安全的新闻信息,应严格禁止与杜绝。“互联网+”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充分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为受众提供积极引导,保证新闻报道传播效率,赢得受众的广泛认可。

(三)深入基层,使新闻更接地气

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的广播电视采编人员,为了保证自身新闻采编效果,应积极深入基层,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保证新闻采编以及传播能够更加贴近民生,广泛使用受众语言进行新闻的传播,这是“互联网+”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途径。新闻采编人员除了应对新闻内容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外,还应学会创新和优化自身的新闻表达方式,使所报道的新闻内容能够更接地气。在实践工作中,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应在保证新闻质量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使用通俗语言进行新闻的报道,避免新闻报道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过于官方,并且在新闻内容中多加入一些与受众生活存在密切联系的新闻素材。

保证新闻采编接地气,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互联网+”下受众对新闻的要求。针对新闻采编内容而言,其收集和挖掘的根本便是受众的日常生活。因此,采编人员深入到基层,与受众展开互动与沟通,才有利于使采编新闻内容更具有价值和意义。新闻内容的深浅程度与采编人员对新闻的把控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采编人员在了解基层和社会的前提下,才有利于有效提高新闻采编质量,使新闻价值得到充分发挥。采编人员深入基层,才能够更深一步感受受众的生活,了解实际的生活情况,从中找寻有价值的信息和画面。

(四)使用先进的采编设备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造了更为良好的发展机遇。为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采编人员同样应积极进行优化和更新,对此项工作给予足够的资金投入,从而引进更多的先进智能化设备,通过对该举措的落实,在实践工作中便可以通过对无人机等设备的利用进行新闻画面的拍摄,保证新闻画面的全面性、丰富性,同时也能够大幅度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快捷性。同时,当前的一些信息化设备能够很好地完成拍摄内容的初级剪辑,通过对该功能的利用,采编人员便能够在拍摄的同时进行视频的剪辑和处理,极大地节约整体新闻编辑时间。除此之外,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还可以构建相应的新闻平台,将该平台与网络进行连接,利用平台开展协同采访,以及新闻采编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五)利用新型新闻采编模式

对现有采编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是进一步提高“互联网+”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信息广度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应用科学合理的途径开展新闻传播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信息的利用价值,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从而将新闻信息传播给更多的受众群体,带来更为可观的新闻传播效益。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采编人员应跟随时代发展步伐,结合时代发展特征进行综合考虑,探索更具创新性的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了解受众在新闻接收方面的实际需求,从而保证新闻采编效率,使最终制作的新闻节目更加具有针对性,为受众带来更为良好的新闻服务。在实践工作中,新闻采编人员应了解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新闻信息传播模式的优化,加强现代化先进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积极建立网络互动机制,通过此种方式来深入了解受众群体当前对新闻工作提出的建议和看法,创建良好的交流互动环境,使新闻以更加和谐的状态进行传播。针对“90 后”“00后”的年轻受众群体而言,其通常拥有更突出的新事物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所以,实际开展新闻采编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根据年轻群体的特征,加强时尚化元素的收集,增强新闻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或者是在采编新闻中融合更多的快节奏元素,从而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比如,《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便适应时代发展,充分利用了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开设自身专属的官方账号,以此来进行新闻视频的发布。此种方式的利用,在扩大新闻传播范围的同时,还更加容易被年轻群体所接受,有利于吸引一大批年轻受众。一些官方媒体还广泛使用网络流行词语,深受年群群体的喜爱。而针对中老年群体来说,其与年轻群体相比,新事物接受能力不强,反应能力相对较差,所以采编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应保证新闻内容足够详细,保证中老年受众群体能够深入了解新闻内容。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背景下的广播电视媒体新闻采编工作与以往相比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满足现阶段受众对新闻接收的要求,采编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应充分把握时势,结合“互联网+”的特征进行综合性考虑,从多角度出发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采编手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更好地立足。而广播电视媒体在“互联网+”背景下也应该充分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发挥自身对受众的引导作用,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背景互联网+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