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林经营与抚育管理技术探讨

2023-04-14赵秀红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封育油松林场

王 斌 赵秀红

(1 张家口市万全林场 河北 张家口 076261; 2 张家口市南壕堑林场 河北 张家口 076750)

近年来,围绕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战略定位,张家口市万全林场立足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生态修复建设和提供生态服务的国有林场新定位,结合林场自身特点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将林场经营范围按功能定义为水源涵养区或水土保持区。坚持以营林为基础,按照积极培育、合理利用、分类经营的方针,提高重点公益林中龄林单位面积的生产力水平,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了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1 森林经营原则

“近自然森林”是指主要由乡土树种组成且具有多树种混交、多层次空间结构的异龄林时间结构特征的森林[1]。坚持用近自然林业理论指导森林经营的原则,促进形成复层异龄群落结构,优化森林资源配置,培育优质高效森林。

2 森林经营模式划分

根据林场小班林种、树种、年龄、郁闭度、林木生长状况等因素,结合当地土壤、气候、降水等条件,在森林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确定林场经营模式分为4 类:生态抚育型、植被恢复型、苗木集约经营型、封育型。生态抚育型以乔木林地、植被成活率低的宜林地为主;植被恢复型(人工造林)以工矿区、无立木荒山为主;苗木集约经营型为苗圃用地;封育型以特灌、宜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为主。

3 森林经营措施

3.1 生态抚育型

3.1.1 疏伐。对坡度小于25°、土层深厚、立地条件好的林地,下层木或植被受光困难或密度较大、林木出现挤压现象的林分,采用疏伐。疏伐强度为总株数的15%~20%,伐后郁闭度应保留在0.6 左右。

3.1.2 低质林改造。对于成过熟人工杨树林可进行低质林改造,在原有的林地上补植油松或樟子松苗木。

3.1.3 补植。在林分分布有天窗的地方或疏林地进行人工补植。补植应采用大坑容器苗。宜林地中,成活率低的区域采取补植补造、割灌、折灌、扩穴、修枝、松土等技术,促进幼苗生长。

3.2 植被恢复型。林区存在采矿区、无立木荒山,在恶劣的立地条件下,针对土壤金属离子浓度高、土层稀薄等情况实施人工造林。栽植豆科植物、耐旱耐贫瘠灌木,如沙棘、柠条等,逐步恢复植被,并向森林群落演替。

3.3 苗圃集约经营型。以造林苗木培育为基础,增加新造林种类,掌握快繁育苗技术和高科技育苗技术,提高出苗量。苗圃生产基地以油松、樟子松育苗为主,增加桦树、蒙古栎、白蜡、云杉等造林树种比例。引进新观赏植物品种,发展彩色苗木基地,采用温室开展新优花卉品种繁育。针对油松苗木价格低糜的市场,进行油松造型大苗培育,提高单株苗木价格。

3.4 封育型。荒山土层较薄,岩石裸露明显,采取封山育林,以封为主,实施人工补造,封造结合。灌木有固持土体、保持水土的作用,对于林地未来成林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封育措施;对于未成林的新造林地,由于放牧造成小苗被啃食严重,要设置围栏,做好封育保护。

4 森林抚育技术

结合林场森林生长情况,分类进行抚育管理。抚育对象主要为成过熟杨树林和油松中幼龄林。林分郁闭前的阶段主要是通过割灌、折灌、扩穴、除草等措施为幼树生长创造环境,促进幼树正常生长、及时郁闭。对幼龄林在出现营养空间竞争前进行定株抚育。对于成过熟林,伐除非目的树种和过密幼树,对稀疏地段补植目的树种。按不同林分要求分2~3 次调整树种结构,进行合理定株,促进形成复层异龄群落结构。

4.1 补植。主要为慢生杨、油松、杏树栽植区域,慢生杨以成过熟林为主体,林内植株枯死情况严重,出现零散的林窗,以林下补植的方式在慢生杨林内栽种珍稀树种,促进物种多样性的发展。宜林地多为新栽幼苗,受环境影响成活率低,本着“造一片林、活一片林”的原则,在成活率较低区域进行补植。

4.1.1 补植树种选择。补植树种选择能与现有树种互利生长或相容生长,并且其幼树具备从林下生长到主林层的基本耐阴能力,除原有的油松、慢生杨、杏树外,增加桦树、蒙古栎、椴树、五角枫、白蜡等其它树种。

4.1.2 补植密度要求。经过补植后林分内的目的树种或目标树株数不低于每公顷450 株,分布均匀,并且整个林分中没有半径大于主林层平均高1/2 的林窗。

4.1.3 补植地点及时间。应补植在林窗、林中空地、林隙等处,尽量不破坏原有的林下植被,尽可能减少对土壤的扰动。补植时间在雨季或秋季。

4.2 疏伐。疏伐范围主要为油松、杏树栽植区域。造林时有林分过密的情况,通过间密留均、去劣留优的方式,及时去除过密、过细、弯曲、受损的多余林木,优化林分空间结构。

4.2.1 郁闭度要求。疏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6,在易受灾害或第1 次疏伐时,郁闭度降低不超过0.2。

4.2.2 林分结构要求。疏伐后目的树和辅助树种所占林分比例不能减少,且林木保留株数不得少于立地条件的最低保留株数。

4.2.3 疏伐强度要求。疏伐后目的树种平均胸径不低于采伐前的平均胸径;采伐均匀,不造成林窗、林种空地等。

4.3 定株。定株范围主要为慢生杨栽植区域。慢生杨萌蘖能力强,一根多树,为保证林木向高、向粗生长,需对萌蘖程度较强区域定株。慢生杨树高1.5 ~2.5 m 时进行定株。按照合理密度伐除质量差、长势弱的林木,保留质量好、长势强的林木单株,为保留木创造适宜生长空间。

5 人工造林技术

人工造林主要是针对无立木荒山和工矿临时占地,适地适树,采取分别治理。对于立地条件较好的宜林地,采取人工造林,实行造封结合;瘠薄荒山土层较薄,岩石裸露明显,采取封山育林,以封为主,“见缝插针”实施人工补造,封造结合。

5.1 造林树种选择。充分考虑适生树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立地条件的统一性,突出乡土树种造林,可选择的主要造林树种有油松、樟子松、杨树等。

5.2 造林方式。造林方式为人工植苗造林或直播造林,造林时间为雨季和秋季。造林模式为油松与落叶松混交、落叶松与白桦混交、油松与栎树混交。苗木类型采用容器苗,山杏也可直播造林。

5.3 造林关键措施。此次造林采用乔灌结合的方式进行造林。①整地时间:提前一个造林季节进行整地,即春季整地,秋冬季造林;秋冬季整地,翌年春季造林。②整地方式:实施穴状整地,栽植穴长宽深为70 cm×60 cm×40 cm,埂高10~15 cm。整地时要拣出石块和灌木根茬,熟土、生土分别堆放,生土作埂,表层熟土与基肥拌匀后回填,坑内填熟土层不得小于30 cm。③造林密度:油松、落叶松每穴1 株,山杏每穴2 株,油松、落叶松造林密度为每亩地74株。④混交方式:本着便于经营管理的原则,提倡带状或块状混交方式,营造成乔、灌混交林。乔木造林树种主要是油松、落叶松,灌木树种主要是山杏、榛柴。乔灌混交林造林乔灌比为3∶2。

5.4 抚育管护措施。①浇水:栽后及时灌足第1 水,防护林每年春季浇水1 次。②幼抚:造林后连续幼抚2年,以除草、松土、修枝和防治病虫害为主,防止草灌丛生、遮压幼树或病虫危害,影响幼树生长。③补植:造林后第2、3年要及时查验造林成活情况,及时补植。④病虫害防治:使用高效、低毒、无公害的化学药物,采用低容量、超低容量化学弥雾法,并积极推广阻隔法。要积极开展生物防治,针对主要虫害招引、繁殖天敌。

6 封山育林技术

封山育林是当前山区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育林的重要方式[2]。

6.1 封育对象。对立地条件差、林分质量低的疏林、未成林造林地等进行补植、封育。对于造林困难的贫瘠荒山全面封育,提高郁闭度。

6.2 封育方式。①全封:对恢复植被困难的封育区,宜实行全封,依靠自然生态修复。②半封:有一定目的树种、生长良好、林木覆盖度较大的封育区,可采用半封。采取人工辅助育林,形成乔、灌、草复层型水源保护林。

6.3 人工辅助育林

6.3.1 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封育类型。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应培育成乔灌复合型林分。

6.3.2 无林地和疏林地育林。①对封育区内乔、灌木有较强天然下种能力,但因灌草覆盖度较大而影响种子触土的地块,可进行带状或块状除草、破土整地,人工促进更新。②对封育区内有萌蘖能力的乔、灌木,可根据需要进行平茬或断根复壮,以增强萌蘖能力。③对封育区内自然繁育能力不足,或幼苗、幼树分布不均匀的间隙地块,可按封育类型成效要求进行补植或补播。

猜你喜欢

封育油松林场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封育和放牧对牧草甘青针茅营养成分的影响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不同封育措施对荒漠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封育对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林场住宅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