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音正宗琴谱跋》雠论

2023-04-12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琴谱古音正宗

彭 岩

《古音正宗》是晚明藩王琴家朱常淓所纂集刊印的琴谱。琴谱共七册,第一册收有琴之形象、手势、指势、指法与论琴等,第二至第七册收有《雁落平沙》《广陵真趣》等琴曲50首。琴谱的首尾还分别收有朱常淓所作的《琴谱序》与《古音正宗琴谱跋》。

《古音正宗》琴谱是装潢精、版本大的刊本,其版面四周双边,上下大黑口。版心处刻有“潞藩纂集古音正宗”文字,以及按照序、图、总字、曲、跋分别排序的版面页码。其中序(序一至序二十三)包括《琴谱序》《上古琴论》《五音统论》《抚琴转弦歌》等琴论文字49篇;图(图一至图十五)包括手势图、琴式图等;总字(总字一至总字三)包括《勾琴总字母》《右手指法》《左手指法》等;琴曲50首分别排版,包括《中和吟》(中和吟一至中和吟五)、《雁落平沙》(平沙一至平沙三)、《广陵真趣》(广陵一至广陵五)等;跋(跋一至跋三)为《古音正宗琴谱跋》。

《古音正宗琴谱跋》附于《古音正宗》谱本末尾,共分“跋一”“跋二”“跋三”(1)此处版心文字模糊,“跋三”系根据页面顺序推测。参考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86页。三个版面,其各版面文字如下:

“跋一”版面文字(/为换行处):

《古音正宗琴谱跋》/

盖人者,两仪之播气而群籁之鼓/吹也。先王虑人之穷于欲,因作乐/为节,以导其乐所自生。夫节本主/禁,而谓“琴者禁也”,则节之义莫若/琴得焉。所谓“总中和以统物,咸日/用而不失”者,抑胡要眇耶?方且金/石寝声,匏竹屏气矣!矧滛哇紊蔓/之曲,大伤风雅,可弗痛斥乎?斯意/固已首序之,不復具论。独思从来/君子之所学,以至百工之所长,执/之皆艺,不执皆道。假令按谱索响,/于神明都不相关,情性了无所得,/又安望感人动物也哉!是以君子/

“跋二”版面文字:

种声,初制五弦,加于文武,建龙凤/之号,通鬼神之幽。其声正,其气和,/其形小,其义大。如得其旨趣,则能/感物。志躁者,感之以静;志静者,感/之以和。和平其心,忧乐不能入,任之/以天真。明其真而返照动寂,则死/生不能累,万法岂能拘。古之明王君/子,皆精通焉,未有闻正音而不感者/也。昔者师襄鼓琴,则游鱼出听,六马/仰沫。有形之物,无语之兽,尚能感之,/况于人乎!自正音失而与道乖矣。琴/能制柔而调元气,惟尧得之,故尧有/《神人畅》。其次能全其道,则柔懦立志。/舜有《思亲操》,禹有《襄陵操》,汤有《训/

“跋三”版面文字:

佃操》者是也。自古圣帝明王,所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咸赖/琴之正音是资焉。然则琴之妙道,/岂小技也哉!而以艺视琴道者,则非/矣。潞国敬一道人中和甫跋(钤印“积善堂宝”)(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85页。

分析以上三版文字可以发现,其中“跋二”和“跋三”文字连贯,语意洽合,但“跋一”“跋二”文字无法相接,句意也不通顺。进一步分析“跋二”和“跋三”版面文字,可以发现其实际为另一篇琴论文章《上古琴论》的后半部分。该文作者及撰写时间无考,其最早见于明末清初刊印的几份琴谱中,包括万历乙丑(1589)的杨抡《太古遗音》(常见本)(3)根据《琴曲集成》“据本提要”,杨抡《太古遗音》(常见本)“有可能是杨之同时人周桐庵或书商利用原板劖改增补而成的。”、崇祯七年(1634)的朱常淓《古音正宗》、康熙再壬寅(1722)的徐祺《五知斋琴谱》等。《五知斋琴谱》所收《上古琴论》原文如下:

昔者伏羲之王天下也,仰观俯察,感荣河出图以画八卦,听八风以制音律,采峄山孤桐合阴备阳,造为雅乐,名之曰琴。琴者禁也,禁邪僻而防淫佚,引仁义而归正道,所以修身理性,返其天真,忘形合虚,凝神太和。琴制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年岁之三百六十五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有上下,象天地之气相呼吸也。其底上曰池,下曰沼,池者水也,水者平也,沼者伏也,上平则下伏,前广而后狭,象尊卑有差也。上圆象天,下方法地。龙池长八寸,以通八风,凤沼长四寸,以合四气。其弦有五,以按五音,象五行也。大弦者君也,缓和而稳,小弦者臣也,清廉而不乱。迨至文武加二弦,所以雅合君臣之恩也。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音画正,天下和平,而兆民宁,雅乐之感人也。性返于正,君臣义,父子亲,消降邪欲,返乎天真。郑声之惑人也,正性邪淫心生,乱男女之别,动声色之偏。故视琴听音,可以见志观治,知世道之兴衰。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以平天下之心,为太平之乐也。琴书曰:琴之为器,创自伏羲,成于黄帝,法象乎乾坤,用宣乎妙道,含太灵气,运九十种声,初制五弦,加于文武,建龙凤之号,通鬼神之幽。其声正,其气和,其形小,其义大。如得其旨趣,则能感物。志躁者,感之以静;志静者,感之以和,和平其心,忧乐不能入,任之以天真。明其真而返照动寂,则生死不能累,方法岂能拘。古之明王君子,皆精通焉,未有闻正音而不感者也。昔者师襄鼓琴,则有游鱼出听,六马仰沫。有形之物,无语之兽,尚能感之,况于人乎!自正音失而琴道乖矣。琴能制刚,而调元气,惟尧得之,故尧有《神人畅》。其次能全其道,则柔懦立志,舜有《思亲操》,禹有《襄陵操》,汤有《训佃操》者是也。自古帝明王,所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咸赖琴之正音是资焉。然则琴之妙道,岂小技也哉!而以艺视琴道者,则非矣。(4)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十四册),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385页。

雠对杨抡《太古遗音》(常见本)与《五知斋琴谱》两份琴谱资料,其中《上古琴论》文字内容基本相同,可以据此确定《上古琴论》原文概貌。但朱常淓《古音正宗》所载《上古琴论》,则与杨抡《太古遗音》《五知斋琴谱》两份琴谱有所不同。

四连地处场部,树木容易被牲畜啃食。然而,这几年连队房前屋后的苗木竟然没有一棵树遭破坏,成活率达到了100%,连队住宅区被一排排绿树环抱。“这都是杨德平的功劳!”四连职工如是说。

朱常淓《古音正宗》所载《上古琴论》共分三版:“序二十五”“序二十六”“序二十七”。其各版面文字如下:

“序二十五”(/为换行处):

《上古琴论》/

昔者伏羲之王天下也,仰观俯察,感/荣河出图以画八卦,听八风以制音/律,采峄山孤桐合阳备阴,造为/雅乐,名之曰琴。琴者禁也,禁邪僻而/防滛佚,引仁义而归正道,所以修/身理性,返其天真,忘形合虚,凝神/太和。琴制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六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有上下,象/天地之气相呼吸也。其底上曰池,下曰/沼,池者水也,水者平也,沼者伏也,上/平则下服,前广而后狭,象尊卑有/差也。上圆象天,下方法地。龙池长八/寸,以通八风,凤沼长四寸,以合四气。其/

“序二十六”版面文字:

弦有五,以按五音,象五行也。大弦者/君也,缓和而稳,小弦者臣也,清廉而/不乱。迨至文武加二弦,所以雅合君/臣之恩也。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音画正,天下和平,而兆/民宁,雅乐之感人也。性返于正,君臣/义,父子亲,消降邪欲,返乎天真。郑/声之惑人也,正性邪滛心生,乱男女/之别,动声色之偏。故视琴听音,可/以见志观治,知世道兴衰之理。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以平天下/之心,为太平之乐也。琴书曰:琴之为/器,创自伏羲,成于黄帝,法象乎乾/坤,用宣乎妙道,含太灵气,运九十/

“序二十七”版面文字:

听声不徒铿锵节奏而已,恐流于/悦耳,而弊莫可禁。所贵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耳!故渊明抚琴,取/无弦而适趣,伯牙善操,偶触乎海/水,洞涌山林,杳冥而移其情。使非/撤支离而近自然,何以得此。第箇/中玄韵久已荡然在,拈谱者因筌/得鱼,因指见月,然筌岂鱼而指岂/月哉。澄而会之,必有协于心,成于/政者矣,孰云太和不在今宇内耶?/名标“正宗”,良有以也。

潞国敬一道人中和甫跋(钤印“积善堂宝”)(5)同注,第259页。

细致分析朱常淓《古音正宗》所载《上古琴论》三版文字,其中“序二十五”和“序二十六”两版语意连贯,其文字与杨抡《太古遗音》《五知斋琴谱》两份琴谱所载《上古琴论》相同。但是“序二十六”和“序二十七”两版之间则文字并不连贯,其中“序二十七”版面文字和杨抡《太古遗音》《五知斋琴谱》所载《上古琴论》文字完全不同,其文字末尾署“潞国敬一道人中和甫跋”也与文本体例范式不合。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古音正宗琴谱跋》“跋二”“跋三”中的《上古琴论》文字,刚好可以和“序二十五”“序二十六”版面文字顺接,所组成的《上古琴论》文本完整,与杨抡《太古遗音》《五知斋琴谱》所载《上古琴论》原文相吻合。所以,朱常淓《古音正宗》所载《上古琴论》完整文字是由“序二十五”“序二十六”“跋二”“跋三”四个版面按顺序构成。

按照同样思路分析相关版面可以发现,朱常淓《古音正宗》所载《古音正宗琴谱跋》“跋一”末行最后几字“是以君子……”,和《上古琴论》“序二十七”版首行前几字“……听声不徒铿锵节奏而已”刚好可以顺接,合成语典“是以君子听声不徒铿锵节奏而已”,语出罗泌《路史》:“故君子之听声,不徒铿锵节奏而已,亦必有合成己之志也”。(6)陆费逵总勘:《四部备要·史部·路史》,上海中华书局据原刻本校刊,第46页。这样,“跋一”和“序二十七”两版文字就可以合成一篇内容完整、逻辑自洽的琴论文字。即朱常淓《古音正宗》所载《古音正宗琴谱跋》,其原文应该是由“跋一”和“序二十七”两个版面组合而成。其完整文字如下(//为两版衔接处):

《古音正宗琴谱跋》

盖人者,两仪之播气而群籁之鼓吹也。先王虑人之穷于欲,因作乐为节,以导其乐所自生。夫节本主禁,而谓“琴者禁也”,则节之义莫若琴得焉。所谓“总中和以统物,咸日用而不失”者,抑胡要眇耶?方且金石寝声,匏竹屏气矣!矧滛哇紊蔓之曲,大伤风雅,可弗痛斥乎?斯意固已首序之,不復具论。独思从来君子之所学,以至百工之所长,执之皆艺,不执皆道。假令按谱索响,于神明都不相关,情性了无所得,又安望感人动物也哉!是以君子//听声不徒铿锵节奏而已,恐流于悦耳,而弊莫可禁。所贵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耳!故渊明抚琴,取无弦而适趣,伯牙善操,偶触乎海水,洞涌山林,杳冥而移其情。使非撤支离而近自然,何以得此。第箇中玄韵久已荡然在,拈谱者因筌得鱼,因指见月,然筌岂鱼而指岂月哉。澄而会之,必有协于心,成于政者矣,孰云太和不在今宇内耶?名标“正宗”,良有以也。

潞国敬一道人中和甫跋(钤印“积善堂宝”)

朱常淓《古音正宗》琴谱中所收录的《古音正宗琴谱跋》和《上古琴论》两篇文字共有六个版面,每个单独版面中文字基本准确无误,相关版面衔接处字句吻合。但是其中“跋二”“跋三”和“序二十七”三个版面排版序号出错,从而造成《古音正宗琴谱跋》和《上古琴论》两篇文字内容混乱。出现这种排版序号错误的原因,最大可能是由纂集者的失误造成。

《古音正宗》是明代刊本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藩府精刻本,其琴论部分文字为行楷,字体饱满圆润,推测为据潞王朱常淓手书所镌刻。朱常淓精于“书法之渊源,字学之精蕴”,曾自撰《述古书法纂》10卷,现有朱常淓手书唐诗碑刻留存。细致比对《古音正宗》版面文字可以发现,“跋一”和“序二十七”两版除了版心处的排序不同,其版面文字规整,上下左右对齐,每竖行均为13字。而“序二十五”“序二十六”“跋二”“跋三”四版则版面文字并不规整,与“跋一”和“序二十七”两版明显不同。由此可以推断,“跋一”和“序二十七”两版所录《古音正宗琴谱跋》文字,是潞王朱常淓在同一时间按照统一格式所书写。即朱常淓在书写《古音正宗琴谱跋》和《上古琴论》两篇文字时并没有出错,但是在《古音正宗》琴谱最后排版定稿时,由于失误,编辑者(或即为朱常淓本人)将版心处的排版序号搞错。

《古音正宗琴谱跋》文字内容不多,但词华典赡,充分展示了潞王朱常淓深厚的琴学修养。文中朱常淓首先阐述了“琴”与“节”的关系,指出先王“作乐为节”是为了避免“人之穷于欲”,指出“节本主禁”,而“琴者禁也”,所以“节之义莫若琴得焉”。同时朱常淓进一步批判了“滛哇紊蔓之曲”,认为这一类曲子“大伤风雅”,应该给与“痛斥”。对于习琴者,朱常淓提醒在“按谱索响”时不能“于神明都不相关,情性了无所得”,在“听声”时“不徒铿锵节奏而已,恐流于悦耳”,强调习琴者应该“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应该“撤支离而近自然”。对于自己所纂集的这部《古音正宗》琴谱,朱常淓强调书名标为“古音正宗”是有原因的,他认为“太和之音”仍然存于当今“宇内”,他的这部《古音正宗》“箇中玄韵久已荡然在”,研读琴谱者只要能够“澄而会之”,就一定可以“因筌得鱼,因指见月”。

在《古音正宗琴谱跋》短文中,潞王朱常淓博关经典,引用了很多儒释道典籍和乐论名篇。比如“盖人者,两仪之播气而群籁之鼓吹也”,语出《隋书·音乐志》:“夫人者,两仪之播气,而性情之所起也”。“琴者禁也”,出自《白虎通·礼乐》:“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总中和以统物,咸日用而不失”,取自嵇康《琴赋》:“总中和以统物,咸日用而不失,其感人动物,盖亦弘矣”。“滛哇紊蔓之曲”,语出嵇康《养生论》:“目惑玄黄,耳务淫哇”。“执之皆艺,不执皆道”,取自道家典籍《文始真经》:“执之皆事,不执之皆道”。“君子听声不徒铿锵节奏而已”,出自罗泌《路史》:“故君子之听声,不徒铿锵节奏而已,亦必有合成己之志也”。“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出自《南史·褚裕之传》:“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宫商暂离,不可得已”。“因筌得鱼”,出自《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因指见月”,语出佛教经典《楞伽经》:“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着名字者,不见我真实”。

《古音正宗》琴谱刊于崇祯甲戌(1634)年。这一年,陕西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蔓延至河南境内。时年36岁,居于河南卫辉潞王府的朱常淓,此刻应该也感受到了农民起义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但是,这段时间的潞王朱常淓正处于其人生鼎盛时期,他生活优越不必关心仕途经济,自幼接受良好教育但无需科举功名,所以他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和闲情逸致去从事自己喜爱的文艺活动。他辑纂《万汇仙机棋谱》(1634年)、自撰《述古书法纂》(1636年)、手书唐诗碑刻(1636年)、整理《古今宗藩懿行考》(1636年),他还钻研书画、篆刻印章、监制“潞王琴”和“潞王炉”等,于琴、棋、书、画四艺,样样精通、皆有所获。

根据《琴曲集成》“据本提要”,《古音正宗》琴谱“多从流行谱本杂凑而成。看不出它的师承渊源,可能是一些王府清客所选献的材料。从此谱起,明代琴曲标题之外还有解题的体裁就中断了”。(7)同注,第3页。在《古音正宗琴谱跋》中,虽然朱常淓称其所纂集《古音正宗》琴谱“箇中玄韵久已荡然在”“名标‘正宗’,良有以也!”但关于《古音正宗》琴谱师承渊源,《古音正宗琴谱跋》中也没有更多交代。《古音正宗》琴谱刊于明朝末年,在此之前流传于世的琴学资料非常丰富。比如多种版本的《太古遗音》,明内府写本《永乐琴书集成》,最早的徐门琴谱《琴谱正传》,虞山派传谱《松弦馆琴谱》,琴歌谱集《重修真传琴谱》,藩王琴谱《神奇秘谱》《风宣玄品》《五音琴谱》等。

《古音正宗》是一部实用教程式的琴谱资料汇编,是有明一代琴学集大成者。朱常淓贵为藩王,他有条件接触到从宫廷、藩府到坊间的各类琴谱资料。在纂集《古音正宗》琴谱时,面对纷繁芜杂的琴谱资料,朱常淓很自然进行了分类和取舍,所以“多从流行谱本杂凑而成”这一推断是可信的。但是《古音正宗》琴谱中也收录不少首次面世的琴曲,比如在后世广泛流传的《雁落平沙》、“广陵散曲第二谱”《广陵散真趣》等,还有部分潞王朱常淓自创琴曲比如《中和吟》《宗雅操》等。潞王朱常淓以“亲藩之贵、帝孙之尊”,而能“好学笃修”“博古准今”,成为影响深远的晚明琴学大家。在《古音正宗琴谱跋》中,我们虽然读不到更多与《古音正宗》琴谱师承渊源相关的信息,但仍然可以深刻感受到潞王朱常淓的精绝琴艺与深厚学养。

明代藩王琴学研究是当代琴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朱常淓《古音正宗》琴谱是晚明藩王琴谱研究的重要资料,其中《古音正宗琴谱跋》则是仅有的朱常淓原著琴论文字之一。细致审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当代很多研究者在相关研究中,依据的仍然是错误的《古音正宗琴谱跋》文字内容,其相关思路及结论也难免迷背。那么对《古音正宗琴谱跋》相关内容进行细致校雠论舛,可以深入阐释其出现的舛错及缘由,考订完整正确的《古音正宗琴谱跋》文字内容,为当代琴学研究提供更加详实可靠的文字依据。

猜你喜欢

琴谱古音正宗
古琴“黄钟调意”探微——以《神奇秘谱》《梧冈琴谱》为例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蔗湖琴谱》考①
认准这个“壹”,才是正宗的昌盛“海南壹号”
‘Fourand More
不一样的钢琴谱
從上古文獻看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構擬
談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体系的幾個問題
《我的英雄学院》——这就是正宗的《少年Jump》!
从中古音看陕西紫阳县方言声母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