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023-04-12陈霞丽

教育界·A 2023年6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生物德育

【摘要】德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生物教学能够为德育实施提供途径。在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新时期,国家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逐渐提高,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中融入德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文章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结合实际案例对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求推进课程改革进程,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生物;德育;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陈霞丽(1978—),女,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教师以德育为抓手,知识与能力并举,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以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体系、掌握知识技能,从而提升教学实效。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推进。对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将其作为德育主阵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升德育实效。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的生物德育要求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需要做到人文关怀、爱国教育、法制教育、精神教育并重。人文关怀是提高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举措,教师要将德育视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寓人文关怀于不同的教學活动中,用爱感化学生;爱国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国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教师要利用生物知识中的爱国元素,科学开展爱国教育,使学生能够将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法制教育能够筑牢学生的法制意识,教师可以从法制角度讲解生物知识,使学生明白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精神力量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动力源泉,教师应当讲述科学知识,鼓励学生正视挫折,挖掘学生严谨、务实的探索精神[1]。

二、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一)课堂导入比较乏味

现代高中生物教学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教学质量与效率有明显提升。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课堂导入环节,部分生物教师未能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经常会直接叙述知识,学生很难在教师的直白叙述中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影响了后续的知识学习,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师生互动交流较少

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能够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从而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2]。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将全部的课堂时间用于讲解知识,未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导致自身难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不利于把握学情。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师生之间就有可能会逐渐疏远,这不利于教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生物实验形式单一

实验是高中生物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来了解知识、积累经验、掌握技能。在当前的实验教学中,有些教师未能传授给学生高效的实验方法,导致学生只能够借助教材和既有经验进行操作,一度陷入实验“困境”,而教师经常采用单一的说教式方法解读实验结果,未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分析实验问题,也致使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降低。

(四)忽视学生创新发展

创新能力是高中生应当具备的能力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精神。而在实际的授课环节,有些教师未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仅注重对基础知识点和习题进行讲解。部分教师即便认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也没有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而是让学生反复背记理论知识,让学生夯实学习基础。这种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形成消极的固化思维,很难促进其创新发展。

三、高中生物德育教学价值分析

(一)培养正确价值观念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生物对人的生活、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德育,将生物知识与德育知识相融合,科学实施德育,可以让学生在构建生物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3]。

(二)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高中生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本质,感受自然生态之美,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生物实验中的环境保护、人地协调等知识,可以作为德育的切入点,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激发生物创新精神

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高中生能够了解当今自然界生物资源状况,形成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热爱情感[4]。在思考生物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关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问题,可以升华生物教学,激发学生的生物创新精神,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四)推进生物科技发展

生物科技在如今得到了长足发展,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领头科学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德育,能够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生物专业人才,为国家生物科技事业注入全新血液,推进生物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四、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生物德育教学策略

(一)人文关怀—讲故事,揭示生物道理

利用与生物知识相关的故事来开展德育,既能够揭示生物道理,又能让学生加深知识印象,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5]。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利用生物教材开展德育活动,围绕教材中的有趣知识讲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悟出道理,从而感受到人文关怀,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比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的增殖”一课时,教师可以展示大象和老鼠的图片,让学生分析不同动物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是否存在差异,由此引发学生对生物问题的关注。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加以总结并讲解“大力水手”“快速愈合”等与细胞增殖相关的故事,使学生明白故事中的虚构、夸张情节是建立在细胞增殖基础上的。教师也要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关注学生在体育课中受伤和学生日常感冒的情况,再借此为学生讲解细胞增殖的周期性,使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懂得相关的生物道理,明白“伤口愈合”“感冒初愈”中存在细胞的衰老、死亡、分化、发育现象。此外,教师还可以讲解“有丝分裂”的故事,让学生结合细胞的分裂期,理解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致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利用有丝分裂的动画,揭示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道理,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生命现象,渗透人文关怀,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学会理性思考、判断问题,形成质疑、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

(二)爱国教育—举例子,厚植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中的重要内容,更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举例,科学渗透爱国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归属感[6]。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展开爱国教育,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感,重点挖掘生物知识中的德育元素,让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怀。

比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可列举解剖学、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等间接证据,引出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论点,再从灵长类动物入手分析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让学生明白当今生物有共同的祖先。然后,教师要举例子,让学生分析“辽宁省建昌县发现了完整的赫氏近鸟龙化石”相关资料,使学生明白我国为世界考古事业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归属感与自豪感。教师可列举“人类化石”“黑猩猩化石”等案例,让学生分析证据,比较不同脊椎动物的前肢和人的上肢的骨骼,使学生懂得“生物是不断进化”的道理,知道当今的各种生物来自共同祖先。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入手,分析“炎黄子孙”的共同特征,找寻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特征和共同祖先的证据,使学生能够联系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产生爱国情感,理解“共同祖先”的厚重意义。最后,教师可以列举有关细胞和分子的例子,将人类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罗列出来,指导学生从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入手分析,联系历史上纷乱战争对人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崇尚和平的观点,科学渗透德育思想,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三)法制教育—趣实验,培养规范意识

生物学内容十分广泛,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立法逐渐完备,与生物相关的法律知识逐渐成为德育的重点内容[7]。以开展趣味实验的方式,科学渗透德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实验学习印象,而且有助于培养其规范操作意识,从而使学生理解与生物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良好的法制意识。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引入法律知识,使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懂得按照规定进行实验,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比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观察植株图片,分析植株生长方向的特点,引出生长素相关的生物知识,并列举生长素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再从法律的角度解释不同植物的种植规定,使学生能够了解法律明确规定禁止种植的植物,以及违反法律将会承担的后果,由此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达尔文实验、温特实验、郭葛实验等微课视频,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素被发现的全过程,进而产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兴趣。随后,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规定做“扦插水培”“黄豆发芽”“绿豆发芽”三项实验,使学生观察到个体生长速度存在差异的现象,进而得出“同一样本内生长速度相差过大,会对实验结果分析造成影响”的道理。最后,教师鼓励学生总结有关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将生物知识与法律知识进行融合,使学生对比分析得出“按规定操作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成果”的结论,由此学生能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自觉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

(四)精神教育—思真理,激勵创新发展

精神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思考真理,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8]。高中生物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思考真理,重点结合生物学知识,加强创新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比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生物“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茶卡盐湖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分析不受工矿企业影响的青海省自然环境变化,再让学生分析经常发生雾霾的工业城市自然环境变化,使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思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懂得建设、碳排放、伐木、放牧、耕地、渔业用地等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即“生态足迹”。然后,教师可以围绕“人口增长对环境有什么影响?”这一问题,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切身体会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之辩证地分析人类活动,思考人地协调发展的可行性,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最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鼓励学生反思我国或各省市人口的现状和前景,以“协调人口和环境的关系”为课题进行实践研究,让学生记录实践经过与收获,再结合自己的调查结果发表看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人口现状和前景,自主完成对“人口增长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探究,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在小组合作中提出一系列创新型环保举措,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团队合作的能力,为其日后的创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善用课堂内外,挖掘教材、实验之中的德育元素,求新谋变,创新德育形式,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新时期社会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加强德育十分必要,高中生物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入手,科学渗透德育,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争做新时代矢志报国的追梦者、勇于创新的开拓者、笃志不倦的奋斗者。

【参考文献】

[1]朴金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风,2020(30):55-56.

[2]肖小君,李霞.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教育观察,2020,9(35):138-140.

[3]邵婷婷,王国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0):145-146.

[4]高阳. 浅析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两条途径[J]. 科学咨询,2020(20):269.

[5]陈国.高中生物学学科德育的内涵及实施路径[J].生物学教学,2020(02):21-24.

[6]闫巧芳.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J].农家参谋,2020(01):290.

[7]彭心桐.新高考背景下生物学科素养培养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8):55-56.

[8]毛丕勇.探究高中生物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61.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高中生物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