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位医学专家荣获年度何梁何利奖

2023-04-11中国医药科学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角膜教授

文/图《中国医药科学》 潘 锋 赵 海

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大会并讲话,刘鹤指出,获奖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胸怀国家和人民;有执着的意志力,决不轻易放弃;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扎实工作。科技战线干部要进一步发挥好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国家意识,遵循科学规律,充实知识结构,尊重各类人才,当好后勤助手。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旨在奖励中国杰出科学家,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胡思得院士、林鸣院士,另有110位科技工作者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其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吉训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王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于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外科主任杨惠林荣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医学药学奖)。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刘德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常务副院长马骏,山东眼科研究所所长史伟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北京大学教授郑晓瑛荣获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医学药学奖)。

创新研究破解脑血管病防治难题

王拥军教授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复发预防策略研究,王拥军教授领衔开展的“CHANCE研究”,解决了脑血管病领域无法使用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来降低复发的世界性临床难题,将缺血性卒中复发率从11.0%下降到8.2%,仅在我国,这就意味着能够减少74万名卒中患者复发,减少患者医疗花费超百亿元——换算到全球,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王拥军教授的“中国方案”改写了中国及欧美等多国指南,开创了短程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新时代,入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3年度国际医学领域重大进展”和《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脑血管病治疗领域年度新进展”,被《卒中》杂志评价为本领域“过去十年全球三大突破性成就之一”。

在此基础上,王拥军教授团队系统开展了联合治疗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了氯吡格雷吸收与代谢通路的关键基因ABCB1、CYP2C19和 F2R 均 显著影响CHANCE方案疗效,揭示了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中药物疗效的遗传机制,成为美国FDA对氯吡格雷使用说明中“黑框警告”内容的核心支持数据。针对携带氯吡格雷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人群,王拥军教授提出了“绕行基因”的替格瑞洛替代治疗方案,并通过研发基于口腔黏膜细胞的无创快速基因检测技术,解决了因基因检测耗时长、替代方案无法临床验证的瓶颈问题,成功证实了该方案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CHANCE-2),这也标志着我国在脑血管病精准医学研究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王拥军教授创建了将这些循证证据在临床高效转化应用的“金桥”策略,并经整群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了“金桥”策略可使脑血管病复发风险相对降低26%,被《美国医学会杂志》评价为“架起指南与临床实践的桥梁”,研究成果被作为最高级别推荐写入《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被国家卫健委作为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改进的国家行政规范向全国发布。

吉训明教授长期从事脑卒中防治研究。在介入靶向低温救治脑卒中、静脉源性脑卒中和缺血适应预防脑卒中领域进行了系统创新研究。吉训明教授提出脑缺血后“血管内皮应激-神经元求救-胶质细胞线粒体能量转移”的卒中脑损伤新理论和“血管优先”的血管神经联合保护新策略,创立靶向低温救治新技术,解决了低温治疗卒中的转化难题,成果发表于Nature等,被国际誉为“脑卒中治疗的里程碑”。同时,在疑难与重症卒中救治方面取得多个重大突破。吉训明教授提出的重残率和病死率超过80%的脑干血栓救治新策略,使重残率降低33%,病死率降低27%,成果发表于NEJM;针对极易误诊误治、病死率高达30%的脑静脉血栓,建立生物影像诊断新技术和多模式救治新策略,使早期确诊率提高3倍、救治成功率提高1倍、病死率降低2倍,成果写入欧美教材。

针对我国脑卒中以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为主、预防效果不佳的困境,吉训明教授提出束臂—脑缺血预适应新理论,研发专用仪器和临床防治方案,成为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有效干预新手段,破解了我国特有的卒中防治难题,成果发表于Lancet Neur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入选国际卒中领域重大进展。多年来,吉训明教授以通讯作者在Nature、PNAS、NEJM、Lancet Neurology等SCI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连续四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授权28项国内国际发明专利;成果写入国内外多部指南,并牵头起草中国诊疗规范和国际指南。

为提升心血管病救治能力做出重要贡献

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霍勇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工作,是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开拓者和引领者,曾先后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连续15年牵头国家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中的心脑血管研究,牵头制订国内外临床指南/共识44部,主编学术专著86部。在JAMA、Circulation、JACC等SCI杂志发表文章385篇。

面对日趋严峻的心血管疾病救治现状,霍勇教授始终保持清晰的认知,技术的传递可以引领学科的发展,从软指标满足心血管疾病救治的需求,而疾病的预防则可以帮助国家提升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控能力。但是要从根本解决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持续抬升的问题,就要更有效地整合医疗机构在预防和救治重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以建立高效和科学的救治体系,为此,霍勇教授作为国家卫健委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专家组组长和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冠心病介入)主任,积极协调出台了国家卫健委技术管理规范,推动成立百余个国家卫健委培训基地和质控中心,不断建立、完善国家心血管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准入和质控制度。

尽管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并没有让霍勇教授停止探索的脚步,在他心中,始终有一块大石还未落地,心血管病病死率的高居不下让他寝食难安。在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期间,霍勇教授狠抓痛点,从心血管疾病中病死率最高、救治率最差的急性心肌梗死入手,结合国外经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创新提出符合中国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理论和胸痛中心体系。2013年,霍勇教授提出建立中国胸痛中心自主认证体系,至此,我国心肌梗死急救事业真正迎来了转折点。

在葛均波院士、霍勇教授领导的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和中国胸痛中心联盟的不断推进下,近10年间,全国5000余家医院参与建设胸痛中心,2000余家胸痛中心通过认证;近10年间,我们看见中国心肌梗死救治时间从115 min缩短到75 min,院内病死率从10%降低到3%,累计救治心肌梗死患者达180万;近10年间,各个省市陆续建立起省级胸痛中心联盟,各市建立起“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的三全模式和全市模式;近10年间,胸痛中心不断延伸到县、乡、村,胸痛救治单元诠释着健康版的乡村振兴,正如燎原之势蓬勃发展。至此,胸痛中心已建成科学、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急救网络,中国心血管疾病拐点到来可期、可盼。

20世纪90年代后期,霍勇教授开始注意到脑卒中的发病与心血管疾病为主的基础疾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脑卒中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更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带着对医学科学问题的无限求知欲,霍勇团队开启了脑卒中一级预防的课题研究。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我国卒中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霍勇教授团队提出了科学假说,即同型半胱氨酸在中国普遍偏高是由于叶酸缺乏引起,给高血压患者补充一定量的叶酸,可以有效减少我国卒中的发病率。

为了验证这一“假说”,霍勇教授带领团队从1995年开始一直钻研到2015年,研究正式完成用了整整20年,20年如一日地探索,让霍勇教授团队终于摸清了H型高血压与国人脑卒中发病率之间关系的真相,尤其是他主持和领导的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SPPT研究,进一步确认证实了在具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的降压药基础上,补充恰当剂量的叶酸,对预防中国人群脑卒中的发生有着积极意义。CSPPT研究作为全球最大的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为中国高血压以及卒中指南的修订提供了A类证据。该研究获得了国内外心脑血管疾病专家们的广泛认可,杰出的研究成果也是对霍勇教授近二十年来的艰苦付出最好的回报。

更好满足患者诊疗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精准外科”原创理念,创立了精准肝胆外科范式。这一理念已被广泛应用于胰腺外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等诸多临床专科领域,促进了当代外科理念和范式的革新。董家鸿教授创立并践行精准医疗、精益管理、精诚服务的“三精医疗”理念,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建立起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医院管理体系。

杨惠林教授长期致力于脊柱功能重建的系统研究,杨惠林教授团队从2000年开始,开展OVCF微创KP治疗的研究,创建了“OVCF微创诊治体系”被称为“苏州理论”,实现了“打一针”治骨折,患者术后1 d即可下地行走,改变了伤筋动骨100 d的诊治理念,打破了“骨折-卧床-骨量丢失-再骨折”的恶性循环,为骨质疏松的综合治疗赢得时间,使患者4年死亡风险降低55%。杨惠林教授团队还针对骨质疏松患者螺钉易松动、拔出,导致重建失败等问题,创建了内固定界面整合新技术,促进钉-骨界面整合,显著降低松动率,实现临床转化。

史伟云教授从事眼科医教研一线工作近40年,是我国眼科角膜病专业的领军者,国内极少独立完成各类角膜移植手术超万例的专家且精通各类复杂白内障及青光眼手术。每年完成各类复杂眼科手术2000余例,其中为来自新疆、西藏的多位重度角膜盲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成为医疗精准扶贫的典范案例。

史伟云教授在系列角膜产品研发、系列角膜手术创新、角膜移植排斥新机制及防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成功研发生物工程角膜产品,解决角膜基质材料,实现了角膜供体的商品化供应,完全解决了板层角膜移植的供体问题;成功研发我国首个人工角膜产品,解决人工角膜材料和制造技术等诸多卡脖子问题,制订制造标准,被写入2019版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经CFAD医疗器械质量检测,所有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美国最先进的人工角膜的标准;研发全球首个生物工程结膜,解决结膜供体问题;首创角膜移植新术式30项,如首创逐渐加压缝合技术,解决了圆锥角膜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视力差难题;开创飞秒激光精确的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解决了手工钻切不规则、切削深度难控制等手术并发症,视力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式;发明热成形+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解决急性圆锥角膜无法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的难题;首次提出菌丝在角膜内存在生长差异方式的新理论,打破了真菌角膜炎不能行板层移植的手术禁区;创立精确修复和供受体匹配的角膜移植术,1枚角膜治疗3~5名患者,治疗费用下降70%。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癌种,占到全球新发病例数47%,长期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马骏教授投入鼻咽癌科技攻关的事业当中。历时35年,通过不断自主创新和临床实践,马骏教授解决了鼻咽癌临床分期标准、放疗技术及化疗方案等关键问题,将鼻咽癌生存率由20世纪90年代的60%提高到84%,实现了我国鼻咽癌诊疗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改写了11项国际诊疗指南,惠及全球患者。2002年马骏教授从美国休斯顿安德森癌症中心回国后入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中山大学持续耕耘20载,正是30多年的埋头攻关,在鼻咽癌诊疗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于波教授带领的团队在我国率先引进腔内影像学技术指导介入诊疗,围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机制,介入诊疗体系建立等开展了多项临床、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主要针对ACS诊治过程中传统指导手段冠状动脉造影信息不足的临床现状,通过系列研究,为我国ACS精准介入诊疗提供理论基础与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首部中国OCT专家共识;合作研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OCT检测系统。在腔内影像学指导ACS介入诊疗方向已走在世界前列。

胡豫教授40年来以解决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深耕血液病领域,专注于血栓病及恶性血液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承担科技部重大专项等国家级项目30项。其系列研究揭示了中国人静脉血栓分子遗传学特点,建立了血栓病分子诊断体系,探索了血栓靶向干预技术,创立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积分系统,最早发现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出凝血异常及其机制,提出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并被国内外指南采纳。

胡豫教授说:“科技创新就是从0到1,基础医学是医学创新的不尽源泉,医学科技工作者要胸怀‘国之大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将基础研究与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缩短从实验室到病房的距离,尽早让人民受益。”(封面图为2021年度何梁何利奖获奖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教授)

猜你喜欢

角膜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曾觉民 教授
刘排教授简介
变形的角膜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分析
离子电渗跨上皮角膜交联术治疗薄型圆锥角膜临床疗效观察
刘宏伟教授简介
超薄角膜瓣LASIK与LASEK的观察对比
超薄角膜瓣与普通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