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做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

2023-04-10王焱续昕宇

中国报道 2023年4期
关键词:全国政协中国式命运

王焱 续昕宇

王众一

在当前全球化受挫,世界经济低迷等多重不稳定因素的背景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愈发引起世界的关注和期待。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就如何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外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对外友好界别委员、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总编辑王众一接受了《人民中国》的专访。

从“局外人”到“局内人”

自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后,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总编辑王众一从多年采访全国两会的“局外人”变为了出席两会参与建言资政的“局内人”。

作为对外友好界别的委员,在过去五年履职中,王众一对中国向高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型,以及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等课题的讨论印象深刻。

王众一所在的全国政协外委会曾牵头提出一项有关改进中国高铁服务的提案。他回忆说:“当时,我接受了对日本新干线静音车厢等服务的专项调研课题,我的调研结果与个人建议都被纳入到提案当中。后来得知,中国高铁开始了静音车厢的尝试。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中国的高速发展需要借鉴他国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这也是文明互鉴的一种体现。”

通过在南亚等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调研,王众一对“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五通”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体会。在他看来,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中,“民心相通”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国际传播经验的媒体人,王众一指出,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如何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来推进民心相通。他说:“通过参与调研和接待外宾活动,我直观地感受到,不少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家对我国的成功发展理念和中国式现代化模式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问题在于,我们如何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去思考中国与亚洲、与世界的关系,特别是做好国与国之间的民心相通工作。”

连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对王众一来说是个新挑战。他坦言,上一届是在兼职状态下边学边进入角色,这一届自己则要继续加强学习,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建言资政中去。

做好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

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经历了艰难的三年疫情亟待重启复苏,但不可忽视的是,多重因素影响下的人类命运与世界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王众一认为,在此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未来五年里会引发更多共鸣与思考,其内容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同时,围绕着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理念进行学习和讨论,也将是第十四届全国政协的重要课题。

王众一表示,在新一届政协,在宣介中国式現代化的背景下,我们一方面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实具体内容提出进一步的设想和建议,另一方面要在国际传播过程中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国式现代化加以说明。

他进一步解释道:“当今世界发展面临南北两极分化的困局。而消除发展失衡,促进公平发展,实现‘环球同此凉热恰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很重要内容就是要追求全人类共同富裕、全人类更加平等、全人类更加全面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也着重提出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道路。他强调,怎么向国际社会阐释好这种世界意识和人类情怀,是我们对外友好界别的委员在未来5年当中,要深入思考、下大力气做好的功课。”

在王众一看来,在过去10年里,中国与众多国家和地区共建“一带一路”就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是对和平发展理念的实践。这恰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他建议:“今后应当着重探索如何展开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尊重、对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与维护等方面的具体阐述,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进一步细化。”

着力打造综合权威的国际传播平台

近年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明确要求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如同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需要建立在高质量发展之上,有效的国际传播也要依仗高质量发展。王众一认为,做到这一点要在平台建设、内容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三个方面下功夫。

鉴于英语在国际传播中的主导地位,王众一建议,首先要尽快打造不同于媒体层面的综合权威英语平台,全面介绍中国国情、中国思想、中国理论、中国文化等内容。“本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发起的相关提案就极有见地,我也联名参与了这个提案。”王众一表示,自己也将持续关注和推进与这一提案相关的进展与落实。

王众一委员(右一)随全国政协调研组在国家图书馆调研。

在内容建设方面,王众一介绍了中国外文局的“北京—东京论坛”、熊猫杯全日本青年感知中国作文大赛等项目的经验和成果,以及近年来《人民中国》对内容产品连锁开发形成现象级品牌效应的探索。他指出,当前海量的国际传播产品借助碎片化视频产品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战术成效,但构建中国叙事,还需要更深入更长效更有纵深感的,内容精良、制作精湛、针对精准的战略级品牌项目,这样才能够持续长久有效地增加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

王众一还介绍道,运用漫画这种全世界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探索国际传播新路径也很见成效。在他的统筹策划下,《人民中国》用5年时间,以一篇报道为基础拓展出名为《血与心》的中篇漫画在中日两国出版,还与B站合作,制作完成了首部关注中日关系史中传奇人物故事的12集动画,在中日两国网站上线后,上千万粉丝追番不止。这些例子都表明,内容产品的策划能力与格局在未来高质量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大。

在人才建设方面,王众一指出,当前媒体业态越来越多元化,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好中国叙事,就需要有足够策划、构思和实施能力的人才。未来综合权威的发布平台必然需要有良好语言文字功底、文案策划功底、宽广国际视野、深邃洞见思想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王众一说:“目前,各国际传播机构都在建设大的区域中心力图覆盖全球业务。欲胜任未来的工作,英语之外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储备和培养也应该未雨绸缪,早早做起来。”

猜你喜欢

全国政协中国式命运
中国式民主
命运的更迭
命运秀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
中国式失败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