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引育用留”四字诀 做好“留住青年”大文章

2023-04-10团毕节市委书记

中国共青团 2023年5期
关键词:字诀夜校春晖

文 | 唐 瑜 团毕节市委书记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只有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让青年留下来,乡村才会有更加长远的发展。团毕节市委始终把乡村振兴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战略位置,抓住青年人才这个关键,用好“引育用留”四字诀,在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引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踊跃投身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

用好“引”字诀。据统计,毕节常年在外务工186 万人。为吸引青年反哺家乡,以“春晖行动·风筝计划”为抓手,寻找“三类人群”,组建春晖社,深化联系服务,吸引青年返回家乡支持参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建成省级示范春晖社5 个,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村级新时代示范春晖社,建立春晖驻外联络处4 个,大学生春晖服务社9 个,吸引社会优秀人才返乡创业23 人,建厂3 个,解决就业1225 人。建立“青年驿站”,免费为来毕青年提供入住、餐饮、政策咨询、就业咨询等服务。目前,建成运营12 个省级“青年驿站”,提供免费入住55 人次,解答、解决各类问题80 余个。

用好“育”字诀。一是加强技能培训。深入推进农村青年培育工作,2022 年培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100 名,组织400 余名农村青年开展乡村振兴培训。毕节市农青协、威宁县农青协获得全省星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认定。二是开办乡村振兴青年夜校。在黔西县大关镇丘林村成立了全省第一所贵州青年乡村振兴夜校,在全市建成乡村振兴青年夜校35所。聚焦思想政治引领、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实用技能培训等内容,2022 年累计开课2502 课时,覆盖群众29349 人次。三是强化感恩教育。开展多形式的感恩教育活动,激发并培养青少年饮水思源、反哺家乡的感恩之心。累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75 场,覆盖青少年1200 余人。

图| 毕节黔西青年驿站,青年正在办理免费入住手续

用好“用”字诀。一是搭建青年成长平台。以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为抓手,搭建优秀青年到团县委、乡镇、村(社区)挂(兼)职团委、团支部副书记的锻炼平台,让青年在服务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二是着力培育青年典型。选树基层先进青年典型15 名,召开毕节市“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宣讲会,用青年事迹影响青年、教育青年。2021 年,李臣果入选“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三是广泛开展社会实践。依托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制定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相关课题,引导广大青年不断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

用好“留”字诀。一是提供就业支持。实施“扬帆计划”、“千校万岗”、“千校万企”就业扶持计划,协调人社、教育等部门为青年提供就业见习岗位2482个,引导1342 人到岗见习。二是实施创业扶持。合理有效满足青年创业信贷融资需求,联合金融机构为创业青年提供低息贷款。2022 年累计发放贷款961 笔,金额1.62 亿元。三是解决住房需求。联合市住建局扩大全市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315套,解决青年住房困难问题。

下一步,团毕节市委将继续深化共青团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稳步壮大乡村振兴青年人才队伍和青年组织,加大服务农村青年,切实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乡村产业链有机融合,解除青年扎根农村的后顾之忧,让青年在广阔的农村天地施展才华,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字诀夜校春晖
扬州邗江杨庙镇:念好“联”字诀,建好“同心圆”
水木荣春晖
闻喜桐城:念好“三字诀” 锤炼年轻干部真本领
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唱给父母的赞歌
四川省盐源县:星光下的农民夜校
建设“指尖微课堂” 促进农牧民夜校教育上台阶
吴春晖藏石欣赏
化繁为简 “口诀”记忆——杭州余杭区为企业量身定制填报“7字诀”
夜校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