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播”短视频中的城市形象建构及其传播策略研究分析
——以哔哩哔哩UP主“小贝饿了”为例

2023-04-06夏嘉莲

传媒论坛 2023年3期
关键词:小贝哔哩城市形象

夏嘉莲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行业快速发展,短视频平台涌现一批以地方美食为主要打卡地的吃播短视频,为城市形象的传播提供新的思路。吃播短视频中的城市形象包含哪些城市形象元素?视频中的城市具有何种特征?对城市形象传播有何种启示?笔者以哔哩哔哩平台吃播UP主“小贝饿了”短视频为例进行分析。

笔者先在哔哩哔哩平台上搜索“小贝饿了”关键词,进入UP主个人页面,共显示其从2018年12月27日至2022年6月1日发布的360条视频,在剔除了和西安城市无关的美食短视频之后,最终获取358个短视频作为样本用于统计分析,从中归纳美食短视频中最常见的城市形象元素,总结美食短视频中所呈现出的西安城市形象特征,并针对城市传播现状的不足总结短视频的城市形象传播策略,对今后城市形象传播提供更多参考。

一、吃播短视频中的城市形象元素

根据对哔哩哔哩平台“小贝饿了”提炼出的与“西安城市”有关的吃播视频研究分析,归纳出“小贝饿了”中有关西安城市形象元素主要可以归为以下四种,分别是景观、饮食、人物、经济。

(一)景观

“小贝饿了”吃播短视频中将景观元素分为老城区、城中心、旅游景区这三类。其中主要以老城区与城中心为主,旅游景区出现频率较低。

不同于专业媒体所呈现的城市宣传片和纪录片,“小贝饿了”在吃播中并不是以西安标志性景观建筑和旅游景点为主要传播要素。由于吃播博主本身以“吃”为主,更加擅长通过走街串巷,“以寻找当地人真正爱吃的食物”为出发点,因此,镜头并不会过多聚焦于西安旅游景点、著名标志性建筑,而更多表现的是西安人民日常生活居住环境,十分接地气。

(二)饮食

“小贝饿了”吃播短视频中,饮食元素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可分为食物制作过程、饮食习惯、“食”时感受。

不同于专业媒体将拍摄集中于饮食制作工艺方面,吃播短视频镜头多聚焦于食物诞生的“最终结果”与食物被吃的过程。在吃播过程中,更好地表达主角小贝身为西安人的饮食习惯、饮食感受,用亲近自然的方式告诉大家潜藏在食物口感背后的是怎样的制作工序,同时也会不经意间表达出西安人的饮食习惯,如小贝的口头禅“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四十里铺的羊肉面”都塑造起西安人热爱羊肉面、且在吃面食时爱就蒜下面的形象。

(三)人物

吃播短视频中出现的人物主要可以分为市民、商家店主这两类。最常出现的就是吃播博主本人。在吃播博主与商家交涉购物的过程中,在与路过的市民打招呼的过程中,都是一座城市精神风貌最好的展示。比如在买食物的过程中,店主热情的推荐、慷慨的给“蒜”等行为,都让观众留下了西安人民热情好客实在的好印象。同时,小贝吃播中也会将镜头不经意地给到路人或与她同在一家店吃饭的食客,给观众营造了更加真实且生活化的西安。在镜头中,与小贝交流食物“好吃与否”、讨论西安老城区与市中心食物物价的西安本地市民,让观众得到了关于西安更加多元的信息。

(四)经济

“小贝吃播”中的经济元素主要以商业环境为主。在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的美食店铺来回穿梭的吃播UP主小贝,展现了西安城市现代与传统的交融,繁华与朴实的并存。同时也对网红店进行打卡,在网红店与传统老店之间,从味道与价格方面进行比对,为想前往西安旅游的外地游客进行推荐。但由于吃播短视频时长有限,在经济元素呈现方面显然较前三者更为单调匮乏。

二、“小贝饿了”吃播短视频中的西安城市形象

为了更好剖析“小贝饿了”短视频中所呈现出的西安城市形象,笔者特地选择“小贝饿了”在哔哩哔哩平台上播放量、点赞数位居前八且具有代表性的吃播短视频——《388元一位,西安最贵海鲜自助有多好吃?》《西安钟楼小区开了20多年的卤肉面,大碗14有肉有菜,再加2个煎蛋,太香了!》《西安最安静的餐厅,点餐全靠手写,4元一份的面连吃三碗,暖胃又暖心》《4斤烤羊腿花了356,提前交100块定金才能吃到,到底多好吃》《又找到一家爱心参观!来一份免费的爱心餐,再花108元吃蛋花饺和猪蹄!冬日里不一样的温暖!》《妹子花20元打卡西安必吃早餐三巨头,整条街店家直呼内行》《花13元吃红油米线,米线无限量随便续,麻辣鲜香,一口回到童年!》《称霸西安30年的凉皮,一碗8元,半碗都是红油,配肉夹馍太过瘾》,归纳出以下特征:

(一)传统与现代交融

“小贝饿了”视频之中展现了一个“新”与“旧”交替融合的城市。呈现一个能包容高楼大厦与窄街宽巷、能融汇传统老店与现代潮流美食的多元素西安。在取景上,既没有采取特殊的运镜方式,也没有采用新奇的滤镜,而是用最朴实的运镜方式与剪辑风格,展现最接地气的多元化西安城市。如在《西安钟楼小区开了20多年的卤肉面,大碗14有肉有菜,再加2个煎蛋,太香了!》,小贝行走在竹笆街西安钟楼小区的路上购买食物,其拍摄背景后面呈现的是现代化摩天大楼与小贝身处的复古街道自然结合一起,不需要多加剪辑与覆盖特殊滤镜,就能体现西安摩登与复古交织的风情。

“小贝饿了”吃播短视频中除了通过背景展现自然流露西安城市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交融,也通过对“人”的拍摄展现两元素之间的碰撞。如在《妹子花20元打卡西安必吃早餐三巨头,整条街店家直呼内行》视频中对老乌家油茶麻花、洒金桥胖子甑糕、马蓉蛋菜夹膜等传统美食店铺门口长队的拍摄,体现出人们对传统美食的喜爱。而在《388元一位,西安最贵海鲜自助有多好吃?》视频中,小贝将镜头聚焦市中心南门附近的自助餐店门口排队的人们,也体现出了西安人民热衷于尝试时尚潮流食物。塑造出西安人民在饮食上对传统店铺的“旧食物”与潮流商业店的“新食物”的包容性,也体现了西安人民在新旧两种生活方式间随意切换的从容不迫。

(二)富有爱与人情味

与普通地方纪录片与宣传片不同的是,“小贝饿了”视频中最主要展现的是西安市民接地气的生活,在充满烟火味的镜头中,传达出浓浓的人情味。

由于西安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传统小店都面临着被商城连锁店、网红店给“超越”的境地,而类似于“城中村”这样的地方,更是无人问津。但这些大街小巷中的“传统小店”与潜藏在“城中村”中的美食小店,恰恰成为了“小贝饿了”吃播短视频的主要拍摄之地。在吃播的购物镜头中,以熙熙攘攘的食客为背景,有给料大方的店主、有下班来吃夜宵聊天的西安当地人,这些小店便宜实惠又温暖热情,成为了许多西安本地人与朋友借着吃饭话家常的好地方。镜头中的这些小店,展现了西安温情脉脉的人文底色。

城市的包容温情,不仅通过“小店场景”来传达,更通过一些特殊店铺的“特殊之举”,从选材内容处表达西安人的善良淳朴。如《又找到一家爱心参观!来一份免费的爱心餐,再花108元吃蛋花饺和猪蹄!冬日里不一样的温暖!》这一期视频中,主角小贝通过一边品尝饺子一边和饺子店老板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因为疫情原因,这家店会为一些经济一时受阻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饺子。《花13元吃红油米线,米线无限量随便续,麻辣鲜香,一口回到童年!》视频中,向观众展示了一家能够免费为经济困难群体提供餐饭、为残疾人与环卫工人打对折的店铺。在《西安最安静的餐厅,点餐全靠手写,4元一份的面连吃三碗,暖胃又暖心》视频里又向观众展示了即使身为聋哑人也能靠开店自立自足的西安人。这些特特殊题材的选择,构建了一个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西安,从细节之处,展现西安城市传递出的温情与善良。

(三)物美价廉的都市价值观

“小贝饿了”美食吃播将镜头多聚焦于传统美食老店,不仅在拍摄时着重突出西安美食的美味,更是会着重强调美食的价格,以及对这些美食老店作一番介绍。这些传统美食不仅保留着原来的味道,价格更是维持在原来的水平,不仅受到西安当地人的青睐,更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吸引到一批批慕名前来品尝的外地游客。

“物美价廉”不仅是对西安美食的最高褒奖,更是反映了西安人民不追求外表华丽而注重食物本身的务实精神。一方面通过对美食的量与细节的拍摄,展示仅用低价就能买到量大味足的食物;另一方面也通过对老板制作食物时细致周到熟练的画面,展现西安人民对待美食“一丝不苟”的态度。如《称霸西安30年的凉皮,一碗8元,半碗都是红油,配肉夹馍太过瘾》不仅对食物的美味进行描述与拍摄,更是将镜头给足这家有30年历史之久的凉皮店店员制作过程,给人留下西安美食工艺独到却价格实惠的印象。

这类短视频掀起的热度,不仅为西安旅游做出最真实贴切的宣传,更是将西安老店中传递出的质朴真诚的精神传递给下一代青年人群。

(四)西安美食、方言、景色构筑起人文西安

“小贝饿了”美食吃播与其他吃播不同之处在于其不仅纯粹为了娱乐,更融入了多重多样的人文元素,展现西安城市文化。

首先,从食物选择上,小贝作为西安本地人更加热爱选择西安传统美食作为视频内容素材,如肉夹馍、裤带面、臊子、烤羊腿等具有浓烈西安风格食物的美食,是小贝探店开吃的主要食物,体现西安饮食文化以“面食”为主。其次,在吃播之中,小贝热衷于用俗语表达西安人民的饮食风格,体现西安地区方言特色,例如“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作为小贝的口头禅,几乎在每期视频中都有出现。在《4斤烤羊腿花了356,提前交100块定金才能吃到,到底多好吃》这期视频中,小贝一边吃着羊肉一边向老板要蒜的举动像是唤醒了西安人民“吃蒜DNA”,引来了周围西安本地食客纷纷“呼应”,小贝称“周围要蒜的声音突然间多了起来,此起彼伏”。这一场景的细致拍摄与描述,和小贝反复提及的西北地区方言“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交相辉映,更好地刻画出“爱吃蒜”的西安人形象。最后,小贝对西安景色的真实拍摄,也让人感受到了真实的西安人文。如容纳在小巷中的美食店铺与繁华富饶的南门市中心、街上来来往往的“蹦蹦车”与车水马龙的现代大路,这些真实贴切的景色,都反映出西安新旧融合的一面。

三、“小贝饿了”美食吃播对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启示

“小贝饿了”美食吃播通过景观、饮食、人物、经济元素,以生活化题材,不仅赢得观众强烈共鸣,还建构出一个生动亲切的西安城市形象,为新媒体时代下的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深耕本土文化,破除“网红”思维

每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抓住城市自身特色便是抓住了流量密码。“小贝饿了”作为哔哩哔哩美食视频区优质吃播账号,实际上是得益于UP主小贝以西安城市美食为主线展开的账号运营。反观该区其他吃播UP主,实际上视频拍摄内容也是集中于“探店打卡”,但大多都是千篇一律,将美食集中于城市“网红店铺”之中,依据店铺热度进行探索。而UP主小贝则是聚焦于西安本地居民常去的传统美食店铺,走街串巷,探访一家又一家最能代表西安城市文化的美食店铺,打破了千篇一律的城市网红化标签,潜移默化中塑造着西安“热爱面食”“吃面就蒜”等接地气、豪爽的城市形象。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只有深耕城市本土文化,破除被“网红”“热门”捆绑的思维,才能挖掘出真正能引发观众共鸣的文化因素。

(二)回归微观叙事,聚焦“人”的宣传

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城市文化宏观形象的宣传离不开微观叙事的传播[1]。短视频的出现打破了过往城市形象宣传的宏观传播模式,技术赋权为个体参与到城市形象传播中提供了方式和平台,让城市形象宣传回归到“人”,个体成为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部分。每个人以他们的方式,取材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对城市形象进行展示和解读。这种个体参与的方式丰富某座城市的形象,呈现着不同的城市景观。

在短视频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城市中的人物个性符号[2]。但只有当短视频中含有地域特征因素时,个体的走红才会同时带动城市的传播。而这类个体的走红也意味着他/她将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表符号之一,即人物个性符号。一方面,人是城市形象传播中最具活力的主体,这类人物符号具有一定的生产力。这些人的出圈就带着地域特征,可以不断生产同类风格的视频内容,营销自己的同时又能传播城市形象;另一方面,从符号的概念来说,符号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它承载这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3]。比如河南卫视《唐宫夜宴》中的侍女形象、西安的不倒翁小姐姐等,这类符号化的内容更易于在其他用户之间传播分享,并达成对某个城市的印象共识,个体的表达变成群体的认知,多种短视频中的符号为城市印象提供了拼接素材。

(三)官方个体联动共振,书写丰富城市形象

短视频让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城市的符号之一,但如何借热度宣传城市形象更是官方要考量的问题。“小贝饿了”走红之后,不论是抖音、微博,随处可见“西安美食”话题频上热榜。但这并未引起西安官媒的注意,使得西安城市宣传依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反观四川藏族小伙丁真一夜走红,甘孜理塘政府迅速做出反应,使其签约成为当地博物馆员工并成为理塘县旅游资源代言人,并推出旅游宣传片《丁真的世界》,宣传四川的草原、雪山等特色风景以及四川藏族文化。丁真与四川甘孜理塘形象形成紧密的结合,并带动甘孜地区的旅游热潮。因此,在短视频热点、红人不断涌现的当下,官媒更应做一个敏感的“热点风向标”,不错过每一次宣传城市的机会。

四、结语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与特色,做好城市传播、讲好城市故事是顺应讲好中国故事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而在当下短视频时代之下,多元叙事主体的出现、媒介技术的升级更是为城市传播带来不少新的机遇,但在此之下更不要忘了城市传播在内容上离不开城市文化本身的宣传,离不了“以人为本”的叙事角度,最重要的是,更脱离不了官媒的助力。

猜你喜欢

小贝哔哩城市形象
汽车里还能看视频刷弹幕《哔哩哔哩车机版》
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分析——基于商业模式六要素理论
哔哩哔哩2019年全年营收67.8亿元同比增长64%
月活数据激活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如何定义仍是难点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小贝赶集记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说实话
小贝螺的大世界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