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CT及MRI诊断横纹肌样瘤研究进展

2023-04-06杨秀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特征性横纹肌母细胞

盛 景,杨秀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影像科,上海 200062)

横纹肌样瘤(rhabdoid tumor,RT)是一类生长迅速、具有高度侵袭性且易复发和转移的罕见恶性肿瘤[1-3],其组织学表现和基因特征均与其他肿瘤有所重叠[4-6],而不同类型RT的临床、CT及MRI表现有其共性亦各具特征。本文就临床、CT及MRI诊断RT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RT临床分类及发病机制

RT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任何年龄,特别是4岁以下、70岁以上[7]。根据原发部位,RT可主要分为肾RT(RT of kidney,RTK)、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非典型畸胎样RT(atypical teratoid RT,ATRT)和肾外非中枢神经系统RT(extra-renal extracranial RT,EERT)[7-8]。ATRT包括ATRT-酪氨酸(ATRT-tyrosine,ATRT-TYR)、ATRT-sonic hedgehog(ATRT-SHH)及ATRT-髓细胞组织增生致癌基因(ATRT-myelocytomatosis oncogene,ATRT-MYC)3种分子亚型[9];亦有学者[10]基于此提出第4种亚型——ATRT-SMARCA4型,其变异频率更高、好发年龄更小、预后更差。

目前对于RT分类、亚型、组织起源、病因及发病机制等尚未达成共识[8-12]。一般认为RT可能起源于多功能胚胎干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11],其发生与分子遗传学、尤其低频基因变异(主要为体细胞突变)关系密切,约75%~98%患者存在SMARCB1双等位基因(位于22q11.2-12.2染色体区段)突变,约5%患者存在SMARCA4基因(位于19p13.2染色体区段)突变[12]。SMARCB1编码的INI1和SMARCA4编码的BRG1均是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体的重要亚基,SMARCB1或SMACA4基因突变、失活可导致INI1或BRG1表达缺失,使SWI/SNF复合体细胞增生、分化失控、维持胚胎性干细胞“干性”及高增殖活性而致癌[2,13]。约1/3 RT患者可发生种系突变,表现为SMARCB1或SMARCA4基因大片段缺失或杂合性丢失,导致RT易感综合征(RT predisposition syndrome,RTPS),多发生于1岁内,且35%为同步或多灶性病变[13]。但亦有研究[12]表明,SMARCB1缺失可能不足以产生RT或阻止细胞正常分化,需同时伴其他基因(如SOX2、OTX2、BOC等)突变方可成瘤。此外,RT还可见于无基因缺陷或继发于其他低级别肿瘤患者[14-15]。

2 RT组织病理学表现

病理学诊断RT的关键是发现横纹肌样细胞。横纹肌样细胞体积较大,胞质丰富,具有粉染透明样变的胞质内包涵体、嗜碱性核仁及囊泡状染色质,其部分特征与横纹肌母细胞类似,但不具备分化特征,且缺乏横纹肌的超微结构[16]。RT免疫组织化学多表现为Vim、EMA及CK等阳性,且Ki-67指数多大于50%,但无明显骨骼肌及生殖细胞标志物(如Myo、MyoD1、AFP、HCG)表达[6];INI1或BRG1表达缺失为其特征性表现[14]。

3 RT影像学表现

RT影像学表现主要取决于病灶位置、内部结构及组织生物学特性等,高度非均质性是其重要特点。RT主要影像学征象如下:①瘤体巨大,长径多>5 cm甚至8 cm,较少见<3 cm者[11,17];②显著非均质性密度/信号改变,70%以上病变可见其内坏死、囊变,且囊变多位于周边而呈偏心性囊变征,或囊、实性交界而表现为渐变“融冰征”[5,14,17];③弥散受限明显,瘤体实性部分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呈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降低,仅极少数ATRT-MYC及ATRT-SHH可见高ADC[18];④增强扫描呈轻-中度非均质持续强化或环形波浪带样强化[13,16];⑤侵袭性征象明显,无包膜,邻近组织结构多受压、浸润[16];⑥瘤内钙化多具特征性[16-17],可呈点、线状弧形分布,表现为“勾边钙化征”。

4 临床、CT及MRI诊断RT

4.1 RTK 2022年版WHO肾肿瘤分类将RTK归类为小儿肾间叶肿瘤。60% RTK发生于1岁以内,男性略多于女性,且多为后天性[3,19];临床多表现为血尿、腹部包块,少数伴高血压或高钙血症,易发生肺转移[3,17],另有研究[19]报道,10%~21% RTK可同时原发或转移至CNS。病理学上,除典型横纹肌样表现外,RTK也可呈现类似于腺泡状横纹肌肉瘤、中胚层肾瘤及淋巴瘤的形态,瘤组织常包绕肾小球及肾小管,并侵犯周围血管,形成血管内瘤栓[16]。RTK影像学多表现为单发病灶,累及双侧者不足2%[20],起源于肾髓质(近肾门部),常伴肾盂、肾盏破坏,可跨中线生长或多中心生长,但多无腹腔动脉包埋征;增强后强化程度低于周围正常肾实质。RTK亦可向外侵犯肾皮质、肾包膜及邻近肾外组织,70%可见包膜下积血/积液[17]。

鉴别诊断:①肾母细胞瘤,好发于1~3岁,占15岁以下儿童肾肿瘤的90%以上,常位于肾外周、尤其肾上极包膜下肾实质,畸胎瘤样亚型多伴脂肪和囊中子囊[21];②透明细胞肉瘤,好发于2岁左右儿童,CT及MRI多示其呈囊性外观,具有从肾门向外周单中心膨胀性生长特点,骨转移常见。此外,发生于1岁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下患儿的RTK还需与中胚层肾瘤鉴别,后者常可见“边缘环征”及瘤内对比剂潴留。

4.2 ATRT RT中具有“横纹肌样细胞”特征的主要类型为CNS ATRT,80%发生在围生期,多见于小脑,成人则多见于鞍区[22];临床常可见颅内高压或马尾综合征[1,22],约1/3患者就诊时已发生脑膜或脑脊液播散[5,23]。ATRT肿瘤成分混杂,并具有多分化特征,类似畸胎瘤但缺乏其典型的组织分化特点及生殖细胞标记。影像学上,脑ATRT多位于中线旁(偏离中线),呈囊实性,实性部分CT密度高于脑实质,在T2WI及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图像中的信号极为混杂,且不同分子亚型表现有所差异:TYR及SHH型更常见偏心性囊变[18],囊性区域多呈典型低T1、高T2及低T2-FLAIR信号(偶见非出血性高T2-FLAIR信号,提示可能具有分泌功能);位于幕上者多见瘤周脑水肿,且MYC型较SHH及TYR型更明显[18]。MR波谱(MR spectroscopy,MRS)可见ATRT胆碱(choline,Cho)、乳酸(Lactate,Lac)及脂质(lipid,Lip)峰明显升高,而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 aspartate,NAA)峰明显降低甚至消失[24]。脊髓RT多发生在3岁以上[25],常位于胸腰段交界处,以髓外硬膜下多见;瘤体呈纵向生长、多超过3个椎体高度[1],可经椎间孔向周围延伸并形成椎旁软组织肿块。影像学发现软脑膜弥漫性增厚或伴有多个增强结节、而脑及脊髓内未见肿块时,应警惕软脑膜ATRT可能[26]。

脑ATRT主要应与髓母细胞瘤及室管膜瘤等相鉴别。髓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颅后窝肿瘤,多位于小脑蚓部等中线部位,密度/信号相对均匀,囊变少见,增强后强化明显;室管膜瘤好发于第四脑室底部,特征性表现为于脑室内塑形性生长并经脑室孔向外延伸,且多无弥散受限征象。脊髓ATRT主要需与脊索瘤相鉴别,后者多表现为斜坡或骶尾部膨胀性肿块,伴相应部位广泛溶骨性骨质破坏及瘤内不规则骨化或钙化,免疫组织化学示特征性Brachyury阳性。MRI影像组学表型特征有助于鉴别ATRT与髓母细胞瘤,ADC直方图有助于鉴别ATRT与室管膜瘤,基于肿瘤实体成分ADC直方图、结构MRI及患者年龄的机器学习决策树模型有助于鉴别ATRT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7-29];但均有待进一步深入、完善。

4.3 EERT EERT发病部位较广,趋向原发于中轴深部软组织、尤其是头颈部和纵隔,易侵犯邻近组织并发生早期转移[6,12];常见于4~7岁儿童,临床上多表现为体表包块;组织学上,EERT类似于ATRT,且与上皮样肉瘤表现存在重叠,有研究[6]报道肝EERT曾被误认为小细胞未分化肝母细胞瘤。影像学上,实质脏器EERT表现类似于RTK,肝EERT常见被膜下积液;而空腔脏器(如膀胱)EERT多表现为菜花样非均质肿块,常伴外周囊变,凸向腔内生长[30];CT所见软组织EERT密度类似或稍高于骨骼肌,DWI中弥散受限征象明显,可见“融冰征”及“勾边钙化征”,增强扫描呈中等不规则或地图样强化,多侵犯邻近组织,其中椎旁病变多累及椎间孔甚至椎管硬膜外。

软组织EERT主要应与横纹肌肉瘤及神经母细胞瘤鉴别。横纹肌肉瘤多见于2~6岁和10~19岁,密度/信号相对较均匀,增强后呈渐进性持续强化且周边强化明显;神经母细胞瘤多发生于交感神经节或肾上腺神经嵴,特征性表现为砂砾样钙化,腹膜后病变不仅可跨中线且可见腹腔动脉包埋征。

5 小结与展望

RT是一类好发于婴幼儿,且具有特征性横纹肌样细胞伴INI1或BRG1表达缺失的高度恶性多系肿瘤,其影像学表现取决于肿瘤部位、类型及内部组织结构等。临床、CT及MRI联合有助于诊断RT。

猜你喜欢

特征性横纹肌母细胞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的临床因素分析及宫腔镜下特征性差异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
成人肺原发性横纹肌肉瘤2例CT表现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祁连山南坡不同耕地类型土壤理化特征性分析
深圳市龙岗区麻疹发病时间与节气特征性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