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互联网+”市场监督管理的相关思考

2023-04-06吴桂兴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石龙分局

品牌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市场监管监督管理互联网+

文/吴桂兴 (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石龙分局)

新形势、新业态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焕然一新,一些传统的行业逐渐开始被淘汰或转型升级,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行业,这就要求市场监管机构必须以新的理念和思路来应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现代各行各业的企业发展中都不断普及,市场监督机构在工作中也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积极推广“互联网+市场监督”的工作模式,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提升为人民办事的能力,形成高效、公正和开放的市场监督体系。

一、“互联网+”市场监督管理概述

“互联网+”市场监督管理,即将现代互联网技术融入行政监管工作当中,使得行政工作模式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业态发展,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1]。利用“互联网+”开展市场监督管理不仅能够缩减传统工作机制下的条条框框,简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还能通过智能化的平台提升与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的联系,提升市场经营主体对执法监督队伍的工作配合和支持,实现市场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二、“互联网+”市场监督管理的一些问题

(一)缺乏科学调配,工作任务安排不平衡

首先,市场监督的工作安排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但是,在当前大量监管权、维权责任下放的情况下,部分地区的基层人员承担了与其能力不相适应的监管职责,如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及特种设备等监管任务,相对来说工作压力比较大。同时,上级部门对基层监管人员的业务指导力度还不够,一定程度上没有将上下贯通、有力执行的工作要求执行到位,也制约了市场监督管理的工作效果。

其次,在工商、质检和食药监管部门“三合一”之后,部分地区的市场监管岗位职责不够科学清晰,出现较多的“人少事多”“权小责大”“一人多岗”等现象,尤其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小马拉大车”现象比较突出,如某县市场监管局中负责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的基层工作人员只有5人,但仅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一项工作就要查500多个校内校外的餐饮机构,许多职责边界不明显,导致执法人员处于“超负荷”状态,再加上各部门之间缺少协作机制,从而导致基层执法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压力大、顾虑多,执法效能大打折扣。

(二)信息化建设不够强,科技优势发挥不充分

伴随着当前电商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企业商家利用互联网不断进行产品宣传和引流的同时,存在部分不规范甚至虚假宣传,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如外卖送餐、直播带货等新兴市场经济主体在许多城市发展中异军突起,但这些看似食材精美、光鲜亮丽的菜品宣传单背后却存在餐厨制作环境不卫生、食材不新鲜,甚至出现一些无法找到实际经营地址的“黑餐馆”,都在悄悄地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因此,市场监管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科技的优势,实现线上、线下全面监管,使市场监管的相关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落实到位,给丧失职业道德的不良企业商家不留任何法外之地。

但是,部分地区对相关市场监管的信息化建设不够强,一些利用互联网监管的重要应用系统不到位,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不强,还不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科技对其实现快速主动出击[3]。

(三)宣传力度不大,群众配合度不高

首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越来越详细完善,对进入市场经营的产品质量监管越来越严格,而较多企业和商家并没有重视这种“快节奏”的发展,从而不理解市场监管的工作,同时,也不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其次,市场监管的任务繁重,必须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这就离不开广泛的宣传教育。目前诸多地区在市场监管执法过程中不重视行业法规宣传,相关企业和商贩对市场执法工作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从而导致基层工作人员在执法监管过程中难度大,效率低。

(四)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来看,诸多地区市场监督执法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还不够完善,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在数量上储备不足,人员流动性较多。在基层执法部门合并之后,有编制的岗位数量相对缩减,在当今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现状下,也不利于招聘和引入年轻人才,现有的执法人员年龄偏大,退休之后缺少后继“接班人”,从而导致诸多地区的行政执法队伍在人员数量上配比不足,也就出现了“一人多岗”的现象。

二是在质量和结构上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些市场监管人员学历层次参差不齐,易导致监管业务的“短板”突出,如对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信息科技不够了解等,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前沿信息科技系统应用的推广和使用。

三、优化“互联网+”市场监督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一)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工作部署

科学规划,统筹部署执法监督工作是帮助市场监督基层人员实现减负、提高执法能力的必要前提,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举措。

一是坚持将基层减负政策落实到地,不断完善与基层工作人员的沟通与联系,积极开门“纳谏”,坚持定期召开基层监管人员代表会议,对当前基层执法存在的疑难杂症进行沟通交流,合理听取基层人员的相关建议和想法,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切实为基层监管队伍 “减负”。同时,可邀请相关社会知名教授、专家开展讲座,不断地丰富理论知识,拓宽监管视野,提高决策科学化,强力推进基层治理科学化、高效化的理论自信。

二是激励创新,促进干部敢于作为,坚持“严管”与“厚爱”兼容,在要求基层干部遵纪守法、追责问责的机制下,合理融入“容错纠错”机制,要结合实际的工作动机、环境条件和事件性质建立起容错纠错的制度机制,让基层干部“大胆”干事,切实扛起基层监管的责任和担当。同时要不断完善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员待遇保障,强化人文关怀,合理规划和分解任务,减少额外加班;增强物质激励和福利待遇,促进基层执法监管人员安心、健康工作。

三是细化业务,明确权责边界。市场监管工作复杂,如果不进行精细化分工管理,不仅理不清思绪,还增加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压力,因此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明确各岗位职责权限范围,保证“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才能更好地做好市场监管的各项工作。同时,要加强各部门之间协作沟通,确保案件移交及时、处理规范。

(二)科技赋能,推创“互联网+”市场监管模式

“十四五”规划指出“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的理念,要求在市场监管中要以科技赋能市场监管为主线,因此,要充分发挥出现代信息科技的优势和力量,积极推广“互联网+”市场监管的新监管模式。

一是积极打造网络市场监督管理平台,强化信息科技注入,不断提升网络市场监管的质量。促进“互联网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等紧密结合,建立健全网络市场的主体信息数据库,不断完善网络市场的监督管理,推动“互联网+”模式的智能化监督管理走深走实。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对市场的主体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实现智能化监督管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市场监督管理的专利及品牌建设意识,提升专利、品牌数据库容量,实现工商户的网络化、智能化、现代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智能化跟踪监督与管理[4]。

二是突出重点,科学预判。针对重点流通领域风险隐患企业及有违法违规历史的企业主建立大数据监管模型,从虚假注册、证件到期、日常检查及投诉举报等方面进行关联分析,及时掌握重点群体的经营状况和风险隐患,提前发现违规违法行为,从而提高市场监督的事前预判能力。如福州市自主研发了相关市场监管预警平台,能“纵向”到归集各级市场监督管理业务的数据信息,“横向”归集其他部门及市场主体的活动信息,还能“多维度”叠加消费者、媒体等网络舆情信息,在该平台的智能分析处理下,精准定位到隐藏在数据资源背后的违规违法线索和事前风险识别。

三是“人防+技防”,促进高效监管。以互联网、云计算及传感等技术为基础,积极打造人防与技防相结合一体化等市场监管,在农贸市场、种植基地等地方,积极推广“智慧监管+追本溯源”监督模式,利用信息条形码技术给每件农产品均附上“身份证”,上可查到供应商与种植户,下可追溯到食品加工商家和购买者,从而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在企事业餐厅、学校食堂等大型人群密集餐饮场所,深入推广利用视频监控为手段的“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对备餐环境、食材存放及制作过程等实施“零距离”检查,切实消除监管盲区[5]。同时,积极试行“智慧监管+信用评定”,每季度、年度通过现场测评群众口碑调查等信息评选出信用较好、群众满意的商家和企业,给予资金奖励,从而激发广大经营企业的积极性,将市场监管工作从“被动”状态逐渐转变为 “主动”状态。

(三)强化宣传,提升人民群众支持力度

一是开展 “主动送法”活动,不断增强监管服务对象的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在基层执法监督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对一些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药品管理及市场价格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现场讲解活动,同时与企业商家建立微信、QQ等监管群,实时推送一些案例处罚结果,引导企业商贩依法经营。对于农村地区,由于环境复杂、交通不便,基层执法部门要紧扣宣传主题,开展“送法下村”活动,以农村集市、农业知识培训等活动为抓手,对防止野生蘑菇中毒、食用过期食品、安全用药等知识广泛宣传,增强农村居民的法制安全意识。

二是建立长效宣传机制,坚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宣传工作融入日常监督管理当中,执法过程中开展说理式执法,现场指出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等,使其知错并主动改正,做好教育引导,增强企业主的自律守法意识。并设定考核标准,按归属区域经营主体的知法、守法情况为依据,并结合实际宣教效果,对相关监管人员开展考核激励等。还可以不断丰富宣传载体,利用报纸、电视和微信公众号及微博等,对市场监管的相关法律依据和违法违规营业的案例进行宣传警示,促使广大经营企业和商家严守法律底线,依法合规开展经济生产活动。

三是引导群众,强化消费者维权意识。积极利用漫画、公益广告及快手、抖音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消费者养成文明、健康、保护环境的消费理念。同时强化消费者维权渠道的体系建设,扩大举报电话和互联网举报平台的覆盖面,尤其是对老年人和学生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帮助和引导[6],积极开发手机终端维权APP等,开辟消费者快速受理和调解渠道,更好地满足社会消费者维权的便利化、快捷化需求。

(四)培养人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市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要紧抓人才工作,这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对当前执法队伍断层的现状,更应该重视起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一是优化市场监管执法队伍的待遇保障工作,提高高温补贴、艰苦地区补助及额外加班费用等,尤其要对基层工作干部给予适度的福利鼓励。以工作绩效、成果为依托,减少论资排辈的传统陋习,在进行干部选拔时要优先考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再者要保持现有的岗位编制不缩水,并且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理念和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真正把能挑重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提拔任用起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做到“人岗相适”,建设一支廉洁、精干、高效的监管队伍。

二是强化人才引进和招聘工作,坚持不断优化市场监督执法队伍的人才选聘渠道,盘点自身实际岗位人才需求,并结合地方紧缺型人才引进和年度公务员考试等机会,选聘一批思想觉悟高、思维活跃,基本素质较高的社会人才;也可以与高等院校合作,利用校园招聘的方式引进一批懂得现代信息科技、了解数据信息并且吃得下苦、弯得下腰、有志投身于市场监督执法的一批年轻人才,解决执法队伍人员数量不足的难题。

三是强化培训培养,树立工作目标,年轻人才在从校园进入职场的初期,容易好高骛远、心态不稳,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产生懈怠、辞职的想法和理念。因此,要不断细化优化对创新人才的培训、培养机制,强化人文关怀,相关上级领导要积极向新员工开展谈心慰问活动。鼓励新老干部建立起良好的“亦师亦友”关系,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要多进行关怀和帮助,通过优秀干部攻坚克难的实际案例和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为新员工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和风向标,促使新员工在入职初期就明确了未来三年的职业规划和成长目标,以饱满的工作激情和良好的工作状态茁壮成长,快速成为未来市场监管工作的骨干力量。

四、结束语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长期以来,市场监管工作总会遇到一些监管难点和痛点,但是在建设服务新政府理念下,应当不断强化监管队伍建设、优化服务质量,强化监管手段,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打造安全和谐的市场环境。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市场监督执法的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应对之策,如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工作部署;科技赋能,推进“互联网+”市场监管工作模式;强化宣传,提升人民群众支持力度;培养人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举措,促进市场监管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猜你喜欢

市场监管监督管理互联网+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河北市场监管周年回望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种子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论土地市场监管机构的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