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文化的纪录价值与传播意义
——以纪录片《黄河人家》为例

2023-04-06李瑞阳郑州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郑州450008

名作欣赏 2023年8期
关键词:共情黄河纪录片

⊙李瑞阳[郑州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郑州 450008]

⊙庄立薇[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永安 366013]

⊙贾玉玲[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

在中国,人与黄河的关系从不疏远。不论是古代文人骚客凭栏远眺黄河留下的或喜或悲,还是当今所说的“黄河文明”“黄河文化”,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句。在时空的维度上,奔腾不息的黄河已经凝固成中华文化中一个固定的符号。作为母亲河,中国人对黄河也有深厚的情感,它是徜徉于世世代代华夏子孙心中的一股暖流,无论在政治、文化、生态还是经济上,黄河都是需要被牢牢“凝视”的重要载体。黄河一路东流,不舍昼夜,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们也从未停止匆匆步履,他们为生活、为质朴的传承、为肩上的责任躬行着“奋斗”二字。

八集电视纪录片《黄河人家》讲述了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的故事,他们与黄河共生共存。在叙事策略和叙事视角的选择下,我们看见那些居于“无尽远方”的“无数人们”,感受“黄河人家”的生活质感,聆听他们和黄河之间的故事;在笑泪中,共情于他们的生活际遇,从中触碰到鲜活的、充满肌理感的黄河人情;同时也能目睹在新旧更替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日新月异。

一、大小相承中讲述黄河故事

“黄河”,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密又疏远的概念。大多数时候,“黄河”对于中国人而言承载的只是“符号意义”。要讲好“黄河故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八集电视纪录片《黄河人家》聚焦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的故事,将宏大的“黄河”概念具化到一个一个小家庭、小人物身上,呈现出对“黄河故事”的另一种书写。

首先,以大时代里的小人家作为呈现主体,通过“平民化”的讲述,将镜头贴近普通人。作为一种叙事手法,以记录生活本真为基本任务的电视纪录片,所承负的使命之一,就是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并由此揭示其内在价值。①《黄河人家》的平民化叙事关注黄河流域普通人的生活与生存际遇,从而便于将其所生活的时代本真全盘托出。远方篇中曲麻莱县青梅一家、水土篇中宁县袁海文一家、安澜篇中张飞一家三代、家园篇中华生明一家、共生篇中扎琼巴让一家、守护篇中薛刚一家、纳新篇中叶倩文一家、新生篇中谢书记一家,他们无一例外与傍黄河而居的千万小家无异,讲述他们的故事,其实是展现出黄河流域一带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在片中,我们看到藏族的小伙子青梅是家中唯一传承父亲民族服饰制作手艺的孩子,为了精进藏袍制作工艺,他从牧区到城市,脚下的传统脚蹬缝纫机也更换成电动缝纫机,随后开启创业之路,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下,青梅传承家业,得以在缝纫机上找到安稳;袁海文在气候恶劣的宁夏种植出高品质的硒砂瓜,黄河扬灌工程给予这方贫瘠的土地生的希望,西瓜品质左右行情,让瓜农掌握硒砂瓜的交易主动权,对于袁海文来说,培育硒砂瓜不仅是生计,更是家族责任的延续;“远看卖炭翁,近看修防工”,长年累月与黄河打交道的修黄工张飞在一次次涨潮落潮中摸清了黄河的脾气和秉性,但也因为缺席自家孩子的成长而感到遗憾,工作与家庭是他难以权衡的两部分,为了母亲河的长治久安,他不得已舍小家护大家……他们的人生虽然没有荡气回肠、跌宕起伏的史诗感,但给观众展现出另一种生活方式,填补了平民化叙事可能带来的“空白”。

其次,宏大背景的微叙事策略。《黄河人家》采用微叙事的叙事策略,为纪录片叙事提供了必要性的碎片化补充。单集25 分钟左右的片长体量较为微小,其中包含的故事内容却不显单薄,既有对当地历史与自然环境的简要介绍,也有对这些小人家们生活和工作细节的展现,当然,故事的主体对象依旧是“人家”,“远方”“水土”“安澜”“纳新”“共生”等篇节的取名,凝练地概括了每个故事的主题。节气叙事的加入暗示时间更迭,同时也展现了黄河的“脾气”及其流域季节性的自然风光。黄河人家的工作生活与黄河的季节性变化息息相关,安澜篇中,小暑时节,黄河迎来汛期,秋分时节,修防工们摸排被潮汛冲垮的坝底,冬至时节,黄河进入凌汛期,修防工们才与黄河一同平静下来,获得暂时的放松,微叙事呈现出了细节,镜头描述细微,拍摄治黄人磨破的双手,正是以细节彰显了黄河人的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黄河人家》每一集都以习近平主席的语录做单片注脚,用新闻播报做背景交代。伴随着习近平语录和新闻播报展开每一集的故事,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地为故事叙述提供足够的信息量,以充盈故事的时间背景和政策背景。但是这样的开篇并不会让观众只看到“大”的政治话语和意识形态,反而通过片中制作藏袍的基本要求和精细的手工流程、渔民们夜行出海的细节描绘、古纱灯精湛而考究的制作工艺等这些小处的缝补,让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活细微和“黄河”这个“大”话题衔接了起来。微叙事策略的参与,让“大主题”有了细枝末节的质感,让叙事更加入微入心。

二、笑泪交织里洞见黄河人情

讲好“黄河故事”,就要明确“为谁而讲”和“讲什么”的问题。《黄河人家》的落脚不是宏大的政治宣传和空泛的口号,它将叙事视角贴近人民群众,以情感共鸣提高情感认同,将“黄河故事”讲得质朴又真诚,让观众在笑泪交织里洞见黄河人情。

在《黄河人家》的每一集中,我们几乎都能看见镜头记录下的欢笑与泪水:手艺人因古纱灯被重新点亮而红了眼圈,因老宅子搬迁而热泪盈眶;华生明笑着在黄河边给儿子介绍植树造林,因为赢了苹果大赛而放声欢笑;高喜伟为了村子与家庭疏离而流下了委屈之泪,但又在“农民丰收节”露出了笑脸;共生篇中拍摄了若尔盖草原上牧民们憨厚淳朴的笑、巴让母亲看见儿子治理的草原后的欣慰笑容;还有山东营口叶倩文带货直播时爽朗的笑、渔船丰收时的笑、展示成绩时骄傲的笑,以及出海与留守儿子通电话时自责的泪;安澜篇里有黄河开封段的水坝坍塌,张飞让新保险员露出磨烂的手的憨笑;再有青梅藏袍获奖后羞涩的、自豪的、满足的笑……这些笑和泪将人们受地域环境制约而存在的差异弥补缝合,让观众随着片子里的情绪而心绪起伏。《黄河人家》通过对拍摄对象表情的直接呈现,有力地将情绪传达给荧幕前的观众,是强化共情张力和感染力,从而勾起观众情感共鸣和获得观众认同的有效手段。

人本主义创始人卡尔·兰塞姆·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提出共情(empathy)是“深入他人内心去体验对方的情感与思维”,也就是感同身受。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共情的发展是基于个人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反应与分享。霍夫曼分析了共情的两种定义:一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心理状态的感知,另一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替代性的情感反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共鸣”“身临其境”。也有学者指出,共情的产生包含“情绪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和“共情关注”(empathic concern)三种成分或三个阶段。“爱”是共情的基础,沟通能够促进共情,共情因对象因情境而变。②作为一档主旋律的电视纪录片,《黄河人家》的传播目的毫无疑问是“文化认同与共情”。尽管它的拍摄手法较为传统,但对拍摄内容和细节的选择呈现不失为一种艺术性的表达。尤其是对笑和泪的细微表情的捕捉,构成了本片的一种微叙事特色,也是引发共情产生的第一阶段运作——情绪感染。这些笑与泪中都蕴含着不同的情绪,但都是简单直接的情感表露,略显单调的直面性镜头,虽然没有精心挑选的拍摄角度和刁钻的摄影机运动调度,但却有着天然朴素的情绪感染力。当然,这些情感流露的镜头看似自然,实则却渗透着摄影师的主观性,试图通过捕捉这些瞬间的表情,强化共情张力。当片中人物难以名状的情愫具象为笑泪呈现在画面上时,其实胜过了精心编排的旁白和画外音,弥散着质朴的人情味,生动诠释了黄河人情。经历了第一阶段的“情绪感染”之后,才会润物无声地让观众对本片的主题思想和“观点”进行“采择”,最终实现“共情关注”。

三、新旧更迭下谱写黄河华章

黄河不仅仅是一条大河,其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将人类的生活经验与认识通过象征符号传递出来,构建人民基于对黄河文化情感认同的共通的意义空间,从而引领社会实践的发展。③在时代的更迭之下,黄河文化也迎来了新的内涵,新与旧的碰撞在这片沃土上激荡出阵阵热浪。《黄河人家》中展现出的十个家庭的人生轨迹与黄河息息相关,透过黄河岸边的这些“人”,我们在镜头里也看见了老环境创造的新生机,感受到了老传统与新思想的碰撞,更听到了老文化的新表达,它们共同书写着新旧更迭下的新的“黄河华章”。

新与旧,首先是关乎“时间”的概念。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节气叙事”是《黄河人家》作为电视纪录片的一个显著特征——以中国传统文化衍生的独特时间为我们谱写了“光阴的流逝与延宕”:“它以四时、节气、节日为时间节点进行叙事,同时它更遵从时空合一的民族思维,将时间汇入物象、物候、地域等艺术意象之中,在完成叙事需要的同时,构建出民族化的美学风格。”④其次,《黄河人家》的纪录对象是“黄河”,更是“黄河人”,“新与旧”除了是对时间的书写,更落到了“人”这一主体上。这种关乎时间与人的纪录,在本片中呈现出了明显的更迭状与延宕感。

在《黄河人家》中,宁夏中宁县从“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变成硒砂瓜的著名产地,让身体有缺陷的瓜农都可以脱贫致富;新生篇中张振祥搬离老宅乔迁新居,新旧思想碰撞迸发出了新的成果;在家园篇中华国华与父亲华生明发生了理念上的冲突,他执意植下自己的苹果树,带领村民建起了苹果园,办起了苹果大赛,父亲华生明也传承老一辈的精神而继续水土治理工作,让村子从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砒砂岩发展成生机勃勃的绿水青山;守护篇中水文站技术员调岗潼关站是追随了老站长的足迹,而新的一批大学生入职水文站是接续技术员的责任;共生篇中扎琼巴让种草治沙,作为后辈的巴让的侄子则回到草原用新媒体传播草原保护;安澜篇中张飞继承姥爷、舅舅的事业,继续保卫黄河;新生篇记录了传统文化的新时代表达,老城墙变成了网红打卡地;纳新篇中直播卖货的渔民夫妻坚守着大海的馈赠,也懂得用新媒体将大海的礼物送往全国各地。这些传承与创新为新时代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赋能,黄河在一户户黄河人家的奋斗下迎来新面貌。

在节气的变换之下,黄河故事也在轮转。值得注意的是,《黄河人家》在每一集结尾都有即时vlog 更新时间节点,除了是对时间的赓续,也是形式上的创新。vlog 以主人公的镜头展现生活的现状,显得亲切真实。这也是这档纪录片的用心之处,普通人的命运故事绝不止于纪录片的“他纪录”镜头,而是将镜头交还给这些普通人,以他们的“自拍”作为章节的结束。在电视纪录片里,镜头意味着“权力”,它呈现画面,有选择权和决定权,《黄河人家》的镜头从专业的摄制组交还给这些“黄河人”,是一种突破,更是一种尊重,让普通人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

大河东去,步履不停。大河既特指黄河,也寓意漫长的发展过程,黄河流域的风光在《黄河人家》大全景的航拍镜头下尽显旖旎。黄河奔腾,黄河岸上那一户户小人家在创新与传承之路上从未止步。《黄河人家》为我们展开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图,在黄河人家的日常中,黄河流域“大漠孤烟”的荒芜形象也揉进了一丝温情的烟火气。纪录片开篇说,黄河的第一滴水从发源地约古宗涌出,穿过华夏大地汇入世界。而如今,那些处于无尽远方的无数人们依旧在谱写黄河新的故事。

①王一鸣:《展现平凡中的价值蕴含——电视短纪录片的平民化视角》,《记者摇篮》2007年第7期。

② 吴飞:《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第5期。

③马治军:《黄河文化的形象演绎与精神生态的道德救赎:评李佩甫长篇新作〈河洛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第4期。

④ 王海洲、丁明:《“逝者如斯夫”:中国电影的时间叙事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共情黄河纪录片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河』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