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竞技行动”全方位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为例

2023-04-05张晓南邢怀静安丙俭

河南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科技型行动计划入库

张晓南 邢怀静 安丙俭

(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1)

0 引言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要求帮助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中小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占据了山东经济的“半壁江山”,已经成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和重要推动力。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60万户,位居全国第二位。

1 山东省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培育和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的长期战略,围绕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拿出“真金白银”,制定“真招实招”,通过完善精准帮扶机制、搭建特色服务平台、加强创新支持力度,以全方位、精细化的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1.1 针对创业成本高、风险大问题

山东省强化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厚植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沃土,为初创企业和科研团队创业提供必要的空间与服务。2019年山东省修订完善了《山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绩效评价指标进行量化,促进孵化机构提质增效。依据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年度绩效,每培育1家高新技术企业补助10万元,每家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每年最高补助200万元。截至2020年,山东省拥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77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8家,全省在孵企业数量达到2.5万家,数量位居全国各省份前列。

1.2 针对研发投入不足问题

2016年底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含)以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按其当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费用总额的10%给予补助。2021年共落实资金9.71亿元,惠及企业6 368家,有力激发了企业研发活动的积极性。

1.3 针对优秀科技人才紧缺问题

2018年山东省出台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或参与项目合作;允许他们采取在职、兼职或离岗的方式创新创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6月底,共有1 735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以不同形式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实施“千名博士进企业计划”,计划利用5年时间,每年选派200名左右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作的青年博士到中小企业等开展合作、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1.4 针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山东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为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时产生的不良贷款最高承担70%的本金损失。2021年,山东省印发《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实施细则(暂行)》,“对首次纳入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备案并按时还本付息的企业,按实际支付贷款利息的40%给予一次性补贴,每个企业最高贴息50万元”“将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备案额度由1 000万元提高到2 000万元”。新政效果凸显,2021年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145.34亿元,较上年增长45.2%。

1.5 针对创新资源获取不畅问题

山东省设立了“创新券”补助资金,对省内中小微企业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学仪器设备发生的费用给予补助。2019年修改完善“创新券”管理办法,缩短“创新券”兑付周期,压缩审核环节,提高“创新券”管理使用效率。2022年山东省进一步完善创新券使用管理办法,在入网范围、兑付时限等方面做了进一步优化升级。

1.6 为了避免政策“小”“散”或者碎片化的问题

山东省制定出台了《山东省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围绕培育创新能力强、高成长性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微企业并最终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制定完善了“小升高”财政补助政策。对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中小微企业给予10万元补助。“小升高”补助资金从2017年度的4 650万元,惠及企业465家,增长至2020年度的18 580万元,惠及中小微企业1 858家。

2 “创新竞技行动计划”为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7年山东省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办赛基础上,全面创新办赛模式,组织实施“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氛围。据统计,“行动计划”举办五届以来,吸引近8 000家企业(团队)参赛,省级财政扶持资金达3.356亿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 000余家,已成为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

2.1 营造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氛围

为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和动力,提高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参与度和创新成效获得感,山东省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大赛的政策措施,在项目立项、土地供给、科技金融、资源配置、大型仪器共享、优惠政策落实等方面,加大对参赛企业的支持力度。对大赛胜出企业和团队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和科技金融后补助支持范围;对推荐国赛的优胜企业,按中央奖励额度1∶1的比例给予配套支持;对胜出后1年内首次获得风投基金、产业基金等创业资本支持的企业,按投资金额的10%给予跟进支持,每家企业最高可获得100万元的补助支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有近8 000家企业和团队报名参赛,共为1 691家胜出企业和团队提供科技计划、科技金融等补助经费支持近3.1亿元,推荐250余家企业参加全国行业总决赛,其中36家在国赛获奖,获得中央奖励资金1 100万元。

2.2 培育壮大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规模

“行动计划”要求参赛企业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登记编号。为取得参赛资格,享受赛事各项扶持政策,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申报入库。2022年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服务工作在全国率先启动,截至目前,全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5万家,较去年增长22.3%。在企业数量高速增长的同时,质量也得到稳步提升。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21年度研发投入经费784亿元,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9.48%;拥有Ⅰ类知识产权约3万件;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为28.9%,新增就业15.4万人,一大批科技人才实现创新型就业。

2.3 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

大赛邀请金融投资机构全程参与大赛并对获胜企业跟踪支持,为企业和金融、创投机构架起了沟通桥梁。2021年“行动计划”邀请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作为大赛支持单位,为参赛企业提供信贷融资、创投服务、产业对接等服务;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配置信贷融资产品,提供信息资讯服务。对优胜企业,建设银行根据信贷政策,配置科技补偿贷、齐鲁人才贷、小微快贷等产品,给予最高1 000万元的贷款授信支持。2022年山东赛区在此基础上引入深圳证券交易所科融通平台为大赛支持单位,对参赛企业融资对接情况进行精准对接和跟踪服务。

2.4 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

“行动计划”围绕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聚焦从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创新发展全链条,符合条件的参赛企业均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小升高”补助、创新券等普惠性政策;推荐列入科技股权投资项目范围,推荐给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活动合作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机构;推荐到银行给予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支持,并享受贷款贴息政策;享受山东省金融顾问服务等科技金融支持措施,极大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2018年支持的332个项目产生了598项专利,形成核心关键技术664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465项;2019年支持的420个项目产生专利1 260项,形成核心关键技术672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546项。

3 存在的问题

3.1 参赛企业数量有下滑趋势

自2017年实施“行动计划”至2020年,企业报名踊跃,参赛数量连续4年攀升,2020年参赛企业数超过2 200家,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企业参赛积极性降低,参赛数量明显下滑。为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2022年“行动计划”放宽参赛条件,取消了企业报名参赛须注册成立十年内的限制,同时放宽企业入库时限,但是政策效果不显著,2022年参赛企业数不到1 500家。

3.2 项目质量有待提升

据统计,2018—2021年山东省共推荐202家企业参加全国总决赛,其中获得优秀奖60家。2018年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全国行业总决赛中荣获三等奖。这也是历届赛事山东赛区企业取得的最佳成绩。山东赛区在全国大赛中的获奖级别、数量与山东省数量庞大、基础雄厚的企业规模不成正比。

3.3 参赛企业入库意识不强

2017年,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研究制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建设“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和“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对纳入信息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支持和精准服务,制定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先支持纳入信息库的企业。从2018年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开始,要求入围全国行业总决赛的成长组企业,必须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入库登记编号要求。即便如此,仍有很大比例的企业由于各方面原因,入库积极性不高[2]。2022年山东赛区有1 243家成长组企业报名参赛,登记入库1 126家,入库率仅为79.7%。

3.4 政策落实周期长

山东赛区设立团队赛,为在参赛阶段尚未注册成立企业,且拥有科技创新成果和创业计划的省内外创业团队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大赛优胜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赛后一年内在山东注册成立企业的,可获得最高10万元科技计划项目补助支持,优先推荐到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落地,享受最新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和孵化服务等。但由于这些政策的落实往往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使得政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3.5 赛后跟踪服务不到位

“行动计划”不单纯是发掘项目,更重要的是为好企业好团队提供政策、人才、市场支持,以及资本对接、信贷支持等方方面面的后续服务。山东赛区赛后对企业动态跟踪和服务不够,企业在赛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能及时了解,成果转化信息不能及时获取,优胜团队落户情况以及落户企业的存活情况、发展情况不能及时分析。“行动计划”赛事效果问题总结和需求调研不充分,无法为今后赛事提供有益经验和改进意见。

4 意见建议

4.1 建立优秀科技企业库

2022年山东省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5万家,较去年增长22.3%。山东省拥有如此庞大的市场主体,应利用赛事,吸引和遴选出更多的具有硬科技创新、高成长属性的优秀企业参与进来,进一步扩大大赛优选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资源集聚力,培育和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

4.2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积极性

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政策宣传培训,大力宣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金融补助、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贷款以及创新券、“小升高”、研发费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全力提高企业入库的积极性。

4.3 进一步完善普惠性创新政策扶持体系

科技型初创企业迫切需要政策激励和资金支持,建议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支持力度,并鼓励各级政府设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项资金,帮助企业化解风险、快速成长。

4.4 加强赛后跟踪服务,促进参赛项目成果转化

一是对大赛优秀的项目进行持续跟踪,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参赛项目落地情况,推动企业加快成果转化。二是收集和梳理参赛企业的融投资意向及创新发展需求,组织有关投融资机构、银行、行业协会有针对性地与企业进行对接[3],给予企业未来发展建设性建议。

4.5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大赛绩效管理[4]

制定科学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行动计划”绩效评价体系,对参赛企业发展状况、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对大赛实施成效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和结果评价,为后续大赛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提升大赛品质。

5 结语

通过实施“创新行动计划”,让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展示创新创业的成就,让银行、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了解和评判企业创新成就,为技术成果转化和社会资本更好地结合,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创造条件,营造全省全社会共同关注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促进山东省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

猜你喜欢

科技型行动计划入库
重磅!广东省“三旧”改造标图入库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②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①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㵲阳河守护行动计划
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如何制定30天行动计划?
身临其境探究竟 主动思考完任务——《仓储与配送实务》入库作业之“入库订单处理”教学案例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