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温阳补气摄血理论探讨参附注射液防治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2023-04-05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4期
关键词:补气温阳内皮

高 远

(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药剂科,上海,201600)

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I)是通过提取人参、附子的有效成分而制成的中成药注射液,具有益气温阳之效,目前临床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休克、感染等急危重症的治疗。结合临床及文献发现,其对于部分创伤及出血性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而理论可归根于“温阳补气摄血”。在传统中医药概念中,出血为血不行脉而出,或内外邪患迫血而血行过速,或脉伤而血脉破损,或血脉不通而阻血,但其根本在于血中无形之气,对于有形之血的调摄。故言不可见血止血,也言“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速当急固”。在出血病变之时,予以温阳补气之法,可有效调摄血脉。其调摄可为双向效能,血虚则气推血行,或气血互生,可填补容量不足、改善血流整体状态;血凝则温化气盛,气促血脉通行,或可抗凝抗栓;血脱则可摄血留于脉中,或可改善凝血、调控血管内皮;基于脾肾先后双天的温补,效能深入到血络微循环,扶正固脱或可对全身脏腑血脉均有疗效,如预防性保护胃肠道功能、肾脏功能等。本文基于此理论并结合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深入研究SFI 在出血性相关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出血性疾病的运用诊治历史已有千年,在大量失血后,人参为补气固脱的首选,而附子也为回阳挽逆的要药,特别是针对虚寒之体,更为合适。目前,SFI 在急危重症的运用研究中逐渐证实其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的作用。有研究者从理论层面认为其可作用于凝血纤溶系统,减少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的损耗,不仅能辅助输血治疗,还可降低大量补液输血带来的循环负荷、提高心脏的功能储备[1]。于是,在早年有部分医家系统地运用SFI 治疗溃疡出血和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2-3]。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对于出血性疾病的范围及具体的调控机制都有相应的探讨,目前作用方向大致可分为补充血流容量、调节容量负荷、抗凝抗血栓、调节脏器血流及全身免疫系统。

1 温阳补气生津——容量补充与容量负荷调控

1.1 基础研究

基于气血互补理论,针对失血性的疾病,可双向调整血液状态。有中国学者运用SFI 治疗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HS)的实验猪,发现SFI 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形成、降低内皮活化水平,保证血流量[4]。另一个类似的研究也针对HS 猪模型,发现SFI 组的脑微血管内皮损伤和间质水肿减轻,提示SFI 可改善脑部微循环供血,减轻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为诱导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NO)和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4 的表达相关[5]。另一个研究利用SFI 干预猪心肌缺血-再灌注术后,发现SFI 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可能与肿瘤坏死因子、e-选择素相关[6]。一项针对心肺复苏的研究以16 头白猪作为研究对象施以SFI,将其麻醉后测量冠状动脉灌注压,发现SFI显著改善了微血管的循环[7]。在早期还有一项针对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的研究发现,SFI 可引起胸主动脉明显舒张,这与NO 相关,并且发现其中红人参皂苷可能是SFI 血管扩张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8]。

1.2 临床研究

当研究逐步深入到临床,针对全身性容量不足的疾病,张建峰等[9]发现运用SFI 治疗对老年HS 患者效果良好,可改善血流动力,调整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对于远期脏腑损伤有预防作用;同样,针对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发现,SFI 可促进颅内高压合并HS 患者复苏,有效改善脑氧代谢和血流灌注,降低颅内压,利于神经功能康复[10]。另一项类似的研究也提示SFI 在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时,可降低患侧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改善脑血管痉挛状态,保证有效灌注压,真正形成了双向的血流调节和容量的负荷保护[11];而其相应的颅内靶点主要还是集中在脑脊液NO、内皮素-1 的调节[12]。另一项研究发现,对急性失血后再灌注早期应用SFI 可降低脑AQP-4 的表达,以此改善脑血流状态[13]。除了对脑血管的血流调整,针对心肺相关血管血流也有良好的调摄作用,刘亮等[14]发现在冠状动脉内注射SFI 可调节急性冠脉综合征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状态,改善微血管灌注,促进患者预后;马民等[15]则是针对急性肺损伤的血管病变展开研究,发现利用SFI 可改善血管内皮性质,其观察指标主要也是集中在NO、内皮素等。可见SFI 对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的血流容量具有一定的保护调整作用。

2 温化痰瘀——抗凝抗血栓

血液的内外凝血系统是控制出血性疾病的关键,抗凝是极其关键的环节,而归于血凝,多为寒结血凝,或夹饮夹痰,参附则温化气盛,气复可促血脉通行,温血则可化寒通脉,以此抗凝抗栓;但见血脱,又可摄血留于脉中,或可改善凝血、调控血管内皮等,充分体现了双向调摄的作用特点。一项针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猪模型研究发现SFI 可降低组织因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 水平,升高抗凝血酶Ⅲ和蛋白C 水平,另外SFI 还可降低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和可溶性内皮蛋白C 受体水平,表明SFI 可抑制心脏骤停后的凝血-纤溶功能障碍,这可能与减轻内皮损伤和改善系统代谢有关[16]。

2.1 复苏与休克

在临床研究中,有研究发现多发伤伴HS 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可联合SFI 治疗,可改善凝血及炎症因子,促进复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17]。另一项纳入98 例研究对象的研究也发现SFI 可改善HS 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高凝状态,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减少休克后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多 器 官 功 能 障 碍 综 合 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全身炎症反应综 合 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发生[18]。最近的一项120 例大样本的研究则进一步证明了早期运用SFI 治疗多发伤合并HS 可改善凝血功能和炎症反应[19]。

2.2 感染合并凝血紊乱

临床上更多研究发现,SFI 可有效干预感染合并凝血的病变,或许一方面是基于SFI 的扶正固脱之性,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减轻感染,另一方面则是温阳补气对于气血的调整。一项小样本研究针对脓毒症肺损伤,发现SFI 可有效降低感染因子、D-二聚体水平,缩短凝血时间,还可提高纤维蛋白原水平[20]。一项针对小儿脓毒症的研究也同样发现,SFI虽然不能整体改善死亡率,但是联合低分子肝素对于凝血具有积极的作用[21]。除了脓毒症,更多的研究集中于肺部感染的病变,一项研究将SFI 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肺炎,发现SFI 可改善凝血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并且最终改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Ⅱ评分[22]。同样的研究则是将SFI 和炎琥宁联合,发现SFI 组可改善患者凝血状态,调节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如血栓弹力图、D-二聚体、血小板等,可预防DIC 的发生[23]。

2.3 颅内血管病变和外科术后

另一个重点领域是颅内相关血管的病变,主要是针对术后及远期的血栓防治,这也是SFI 对于全身性血液循环的促进。一项针对创伤性SAH 患者的研究发现,SFI 结合尼莫地平注射液可改善炎症及凝血,减少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等不良反应[24]。另一个SAH 的研究同样发现早期应用SFI 可有效预防血管痉挛,预防颅脑损伤后微血栓的形成,降低脑梗死风险[25]。一项脑梗死研究发现SFI 可特异性地改善凝血指标,改善脑梗死高凝状态[26]。同样,外科手术后患者也面临着重大的血栓风险,一项腹部手术后研究发现,利伐沙班联合SFI 可调节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有效预防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27]。另一项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核实了SFI 对腹部术后下肢DVT 有预防作用,主要可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形成[28]。除了腹部手术,一项针对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研究发现,不同于通常的剂量,大剂量SFI 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高凝状态、预防DVT 形成,相关指标主要还是集中于凝血及D-二聚体水平[29]。一项更大范围的骨科创伤手术研究发现,在麻醉前更早地给予SFI可有效减少术后DVT 的发生[30]。

3 固护脾肾、气血生化——调节脏器血流及全身免疫系统

人参附子二药,其中人参可入五脏,大补五脏元气,而附子则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壮肾阳,二者基于脾肾先后双天的温补,效能深入到血络微循环,扶正固脱或可对全身脏腑血脉均有疗效,以此保证相关的脏器血流和气血供应,如预防性地保护脑功能、胃肠道功能、肾脏功能等。

一项研究将60 例严重创伤失血患者和30 名健康人对比,发现SFI 可改善T 细胞亚群和NK 细胞的免疫障碍[31]。基于“肾主骨”理论,骨髓为肾精之精华。针对一项因多发性骨折失血过多者的研究发现,SFI 通过骨髓腔的有效输注,可间接加强心肌功能,充盈组织灌注,改善组织缺血缺氧[32]。一项针对脑微出血的病例研究发现,加用SFI 可改善出血,并且减少对于认知障碍的损伤,其机制可能是调节血清中胱抑素C(CysC)和糖(Glu)指标变化[33]。另一项针对动脉瘤性SAH的研究发现,SFI 联合亚低温可维持肺氧合功能,通过调节机体神经体液等可具有一定的脑、肺保护功能,这也客观体现了气血津液对于肺脏功能的维护[34]。除了肺保护,另一项研究则是在猪复苏模型中运用SFI,发现其可明显减轻复苏后肾损伤[35]。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系统炎症和细胞凋亡有关,反映了温肾壮肾之效;同样,基于温阳健脾补气,SFI 可有效保护胃肠道功能,在一项针对复苏的大型研究中,与常规液体复苏相比,SFI 可维持肠道微循环灌注,有较强的对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36]。

4 讨论与总结

综上所述,目前SFI 针对出血性相关疾病,不论是大血管还是微循环都有相应的运用,其主要运用在失血性休克、重症感染后凝血紊乱、心肺复苏、冠脉病变、颅内出血、相关外科手术术后等。治疗原则集中于三个方面:一为保护容量负荷和血液循环;二为对于凝血纤溶系统的双向调摄,在抗凝抗栓、止血方面的积极运用;三则通过扶正固脱补气,可对全身免疫及脏腑血流供应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关于运用SFI 的理念以西化式思维为主,而逐渐脱离了对于中医药本身的功效和治疗原则的思考,因此,需要更多地聚焦于人参与附子二药的中医药性质,可在根本上不断拓宽运用范围,观察运用的边界和范围;其次,急危重症的SFI 运用,要更加注重剂量的研究,正所谓“不传之秘在于量”,面临疾病的凶险则更加需要突破的勇气,关于剂量的进一步深入,也是对于规范化运用中医药、合理量化中医药制品的重要步骤;最后,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整体化、辨证统一的思维特点,深入SFI 对于多脏腑功能保护的研究,特别是对于人体先天、后天的脾肾二脏的保护,尽量在未病及已病时提前固护,发挥中医药治未病、防病变的特点和优势。

猜你喜欢

补气温阳内皮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安神补气丸中8种成分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健脾补气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