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韵文化视野下的宋词声乐作品的音乐分析与演唱诠释*

2023-04-05潘冠泽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3期
关键词:宋韵青玉案宋词

潘冠泽(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宋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灿烂的宝贵财富,宋代时期,经济、文化都获得了空前繁荣,音乐不仅流传于宫廷侯爵,更深入流传于百姓家中。尤其是宋词更是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瑰宝。宋词意境优美、读来朗朗上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音乐作品中。加强对宋词声乐作品的了解和分析,能够更好感知宋韵文化的特色和魅力,也能更好地了解宋代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本文将详细探讨宋韵文化、宋词声乐作品的特点,并以《青玉案·元夕》为例,详细分析宋词声乐作品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

音乐作品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能够丰富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给予人们好的精神享受,也能放松人们心灵,抒发人们的情绪,音乐作品的题材和类型也越来越丰富,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其中宋词声乐作品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宋词声乐作品是以宋词作为歌曲的歌词,通过现代化的谱曲手段,有效提高音乐作品的特色,给予人们更好的视听享受。因此,必须加强对宋词声乐作品的了解和认知,不断挖掘宋词声乐作品的特色和魅力,既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增强文化自信。

一、宋韵文化概述

宋朝是中国古代非常特殊的时期,期间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同时文化也得到了较大繁荣。特别是音乐,深入影响人们的生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不光是宫廷中,也包括平民百姓中。音乐最为发达的地区大多是勾栏瓦舍,勾栏瓦舍中的人们通过音乐来休闲娱乐,有些有名的艺人还会被请到宫廷侯爵中进行表演,同时宫廷侯爵中也有部分艺人会到勾栏瓦舍中进行指导和交流。

因此,宋朝的音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音乐题材中,宋词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在音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宋韵文化是从宋代流传至今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宋朝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中非常光辉灿烂的一笔,宋韵文化包含制度、经济、军事、政治等多方面,宋韵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承性、独特性,是一种传承和渗透。宋韵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推动着中国文化不断发展。关于宋韵文化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多,质量相对较高,涉及范围相对较广,包含对宋韵文化的形态特征、精神实质的初步研究,对于宋代历史文化的相关研究,对于宋朝文人非常具有特色的历史遗迹和相关贡献的研究;对于宋代相关文学资料的研究;对于宋代相关文学艺术的具体研究。通过对宋韵文化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重点文化的实质和内涵,了解宋韵文化的灵魂和外延,了解宋韵文化的文明意义、历史特征和时代属性。加强对宋韵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充分挖掘出能够对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产生鼓舞的重要力量,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和精神品质,还能让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更具有价值的项目,有效促进各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声乐作品的研究和分析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将目光放到宋代声乐作品的研究中,使得宋韵文化传承度更高,影响力更广。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对宋朝音乐作品进行改变再次创作,有效赋予宋朝声乐作品新的精神面貌和生命力。

二、宋韵声乐作品概述

想要更好地了解宋韵文化,就必须加强对宋词的了解,宋词作为宋韵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宋韵文化。宋词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宋代的经济、军事、政治等多方面的浓缩,是研究宋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宋词最早是诞生于隋朝时期,在宋代达到了巅峰,能够充分反映出宋代文化的特质。宋词的齐言句和长短句并存,读来朗朗上口,也非常适合谱写成曲,具有较高的传唱性。宋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倡导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加强对宋词的了解和研究能够更好增强人们的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能更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这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助力,因此必须加强对宋词文化的了解。

宋词声乐作品的词大多是宋词题材,而曲子有古曲,也有现代作曲家谱曲。宋词声乐作品是近年来非常流行和火爆的音乐形式,调式、旋律、节奏等都具有较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味,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音乐作品和题材。在宋词声乐作品中,能够给人们以强有力的听觉冲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同时,宋词声乐作品的发展也能有效提高人们的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更好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宋词声乐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非常值得了解和学习。首先,宋词声乐作品的词是宋词,这是宋词声乐作品区别于其他音乐作品的根本区别,这也使得宋词声乐作品具有较强的意境美,歌词非常耐人寻味,值得研究和分析。同时,这种题材也能更好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对于年轻人的教育和个人成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宋词声乐作品是中西结合的典范,既有中国传统艺术之美也有西方现代化艺术之美。宋词音乐作品的词大多是宋词,具有较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而曲大多是中国现代作曲家根据西方现代化作曲方法进行谱写,两相结合,非但没有形成矛盾和冲突,反而使得宋词声乐作品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最后,宋词专业作品具有较强的民族性。作曲家在对宋词音乐作品进行谱曲和创作时,会经常加入戏曲、吟诵等民族性的内容,使得宋词生的作品具有较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特色。

三、《青玉案·元夕》的音乐分析与演唱诠释

(一)音乐分析

《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辛弃疾个人风格和特色。辛弃疾是爱国诗人,有一腔抱负、一腔热血,希望能够保家卫国,报效国家,为国家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但辛弃疾所出生的年代不佳,正处于南宋风雨飘零之极,南宋的当政者们没有野心、没有理想、没有目标,一直忍受外族的侵略和压迫,毫无反击之力,甚至也不思收复失地。辛弃疾也曾驰骋沙场,希望能一展宏图,但最终壮志难酬。因此,将热爱国家、壮志难酬的复杂情绪融入自己的作品中。《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豪放派作品,但同时《青玉案·元夕》与辛弃疾其他的作品也略有不同,在豪放的同时也不失婉约。这首词主要描写了在元宵佳节之际,街边都是欢度元宵的人,但却只有“那人”站在灯火阑珊处,作者将自己比作那人,表达了在乱世中遗世独立、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品质。《青玉案·元夕》是a 小调作品,包含两个乐段,一共45 节,这首作品包含引子、ab 段和尾声。几乎全部都是4/4 拍,只有最后结尾部分采用了2/4,共十一小节引子。a 乐段是复乐段,共21 小节,b乐段是副歌部分,一共10 小节。尾声一共三个小结,最后一小节通过拍号改变使得结尾更加充满震撼力,给人更强烈的听觉冲击。

(二)演唱诠释

首先,应当加强对元夕之景这一部分的演唱把握。在这首词的上阕主要描写了元宵佳节歌舞升平、灯火辉煌的热闹场景,这一段由行版进入,通过主和弦正式开始,主音进行重复后向上三度,以此围绕主题进行后续的发展。在伴奏上大多通过和弦来对琶音进行分解,以此来连续上行。在演唱过程中,要注重旋律中所出现的连音和长音,要加强层次性的处理,要注重把握演唱技巧。尤其要控制气息的延长和递进,要做到长音的归韵。在上阕词中,所出现的东风即春风,春风吹过后,千树万树迎风绽放,繁花似锦,目不暇接。在演唱过程中,为了更好突出词的意蕴,要注意把握词的归韵。比如,风要归韵到eng,放要归韵到ang。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连续性,侧重于一气呵成。此外,还要注意在力度相对较弱时,也要注意情感投入,要突出情感的起伏性。由于上阕主要呈现出元宵之夜其他人们所感受到的热闹场景,因此演唱者在实际演唱过程中也需要融入场景,语调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情绪,从而为后续的演唱奠定基础。其次,要把握好佳人之姿的演唱技巧。下阕相对于上阕而言在演唱上更加侧重于流动性,因此为了更好突出下阕的特点,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真实感,要让人感受到所描写或突出的真实性。要注意个别字的归韵,如车和儿在归韵要向a 靠拢。最后的乐句是全篇中“合”的部分。在众香之中不断寻觅,转头间,眼前一亮。所能看到的并不是喧闹和繁华,也不是载歌载舞、灯红柳绿,而是一抹青衣,站在灯火阑珊处,与周边的环境不相融洽,但却萦绕在心头,让人顿觉清丽脱俗。这一句词是整篇词中最为点睛的部分,也是在演唱过程中需要着重处理的部分。在情绪上要保持推进状态,要强调从字头归韵到元音字母,如他a,里i。

最后要注重对那人之态演唱技巧的把握。第2 个乐段是副歌部分,最后一句歌词被反复吟唱,副歌部分的词语不仅仅是对场景的描写,也包括词人复杂的情绪。有感叹、有思考、有抒情等,也是最能体现这首词中心思想和情感表达的部分。在这一段中,整首曲子的高潮在于此,所以音调最高。在伴奏上音型加密,不断渲染烘托氛围,赋予这首音乐作品以不同的色彩。在副歌开始时,演唱过程中要注意把控好情绪,避免过大的起伏,为了与后续的情绪进行对比可以在第1 个蓦然回首的演唱过程中刻意压低情绪。在灯火阑珊处这句的演唱过程中,特别是在“处”这个字的演唱过程中,要注意在先抑后扬的理论引导下,做好该字的演唱处理。演唱完毕后需要演唱者快速换气,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要控制平稳的气息,更好迎接下一个乐句。下一乐句是整篇词句中的最高音,若演唱者的气息把控不准、出现太过急促的情况,可能会使得高音较为刺耳、很突兀,严重影响观众的收听体验,若演唱者的气口没有得到充分准备,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音失真。当演唱到第2 个蓦然回首时,演唱者需要对呼吸进行有效调整,更需要对情绪进行逐渐平复和收拢,要更加意味深远地演唱“那人”这句词。最后一句灯火阑珊处为了更好表达词人纠缠复杂的思绪,要注重拉长处这一词的演唱时间,做好5拍处理,同时保持口腔的放松,确保能够演唱出归韵的效果。

《青玉案·元夕》整体的演唱是深情婉转的,演唱者需要把握好最基本的感情基调,要将情绪的递进突出出来。同时,演唱者还需加强对这首词的了解和认知,要能够揣摩词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并且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演唱,才能更好提高演唱效果和质量。想要真正把握好这首词的演唱方向和方法,就应当加强对“那人”的理解,这是整首词理解的关键,也是决定情感把握精准程度的重要因素。

有部分学者认为词中的“那人”是词人自我的寄托,表达了不遇伯乐、壮志难酬的哀痛和愤懑。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这首词是对美好爱情的歌颂。每个人对这首词的把握都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演唱者自己进行探讨和深究,要真正读懂作品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自己的理解对这首词进行重新演绎。

四、宋词声乐作品的演唱技巧

想要有效提高宋词声乐作品的演唱效果和质量,就应当不断加强训练,提高对演唱者的要求,从而确保演唱效果和质量。

首先,应当加强声音技巧训练,这是提高演唱效果和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对于演唱者而言,都需要经过系统性的培训,提高演唱技巧才能游刃有余展示不同风格声乐作品的特色和魅力。可以进入专业院校进行技巧训练,专业院校的师资力量较为雄厚,人才培养体系相对较为完善,能够更好帮助人们掌握扎实的技巧训练,提高演唱效果和质量。也可以通过个人练习来有效提高对技巧的掌握。在练习过程中重点注重发音位置、共鸣、呼吸等技巧,加强对声音的有效控制,做到线条明朗、抑扬顿挫、如诗如画、有形有色。

其次,要加强对咬字吐字的训练。咬字吐字的清晰程度和准确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歌曲的演唱效果和质量。有些演唱者自身的发音不够标准,最终呈现出的演唱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咬字吐字的训练。特别是在宋词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更加要求咬字吐字,因此,必须加强有效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加强对字头声母的发音,要求咬字准确,不能过松或过紧,要加强对字尾或字腹的韵母发音要求。演唱者可以通过录视频或音频等方式有效观察自我的发音问题,通过循环播放,找到影响发音吐字的重要原因,从而进行有效改正。也可以找专业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有效提高个人的演唱能力和水平。此外,要加强对演唱前的准备。只有做好准备,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完成演唱工作。有些人认为演唱工作非常简单,只需要记住词,记住取,正确唱出即可。但却忽视了,演唱与演唱之间的区别,有些人的演唱能够引起他人共鸣,获得较好的评价,而有些人的演唱却仅仅只是演唱,声音穿耳而过,并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这是因为有些人在演唱过程中不够投入,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对演唱作品不够了解,无法真正展示声乐作品自身的魅力。因此,想要有效提高演唱效果和质量,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宋词声乐作品,用宋词作为歌词,本身就对演唱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演唱者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更加投入地完成宋词声乐作品的演唱。要加强对宋词声乐作品发生背景的了解,声乐作品的诞生背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声乐作品所传递的情感,也能让演唱者更好地了解声乐作品的实质和内涵,有助于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把握情感倾向。还需要加强对词人的了解,大部分的词人艺术风格都是相对统一和固定的,有些词人的词大多是对怀才不遇的愤懑;有些词人的词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有些词人的词是对自由洒脱的憧憬;而有些词人的词是对腐朽腐败社会的批判。因此,加强对词人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创作风格的了解能够帮助此人更好掌握宋词所传递的情感,提高演唱效果和质量。

此外,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宋词本身对于演唱者而言就是较高的挑战,只有具备较强的文化素养,才能更好感知宋词中每一各自所传递的情感,也才能真正融入宋词所营造的情境中。因此,必须加强对宋词的了解,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与此同时,这对于演唱者而言也是较为有益的,能够帮助演唱者提升自我、不断充实,获得更好的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演唱者要对自我有一定的要求,要加强对宋词作品的了解和阅读,提升对宋词的感知。

最后,应当加强对他人的了解和学习。每一位演唱者对宋词都不尽相同,都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所使用的演唱技巧可能也有所区别,因此,最终呈现出的演唱效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想要有效提高自我的演唱效果和水平,就应当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要有以人为师的思想认知,观察自己与他人在演唱过程中的差距所在,通过沟通和交流加强自己对宋词声乐作品的了解和认知,也能更好帮助自己发现自己在演唱过程中的技巧欠缺,从而更好提高自我。

五、结束语

宋代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非常灿烂的文化标志,深受国内外学者欢迎和肯定。宋词是宋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宋代文化的典型标志,宋词不仅可以作为诗词进行鉴赏,更成为声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声乐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魅力。通过对《青玉案·元夕》这首作品的分析,能够更好感知词的魅力,也能更好地了解在演唱宋词声乐作品时应当注意的内容。想要有效提高宋词演唱效果和质量,还应当不断加强训练,提高咬字清晰程度,做好准备工作,加强对宋词诞生背景、创作意义和诗人生平的了解,更好感知宋词所具有的意境和所表达的情感。

猜你喜欢

宋韵青玉案宋词
宋韵如水 浸润千年
论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生成原因
寻诗入画
寻诗入画
半小时漫画宋词
半小时漫画宋词
品读宋词
《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