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2023-04-05韩凤禄李二超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水产饲料锦鲤饲料

韩凤禄,徐 畅,陈 虎,李二超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南省水产种业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02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又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就是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涉农高校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培养知农、爱农型人才为使命担当,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农学类专业课程将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在专业课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知农爱农情怀、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从而为新农科建设培养具有“大国三农”情怀的接班人。海南大学地处我国南海之滨——海口市。该校水产养殖学专业是国家一类特色专业,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学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笔者从该门课程教学内容出发,普遍联系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其中的家国情怀、政治认同、创新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思政教育素材,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推动该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实践。

1 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1.1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该门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水产饲料加工工业及饲料安全卫生防治问题,学习并掌握课程理论知识和生产调控方法[2-3]。该课程绪论部分主要讲授配合饲料发展史、世界饲料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与前景,从而让学生了解国际饲料工业的总体状况以及我国饲料加工工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着重介绍水产饲料加工工艺流程和配合饲料生产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学习并掌握饲料加工各项工序的技术参数标准及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调节方法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学生主题汇报演说的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饲料添加剂加工工艺、饲料加工工艺等实例,使学生对其工艺流程有更加系统的认识,使学生更加了解饲料安全卫生与防治方面的社会焦点。

1.2 思政育人目标以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学课程为载体,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同步提升,推进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作为一门农学类专业选修课,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学在课程教学中应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4-6];挖掘课程中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等思政素材,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弘扬行业前辈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斗志,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职业认同及政治认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立足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学课程,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饲料安全卫生及防治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根据我国水产饲料工业趋于环保、高效发展的趋势,联系生态环境保护,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2 课程思政素材挖掘

2.1 家国情怀素材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历程承载着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饲料行业前辈的伟大贡献和事迹激励着无数后来人。我国饲料工业相较于发达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这得益于我国政府对饲料工业的重视和实行优惠扶持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五坊”逐渐兴起,促使我国饲料工业开始萌芽。1956年,农业部在湖北省成功召开农村饲料加工现场会,使得简单饲料加工技术得到推广,饲料加工工艺开始走进大众视野。1978年,我国兴建第一个现代化饲料加工场。目前我国饲料总产量达1.9亿t,位居全世界第二位;水产饲料产量达1 900万t,位居世界第一位。随着我国饲料工业的不断发展,饲料行业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由饲料原料、饲料加工、饲料添加剂、饲料机械等构成的完整饲料工业体系,同时推动着养殖业、化工行业、机械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力量。麦康森院士提出:“没有现代的饲料工业,就没有现代的动物养殖业”[7]。我国饲料工业的辉煌成就,离不开麦康森、庞声海、谷文英等无数行业前辈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他们在各自的研究方向埋头苦干、辛勤耕耘,为饲料工业的繁荣默默奉献。学生要学习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历史、饲料行业前辈的艰苦奋斗精神,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2 政治认同素材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其原因在于人类的经济建设、工业发展等活动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因此,环境保护问题受到各国人民的广泛关注。为应对生态环境恶化,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鼓励各行业往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为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向绿色生态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国是小龙虾的养殖和消费大国,2020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达239万t[8]。小龙虾为人们提供了优质蛋白质,但大量的不可食用部分作为废弃物被倒入泔水中,未被充分利用,这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又带来了环境污染。解决这一困境的理想途径就是将小龙虾废弃物加工成饲料原料,然而传统的晒干或冷冻保鲜方法由于存在原料利用率低、收储不方便、质量不稳定等缺点,限制了小龙虾废弃物的规模化生产加工。随着近年来饲料加工工艺的不断创新和完善,通过“筛分+膨化”的方法可以大规模利用小龙虾废弃物生产饲用虾壳粉,实现对小龙虾废弃物的充分利用,具有提高经济效益和有效缓解小龙虾废弃物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双重意义[9]。饲料加工工艺可以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对此类饲料加工工艺示例介绍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强化学生对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支持,从而增强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

2.3 创新精神素材创新是行业保持旺盛生命力、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从追求质量到追求品质再到引进高新科技,走向自动化、智能化,水产饲料加工工艺也是在不断自我革新中逐渐发展的。我国水产饲料加工行业在加工设备革新、工艺流程优化、加工技术提升、高新技术引进等方面的创新案例比比皆是。

产量的提升是饲料加工工艺改进创新的重要内容。从膨化饲料工艺到高档对虾饲料工艺,再到配合饲料工艺,饲料加工工艺流程不断改造和完善,导致我国饲料产量与日俱增。目前,我国水产饲料工业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但是,水产饲料种类单一,品质较低,原因在于饲料生产工艺比较单一、加工设备和技术比较落后。因此,只有不断革新饲料加工工艺和技术、创新设计加工机械,才能满足水产养殖种类繁多的市场需求,提升饲料营养、适口性等方面的品质。

饲料膨化是一道利用蒸汽对饲料原料进行高温高压处理,使得饲料充分熟化的工序。通过调节温度、蒸汽含量、压力等参数,可以改变饲料颗粒的物理性质,制造出缓释型、沉水型、漂浮型等新型饲料,从而适应不同水产养殖品种。但是,高温会使得饲料中的VC磷酸酯、维生素等热敏性营养成分遭到破坏甚至降解。外喷涂工艺对普通膨化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和创新,大大降低了饲料中热敏性营养成分的损失量,其创新点在于将热敏性营养成分直接喷洒在成型饲料颗粒表面,从而避免加工过程中各工序对此类营养成分的破坏。大料膨化工艺与外喷涂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妙,该工艺只将饲料主料进行膨化加工,从而避免高温高压对其他营养成分的破坏。随着微生物发酵和酶解技术的发展,饲料加工工艺也开始引进和利用此类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利用乳酸菌等微生物对饲料原料进行发酵,从而改善饲料品质。将酶制剂与饲料原料混合进行加工,不仅可以改善饲料品质,而且可以改善外喷涂工艺饲料营养不均衡的状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饲料加工工艺中的应用,饲料加工工艺开始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例如,基于TMS320F2812的自动配料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升配料系统的稳定性和饲料配比的准确性;利用聚类算法对饲料粉碎系统各项参数进行优化,提升粉碎性能,避免原料过度粉碎;利用EDEM-FLUENT耦合方法对饲料粉碎机筛分设备进行模拟,从而提升其筛分效率[10]。

创新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也是新一代接班人应具备的精神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饲料加工工艺革新历程中的创新素材,激发学生励志图新的斗志,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4 文化自信素材饲料中滥用抗生素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中草药属于天然成分,具有可生物降解、无污染的特点,可代替抗生素成为生态环保的饲料添加剂。因此,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加工工艺的研究与开发成为研究热点,比如何首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树脂吸附提取工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后置添加工艺、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发酵工艺等加工工艺迅速发展。除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加工工艺外,茶树油饲料添加剂生产工艺也是将天然成分茶树油与茶树油激活酶混合加工成绿色环保型饲料添加剂,从而代替抗生素类添加剂,减少环境污染。我国中草药历史源远流长,从神农氏尝百草著《神农本草经》流传后世,再到李时珍走遍名山大川后写成《本草纲目》。同样,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日本煎茶道、台湾泡茶道都起源于我国潮州工夫茶。潮州工夫茶作为中国茶道的代表,已经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观赏鱼行业的逐渐发展,观赏鱼种类逐渐增多,而针对不同种类观赏鱼的饲料也随之增多。观赏鱼饲料不仅要为观赏鱼提供均衡的营养,而且要维持其各种特殊观赏性。因此,观赏鱼饲料的加工工艺不仅要满足正常饲料成分的加工,而且要满足针对不同种类观赏鱼特殊营养成分的添加和其有效成分的保留。以具有悠久繁育历史的锦鲤为例,针对其特殊的营养需求、生理特性以及体色的保持设计饲料加工方法和制造工艺,锦鲤有专用的饲料制作方法和体色增色饲料加工工艺等。

我国锦鲤的饲养繁育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宫廷锦鲤养殖。唐朝陆龟蒙的《奉酬袭美苦雨》:“层云愁天低,久雨倚槛冷。丝禽藏荷香,锦鲤绕岛影。”“锦鲤”一词首次出现在我国古代诗文中,这也是“锦鲤”一词首次作为名称使用。在1 000多年的繁育历程中,锦鲤衍生出来的文化早已融入中华历史文化。祝庆夫作《池鱼》:“方池如鉴碧溶溶,锦鲤游扬逐浪中。伫看三春烟水暖,好观一跃化神龙。”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一诗中写到“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

中华五千年从未中断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华夏儿女的骄傲,无论是中草药文化、中国茶文化,还是锦鲤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以中草药、茶树油饲料添加剂加工工艺及锦鲤饲料加工工艺为例,联系我国悠久的中草药、中国茶、锦鲤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从而促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2.5 职业道德素材职业道德素养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养成的重要品质。良好的道德素养有助于个人增强对职业的认同,提升个人工作效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有助于养成正确的职业道德素养。饲料原料的接收与储藏操作程序是否规范直接决定原料的质量,从根本上影响饲料品质。严格按照要求对原料进行检验接收、依照规定的程序步骤将原料分类储存、按时检查储存原料的状况、严格按照质量标准选择原料、严格按照标准对成品饲料进行评估,每一项工作都是对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考察。若饲料加工流程的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饲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例如:若储存环境湿度过高,会使饲料原料受潮发霉;饲料安全防范疏漏会造成原料生虫、鼠类入侵、微生物污染等事件。原料生虫不仅会使原料重量减少,而且会破坏原料中的营养成分。“疯牛病”事件是因饲喂被疯牛病病毒污染的肉骨粉而引起的。据报道,全球每年有200余万t存储玉米因虫害损失,因此饲料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加工设备零件之间的摩擦碰撞、饲料原料的破碎混合及传输、风机转动都会产生噪声。不同设备产生的噪声不尽相同,其中粉碎机产生的噪声最强。噪声污染与空气污染、水污染称为三大污染源。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体力损伤,二是心血系统功能紊乱。我国早在1979年就颁布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限制工业噪声污染。

饲料粉尘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饲料粉尘不仅会污染空气,危害人身健康,而且可能引发恶性爆炸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饲料粉尘主要来源于原料接收装卸、初清、破碎等环节。漂浮在空中的粉尘被过多吸入呼吸道时,会引发咽喉、鼻腔、气管等黏膜炎症;一些矿物性粉尘可能会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从而造成尘肺。当空气中有机性粉尘达到一定浓度时,一旦遇到明火便会引起爆炸。我国饲料厂和仓库粉尘爆炸事件时有发生,例如黄埔港筒仓因违规操作发生粉尘爆炸;美国粉尘爆炸事件也是屡见不鲜。聚焦饲料安全卫生及防治问题,在课堂中通过讲授饲料安全卫生问题的危害以及防治防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大局意识和核心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素养。

3 课程思政带入路径

3.1 课堂教学带入路径教师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教师不仅可以教授学生课程基础知识,而且能够与学生开展广泛的交流。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从具体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相关的思政元素,加强师生思想情感的交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基础知识教学中,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结合饲料发展简史、中国饲料工业概况、中国饲料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知识点,培养学生从宏观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人生格局。以庞声海、谷文英、高玉瑟、叶阁齐、薛敏等科研工作者对饲料工业作出的伟大贡献为例,特别是讲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在水产饲料行业的贡献及其早年艰辛的求学和科研经历,激励学生要勇于探索,学习前辈的科研精神、无私奉献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树立勇攀科研高峰的伟大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从水产饲料加工行业历史人文角度,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11]。

3.2 学生汇报演说带入路径充分利用专业选修课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参加主题汇报演说,促使学生自行挖掘社会焦点话题、联系相关传统文化。让学生从教材中走出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发散思维,广泛联系其他学科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从而实现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饲料安全事故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包括火灾、加工事故、粉尘爆炸、锅炉事故、电器电路事故、人身伤亡、特种设备事故、质量事故等。近年来,饲料安全事件频频发生。饲料加工噪声、粉尘不仅会影响人身健康,而且会污染环境。减少粉尘噪声、减少养殖生产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量,都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环境综合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从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学课程出发,通过学科交叉点,联系水产饲料调制加工与配方集萃、水产饲料加工工艺学学科的学习,促进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从中草药、茶树油代替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加工工艺实例联系到我国悠久的中草药文化、中国茶的发展历史和人文精神,从中草药、中国茶的产地联系到我国的地理风貌、风土民情;从锦鲤饲料加工工艺实例,联系到我国1 000多年的锦鲤繁育历史及其相关的传统文化。

立足教材知识点,结合社会焦点问题、历史文化素材,围绕思政教育中心话题进行主题汇报。学生小组选定主题后,分工合作搜集整理材料,最终以幻灯片演说的形式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学生应自觉接受先贤前辈实践精神、担当精神的熏陶,牢记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将自己培养成新农科时代的知农爱农型创新人才[11-13]。

4 小结

立足《饲料加工工艺学》教材,联系相关专业学科、历史人文,结合社会时事焦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采用课堂教学、学生主题演说教学的方式,充分利用专业选修课课堂灵活多样的特点,结合具体实例,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基础知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自信,激发创新精神,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最终将学生培养成爱国爱人民、具有职业操守和人文情怀的新时代接班人和知农爱农的新农科建设者,同时有效推进专业选修课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及实践。

猜你喜欢

水产饲料锦鲤饲料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粤海饲料
羊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配制
有趣的锦鲤
出货火爆是行业复苏还是假象?水产饲料、动保企业如何在“危”中寻“机”?
天然叶黄素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
一击止“痛”!450余水产人聚焦第九届中山大学水产饲料技术创新大会,教你从百亿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