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货币联盟收益成本分析
——基于欧盟视角

2023-04-05宋正媛李逸青

国际商务财会 2023年4期
关键词:成员国货币政策汇率

宋正媛 李逸青

(贵州财经大学)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货币联盟作为一种货币制度,也是区域一体化的核心问题,货币联盟是经过收益成本分析后的选择,各国在货币联盟内实行固定汇率,采取共同统治、规定货币的对外价值。固定汇率将区域内经济连在一起,在内部协调后达到均衡时,固定汇率比浮动汇率更有效。最优通货区理论是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最优货币区的理论实践就是欧洲货币联盟。

本文以欧洲货币联盟为例,从收益成本的角度研究货币联盟,探讨一国加入货币联盟带来的收益与损失,对是否加入货币联盟提出建议。

一、货币联盟

货币联盟可以定义为某些国家为了达到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目的,同其他国家共同达成的区域间协议,也就是共同商讨、协商一致后,共同规定货币的对外价值,在国际交易中使得货币流通能更加快捷。货币联盟实质上是一个使用一种或几种货币的货币区,将汇率固定并且对外统一。它包含了单一货币区与多重货币体系这两个不同的形式。

由于世界经济局势变化莫测,美国利用其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大量发行,导致美元不断贬值、国际收支逆差增加,也给欧洲国家的货币带来了很大的投机性压力,因此欧盟建立了的关税同盟《罗马条约》,目的是建立统一的市场,但是商品和要素在欧洲内部市场的流动存在汇率风险。区域内国家开始寻求稳定的汇率与货币政策的一致性,这时就需要创建一个较为稳定的货币联盟,来解决货币危机带来的风险。

作为货币联盟的基础,蒙代尔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是将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进行孰优孰劣比较后得出的产物[3],理论表明,最优货币区应具备以下几个标准:(1)资本的流动性、劳动力的流动性:劳动力的流动性使工资与成本逐步趋同,而资本的自由流动使价格与相对成本之间通过汇率调整的需求减小。欧盟拥有了自由流动的资本与劳动,所以建立区域间的货币联盟比浮动汇率更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2)经济开放度与规模:货币联盟中成员国经济融合程度越高,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等的自由流动就越快,受到负面影响时,恢复均衡经济也较快,那么货币联盟给成员国带来的好处就会越多,代价就会越小。(3)价格、工资的灵活性:假设工资、价格都是灵活的,则可以利用市场对相对价格进行调节,此时对调整汇率的需求也减小。(4)具有类似的产业结构:结盟对抗外部冲击是必要的,因为具有高度多样性与产业结构相同的国家,将会受到对称的外来冲击,这也是欧洲实性货币同盟的经济原因[5]。

1992年欧共体12国共同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于1998年成立ECB(欧洲中央银行),自1999年1月正式实行单一货币政策,并要求成员国把货币决策权移交给欧洲联盟。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相关条约,欧盟的特点有以下几个:(1)建立ECB,一个位于成员国主权之上的地区性中央银行。(2)欧洲联盟成员国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代替各自的货币,且货币联盟发行的共同货币欧元具有法偿货币的法律地位。(3)货币联盟实施并执行统一货币政策,协调各成员国财政、经济政策等方面的问题。(4)联盟制定并执行对外货币关系。

从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实践来看,货币联盟的建立侵蚀了国家传统的货币主权,但这是发展一体化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在联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成员国除了在经济关系上相互依赖、形成统一的市场,以及统一外交防务和经济政策。

二、货币联盟收益成本分析

(一)货币联盟的收益

一个国家加入货币同盟所带来的好处,与它所避免与浮动汇率产生的不确定、汇兑差异和成本等是等价的。具体分析货币联盟所带来的好处:风险降低、促进区域贸易减少投机性冲击、降低融资成本、完善市场发展。

1.风险降低

各国贸易往来之间存在最大的风险就是汇率风险,建立货币联盟后,汇率风险的降低有效减少了汇兑损失。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货币同盟的成员国对风险的抵抗能力不断提高,因此降低了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得区域内国家对贸易交易的成本和收益有更高的预期,也避免浮动汇率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结算成本等方面的成本。当时欧盟在货币兑换上的支出约占欧洲货币联盟国内生产总值的0.5%,欧元的统一使欧洲联盟国家之间不再有货币兑换与汇率风险。

2.规模经济

在货币联盟区域内,有市场扩张的规模效应,因为货币联盟可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市场的扩张降低了信息传递、材料价格等的单位成本,在生产中研发与销售所投入的效益大大增加,从而使得本区域内企业生产的产品比区域以外的同类产品更具有竞争优势。

3.减少投机性冲击、促进区域贸易

货币联盟可以将各成员国的外汇储备集中起来,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更有效地应对外来的投机冲击,降低经济危机暴发的可能性。建立货币联盟后,实行的单一货币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减少了汇率带来的风险,地区经济更加密切,从而在区域内更好地推动自由贸易,货币联盟可以减少高额的外汇兑换成本[1]。从企业角度,整个货币区域内的企业数量增加,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与竞争,激烈的竞争使企业不得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快生产技术创新。因此,货币联盟内的国家都能得到发展,经济也得到提升。

4.降低融资成本

加入货币联盟可以避免由于汇率的不稳定而不得不维持相对较高的利率,帮助企业更好的融资,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欧洲货币联盟中,研究表明在1998—2000年这段时期,区域内的成员国企业的价值比区域外的国家增加7.9%,因为企业成本降低源自于风险的降低。这些年来,欧元区内的企业投资比例也相对增加了3.3%,这些国家的财务杠杆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债务融资,统一的共同货币明显提高了区域内企业的借贷能力。

5.减小外部性

货币联盟成立后,外部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减少货币政策的不同所造成的外部性,设立共同的中央银行,共同协调与制定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外部性可极大地避免[1]。

6.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完善市场发展

在货币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等可以自由地活动,生产等行为会更加高效、有序的进行。随着生产要素的流动,高新技术得到传播,相对落后的国家也能迅速发展,从而促进整个货币区域经济稳健增长;而劳动要素可以向边界生产力高的国家流动,货币联盟区域内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使得国民收入增加。货币联盟也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减少了信息成本,加大了市场竞争,在同一货币区域内,欠发达国家通过模仿效应向发达国家学习,提高市场福利[1]。

(二)货币联盟的成本

加入货币联盟的代价就是由固定汇率而导致的经济稳定性的损失。本文分析货币联盟的主要成本有以下两个方面:(1)汇率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丧失。(2)成员国损失铸币税。

1.丧失汇率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独立性

浮动汇率具有自动调整国际收支的功能,但加入货币同盟的国家将放弃使用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浮动汇率这一手段。货币政策是一种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是各国货币当局运用各种工具,通过调节货币总量进而影响总需求。加入货币联盟后,为了维护联盟的共同利益、统一货币的稳定、促进联盟整个经济的发展,货币同盟要求成员国实施共同的货币政策。

从“三元悖论”的经济原理分析,一国无法同时达到这三个目标:(1)货币政策的独立。(2)自由流动的资本。(3)固定的汇率制度。

加入货币联盟后,成员国将不再具备独立货币政策的使用能力,以此来解决外部冲击的可能。在欧洲货币联盟中,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由欧洲中央银行与欧盟理事会和欧洲中央银行行使[6]。对于欧盟内成员国,因为汇率政策的丧失、货币政策权利的消失,区域内的国家只能使用财政政策来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使经济达到均衡。

2.铸币税损失

铸币税指一国政府从铸造和发行货币所获得的好处。加入货币同盟就等同于放弃了本国的铸币税收益。欧盟使用共同货币欧元后,成员国就丧失了铸造本币的权利与收益。

3.货币联盟的不确定性

货币联盟在减小汇率风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确定性风险与可能的损失。在欧洲货币联盟中,欧洲中央银行是否能有效实行全联盟的货币政策产生不确定性的风险。货币政策由联盟中的各成员国投票决定,而各成员国都会优先从本国经济利益的角度进行考虑,从而影响全联盟的决策。随着欧元区许多成员国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提高,矛盾便出现了,各国开始迫使ECB放宽对欧元货币政策的限制,不仅仅注重物价稳定,也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2]。

(三)加入货币联盟的决策

一国对是否加入货币联盟,要从各个方面衡量其加入联盟的收益与成本,而加入货币联盟的损益与该国和货币联盟之间经济一体化也密切相关。货币同盟中的国家经济融合程度越高,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等的自由流动越快,那么加入货币联盟给成员国带来的好处就更大,反之则越小。而货币联盟成员国面临的外部需求下降会导致一国的物价、工资和产量下降,从而导致经济衰退。假设一国与货币联盟内的成员国实现了更高程度的经济一体化,那么经济衰退的程度会变小,可更快地恢复到经济均衡的状态。因此,区域内与各成员国经济融合程度越高的国家,经济稳定性损失就会越小,这样加入货币同盟所付出的代价就会越小。

(四)货币区的财政政策

加入货币联盟的国家想调节宏观经济仅仅只能通过财政政策,因为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已经被联盟共同控制。因此,区域内国家想要在财政政策上拥有更高的自主权。

货币区某一成员国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得到以下的好处:(1)通货膨胀的幅度小。(2)总产量增长、社会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但这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却会导致该区域内的其他成员国出现外溢效应,导致的外部不经济归纳为以下几点:(1)较高的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并可能长期存在。(2)通货膨胀。(3)实际汇率上升引起企业的出口下降。(4)短期需求可能过剩。(5)联盟内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国家会挤兑外来投资。(6)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国家的总产出会上升,而其他成员国的总产出将会下降。

货币联盟会实施相关的财政约束与协调来限制成员国的行为,目的是防止区域内某些国家的行为所导致的外部不经济。在欧盟共同制定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设定了限制:一个财政约束政策是对公共部门投标的限制政策。另外一个则是政府债务与预算赤字比例的限制。

三、结论

最优货币区理论中的收益成本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也在不断地迭代更新,理论检验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一国通过对加入货币同盟的收益成本分析,该国获得的收益与付出的代价进行权衡,做出是否加入货币同盟的决策。但很多因素是难以预测的,所以加入货币联盟的收益与成本是很难得到精准的量化。从欧盟来分析,货币联盟促进了欧洲整体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欧元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取得了经济稳定的效果,通货膨胀率也达到当时最低,当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31%,出口贸易、外汇黄金储备也占比较高。

货币联盟的弊端在欧洲联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显现。2001年,欧盟内部需求变得疲软,加之受到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欧元区经济开始衰退,成员国经济状况也开始下降。2009年暴发的欧洲债权危机,从政治层面上分析,是由欧洲货币联盟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缺陷与隐患导致的[4]。一系列的问题凸显,改革与强化监管成为了欧盟政治议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积极的成果,但也存在权利和责任分散等问题引发的困境[7]。平衡成员国间的偏好与利益是未来欧洲联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一步。欧洲联盟的经验与教训也为其他国家建立货币联盟提供了有益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成员国货币政策汇率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