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方茶旅融合发展情况
——以贵州省为例

2023-04-05兰江艳

现代食品 2023年2期
关键词:民宿茶园贵州

◎兰江艳

(贵州财经职业学院,贵州 清镇 551400)

1 贵州茶旅融合发展前景

陆羽《茶经》一书中提到,“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周……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早在唐朝,古人就用“其味极佳”评价贵州茶,可见贵州茶的历史之悠久,品质之一流。

目前,贵州茶叶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茶树资源丰富。如何让贵州“茶路”越走越宽?贵州省除大力发展茶叶种植特色产业、将茶叶畅销往国内外市场外,还积极探索“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茶旅一体化发展模式,形成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发展之路[1]。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茶叶种植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绿茶品质在国内名列前茅,但缺乏推广宣传,且深加工技术不够成熟,导致茶叶品牌知名度不够高,以茶带动经济发展效果不甚理想。鉴于贵州茶优秀的品质及高产量,如何将贵州茶发扬光大,“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茶旅融合之路大有可为。

2 贵州茶旅融合发展背景

2.1 旅游产业化是“贵州四化”的重要抓手

贵州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是《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总体要求。未来五年,贵州要“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服务业全面发展”“提升服务业融合化、集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贵州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旅游业与服务业对乡村经济的带动能力极为突出。

2.2 文旅融合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深度挖掘中华文化、本土文化和地方茶文化,大力宣传推广,对于提升传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3 茶旅融合之路的探索实践路径

3.1 茶山观光、特色民宿体验路径

以休闲农业观光游为主要方式赋能茶旅融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利用茶山旅游资源,以茶山为切入点,设计茶园观光游览线路,创造茶园观光大环境,创设茶香悠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环境,创设现代人渴望逃离都市返璞归真的田园环境。我们可以根据条件增设茶园观光游览、茶叶采摘体验、茶农民居生活体验、制茶过程体验及茶叶销售、学习茶艺等各种活动,充分利用茶旅融合赋能茶园发展。

同时,利用茶园这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在茶园内部或茶园周围打造茶舍民宿,以茶文化为主要元素,打造古色古香、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特色茶民宿。“民宿在茶园、茶园有民宿”的清幽美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民宿的经营可吸引茶园周边村民参与进来,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又为民宿的稳定管理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2]。

3.2 采茶、制茶、泡茶体验路径

依托茶山资源,可在茶园设置一片体验区域,增设种茶、采茶、制茶到泡茶的全流程体验项目。游客可根据自身喜好参加各种体验项目,既丰富了茶旅项目,又增加了茶园的经济收入。

3.3 茶衍生品营销路径

茶衍生品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丰富出产茶类品种,二是研发茶衍生相关产品。

在某些茶区,因光照、湿度、土壤等综合因素,主要出产某一种特定名优茶类,名优茶因其特定的环境因素具有不可替代性,茶叶品质独具一格。茶叶具有鲜明的季节性,不可常年采摘,或产量不高等原因,导致该类茶叶虽质美价高,但是,在产量上无法大幅提高,经济效益无法大幅提升,故此类茶园为增加茶叶产量,可以增加茶树品种,可根据不同茶类的加工工艺对茶树的不同部位进行采摘,增加加工设备,学习不同茶类的加工工艺,通过这样的方法,提高茶树产量,解决茶叶的淡旺季问题,从而提高茶农的经济效益[3]。

我国传统的六大茶类具有许多的康养疗效,积极研究开发六大茶类的衍生品,将茶叶的康养效果不仅体现在茶叶中,更转移到生活中。例如,茶食品——茶月饼、茶蛋糕、茶口香糖以及茶冰淇淋、绿茶米花酥、米花糖和龙牙米花酥等。器具类——泡茶用具及相关一切器具,或者由茶延伸的器具,瓷器、紫砂、木鱼石、漆器、竹木、玻璃、金属等。茶饮料——速溶茶、抹茶、奶茶、瓶装如茶π、小米的平仄茶饮料等。茶生活用品——茶枕头、茶被子等。茶化妆品,利用茶叶中的微量元素研发护肤品技术已非常成熟,如国际一线品牌雅诗兰黛、植村秀、宝格丽、兰蔻等,国货品牌如上海相宜本草等,其茶类化妆品、护肤品琳琅满目。

3.4 农旅研学设计路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几年学游并重、游以为学的研学游市场火热。依托茶产业园区域资源,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茶叶文化与产业发展和旅游等相结合,开发研学项目,积极推进农旅研学项目。打造室内、室外相结合的研学教育场地,以满足各级各类学生各项教育需求。古朴自然的田园风光,赏心悦目的乡村美景,引人深省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切体验人文自然之美。

3.5 茶膳开发路径

利用茶产业园原材料资源,积极研发茶膳产品。将茶元素与餐饮结合,创新茶膳,推出茶膳宴席。从餐厅的装饰、餐桌的设计、布草设计到所有的菜品设计,均使用茶元素,开发符合各年龄段的茶膳以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同时,与茶民宿有机结合起来,以茶民宿为载体,将研发的茶膳产品销售出去。同时,做好产品的宣传工作,力争将茶膳作为茶产业园区的一大特色活动。

4 贵州茶旅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贵州茶旅融合发展现状

截至2020 年年底,贵州茶已在全国茶行业荣获多个第一。茶园总面积700 万亩,稳居全国第一;创建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数量全国第一;“贵州绿茶”是农业农村部授予的第一个茶叶类省域农产品地理标志;贵州省11 个县进入全国产茶百强县方阵,数量全国第一,湄潭县位居全国产茶百强县之首。

贵州省以茶为主题的景区达26 个,以茶为主题的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达20 个,“贵州绿茶”已入驻2 个3A 景区、7 个4A 景区、2 个5A 景区,入驻星级饭店31 家,有力地推动了“贵州绿茶”销售、带动茶产业发展。

目前,贵州省茶文旅融合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茶叶在贵州省范围内实现了进景区、进酒店、进高速公路,成为贵州重要的旅游产品。

4.2 贵州茶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2.1 茶旅融合产品较单一,缺乏吸引力

在贵州茶旅融合的发展过程中,产品较单一,如旅游线路、研学、民宿、茶膳等产品,多数产品只是进行简单的相加,产品与产品之间互相独立,没有进行深度融合。产品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效果不明显。

4.2.2 茶旅融合产品文化性不够强

在茶旅融合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没有将地方文化融入产品中,文化融入性不够强。

4.2.3 茶旅融合宣传不到位

在茶旅融合的过程中,包括产品在内的宣传力度不够强,宣传手段不够丰富,营销效果欠佳。

4.2.4 茶旅融合品牌影响力不足

打造茶旅品牌的意识不足。在品牌的塑造、品牌的经营与管理、品牌的维护等方面均存在意识不足的问题,管理团队的品牌意识不强,故管理团队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5 解决茶旅融合的有效措施

5.1 丰富产品内涵,赋能产品价值

针对产品较单一的问题,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丰富产品,但丰富产品并非是简单地进行产品相加,而是丰富产品的内涵,赋能产品价值。同时,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个方面的协同发展,将茶、文、旅、教、养融合发展;三大方面层层渗透、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主要产品可以参考以下内容:①现代化茶叶工厂观光。②专业化、趣味化的茶相关课程学习。③创意性、精品化的茶及茶衍生商品选购。在乡村旅游方面构建了六大农家体验:①茶园观光。②茶叶采摘体验。③茶道、茶艺学习。④正宗的茶席体验。⑤传统茶厂观光,学习茶叶传统的加工与制造。⑥住宿茶农家,特色美食品尝及制作,听茶农们讲过去的故事。

5.2 建立文化标签,注重茶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茶旅融合的过程中,园区应构建自己的文化标签。文化标签不仅是企业文化,更是企业文化和本地文化的融合发展,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合理的融合,这种文化应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从某一个成功的案例中复制粘贴而来,更不是千篇一律地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样的文化只会是一次性消费,顾客没有新鲜感,审美疲劳乏味,不利于园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4]。

同时,注重茶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能够学习茶的历史与文化的环境,加强对新式茶饮的创造与营销,重视对孩子们茶文化的教育,传承经典传统茶文化,兼顾创新发展新兴茶文化。

5.3 线上线下结合,做实产品的宣传营销

贵州具有丰富的茶海资源,因茶园的位置一般远离城市,故所有与茶园相关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例如,茶旅融合的观光游览项目,应积极开发与旅行社的合作关系,借助旅行社为其宣传和推广,结合线下门店和线上短视频等手段集约宣传。

5.4 加强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茶旅融合不是两个简单的行业相加,而是将其一体化,形成茶旅经济生态链,以茶园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以游客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为核心点,打造独具特色的茶旅品牌。目前市场上的茶旅基地多数于一园区一案例的情况,营销模式、装修风格、企业文化等自成一派,茶园区没有形成良性互通,品牌意识淡薄,没有形成强强联合,发挥联动作用,提高市场竞争力[5]。

研学类项目应加大与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有研学需求的学校、旅行社等机构合作,尤其是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非常重要。茶民宿及茶膳类产品应加大新媒体平台营销与推广力度,同时要提高短视频、照片的拍摄制作质量。茶衍生品应加强与生产企业的合作,明确该类产品中茶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有的处于原材料供应环节,有的处于生产加工环节,有的处于整个闭环,在明确定位后再明确管理与营销手段。同时,要强化宣传意识,结合当下各种新媒体营销手段,加大营销投入力度,吸引更多流量关注贵州茶旅融合,方能成功实现茶旅融合产品的消费,提高经济效益。

6 结语

综上所述,茶旅融合发展前景广阔,贵州茶旅融合条件良好,只要解决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发展经验,贵州茶旅融合发展之路大有可为,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民宿茶园贵州
孪生院子民宿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湄潭茶园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茶园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