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科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若干思考

2023-04-05汤晓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品牌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科学事业清查国有资产

文/汤晓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近年来,随着科学事业单位的基础投入不断增加,国家对于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也在不断加强。2021年《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出台,成为我国首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条例,对各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职责及资产预算管理等方面均进行了规范。因此,科学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中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结合信息化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但当前,部分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国有资产管理规范性和安全性都存在问题,这也是目前科学事业单位需要重视并解决的问题。

一、科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主要特征

(一)资产种类复杂多样

科学事业单位承担着不同研究方向或不同研究领域的科研任务,因而研究内容具有多样性。根据不同项目和研究任务需要的资产也不相同。例如日常办公中需要基本办公设备,实验室的研究需要专业性非常强的精密仪器设备,而田间试验则需要一些农业机械,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需要光合作用测定仪、植物茎流仪、叶绿素含量测定仪、叶面积测量仪等,而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到微量移液器、离心机、PCR仪、电泳仪等。研究领域存在差异,造成科学事业单位的资产也存在复杂性和结构多样性等特征。

(二)资产更新较快

科学事业单位研究项目一般都需要专业的科研仪器和设备,但随着研究项目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技术不断优化,单位内部一些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新的科学需求,需要及时更新[1]。

(三)资产价值较高

科学事业单位的研究范围和研究领域都非常广泛,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所需要的设备也越来越专业。由于对技术要求较高,大部分仪器设备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而这些高精尖的设备以及相配套的零件和易损耗材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在使用时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并对科学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加强科学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为科学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我国对于科研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尤其是农业科研方面,目前已经实现了快速发展,农业科学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也已形成较大的规模。国有资产是科学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保障,因此,在资产管理中需要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并根据单位的研究特性选择恰当的管理流程,保障资产管理工作在科学事业单位有效落实,促进工作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2]。

(二)促使国有资产在合理配置的情况下实现保值增值

目前我国的科学事业快速发展,科研资产需求也不断增加,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配置是其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基础。通过对预算进行合理安排,使各部门之间资产科学配置,在合适的位置发挥最大的作用,促使资产使用率达到最大,从而降低单位的研究成本。加强资产管理,保障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高效运行以及正确的维护和保养,进而实现资产保值。

(三)有效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效益

加强资产管理,全面发挥国有资产的价值,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有效使用,科学事业单位在加强资产管理过程中既能防止资产浪费,确保资产得到合理利用,又能将科学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发挥出来,提升单位的资产使用效率。

三、科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对国有资产的正确管理认知

科学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中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影响,没有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部分单位存在重购置、轻处置的问题。单位负责人只将重点放在资产数量以及规模上,因而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落实资产管理。部分单位认为财务部门对资产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与自身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在具体的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科学事业单位存在一些工作人员对资产管理有所忽略,没有履行自身岗位职责,导致国有资产维护不到位,资产利用率较低。还有一些单位没有针对国有资产管理成立专门的机构。甚至会有单位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分配给其他岗位人员,导致兼职人员对业务不熟悉,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容易出现差错和疏漏。

(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需要完善

科学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由于受传统管理思维的影响,部分单位在资产管理中对无形资产有所忽视,尽管单位已经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但在制度建立中并没有综合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导致制度缺乏全面性和有效性。对于科学事业单位而言,存在较多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著作权以及信息数据等无形资产,也是单位长期以来研究成果的结晶,需要重点保护[3]。如在农业科学事业单位中,对于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不重视,部分单位没有将植物新品种保护纳入科研管理范围,且科研人员的工作重点都在研发上,对植物新品种保护意识不强,导致植物新品种权管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的价值难以确定,部分无形资产由于无法准确对成本进行计量,导致资产入账困难,无法真实反映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在无形资产管理中缺少规范化的制度体系,没有对无形资产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

(三)资产保管及使用过程缺少规范性

实际上,部分科学事业单位在资产保管和使用中合规性不足。例如A科学事业单位,一直不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在实际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台账登记不规范、采购验收较为混乱等,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能做到对国有资产有效维护。在采购资产后直接随意放在办公室,没有专人保管,导致资产遗失、损失情况较为严重。而一些价值较高的大型高端精密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当操作,直接造成仪器损坏。此外,部分单位存在突击使用科研经费的情况,在个别项目中购置作用不大的设备,在该项目完成后,这些资产就一直在单位内部闲置,导致资产闲置率高,影响整体的国有资产使用效率。还有一些进口设备在购置过程中时间较长,且价值较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中设备更新换代较快,购买前缺少充分的可行性论证,设备从购买到运回单位时间较长,且大型仪器在购买回来后经过长时间的调试、安装,等到投用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科研需求,造成资产浪费。

(四)后续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缺失

科研工作存在较强的特殊性,部分资产的分散性较强,因而资产管理难度较大。例如,在农业科研项目中,科研机构在北方,但因为科研需求,在南方设置研究基地,因此相关的研究设备等都在南方,而科研人员只是阶段性在南方工作,但研究设备由于地域影响直到该项目结束都不能运回单位,只能一直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部分课题研究需要在项目经费中支出一定的采购费用,在课题研究结束后,项目经费也使用完毕并且出具了审计报告,该资产成为无人监管的资产,无法对资产的后期使用进行维护,一旦出现故障,单位只能选择报废,导致资产浪费率高。此外,定制设备出现处置问题较为严重[4]。例如,某科学单位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刚定制的特殊设备要进行申请报废,而给出的申请理由是该设备无法实现研究目的,负责设备制作的单位在签订的定制合同中也注明了不退不换,并且该定制设备价值较高,及时申请报废,避免单位国有资产虚增。面对类似的报废理由,科学事业单位只能根据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财务规章制度进行驳回。

(五)资产共享共用程度不高

现阶段,科学事业单位缺少健全的资产共享机制,信息系统不完善,导致实际资产共享程度不高,国有资产一般都是产权独占,因此不同单位之间的资产共享渠道并不通畅,尽管近年来的科技部和财政部在一直研究资产共享机制,但由于在实际研究中并没有明确共享共用项目范围以及大型仪器设备的标准,并且单位间的共享共用信息平台也并不完善,同时各单位和部门对于资产的共享共用积极性并不高,导致当前的国有资产在共享共用中还处于初级阶段,共享共用程度不高。

四、科学事业单位优化自身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

(一)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知

首先,单位负责人应当从自身做起,强化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知,明确其重要性,改善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认知,将国有资产管理纳入单位重点工作范围。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国有资产管理中各环节的岗位职责以及各岗位人员进行明确和落实,从而提升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效率,将管理工作进行落实[5]。最后,加强对全体人员的国有资产管理培训,积极了解国家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并在单位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基础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搭建科学的业务交流平台,从而提升单位员工的认知以及资产管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体系

科学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国家相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内部建立可行性强的资产管理制度。第一,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对国有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等流程进行规范,做到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相关人员能够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增强资产管理制度的可执行性。第二,在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协同机制,保障国有资产管控和财务管理之间能够实现协同合作,对总账和明细账目等进行定期核对,使国有资产报表和会计账务数据能够保持一致,保障资产管理的准确和精细化。第三,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内部资产管理进行监督和约束。在国有资产的采购、验收等方面严格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进行设置,保障各环节各岗位工作严格公正,每年开展国有资产盘点以及仪器设备清查工作,在清查盘点中及时找出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整改意见并催促整改,从而保障资产管理制度规范有效。

(三)规范使用国有资产

一方面,国有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在一些科学事业单位中,科研项目需要大型仪器设备,在使用时要进行实名登记,明确使用责任,若是因为人为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就需要根据相应的问责机制进行追踪问责,因此,前期的责任明确非常重要。同时需要对设备资产进行定期检修,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从而保障科研项目在研究过程中能够顺利完成[6]。另一方面,科学事业单位需要对内部存量资产进行盘活,从而使国有资产的利用率不断提升。此外,使用部门在资产购置申请前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对设备的购买可行性进行分析,对仪器的先进性进行充分研究,明确其实用性。资产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各部门的申报采购情况严格管理,杜绝无预算自主购买、随意购买现象,集合专家对大型进口设备采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分析,有效减少资产浪费。

(四)对资产及时清查并处理

科学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财政部的具体规定,对单位内部的国有资产进行及时清查,并且在每次的清查活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清查需求,提前确定好资产清查的时间,若是存在异地资产,则需要制定好完善的异地资产清查方案,从而能够针对单位内部资产的分布以及使用和转让等情况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查和处置,保障资产清查工作能够及时有效进行。此外,加强无形资产的清查,由于无形资产特殊性较强,因此在无形资产的清查中,科学事业单位需要安排专人负责,并且加大清查力度,从而保障无形资产在事业单位中不会流失。不仅能对国有资产管理不便的问题进行有效改善,还能保障单位账实相符,及时解决内部资产管理清查处置不及时的具体问题。

在具体的资产处置中,针对需要报废的资产,科学事业单位需要对满足条件的资产进行申请报废处理。同时要对资产的变动情况和处置收益情况进行及时反映,并对资产财务账目进行及时调整,保障国有资产账实相符。

(五)开发单位内部资产共享共用管理模块

目前,科学事业单位由于部门间权限等原因导致资产的共享共用效果并不理想。对其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尽管当前国家虽然提出了国有资产的共享共用,并且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实际的管理中缺少健全的制度体系。二是资产信息在单位间以及部门间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负责闲置资产的部门不会主动对资产情况进行公开,而各单位各部门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得所需要的闲置资产,导致共享不顺畅。因此,针对以上情况,科学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资产共享平台,资产使用人将资产的具体情况及时登记上传到共享平台,将该设备的闲置时间进行公布,使得需要的部门可以掌握设备的空闲时间,并且通过线上预订、审批的具体方式对设备仪器的使用日程进行合理安排,从而保障资源合理配置。

(六)加强无形资产管理

科学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是科学单位资产管理的重点工作。将专利权、著作权以及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嵌入到科项目管理的模块中,方便无形资产成本进行归集,进而确定无形资产价值。对于植物新品种权建立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将其纳入日常管理中,并对此申请一定的经费,加强科学单位对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定对应措施。计算机软件、科研数据管理软件以及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则嵌入到固定资产管理中,并与无形资产管理集合。例如将土地使用权和土地联合管理,房屋使用权和房产联合管理,将计算机软件等和所安装的计算机进行联合管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具有复杂性、技术性及专业性的工作,加强资产管理可为单位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因此,新时期科学事业单位必须重视此项工作,从自身实际出发,完善资产管理体系,发挥资产监督职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并有效降低单位运行成本,提高资产利用效率,进而为科研工作高效开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科学事业清查国有资产
地理教育改革创新与地理科学事业发展
——写在《地理教育》第六届编委会成立之际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海洋资源资产清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加强科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森林资源清查复位调查的几种简易提速调查方法
企业固定资产清查与管理工作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新《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下单位成本管理研究
论科学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要点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