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2023-04-05赖荣卿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第四中心小学3521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平行线苏教版动画

赖荣卿(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第四中心小学 352100)

信息化时代,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实现数学灵活教学,让数学课堂加高效且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前准备、课堂导入、课上教学、合作探究以及课堂练习等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灵活性和趣味性,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互动中,激发课堂热情,从而借助信息技术加持,实现高效数学课堂教学。

一、借助信息技术, 引导自主探究

充分的课前预习准备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方向,让他们对要学到的数学内容有一个系统性了解,进而为实现高效数学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垂线与平行线”教学前,教师对本课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制作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垂直、平行数学概念;

2.初步了解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

自主探究: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两直线如果不相交,它们就是平行线;

(2)两条直线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在直线上任意找到一点,经过此点画垂线,你能找到多少种方法? 怎样画平行线?

完成导学案制作后,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将导学案发送到每个学生,帮助明确预习目标,让学生在课前围绕“自主探究”中给出的题目阅读、思考。此外,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组建微信群或QQ群,并将学生纳入“群”中。一旦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可以通过微信群或QQ 群,向请教老师或与同学进行线上探讨,让课前预习能够顺利进行。

借助信息技术加持,实现课前阶段的导学,让学生能够实现预习阶段的自主探究。对本课教学内容整体性了解,这将对实现高效课堂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0例内分泌失调患者,抽取150例作为对照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150例作为观察组。患者经临床诊断及病理学检验确诊为内分泌失调,无神经系统疾病。观察组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1.4±1.4)岁;对照组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1.5±1.3)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二、借助信息技术, 实现高效导入

良好的教学开端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成功。课堂导入是数学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它能够给思维带来启迪,将内在学习欲望激活,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保持持续关注。借助信息技术能够让课堂导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

1.借助动画,激发兴趣

实践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明丽、形式活泼的动画具有浓厚兴趣,借助信息技术能够让静态的图片呈现出动画效果,吸引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提升课堂学习质量。

例如,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上册“认识10以内的数”,其教学目标包括:

(1)认识1-5阿拉伯数字,能够运用这5个数字数出物体的个数;

(2)掌握从1 到5 的数字顺序,学会从1 到5的数字书写。

以往教学通常采用展示图片的方式,让学生体悟数字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实现直观事物向抽象数字符号之间的过渡,效果不甚理想。在信息技术加持下,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利用Flash软件制作富有趣味性的小动画,利用幻灯片或多媒体设备将动画在课堂导入阶段播放出来。动画播放开始后,可以看到1个“小白兔”举着卡片“1”蹦蹦跳跳地出现,2只“小鸟”口中叼着写有“2”的小旗子飞过来,在“小白兔”身边站好……通过观看动画,学生容易将数字与动画中的“小白兔”“小鸟”的个数建立联系,利用形象思维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借助信息技术让数字巧妙地与动画卡通人物数量建立关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注意力,为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心理环境。

2.利用视听,唤醒求知欲

教育应当根据小学生成长规律和特点,选择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利用信息技术激励学生不断进行数学探索。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中的“可能性”这一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有的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进而产生负面学习情绪。这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加持,播放“狼与羊”的故事:大灰狼看到了小山羊要吃掉小山羊,对山羊说:“如果我将一枚硬币抛向空中,落地后正面朝上我就放过你,否则我就要吃掉你!”,教师趁机发问,“小山羊会被大灰狼吃掉吗?”引发对“可能性”的思考,顺利导入本课内容。

借助信息技术的视听功能进行课堂导入,能够让学生的求知火苗熊熊燃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借助信息技术, 实现高效教学

1.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理解领悟

借助信息技术加持,能让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悟。例如,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悟”掌握什么是平移和旋转,发展空间观念。在传统教学中,通常采用图片展示让学生体会“平移”“旋转”的过程,这虽然对“平移”“旋转”概念的阐释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无法达到动态直观的效果。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利用Flash软件,将“静止状态的图形展示”变为“动态的方式演示”,所看到的图片信息,不再是“平移”和“旋转”的简单结果,而是图形位置移动的动态过程,进而对本课蕴含的数学理论和概念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强化直观化和形象化记忆。

信息技术的这种动态演示功能,不仅能运用在“图形位置变化”相关数学概念和理论讲解中,还能应用在几何知识的分析中。例如,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多边形的内角和”,在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3个内角和为180度”知识点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三角形的3 个角截取,经过“平移”“旋转”后,拼接成一个“平角”,加深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一知识的印象;在分析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内角和时,利用信息技术中制图软件对图形分割的功能,将多边形“拆解”为多个三角形,从而让课堂讲解变得更加直观、透彻。

借助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加持,能将静态的“图形展示”转变成动态的“过程演示”,促进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体悟,提高学习效率。

2.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要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想方设法突破数学难点。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改变传统的语言教授方式,发挥出信息技术声情并茂的优势,将抽象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进而让教学难点变得浅显易懂,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本质。

例如:“垂直与平行”是苏教版四年级阶段数学教材内容,学好此部分知识,对以后学习多边形、梯形等内容具有较强的铺垫性效果。此前所学的关于“线”的知识都是“单一线”,而本课中所涉及的则是“线与线之间的关系”,表象信息相对复杂,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理解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在“如何让学生正确判断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国庆节阅兵式场面,每个解放军战士可以视为一个“点”,多个“点”组合在一起便成为“线”,可以调整画面让学生体会“多线成面”,对“平面”具有初步认识。在接下来的“平行线”教学中,可以利用动画演示的方式,将处于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线延长。让学生通过观察、体会,对平行线的特点形成直观理解,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平行线的定义,重点强调“两线所在平面”与“不相交关系”,具备“同一平面”这一认知后,“两线垂直”关系讲解也将变得简单。

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未发展成熟,在空间认知方面存在较高难度,借助信息技术加持,利用数学场景和多媒体动态显示功能,帮助学生轻松突破学习难点,进而简化思考、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实现高效数学课堂学习。

3.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合作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了数学课程的性质,它应该是富有生机、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除了接受教师的讲解外,还需要通过合作沟通获得数学知识。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组织合作探究,为课堂添姿增彩,让学生保持持久、高涨的学习热情,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数字与信息”,可借助信息技术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生活中的数字”。合作学习活动以“围坐”的方式进行,学生手持平板电脑,在探讨中可以随时查找和下载生活中的数字图片。再如,通过网络下载汽车车牌图片,分析车牌号中文字和字母代表的信息。

借助信息技术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在共同探讨中随时查找和调用可用信息和资料,并以此作为自己想法和观点的载体和佐证,从而拓宽信息获取通道,开阔视野,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四、借助信息技术, 巩固所学新知

课堂练习是巩固课上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具有趣味性的课堂练习,以此提高学习热情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例如,小学一年级数学“100以内加法和减法”课堂训练,可以引入数字化的教育游戏,组织开展数学通关游戏。游戏开始后,电脑屏幕上将会出现各色气泡,每个气泡上都带有一个100以内加法或减法的算式,只要选择出正确答案,气泡就会炸裂,电脑会加分并给予语音鼓励。利用数字化教育游戏,不仅让课堂练习形式更加新颖,还能让学生自觉提高注意力,提高数学计算速度,在无意识中提升自身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平行线苏教版动画
平行线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添加平行线 求角真方便
“平行线及其判定”检测题
不可思议的平行线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