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齐治平、关注当下的政治智慧(四):常怀敬畏之心

2023-04-05

月读 2023年2期
关键词:杨震敬畏道德

◎ 王 杰

上一讲介绍了修身守诚信,做到不欺天地、不欺百姓,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敬畏之心。这一讲我们谈一谈敬畏,有敬畏心是领导干部的重要修炼和政治智慧,是守住底线的重要护栏,是保证权力规范运行的内在保障。

一、敬畏的文化含义

什么是敬畏?敬是指敬重,畏是指畏惧。德国大思想家康德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敬畏之心源自人的信仰,只有当人的心里有敬畏或恐惧的事物,才会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据考证,我国古文献中最早出现“敬畏”一词是在《管子·小匡》中:“故以耕则多粟,以仕则多贤,是以圣王敬畏戚农。”管仲告诫齐桓公,为政之道就是要敬畏百姓。对敬畏的阐释和要求,古已有之,《论语·季氏》中就记载了孔子讲君子要有三畏:第一要敬畏“天命”,天命是上天的意志、自然的规律,它高深莫测,万事万物的运行都需要遵循,不可不敬畏;第二要敬畏大人,对父母、长辈、道德高尚的人、社会权力大的人,不可不敬畏;第三要敬畏圣人之言,因为“圣人之言”,充满了哲理和智慧,不可不敬畏。一个人有了这些敬畏,信仰就会有所归依,生活就会有所规范,思想就会有一个中心。在此基础上活着,生活才会有目标有方向,人生才会有价值有意义,一切的事业感、成就感,才会油然而生。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敬畏心,就会恣意妄行、胡作非为,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史记·鲁周公世家》:“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贺太阳不亏状》里写道:“陛下敬畏天命,克己修身。”明朝宋濂在《寅斋后记》里写道:“公精白一心,上承休德,夙兴夜寐,敬畏弗懈。”现代大作家巴金在《家》中说道:“祖父是全家所崇拜、敬畏的人,常常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气。”

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敬畏是由敬而生的尊重。敬畏不是恐惧,而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当你心存敬畏时,方能行有所止。

有句老话:“举头三尺有神明。”佛教认为,有昨日之因,就必有今日之果,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脱的。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不信规则,置道德、良知和法律于不顾,被内心的贪念所支配,随心所欲、肆意妄为,也许一时侥幸,逃脱惩罚,甚至还可能暂时获得一些利益,但世事有其规律,为恶必尝恶果。

曾国藩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身处高位,心存敬畏,则能对上,无愧于天地;对下,无愧于百姓;对己,无愧于内心。当我们对规则、法度心存敬畏时,在这充满诱惑、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才能不为名利所累,永远谦卑平和;才能坚守自我的本心,永远恪守心灵的从容与淡定。

二、常怀敬畏之心

中华民族的敬畏观念源远流长。敬畏相连,敬中有畏,畏中有敬。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民族而言,常存敬畏心都非常重要。历代学者对“敬畏”都十分重视。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敬畏思想有着深入的阐述。他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敬只是一个畏字”“敬不是万事休置之谓,只是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耳”“敬非是块然兀坐,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而后谓之敬。只是有所畏谨,不敢放纵,如此则身心收敛,如有所畏”。这些话的主要意思是说,君子应该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敬畏之心不是不做任何事,而是遇到事情时心思专一、有所畏惧、谨慎不放纵。和朱熹同时代的大学者吕祖谦认为:“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天下之事往往成功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敬畏之中,败亡于疏忽大意、骄傲自满、放纵怠惰之中。一个人常怀敬畏之心,一定会行为端正、言语得体、遵守规矩,恪守法律,即使是偶尔犯错,也不会犯大错;出格,也不会出大格。

明代方孝孺说:“凡善怕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此处所指的“怕”字,就是敬畏的真谛。明代著名改革家张居正说:“志成于惧,而荒于怠。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这个“惧”,就是对人生、命运及规律的敬畏之义。对万事万物有所“惧”,是实现人生志向的基本前提,“惧”就会深思熟虑,就能通晓洞察细微的事物 ;“惧”就会谨小慎微、谨言慎行,就不至于落到身败名裂、身陷囹圄的地步。明代另一大学问家吕坤也指出:“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做人有所畏惧则不敢放肆妄为,因此能修养德性;无所畏惧则任性纵欲,从而招致灾祸及身。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有一句警世名言:“做人要记住一个字—怕。”清代学者王永彬有言:“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民间的说法更具有直接的教化意义:“举头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

人需要敬畏之心,敬畏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也是对自身的基本约束和自我修正。敬畏不仅是一种道德情操,更是一种社会底线。“敬”会让人有所为,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畏”会让人有所不为,提醒自己不该做什么。敬畏心的形成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宁的重要条件。人人保有敬畏之心,敬天敬地敬人,遵道德,守法纪,则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倘若没有敬畏心,失去道德的规范,失去法律的控制,各项社会秩序就无从保证,人与人的冲突就会不断出现、升级,人们生存、发展的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人们就不能安居乐业。因此,敬畏心不仅是每个人应该保有的操守,也是全社会维护幸福生活的保证。

三、敬畏是安身立命的大智慧

敬畏观念传承不息,对于古代官员廉洁自律产生了重要作用。

东汉时期的“杨震却金”的故事,就是典型例子。杨震是汉代大儒,他在赴任东莱太守的途中,路经昌邑县,县令王密为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特备黄金十斤,于更深夜静时送来,并表示“现在已是晚上,不会有人知道”。杨震坚决回绝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编者注:“四知”原文为“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被后代人所传颂,成为历代官员学习的楷模,它昭示的正是敬畏的力量。

清代乾隆时期,河南巡抚叶存仁离任时,下属们执意送行话别, 在晚间设宴相送,并赠送了一批礼品。叶存仁当即写诗一首:“明月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叶存仁将礼物全部送还。“不畏人知畏己知”,这是清廉为官的最高境界,充分体现了古代一些官员对道德权力的敬畏,对自律慎独的追求,至今仍有警示和借鉴意义。

敬畏思想不仅为从政的官员们所重视,就连位居权力最高端的帝王同样受其约束。唐太宗李世民被誉为唐朝最杰出的帝王,在其统治的二十三年间,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怕”字当头。他曾对大臣说,人们都认为当天子应该什么都不怕,我却是凡事都常怀畏惧。李世民畏惧什么呢?他说:“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意思是我每说一句话, 做一件事,都心怀敬畏,上敬畏皇天,下敬畏百姓,尽管这样,还恐怕不能让上天和老百姓满意。正因为李世民能够深怀畏惧之心,时时提醒自己,居安思危,励精图治,才开创了“贞观之治”盛世。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非常重视敬畏。在一次会议上,他问大臣,什么人最快活,大臣们各自给出答案,朱元璋都未置可否,直到万钢回答说:“畏法度的快活。”朱元璋才表示赞赏,还改了一个字,说:“守法度的快活。”

清代康熙皇帝对敬畏思想也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和理学大家熊赐履讲论经史时,感慨说:“人主势位崇高,何求不得?但须有一段敬畏之意,自然不至差错。便有差错,也会省改。”这是说,即使帝王的地位已经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程度,也应该心怀敬畏之心,才能不至于犯错误,即使偶然有差错,也能够自查更改。人生在世,应该心存敬畏,做任何事,都要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自觉。懂敬畏者,人皆敬之,我们这个民族得以长存发展,和自古以来对于敬畏感的沿袭有着很强的联系。

然而,敬畏心在现代社会却有淡化的危险。在有的人观念中,社会就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丛林”。有的官员,一旦权力在手,敬畏之心荡然无存,以为可以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狂妄自大到了极致。在敬畏心丧失的今天,个别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利益,无所不为,制假贩假,走私行贿,偷税漏税,等等。这些违法行为都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人们的生活环境出现各种问题。我们创造了现代文明,享受着工业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却不能迷失方向,丢掉“初心”—人类文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个人的幸福生活。如果每个人都肆意妄为,对法律、道德、良知缺乏敬畏之心,最终就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甚至让人类走向毁灭。要避免这一后果,必须学会敬畏。一个国家要懂得敬畏,一个民族要常怀敬畏,一个人更要有敬畏之心。生而为人,敬畏天地,方能行有所止,与自然和谐相处,相融共生;敬畏众生,方能悲天悯人,体察世间万物;敬畏自己,方能守规矩,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因此,我们一定要以一颗敬畏之心来面对我们所生活和依赖的世界,坚守做人的底线。

猜你喜欢

杨震敬畏道德
杨震两袖清风
杨震两袖清风
杨震两袖清风
杨震两袖清风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一些敬畏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敬畏一粒米
敬畏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