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融合双创教育的路径
——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3-04-05陈晓业

科教导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共青团双创育人

陈晓业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63)

自2014 年9 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以来,在我国掀起了一股“双创”浪潮,也开始进入高校教育的领域之中。随着近些年来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普及推广,其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日益受到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加大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力度,旨在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应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如何培育高素质创新技能型技术人才,发挥双创育人成为其首要任务和目标,也是推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1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仍需优化

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侧重于推动双创课程设置,专创融合以及产教融合体系构建等教学领域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双创教育体系,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育人成果。但在双创教育的推动和落实过程中,易忽视对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引导和培养,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也只局限于各理论教学的课堂,只强调与“课程”结合,忽视了学校共青团基于自身工作特点助力学校双创教育各项工作开展、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学生青年植入双创基因等方面所发挥的职能优势,未重视其营造具有创业特色的校园文化,锤炼意志,有效增强学生双创精神和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得双创教育的实施处在“一条腿粗,一条腿细”的瓶颈状态,难以在学校育人体系中继续提高对创新技能型技术人才培养的贡献度。

2 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在双创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而大学生青年毫无疑问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接续奋斗者。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寄语和激励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青年是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依靠力量。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中的广大师生干部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骨干力量,同时也是青年的榜样。因而要在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在广大学生青年中的思想引领作用,更好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共青团组织应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发挥在学生青年群体中的思想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共青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特别是借助第二课堂活动载体形成课程教学的有效补充,联系和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内容载体和方式等,能够在双创工作中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学生,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观念。组织工作注重融合思政元素,培育理想信念坚定的“四有”青年投身到创新创业的学习和实践当中,与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遥相呼应,真正锻炼其成能够紧密团结围绕在党周围,主动投身和服务“两个大局”的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创新技能型技术人才。

3 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融合双创教育的有效路径

笔者所在的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自2017 年就提出建设具有社会和行业影响力的“创业型大学”目标并设立九个建设项目,旨在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构建岭南特色的双创教育体系。结合学校共青团工作开展实际和优势、双创教育以及岭南书院制等建设情况和当前实际,笔者提出“两融合三转变”的新时代共青团工作路径,助力学校努力发展成为创业型职业技术大学。

3.1 对标工作要点与竞赛要求,两大育人体系与双创教育“融合”

增强共青团工作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对标团省委年度工作要点、学校《创业型大学建设实施方案(试点)》以及“互联网+”“挑战杯”“众创杯”以及“攀登计划”等高质量创新创业活动竞赛的要求,推动学校具有全过程育人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才体系”(如“金点子”创新创意大赛、劳动教育教育)和书院制特色育人的“综合能力培养体系”(如TCP训练营、“6+1”培训)与双创教育深度融合,并与“岭创100”大学生创新训练营,学校“春芽·岭创竞赛培优班”等系列提升校园创新创业活力的有效举措形成联动,重点探索开展一系列能够引领创新精神,培养创新队伍,培育双创竞赛项目的活动。在此过程中沉淀育人成果,凝练特色文化,推动学校育人体系与双创教育建设向纵深发展,共同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

3.2 在共青团工作中融合双创,在实现三个“转变”中提升质量

第一,师生干部队伍向双创型干部队伍转变。团干部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骨干力量,同时也是青年的榜样,以“四史教育”“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等工作为抓手,在把握时代潮流中引领青年勇担大任,心怀“国之大者”;占领网络宣传舆论高地,加强团属新媒体矩阵建设,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要在引导青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带好头、作表率的同时,在共青团师生干部队伍中植入双创基因,实现其向具有双创能力和影响力的角色转变。教师团干每学年完成主业务的同时,应利用青马班、主题团日活动或创新创业通识课等载体至少开展一节融合课程思政的“双创课”,指导培育一个双创项目,旨在锻炼双创业务能力,工作角色从单纯的“活动指导老师”向“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导师”转变,能够在学生青年群体中扮演“学生思想引领者”“青年生涯规划教练”以及“双创项目(团队)导师”等多种角色,进而能够组建一支在校园极具影响力,能讲授精品双创课程,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能指导和培育学生双创项目的共青团“双创青年导师团”。立足教师团干部角色转变,借助书院社区这一学生自治活动阵地,在各项工作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干部创新思维能力,业务理解能力以及统筹规划能力等适应数智化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带领广大具有进步思想的学生骨干实现从“学生骨干”向“学生自治+创新创意先锋”蜕变。师生团干部队伍的角色转变促使校园与书院社区的自我管理及创新氛围更为浓厚;学生创新创业动力由“外驱力”变为“内驱力”,双创相关内容的学习和实践探索的意愿由被动变为主动。

第二,学生社团组织向创业型组织转变。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落实团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突出政治性标准和先进性要求,巩固和提升团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团组织要继续以落实上级团委关于高校学生会深化改革、“命脉工程2.0”基层建设等任务为契机,依托“智慧团建”、i 志愿等平台建设,深化共青团改革“一心双环”工作格局,推进岭南新时代团员先进性建设,团结一切基层力量助力学校战略发展及校园文化建设。在进一步巩固组织建设成果的前提下,推动“一组织(社团)一支部一立项”,打造具有组织(社团)、班级支部特色的双创项目。二是鼓励各学科专业社团,学生骨干所在的“5+3”团队(我校双创教育真实项目打磨的实践探索)发挥带头攻坚作用,多角度多层次激发校园创业文化活力,集中特色优势培育项目向省级特别是国家级创新创业类竞赛发起冲击。三是加强双创项目管理,在学生组织中科学设计,增设双创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对培育周期较长的双创项目进行管理和发布、人员招募、资源对接联系及跟进服务等工作,集中整合资源,发挥团组织基层活力和优势,提高项目培育质量,有效解决学生青年创新创业从“有想法”到“能落地”的问题。四是完善考评体系,将双创成果和业绩纳入共青团组织和个人的考核当中,作为重要依据之一;树立优秀双创型教师学生骨干典型,并以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

第三,学生活动向品牌化、双创项目化和育人成果化转变。牢牢把握“坚持服务大局与服务青年相统一”的工作方向,广大青年既要在活动中释放活力,也要在活动中自我沉淀和成长,指导各级团组织、学生社团要做好“加减法”:

在活动质量和内涵上做加法,进一步丰富岭南大学生文体艺术节、岭南毕业季等系列品牌活动内涵,结合上级活动开展,引导青年团干优化活动设计,找准校园和书院文化特色的结合点;既要凸显书院特色,又要与校园特色相互辉映,共同巩固和创新打造系列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共筑岭南校园文化育人体系。另外,坚持发挥志愿服务在我校广大青年中的号召力、影响力,对有一定实践积累沉淀的优秀项目进行立项包装,形成校园志愿服务精品活动,建立并逐步完善校园志愿服务成果展示区的功能设置,以此为基础探索增添双创元素的可行性举措。以学校和书院社区“实践为导向”的参与体验式平台搭建为契机,链接公益创业孵化实践基地的优势资源,激励更多有潜力的学生加入,在运作较成熟的活动基础上(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探索向公益创业、乡村振兴项目等创新创业项目转化的有效路径,进行孵化落地运作,产生实际社会效益。此外,鼓励师生团干共同开展双创教科研课题或项目研究,并提供有效保障,提高队伍整体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和市场研究的能力,逐步强化双创项目的可行性和转化率,同步提高双创竞赛的参赛能力水平和质量,助推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进一步发展。

在活动数量上做减法,以“是否能够深化青年思想引领”“是否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是否体现书院育人特色”和“是否培养学生双创能力”作为举办和开展活动的参考标准,取消举办各类低俗娱乐、流于形式的活动。

3 结语

毫无疑问,未来必然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在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之际,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要坚持为党育人,牢牢把握历史主动、勇于承担历史使命,服务中心和大局,找准定位和发挥优势;在全心全意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中助力双创教育的有效开展与落实,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创新技能型技术人才贡献应有的力量,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切实推动共青团改革的需要,也是共青团组织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踔厉奋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做好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共青团双创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