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
——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2023-04-01柯庆祝

考试周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评价活动教学

柯庆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广大教师也在不断尝试与创新。传统教学中的语文课堂,面对独立的一篇文章,大部分采取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将整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梳理单元文章内容,实现对单元内文章的整合。基于大单元主题的引领,设计大单元学习目标,创设大单元学习任务,通过语文课堂实践活动,指导学生通过个人和小组合作进行深度学习,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最后通过评价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突出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效性。基于此,笔者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为例,探寻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 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

(一)整合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

1. 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整合大单元教学,可满足新课程标准的需求,使围绕“单元主题”的学习活动效果获得综合提升。整合大单元教学,可以使学习任务群的组织、构建更具精准性。而依托学习任务群开展大单元教学,可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并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使学生学习有目标、有方向,使大单元教学效果获得有效提升。

2. 加强单元文本间的联系

单元教学具有整体性,对其进行整合的过程是进一步建立单元课程联系的过程。可以说,将大单元内容进行整合,是一切大单元教学活动的基础,可推进“单篇”教学向“单元”教学的转化。整合大单元教学,可基于同一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加深单元文本之间的联系,使大单元教学形成一个整体。初期阶段进行大单元教学整合,可强化教师对单元课程内容的全方位了解和掌握,且能够基于单元文本间的联系,推进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增强学习效果。

3. 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整合大单元教学可有效突破“范文讲读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发展。整合大单元教学可以突出核心素养的整体培养优势,使学生在整体性学习中获得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整合阶段,教师还可构建核心素养培养与大单元教学之间的联系,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探索,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获得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整合大单元教学的具体方法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提倡“三位一体”阅读理念,所以教师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之前,需要考虑到本单元的所有课文之间的联系。备课时,事先处理好讲读课、自读课、课外阅读课之间的关联,通过对讲读课的精讲,带动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学习到的方法去学习自读课,并延伸到课外阅读课,最后将阅读能力转换成写作能力,将阅读和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部编教材的每个单元一般都是由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共同组成。这样的组合必然要求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整合单元的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到大单元的人文主题,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去更好地理解作品中表达的人文情怀。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的组合是大单元设计中必须突破和平衡的重点,二者的相互平衡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首先从语文素养的角度来分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讲述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经历。《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是朱德在母亲去世后,饱含深情写下的怀念母亲的散文。文章主要是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塑造了母亲高大的形象,赞扬了母亲的优秀品德,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藤野先生》和《回忆我的母亲》同属于回忆性散文。《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并透过眼睛的细节,展示托尔斯泰的深邃和伟大,充满了对伟人的仰慕和崇敬之情。《美丽的颜色》一文,记叙了居里夫妇提取镭的过程,讲述了二人棚屋里的经历。这两篇文章属于人物传记。回忆性散文和人物传记都是通过写人记事描写真实的内容,事件也比较典型,同时也会注重人物细节描写等文学艺术的表现特点。单元阅读课后,还有写作专题,紧扣四篇阅读课文,延伸学生“学写传记”的写作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初步阅读四篇文章,从作品中的人物身份、外貌穿着、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把握作品中人物的关联,评价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其次从人文主题上设置驱动式任务。让学生罗列出四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所用的物品、人物所在的场景,以及对作者影响最大的几个事件等,学习作者选材和组材的角度和方法,同时学习作品的表现手法,了解作品的语言风格,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和精神品质来鼓励自己,提升自己。

最后转化成写作训练。通过课内阅读的学习积累,转化到大单元写作训练,学习如何给他人以及自己写小传。

二、 设计大单元学习目标

整合大单元内容之后,教师需关注教材的整体性和课程的全局性,并基于此促进对单元教材的分析,整合语文素养和人文主题,提炼出大单元的学习目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设计以下大单元学习目标。

1. 初读四篇文章,圈划作品中的人物细节刻画,理解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2. 列举主人使用品、作品的场景设置、作品中展示的重要事件,学习如何更好地选择材料。

3. 感受平常生活小事中的伟大,学习紧扣人物身份凸显“平凡中的伟大”和“伟大中的平凡”的手法,迁移运用,尝试写一篇小传,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

4. 从文中人物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生活体验;从对身边重要人的观察过程中,加深情感连接。

通过对大单元的学习目标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更有深度地进行学习,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另外,围绕大单元学习目标展开对课程知识的探索,可避免学生少走弯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创设大单元学习任务

创设大单元学习任务就是整合单元的学习任务,作为大单元教学的核心主线,贯穿到整个大单元学习中。

(一)构建预习框架,罗列任务清单

在第二单元的大单元学习任务中构建预习框架,让学生提前收集四个主人公的相关资料。

任务清单参考如下:

1. 学生个人和学习小组合作分工,通过图书馆或者搜索工具,全面了解四个主人公的相关信息。

2. 梳理文章的脉络,归纳每篇文章的重点事件。

3. 通过归纳好的事件,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完成主人公陈列表的填写。

有了任务清单,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有章可依。学生通过个人和小组的合作,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外资料,可以顺利地完成主人公陈列表(表1)。

表1 “藤野先生馆”陈列表

在围绕任务清单展开预习的阶段,学生的大单元学习有了具体的方向,改变了分散式的单元阅读,将重点放在了“主人公信息”“重点事件”“主人公性格特征”这几方面。基于此所展开的学习活动,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在自主性阅读与合作性探究中获得对大单元学习内容的整体性了解和掌握。从整体学习效果来看,学生全面了解了四个主人公的相关信息,通过完成主人公陈列表的过程,形成了对大单元文本中主人公的整体性认知和掌握,为之后探究深层次大单元学习任务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大单元核心任务

在完成预习任务之后,老师可以创设以下大单元核心任务“学习设计主人公主题展示馆”,让学生合作完成。可以参考表2。

表2 列夫·托尔斯泰馆

活动任务:学习以小见大的手法,把握如何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主人公的伟大。

要求:可以结合原文以及搜集的相关资料,表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示例:结合原文以及查找的资料)

伟大之处:“有着一双能看透一切的眼睛,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摘自原文

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被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还试图解放农民,办学校,自力更生,想要去改变当时社会上的一些腐朽现象……

——搜集资料

平凡之处:“长相丑陋而平凡,是在俄罗斯随处可见的大众脸,与俄罗斯大众同呼吸共命运。逃脱不了人世间的愁苦,缺少属于自己的幸福……”

——摘自原文

发现自己与世界的诸多矛盾无法解决后,晚年力求过简朴的生活,最后出走离去,孤独地病死在小车站里,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坟上没有竖立墓碑和十字架。

——搜集资料

此项活动的开展旨在培养学生对“以小见大”的手法的运用。从示例内容来看,在表现主人公伟大之处时,原文提到“一双能看透一切的眼睛”“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所搜集资料提到“俄国革命的镜子”“解放农民,办学校”“改变社会腐朽现象”。通过对两部分资料的整合,可看出主人公不仅具备改变社会的强大能力,更始终以自身思想伟力,寻求自身理想与信念的实施。在表现主人公平凡之处时,原文提到“俄罗斯随处可见的大众脸”“逃脱不了人世间的愁苦”。所搜集资料提到“自己与世界的诸多矛盾无法解决”“孤独地病死在小车站里”“坟上没有竖立墓碑和十字架”。结合这两部分资料可以看出主人公也是平凡世界中的平凡一员,尽管已经拥有了远超于大部分人的能力,尽管在思想解放方面处于前列,但仍然难以在大社会环境中逃脱人世间的愁苦。

学生围绕核心任务展开探索的阶段,实际上也是学生展示自我能力的阶段。通过摘录原文以及搜集资料的过程,学生可以实现对单元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与掌握,并增强对课程内容的感悟,真正实现对课程知识的内化。

(三)设计大单元活动任务

在完成核心内容后,学生已经对大单元课程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展开对大单元课程知识的深度探索,教师可设计大单元活动任务,引领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活动,整体推进对第二单元课程的探究。

活动任务可设计为:

1. 讨论会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大单元中所涉及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分析和讨论,并从细节出发表达自己的看法。

2. 角色演绎活动。小组共同选择大单元内的某篇课文,基于角色特点创新设计演绎形式,并在正式演绎活动中进行展示。

3. 联想活动。基于大单元课程内容,联想自己所知道的其他相似人物,讲给大家听。

活动任务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题,围绕大单元教学开展。讨论会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发言,有条有理地叙述文本细节中所表现的人物的性格特点。角色演绎活动要求学生聚焦特定文本,切实增强了学习针对性,而正式演绎则能够百花齐放,让大家在观看与讨论中实现对大单元课程知识的内化。联想活动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身已有知识储备,基于大单元课程内容进行拓展与衔接。通过讲述相似人物的故事,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典型人物故事的了解,这对学生后期学写人物小传也可以产生积极影响。

以角色演绎活动为例,考虑到学生在此阶段已经对大单元所涉及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也对大单元中所包含的文本内容有了整体性认识。所以,此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深度体验,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篇,从人物语言、情绪、情感、环境、场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构建,实现文字的具象化,再加以演绎出来。在正式演绎阶段,学生会如同观看电影般进入到特定情境之中,并自觉从中寻找共同点与差异点,进而产生对大单元课程知识的深度认知和感悟。

大单元活动是由一个个小活动组成的小版块,重在借助多样化活动形式,推进学生展开对大单元知识的整体性探究,对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质量都有积极影响。大单元活动任务的设计基于活动特点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可充分发挥出不同活动的优势。

(四)布置大单元后期任务

完成大单元的预习任务、核心任务、活动任务后,可以布置大单元后期任务。通过后期任务,可以更全面地弥补课堂的不足,还可引领学生基于任务练习更深入地掌握大单元课程知识的内涵。

结合第二单元,大单元后期任务可布置为: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学习给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写篇人物小传。

人物小传要求抓住人物的基本资料和相关信息,选取人物几个典型的事件,合理运用人物细节刻画,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展现人物的性格。人物小传可以参考教材中的老舍给自己写的小传。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任务完成效果,在布置任务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开展“讨论会”,提出话题:

1. 你打算写谁的小传?

2. 你觉得写小传要分几步走?

3. 你的小传中会出现什么样的典型事件?

4. 你打算用怎样的方法刻画人物细节?

围绕话题展开讨论,教师要引领学生勇敢表现,争先表达,说出自己的看法,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学生在阐述自身观点的过程中,还可激励其他学生进行质疑和补充,构建良好的互动环境,促进学生思维间的碰撞与融合,为具体写作提供保障。后期大单元写作任务的布置,是学生对已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再应用,也是一次“以读促写”的实践,对有效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四、 设计大单元评价环节

大单元学习过程中,最后的评价环节也尤为重要。教师可通过设计评价环节,全面地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基于评价过程与结果,强化学生对自身大单元学习情况的了解,明确大单元学习的优缺点,还可进一步推进学生查漏补缺,全面掌握课程知识。

(一)提倡多元性、开放性评价

大单元教学的评价提倡多元性、开放性。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评价学生个人的表现,也可以评价整个学习小组的合作情况。学生可以自我剖析,也可以评价他人。通过多元性、开放性的评价,有利于总结大单元学习的情况,更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针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评价设计,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教师要重视落实多元化评价,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结合到一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个人表现或学习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突出评价的权威性,加强学生对自身情况的全面了解。在此阶段,可安排学习小组进行互评,使大家站在同一视角展开对同小组学生的针对评价。除此之外,还可以推进学生展开自我剖析,基于学习过程和结果对自己进行评价,可涉及学习态度、学习参与度、学习效果等方面,这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自评习惯,促进综合性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要推进开放性评价的落实,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并基于多元化评价引领学生大胆评价他人和自我。在评价内容上,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性机会,让大家敢说,敢评价,学会以开放性视野看待大单元学习活动,以基于评价提升大单元学习效果。

(二)注重过程性、表现性评价

过程性、表现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整个大单元学习中整体表现的评价。教师在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记录学生的全程表现,综合分析每个学生对课堂的把握和知识点运用的情况。通过这些评价,不断地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大单元评价环节的设计要重视过程性和表现性,也就是说教师要基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即时表现,及时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当即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继而更关注问题所在。同时,过程性评价还可突出学生“闪光点”,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自觉保持特定学习过程中的优秀表现。初中生自我表现欲望较强,基于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身学习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乐于表达,敢于表现的习惯,且能够在综合性评价的影响下自觉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

(三)加强针对性、精准性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大单元教学要加强评价的针对性和精准性,要基于学生不同情况选择不同评价方法与手段。尤其是针对一些特殊学生,更需要找准切入点,真正地发挥评价的优势。

对一些心理上较为脆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课下一对一的评价方式,以赏识为主,适当指出问题,针对性提高学生大单元学习的效果。对一些性格外向、表达欲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采用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在更多参与评价的过程中获得对自身情况的全面认识,使大单元学习效果进一步提升。越是针对性、精准性强的评价,越能契合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其能够基于评价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而围绕大单元教学所展开的评价,则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大单元学习效果,并促进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单元教学顺应了课程改革的趋势,遵循了语文教学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课堂认知逻辑。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是在师生共同配合下完成的教育教学活动,大单元教学设计整合了大单元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创设大单元学习任务和评价,环环相扣,能更好地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评价活动教学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