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财政学》课程思政融入式教学研究

2023-03-3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财政学财政支出财税

林 静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一、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内涵

2017年由美国希拉姆学院(Hiram College)提出“新文科”一词,即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将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中[1],从而实现跨学科的融合。与上述理念不同,我国的新文科更强调中国特色,突出价值引领。新文科是指回应新背景、新环境的变化,在构建中国特色文科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基础上,融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发展。2020年11月3日,我国教育部召开了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会上通过并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了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方面内容。其中,课程提质的关键就是融入思政元素。

关于“课程思政”一词的提出相较于新文科要稍早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师培训、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根据《纲要》,从专业课程来看,课程思政是指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提炼专业课程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范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全过程中,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重要论断,财政学的国家治理属性要求其必然是学科的融合。从课程内容看,财政学融合了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而财税实践也广泛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如金税系统、智慧税务、财政大数据平台等,可见财政学是最需要进行建设的新文科。同时,财政学本身就内嵌着思政的属性,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思想与战略,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财政学课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使命与担当。因此,新文科背景下财政学的课程思政建设切入点:一是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基础上,财政学课程应融入多学科维度下的思政元素;二是挖掘财政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资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公共意识和法治精神;三是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财政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

二、新文科背景下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情况

财政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就是要在讲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知识中所蕴含的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专业课程“育人”的效果。而专业课程思政不仅仅包括定时定量的“课内”思政,也应包括不定时的“课外”思政,即第二课堂思政。

(一)以教学案例为载体的课内思政

教学案例是课程思政的载体,财政学在经典的教学案例中融入思政教育,以直观形象、丰富生动的案例本身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分析背后的财政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如此,教师用启发、引导、循序渐进式提问等方式,恰如其分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政策热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与担当等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点的同时,实现财政学专业课程思政潜移默化的浸润作用。教学实践中,不少高校的专业课程思政中都广泛采用了案例教学法,编写或选取思政的教学案例,推进了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效。

当然,不能盲目地追求在所有知识点都穿插设计案例,也不能将所有的教学案例都作牵强附会的“思政元素”加法,否则,不仅无法系统、全面地串联知识点学习,而且课程育人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同时,考虑到授课学时、知识点难易程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案例式的课程教学思政也不可能贯穿课程始终,因此,课程思政的融入式教学需要依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模式。

(二)开辟“第二课堂”的课外思政

如果财政学课程仅限于课堂教学与理论传授的单维扁平式培养[2],就难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全面深入地理解社会中的财政现象和财政问题。知行合一,只有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内外相融通,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财政学的课外思政应以财税理论知识为基础,以社会热点为主题,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第二课堂展开,让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堂内外。这才能有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层次、全方位地去思考社会问题,尝试独立探索与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正确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认识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增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山东财经大学将《财政学》课程思政拓展到社会实践环节,围绕“乡村振兴”“第一书记”等形成具有财税品牌特色的标志性团队,实现财税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课堂教学环节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融合,通过活动式的教育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财经素养。

谈及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时,大多数高校是以线下方式进行,但我们必须看到,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未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单位无法接收大批量学生等,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就会受到阻碍。事实上,在当前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也不一定囿于线上,可以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下以传统的专业实习展开,线上可通过教师创设活动主题,学生运用微信、雨课堂、互联网搜索引擎、数据库等搜集与整理信息资料,分析与思考主题问题,实时进行交流与分享,以满足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三、新文科背景下《财政学》课程思政融入式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融入多学科维度下的思政元素

从学科分类上看,财政学属于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但从课程内容看,特别是随着财政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财政学已从传统的经济学科拓展到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而学科交叉融合正是新文科建设的重点。因此,财政学课程本身就具有多学科维度的思政内涵。

其一,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分配活动。而政府预算是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能够约束、规范与监督政府的收支活动,是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重要工具。当前我国政府预算领域改革向纵深发展,全口径预算、绩效预算管理、中期财政规划、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等举措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因此,从多学科维度下解析政府预算的思政元素,就要联系财政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融入我国的行政级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等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引导与培养学生从学科融通的角度认识财政现象、分析与解决财政问题。

其二,财政活动直观体现为政府的收支活动,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就是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一方面,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是税收,其实质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在了解税收原理的基础上,从财政学与法学角度讲授我国的税收制度体系,强调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等;同时,紧跟时事热点,从财政学与信息科学交叉融合角度选取财税事件,让学生思考与讨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税收领域的运用。另一方面,财政支出以经济性质为依据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包括国防支出、科教文卫支出、投资支出等,转移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式支出等,不同的经济大环境和政府职能下,各种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不尽相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不同,这就需要从财政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融合的角度,联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我国打造“服务型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等实际进行讲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分析我国财政支出领域的相关问题。

(二)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政资源

财政是“理财之政”,财政学专业培养的是专业性很强的治国理政人才[3],这就需要充分了解中国历史,熟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财税制度变迁史及实践经验,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以史为据,增进对我国财税发展中所取得成就的理性认同。课程思政不是将“课程”+“思政”简单地进行组合,也不能将思政内容生搬硬套到财政学专业知识讲授中,而是要做到两者的有机融合。

以《公共财政概论》为例,财政学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公共财政基础理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管理和运行、宏观视野和全球视角的财政问题共五大部分。在讲授公共财政基础理论时,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来解析社会主义的财政分配,联系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历程,将党史教育融入到课程思政中,梳理我国财政思想的演进脉络与财政理论的发展;在讲授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时,将我国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推出的减税降费政策、特别国债发行,脱贫攻坚财政支出等案例引入其中,将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其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党和国家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的作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培养家国情怀;在讲授财政管理和运行时,分析我国财政体制实践与改革的进程,从“统收统支”财政体制“包干制”“分税制”,再联系“营改增”现代预算制度构建等事实资料,展现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成就,体现我国制度优势;在讲授宏观视野和全球视角的财政问题时,引入我国提供全球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案例,如加入“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向全球提供新冠疫苗、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知晓我国在全球治理中展现出的大国财政思维、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培育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经国济世的社会责任感。

此外,实践中的财政活动要遵循基本规范和准则,做到有法可依,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公正”的要求,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财政学课程教学中,可以从宪法、税法、新预算法、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等着眼联系教学内容与知识点讲解,列举财税大事件或大案例说明,强化学生的法治精神,提升财经素养与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创新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创新应从课程整体进行规划。一方面,重新制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融合思政元素编写教案,包括教学重难点、教学模式、学时分配、拓展与深化等模块。其中,教学模式可以根据教学重难点与学时分配,灵活采用案例教学法、迭代式教学法、“显性+隐性”混合式教学法等。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学习的多维能力。

1.基于迭代式教学法的课程思政

迭代式教学法是以认知迭代内在逻辑为线索,设计迭代起点,明确任务目标和迭代路径,以问题动机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4]。其特点就是“以问题为动机,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一般包括了学生课前自学、教师答疑解惑、教师布设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与制定方案、成果展示与交流、总结与评价等主要环节。在财政学课程的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中,诸如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社会保障等知识点就较为适合运用迭代式教学法开展。

以“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一节为例,设计迭代过程。第一个环节是学生的课前预习,自主学习与教学相关的知识点,提炼与记录疑难点,侧重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与发现问题能力;第二环节为教师答疑解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预习中的疑难,教师归类相似问题后有针对性地讲解;第三环节是教师布设问题,查缺补漏,检验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程度。前三个环节实际上采用的就是问题交互方式的迭代,学生基本上对本节涉及知识点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串讲本节教学知识点,主要是梳理知识架构。通过以上教学环节的实施,学生相当于经过了两轮知识的学习了,能够基本掌握财政支出规模衡量指标、财政支出规模理论、财政支出结构衡量指标与财政支出结构理论等教学相关知识。但是,联系到我国实际,诸如财政支出规模是不是适度的,用财政支出理论如何解释,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如何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就需要借助案例,让学生分组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教师在导入案例时可隐性融入思政元素,见表1。进入第四个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学习方案,搜集数据资料、政策背景、制表绘图、分析与阐述观点,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运用经济类分析工具;第五个环节课堂上以PPT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汇报与交流,鼓励不同小组间“头脑风暴式”的质疑与辩论,促进深层次思考,教师则应从旁适时地“穿插式”引导学生思考财政支出结构背后的原因--党和国家的政策;第六个环节由学生对各组表现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教师及时作出反馈,肯定优点明确不足之处。最后对本节涉及的知识点作思维导图进行系统归纳,特别是将教材中涉及的财政支出理论与小组研究的我国财政支出实践结论进行对照,这样反复几轮迭代后完成本节的教学。当然,要注意的是教师以“环环相扣提问”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不应一味盲从或套用西方理论,强调“要用问题带方法,而不是用方法套问题”研究中国财税问题[5],即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的财政实践经验,深刻与全面理解我国财政运行轨迹与发展规律。

表1 基于迭代式教学法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2.基于”显性+隐性”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进,财税实践领域开启了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如电子证照的涉税应用、互联网+政务平台的开发、“非接触式办税”等都是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基于此,财政学课程教学中要运用混合式教学,即灵活运用、有机融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手段,发挥各自优势,并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作为思政教学的平台工具和渠道,塑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6]。

教育本身有显性与隐性的作用,显性教育倾向于理论的灌输,隐性教育影响学生的心理,隐而不显地达到育人的目的[7]。线下教学包括了显性的课堂教学与隐性的课后教学两个内容。一方面,课堂教学更注重于发挥显性功能,即教师向学生讲解与传授专业理论,学生直接获取与吸收知识。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在遵循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基础上,选取我国典型的财税教学案例,引入新时代财税实务,同时在教学技术上还要予以提升,设计多样化的形式模拟纳税申报、政府预算等财政活动的主要过程,如运用财税决策仿真实验软件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提升学生多维能力。另一方面,课后教学也就是常说的“第二课堂”教学更为注重于发挥隐性功能,即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意识与价值观。因此,财政学的课程思政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要走出课堂,走向户外。借鉴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高校的经验,第二课堂的教学可以探索运用党团研学、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财税文化建设等多种形式,将思政教育与财政学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共问题,加强公共责任意识教育。

线上教学可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云思政”[8],实时互动交流,譬如可以设计微信群上的“一起学财税”,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分享我国最新的财税政策与改革的知识,引导学生关注财税事件;也可运用“雨课堂”的讨论区功能,教师作为引导者与指路人,与学生共读财税经典论著,理解我国财税学家思想观点,或是结合当前的财税热点进行主题式讨论与交流,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与分析,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四)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组织保障

课程思政要融入到财政学教学中,不能仅停留在授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层面,而要作为一项系统性的任务从整体进行规划与设计,构建有效的组织机制为课程思政的推进提供保障。首先,高校院系领导应建立课程思政工作组或是研究中心,立足于院校特色与专业优势,有效整合思政教学资源,构建课程思政的标准评价体系、课程思政建设的管理机制、监督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搭建专业课程思政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的交流沟通平台,实现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其次,鼓励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定期组织课程思政建设的研讨会或课程思政教学的微课示范,分享与交流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课程思政案例的挖掘与编制等,提升专业课程思政的品质,更好地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财政学财政支出财税
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第31次财政学教学理论与学术研讨会综述
全国财政学界共商新时代财政学基础理论研究暨学科建设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启示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培养财政学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探析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