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在胸腔镜食管癌患者中的效果*

2023-03-31雷秀文朱晓磊

中国医学创新 2023年8期
关键词:胸腔镜食管癌效能

雷秀文 朱晓磊

食管癌是人体消化系统中较为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借助胸腔镜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也是食管癌较为常用的策略[1-2]。但是手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进程造成干扰。而罹患恶性肿瘤的患者大多对于疾病的预后具有较大的担忧,患者也非常容易发生抑郁、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3-5]。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理论,其认为护理干预应该随着疾病的分期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实施,这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护理要求,提升护理干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生活质量[6-8]。目前已经有研究结果指出,使用慢性疾病轨迹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其临床效果较为突出[9]。而接受胸腔镜手术的食管癌患者,其身心反应存在巨大的差异,一般常规的护理措施难以满足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护理要求。为了分析如何为接受胸腔镜手术的食管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本研究分析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在胸腔镜食管癌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2021 年5 月在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心胸肿瘤外科接受胸腔镜手术的120 例食管癌患者。纳入标准:(1)经皮穿刺活检诊断为食管癌,在医院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2)年龄>18 周岁且<70 周岁;(3)身体情况经评估后可接受本研究中所制订的护理干预方案;(4)预计生存时间大于1 年。排除标准:(1)具有医学教育背景或从事过医疗卫生工作或护理工作的人员;(2)合并传染性疾病,需要接受隔离治疗;(3)已经出现心、肝、肾等体内重要脏器的功能衰竭或罹患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身体状态较差;(4)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5)吸毒,长期酗酒或使用成瘾性药物;(6)具有严重视听功能障碍;(7)合并精神疾病障碍,无法和他人正常交流。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 例和观察组60 例。本研究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全部患者及家属均签署关于本次护理干预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之后完善其基础信息的采集,针对患者开展自我观念、疾病的相关知识、日常生活习惯方面等的护理干预。同时,给患者发放医院内制作的食管癌患者相关的健康宣传手册,该手册包括疾病的早期预警症、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治疗后的日常保健及康复手段等。通过网络平台或者现场的知识讲座等方法,实施较为详细的讲解。另外可以通过病友会的方式,组织病友进行互动,协助患者重新建立信心并根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从运动、心理、饮食等多个维度实施健康指导。干预时间设定为入院至出院后2 个月。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1)成立慢性疾病轨迹工作模式的专项工作小组,由科室内高年资护士作为组长,科室内全体护理工作人员均为组员。小组成员均完成关于该项工作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培训,通过考核后才实施干预。(2)计划,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负责收集患者全面的资料及信息,不仅限于患者的疾病情况及症状表现,同时需要包括患者个体的性格特征、日常生活习惯、社会关系网络情况等相关的信息,以全面的信息分析作为基础,制订患者的干预方案。分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数据资料,结合患者个体的实际情况,完善医院的食管癌健康教育宣传手册的内容制作。手册中适当调整传统的内容,依据疾病的发展轨迹进行编写,依据初始期、急性期、稳定期、恢复期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在各个阶段分别对疾病的相关行为、日常生活、自我概念等的内容进行强调,在各个阶段也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实施计划。使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提升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认知。在初次编撰完成后,由科室内的2 名主治医师进行批注和修改,提出建议,最后再完成定稿。(3)具体实施,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疾病发展分为4 个阶段,对4 个阶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干预,包括自我概念、日常生活习惯及疾病相关知识方面的护理干预。(4)过程及结果评价,干预时间设定为入院至出院后2 个月,科室内护理工作人员在干预过程中利用现场调查、院外随访、患者术后复查等方法,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和效果反馈,及时改进和修正干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障碍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严重程度进行测评。其中HAMD 包括17 个条目,HAMA 包括14 个条目,2 个问卷中的每个条目赋分均为0~4 分,所以HAMD 的评分在0~68 分,HAMA 的评分在0~64 分[10]。分数低表示被测试个体的抑郁或者焦虑水平低。两个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 α)分别为0.867、0.859。(2)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利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量表(SUPPH)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水平进行测评。该量表包括正性态度(10 个条目,10~50 分)、自我决策(10 个条目,10~50 分)、缓解压力(8 个条目,8~40 分)共3 个维度,共28 个条目,总分28~140 分[11]。分数低表示被测试对象的自我管理效能水平差。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为0.844。(3)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利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OL-C3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该量表共包括有认知、情绪、角色、躯体症状、社会功能5 个维度,每个维度的评分均为0~100 分[12],以分数低表示被测试对象的生活质量差。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为0.870。(4)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利用科室自行研制的食管癌疾病相关知识患者知晓程度调查问卷进行测试。该问卷包括有食管癌的发病机制、胸腔镜治疗的基本原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围手术期护理的注意事项共4 个维度,每个维度的评分均在0~50 分,以分数低表示被测试对象对食管癌相关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差。(5)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遵医行为情况。采用科室自行研制的患者遵医行为量表完成评价。该量表从服药、饮食、生活、日常活动等方面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测评,量表共有10 个条目,总分10~100 分,以分数低表示被测试对象的遵医行为较差。(6)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气胸、乳糜胸、肺部感染等。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PSS 24.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结果使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比较 干预前,两组HAMA、HAMD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MA、HAMD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比较[分,()]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各维度自我管理效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维度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比较[分,()]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分,()]

表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分,()]

*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6 两组患者干预后遵医行为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为(74.21±8.11)分,高于对照组的(64.35±7.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33,P<0.05)。

2.7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χ2=5.461,P=0.019),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人体的食管具有较为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构,在食管癌患者实施胸腔镜手术操作后,也容易出现乳糜胸、气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13-14],无论是恶性肿瘤、患者对于手术操作的恐惧、对于术后生存质量的不确定及术后的并发症等,均会导致患者的心理出现不良情绪的变化,患者难以避免地会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反应。这会对患者的康复信心造成干扰,加重患者已经存在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身心健康[15]。而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基于慢性疾病轨迹的护理干预模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上述问题。这种护理干预模式将患者的病情治疗分为了不同的阶段,再由责任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方法,这种策略直接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康复过程。通过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说明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干预方法对于改善该类患者术后的负性情绪反应呈现出明显的效果。在这种护理工作模式中,将慢性疾病细分为多个阶段,在各个阶段均使用了适合本阶段的干预方法,从自我概念行为、日常生活方式、疾病相关行为3 个维度同时干预,引导患者保持平稳的心态,同时掌握更多的疾病相关知识,缓解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反应。

以往的研究指出,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增高,有利于患者个体采用积极的方式去应对疾病[16-18]。而本研究中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干预之后,其自我管理效能各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这正是由于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法实施后,给予了患者充分的健康指导,协助患者逐渐恢复到健康状态的生活之中,帮助患者从一个因疾病住院治疗的患者逐渐过渡为自身的社会角色,形成了一个较为正向的,积极的应对方式,提升了患者的自我鼓励效能水平。

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生活质量也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观察组所使用的干预方案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这可能是因为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给予患者正确的健康指导,促进患者逐步的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以更好、更快地适应自己患病及治疗之后的角色转变,很大程度上预防了患者由于各类原因导致出现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19-20],促使患者更为有效的应对疾病,提升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所以在生活质量的评分中出现明显的提升。

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遵医行为及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让患者更为清晰的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身体及心理素质,另外能够借助自我概念行为等方法,促使患者更加坦然与平和的接受现状和各类变化,这保证了遵医嘱行为的比例及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同时也帮助了并发症发生风险的降低。

综上所述,将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接受胸腔镜手术的食管癌患者人群中,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水平及遵医行为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腔镜食管癌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