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课堂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构建

2023-03-30许丁

考试与评价 2023年3期
关键词:书包美术教学内容

许丁

美术强调视觉形象的建构,但向学生展示的美术作品往往是静态的、高度完成的,这是美术家运用了许多步骤和技巧的结果。由于现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达不到这个高度,同时自身的绘画能力的缺乏,无法用影响学生绘画能力培养的正确思路和步骤来解决。演示教学使学生能够拆解绘画,在学生面前再现,减少学生绘画的难度,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技巧。

一、优化教学计划,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将开放教学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师应改变旧的教学思想观念,改革创新教育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解决在美术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够让学生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促进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良好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当的教学目标,同时整合开放式教学,提高小学美术课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巧妙的组合》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现阶段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东西,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教师要让学生们知道如何巧妙地组合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美丽图片,通过不同优秀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组合”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同一组物品的不同组合方式进行思考,在实践中发掘不同的组合方式,并从中找出具有遮挡关系的组合,形成遮挡关系和前实后虚所产生的空间概念。教师可以设计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组合”的魅力,在充分理解“组合”概念的基础上,介绍组合对象后的颜色选择。

二、整合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帮助静态对象转化为动态图像,在视力、听力等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体验,更易于学生理解。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艺术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植物写生》的时候,由于季节的原因,学生很难看到很多的植物,这也就导致植物写生的对象不够丰富。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的植物图片,并且还可以询问学生喜欢的植物,通过互联网的途径搜集图片,在投影上通过分屏为学生同时展示多种植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写生,充分调动学生在写生中的积极性,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有效提升。教师可以在学生写生结束的时候,为学生展示其他优秀的写生作品,让学生对比自己与其之间的不同,从而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在之后的写生中积极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画作。在《自行车的局部写生》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放大局部照片,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片进行写生。在绘制完成以后,可以让写生不同部位的学生将自己的画作拼起来。

三、营造良好气氛,激活美术创造力

小學美术开放式课堂中最重要的是营造开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自己的想法更好地表达出来,并且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这种教学氛围里,学生不会受到很大的束缚,自身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教师的教学也不局限于课本,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补充,提高教学的丰富性,重视全面的实践美术活动的发展,让学生先看然后画画。观察力是学生感受生命与自然的最直接方式之一,也是学生自身审美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拉近学生与美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可以在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出发,进行美术创作。

例如,在学习《我的书包》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书包,并且款式和颜色都各不相同。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书包,并且向其他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书包:“书包里装了什么东西?书包有什么让你满意的地方?你想要什么样的书包?”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跟自己身边的人开始激烈交流,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学生交流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画笔,将自己喜欢的书包画出来。有的学生更换了自己书包的颜色;有的学生在自己的书包上增加了小动物图案;还有的学生在自己的书包上加上了风车和雨伞等物品。在这其中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发挥想象,设计出了属于自己的书包,实现了自身创作力的良好发展。

四、引入开放内容,提高审美能力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学内容的开放提供了便利,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开放式美术教学的开展设计方案。教师可以在原有的教学内容上,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背景和内容的拓展,让学生可以看到美术内容其背后的含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探究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所处环境,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新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学生通过课本内容学习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有限,并且局限在课堂当中,自身的思维没有充分打开,这也会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好玩的内容更加感兴趣,教师要提高开放式教学内容中的趣味性,通过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在主动探究学习内容的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有趣的汉字》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通过绘画所表现的汉字,然后让学生自由举手,猜测这是什么汉字。并且让学生思考这个汉字是怎么变成这样的,学生可以在黑板上自己进行绘制,表达自己对于这个汉字变化的理解。在学生积极讨论、举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教师可以对汉字的形状进行思维的发散,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找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历史,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绘画工具进行夸张、变形表现。学生需要考虑到汉字之间的协调处理,使汉字生动有趣,把国画课转变成图案绘画课。

五、融入开放理念,拉近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是共同进步的关系,既是师生关系,也是朋友关系,因此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以往都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的思维陷入瓶颈,并且在遇到问题时需要思考的内容,学生会期待从教师那里得到答案,自身没有养成思考的意识,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学习效率非常低。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性,建立开放的师生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对学习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其他的学生进行沟通,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在其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例如,指导学生欣赏马蒂斯的美术作品时,可以看到马蒂斯的生活,了解了美术家对生活强烈乐观精神后,再欣赏他的其他作品,从作品中了解颜色的关系。针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进行内容提取,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会产生自己的答案。在众多答案中一定有很多偏差,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批评学生。学生可以就一些问题谈谈自己想法,教师要细心聆听,并且多鼓励学生积表达自己想法。

六、优化教学方法,构建开放课堂

教学方法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联系起来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学方式应该与学生之间具有更高的贴合性,向学生更好地表现学习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在其中的参与动力。现阶段教学模式多以单一形式进行:教师教,学生机械地接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思维局限于教师的教学里,自身没有发挥主体作用,只是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行知识的认知。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统一,在自身理解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这也就导致了学困生的出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媒体放大图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视觉效果,使气氛可以得到渲染。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同时指导学生了解颜色的亮度梯度,一组学生继续增加白色,另一组学生增加黑色。每个实验的结果都记录好,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增加白色时亮度会变亮,增加黑色时亮度会变暗。通过学生自己参与实践的方式,对这个颜色的变化规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七、科學评价机制,促进持续学习

由于个别的差异,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形式也应有所不同,要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评价应采取不同形式,评价要有延续性,让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今后还要在哪方面努力。在评价中,教师要从各种方式入手,开放评价机制,把握学生的亮点,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自信。

例如,在《生活中的标志设计》的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先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标志。学生说道:“交通标志、天气标志、地图标志……”,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喜欢的方面进行标志的设计,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学生设计标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正在设计的内容说出:“哇!你的想法很好,你是怎么产生这个想法的?”“这个标志里有很多的颜色,它们之间搭配得很漂亮。”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一些建议:“这个标志表达的是暴雨,暴雨代表‘危险’,标志的颜色是否可以更深一点?”对于一些优秀的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其他的学生展示,让学生发表意见,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也是对学生们的极大鼓励。偶尔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作业回家,让家长来评价,从造型、颜色、创造力和以往内容的对比等方面评价,这种从内到外的关注肯定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随着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概念的提出,家长和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作为小学中为数不多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小学美术担任着重要的责任,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广度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美术开放教学模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更加多元化、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示自我的学习成果,在实践中得到收获,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打造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

猜你喜欢

书包美术教学内容
我的书包
减负书包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我的书包
藏在书包里的回忆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