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频电刺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RLX、E2及TGF-β1的影响

2023-03-30赵静王素梅张继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肌纤维盆底肌力

赵静 王素梅 张继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当腹腔压力增高时尿液不自主外漏现象。据研究统计,我国成人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高达19%,而老年人患病率高于中青年,其患病率为28%[2]。压力性尿失禁主要病因为生产、肥胖等,此外超负荷运动也可能导致该病。产妇在生产过程中若出现负压过大、胎儿体形较大或产妇用力过猛等情况,极易导致产后压力性尿失禁[1]。其致病机制为盆腔被长时间挤压,导致患者盆底肌肉及其筋膜弹性降低,甚至发生肌纤维断裂。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还会引发一些列并发症,包括尿路感染及湿疹等,严重降低了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的风险[3]。常采用的无创性保守治疗包括药物、康复运动训练及物理治疗等。低频电刺激是常见的康复治疗方法,可有效刺激患者肌肉使其兴奋[4]。为此,本文就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低频电刺激辅助治疗对其松弛素(Relaxin,RLX)、雌二醇(estradiol,E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的影响进行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22 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医嘱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常规盆底康复治疗+低频电刺激,n=62),平均年龄(28.64±3.59)岁;对照组(常规盆底康复治疗,n=60)平均年龄(27.51±4.13)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5]中产后尿失禁诊断;②压力试验阳性;③生殖道无感染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癫痫患者;③近3 个月有盆底手术史患者。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康复治疗师引导患者进行凯格尔运动训练,嘱患者依照规律反复收缩肛门、会阴,持续性收缩4 s 放松3 s,维持30 min;再交替进行快速收缩、持续性缓慢收缩30 min,早、中、晚各一组,运动8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低频电刺激治疗。使用型号为P12 的盆底康复治疗仪(大悦创新(苏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92090428),电极一端连接仪器另一端连接电极片,打开仪器开关,将患者会阴部及电极片消毒处理,再将电极片放置患者阴道处,根据患者耐受调整输出电流,输出低频电刺激,将频率参数调整为105 Hz、脉宽设置为740 μs、治疗时间为20 min,据患者情况缓慢调节强度,以无痛且盆底肌有持续跳动为最佳,2 次/周,持续治疗8 周。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血清松弛素、雌二醇及TGF-β1 对比

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晨时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半径10 cm、2 800 r/min 离心8 min 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吸附试验[6]测量患者松弛素、雌二醇及TGF-β1水平,仪器为酶标分析仪(广州市番禺区华鑫科技有限公司,JQZ1900142)。

1.3.2 两组盆底肌肌力对比

使用盆底肌检测仪(广州通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湘械注准20202091650)检测治疗前后患者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及其疲劳度。

1.3.3 两组盆腔功能对比

用阴道镜检测阴道前后壁膨出,医护人员压住阴道前壁并嘱患者向下用力,若观察到有脱出组织则表示有阴道前壁膨出,若阴道镜显示有肠疝或直肠膨出则表示患者阴道后壁膨出。患者排尿后处仰卧位,嘱其屏气向下用力,由医护人员检测患者是否出现子宫脱垂。检查时嘱患者向下屏气,出现阴道前壁部分向下突出,但仍处于阴道内则表示子宫Ⅰ度脱垂;出现阴道前、后壁部分突出在阴道外则表示子宫Ⅱ度脱垂;出现阴道前后壁全处于阴道外则表示Ⅲ度子宫脱垂[7]。

1.3.4 两组尿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后采用尿动力学分析仪(成都维信电子科大新技术有限公司,出20070216)检测患者最大尿道闭合压(maximal urethral closure pressure,MUCP)、膀胱顺应性(Bladder Compliance,BC)及漏尿点压力(Valsalva Leak point pressure,VLPP)数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7.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RLX、E2及TGF-β1 比较

治疗前两组RLX、E2及TGF-β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LX 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E2 及TGF-β1水平上升,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RLX、E2及TGF-β1 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RLX,E2 and TGF-β1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RLX、E2及TGF-β1 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RLX,E2 and TGF-β1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n 62 60 RLX(pg/mL)治疗前88.11±12.13 87.96±12.34 0.090 0.928治疗后57.33±8.47a 71.08±9.67a 11.812<0.001 E2(μg/L)治疗前25.67±16.54 24.92±17.01 0.247 0.805治疗后60.13±18.42a 50.06±17.35a 3.106 0.002 TGF-β1(pg/mL)治疗前105.67±18.74 106.17±18.50 0.148 0.882治疗后140.79±7.43a 127.44±8.38a 9.300<0.001

2.2 两组盆底肌肌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盆底肌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力均提升,其中观察组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均高于对照组,疲劳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情况(±s)Table 2 Comparis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肌力情况(±s)Table 2 Comparis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n 62 60Ⅰ类肌纤维肌力治疗前1.23±0.31 1.33±0.42 1.500 0.136治疗后3.16±0.29a 2.14±0.27a 20.091<0.001Ⅰ类肌纤维疲劳度治疗前-3.46±0.26-3.51±0.27 1.042 0.300治疗后-2.79±0.10a-3.17±0.18a 14.475<0.001Ⅱ类肌纤维肌力治疗前0.43±0.12 0.41±0.13 0.883 0.379治疗后0.89±0.25a 0.75±0.23a 3.216 0.002Ⅱ类肌纤维疲劳度治疗前治疗前-1.89±0.11-1.83±0.12 2.880治疗后治疗后-1.01±0.09a-1.51±0.11a 27.518

2.3 两组盆底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盆地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脱垂率、阴道前壁及后壁膨出率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盆底功能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4 两组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UCP、VLPP、BC 指标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MUCP、VLPP、BC 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muCP,VLPP and BC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4 两组MUCP、VLPP、BC 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muCP,VLPP and BC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n 62 60 MUCP(cmH2O)治疗前74.28±5.05 73.97±4.62 0.353 0.724治疗后90.74±6.89a 86.71±5.46a 3.573 0.001 VLPP(cmH2O)治疗前82.16±4.97 82.39±5.04 0.254 0.800治疗后106.77±6.94a 98.45±5.16a 7.495<0.001 BC(mL/cmH2O)治疗前39.11±3.74 38.96±3.78 0.220 0.826治疗后49.31±4.78a 42.25±4.91a 8.047<0.001

3 讨论

女性生理结构复杂,其盆底神经及肌肉交错复杂,组织间联系紧密,任何组织结构发生障碍都影响盆腔内其他正常组织。而生育会对女性盆腔造成一定损伤,致使其出现功能障碍。

E2 作为卵巢分泌性激素可反映卵巢功能状态,可促进子宫肌肉收缩。据研究报道,经电刺激后E2 水平升高,盆底功能明显改善,猜测E2 水平与盆底肌电活动存在一定关联[8]。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E2 水平高于对照组,与上述结论相符。但对于E2 水平与肌电活动的相关报道较少,对两者相关性需进一步研究。TGF-β1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分化的功能,对机体免疫调节及胶原合成也有一定作用,TGF-β1能促进间质蛋白质合成,影响金属蛋白酶表达及盆底功能。过往研究表明,尿失禁患者TGF-β1水平降低,盆底支持蛋白骤减,导致盆底组织松弛,出现收缩障碍,进一步加重尿失禁程度[9]。RLX 作为多肽类激素,其来源于妊娠卵巢中,可以松弛盆腔韧带、扩张阴道等。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RLX 水平低于对照组,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与阮飞娜、Shapiro 等[10-11]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其原因为:低频电刺激抑制交感神经反射,激活了细胞超微结构,增强其活性,促进细胞间信息传递及盆底肌蛋白合成,提高TGF-β1水平,改善盆底组织功能,进一步缓解盆底松弛症状,减少机体RLX 水平。此外,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Ⅱ类肌纤维受损,从而导致肌纤维改变[12]。盆腔出现功能障碍后极容易导致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的发生。据王金凤等[13]在研究中提出,电刺激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盆底肌肌力,也能缓和机体盆腔受损情况。本文与其一致。证实低频电刺激可以促进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功能修复,提高阴道紧缩度,有效降低子宫脱垂发生率,提高患者产后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压力性尿失禁常用腹部VLPP 为基点进行分类,VLPP 是指最小漏尿负压,可作为评估控尿功能的指标,也是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标准之一。而MUCP 能体现尿道括约肌状态,BC 则反映膀胱肌肉对尿液增长的耐受力,该指标的提升也反映了患者控尿能力的改善。吴金梅等[14]在探究电刺激对盆底肌的影响中提出VLPP 及BC 做为尿流动力学指标能够直观显现机体异常排尿。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MUCP、VLPP、BC 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与Dubinskaya 等[15]研究结果相同。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相对较差,低频电刺激可以通过电传导刺激肌肉使其收缩,改善了患者盆底肌肉的尿道闭合力,缓解患者尿失禁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低频电刺激可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对机体RLX、TGF-β1、E2 水平均有一定影响,可进一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肌纤维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