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公园中LID设施的应用与设计
——以临海市洛河公园海绵景观设计为例

2023-03-30徐孟孟林徐吉姜广萌汪伟

关键词:溢流径流海绵

徐孟孟 林徐吉 姜广萌 汪伟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浙江 杭州 310030

传统的粗放式城市发展注重灰色基础设施建设,采用雨水排得越多、越快、越通畅越好的“快排式”的模式[1],城市内涝频发、径流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等城市水问题尤为突出[2]。针对这种情况,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提出“海绵城市”,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3]。我国的海绵城市理念在借鉴其雨洪管理思路和技术后,结合低影响开发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考虑生态性发展,通过自然渗透分散地表径流,生物路径净化水质,集中蓄水,加强雨水回用[4]。公园绿地海绵化改造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雨水径流积存,促进土壤吸水持水[5]。

在此背景下,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城市公园,可有效维护城市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既能净化公园内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又能从源头减少地表污染,提升城市河道水系的水质;暴雨期间可有效发挥公园“海绵体的作用”,延长公园内雨水进入市政管网的时间,削减雨洪峰值流量。同时,运用海绵理念建设的城市公园中相较于传统的公园,海绵设施中植被多选用当地耐湿耐旱的植物[6],丰富了景观公园中的植物品种,依靠不同植物种类营造了不同层次的景观效果。

1 工程案例

1.1 项目背景

临海市洛河公园位于临海市新城经济开发区,一期长度约800m,占地面积约90000m2。河道两侧绿地宽度最宽处约为89m,最窄处约为35m,河道宽度约为24m~32m。现状用地为荒地,附近村民自发开发为菜地。

通过对洛河公园海绵化建设,调蓄公园内产生的雨水径流,解决周边道路现有积水问题,发挥公园绿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作用,实现径流雨水控制与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物削减的目的。

图1 公园现状(笔者2022年7月5日拍摄于项目现场)

1.2 公园建设前存在的问题

(1)已建两条透水园路,但因道路两侧绿地高于路面,雨水冲刷泥土至路面导致铺装堵塞,出现积水,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通行需要。

(2)场地杂乱无章,无法为周边居民提供休憩活动场所。

(3)园区内地表径流漫流至洛河,因地形起伏不平,场地部分区域内积水较多。

(4)公园未与周边道路合理衔接,东方大道与公园交叉处排水不畅,降雨时易产生局部内涝积水点。

1.3 设计目标

通过对场地现状条件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景观、排水等因素,确定海绵公园设计目标如下:

(1)根据临海市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公园海绵城市按照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径流污染削减率45%进行设计。

(2)公园内雨水控制作为主要目标,结合景观设计节点,利用海绵设施对公园内雨水进行转输、渗蓄、净化,减少雨水整体外排量。

(3)驳岸种植挺水植物,构建植被缓冲带,降低入河污染物,实现雨水净化外排。

2 公园建设中的海绵城市设计

临海市临海而建,全年降雨量大、受台风影响大,同时项目所在地土壤渗透性差,地下水位高,洛河以防洪功能为主,城市水安全建设需求较大。同时地块及周边的水环境及生态问题突出。公园前期景观方案设计中与海绵城市理念相融合,解决公园内存在的水安全、水生态及水环境问题,合理调蓄净化雨水,构建城市生态绿带。

(1)水生态:通过源头控制污染排放,缓解初期雨水面源污染,加大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之间的连通性,提升水生态功能。

(2)水安全:结合水体、道路与广场及绿地等,优化场地竖向设计,合理布置排水管网,确保区域内涝系统的构建。

(3)水环境:区域内通过源头海绵设施削减面源污染物,提升水体水环境质量,并结合景观设计,营造新型人与水关系。

(4)通过海绵城市设施建设,进行雨水资源化利用,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2.1 设计径流量

根据公园内各下垫面类型及其对应的面积,加权平均得到项目下垫面综合雨量径流系数Φ=0.191。

表1 下垫面分析

本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为90127m2,年降雨径流控制率为85%,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41.4mm,计算得径流控制总量为712m3。

2.2 总体布局

洛河公园海绵设施主要解决自身场地内雨水,为部分周边道路散排雨水流量提供收纳空间。通过雨水花园、低势绿地、生态湿塘等措施实现海绵城市“渗、蓄、滞、净、用、排”的综合目标。

本项目共设置阶梯式雨水花园1963m2,雨水花园2197m2,地势绿地420m2,生态湿塘775m2,砾石带共计437m,植草沟142m。调蓄容积共计795m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达86%,径流污染削减率可达60%,满足上位规划要求,建成后的公园将可以缓解区域的水安全压力及水环境问题,具有较好的技术适用性及经济价值。

图3 海绵城市设施平面布置图

2.3 竖向设计

项目地形,周边高中间低,基地范围内以1-2.5m的高差从市政道路向中央水系递减,场地内最高点标高为6.20m,最低点标高为3.0m。

2.4 径流组织分析

洛河公园覆盖范围为90000m2,场地高程最高点为3.5-5.5m。结合场地内微地形设计情况,将本项目分为5个排水分区,借助生态滞留沟、植草沟等设施,实现场地内降雨径流的有效导排,经雨水花园、阶梯式雨水花园、雨水湿塘等海绵设施实现降雨径流的有效消纳与排除。

2.5 海绵城市、景观专业衔接

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关系密切且非单一对立,基本是多种海绵措施合并与景观园林要素直接或建设联系[7]。设计中海绵设施布置考虑景观地形特点,在地势较低处布置各类海绵设施,确保径流雨水可自流至设施内,以实现海绵城市“渗、蓄、滞、净、用、排”的功能,同时景观与海绵城市结合可丰富公园内植物种类,如美人蕉、矮蒲苇、鸢尾、花叶芒、细叶芒、再力花、花叶芦竹等水生植物。

2.6 溢流能力核算

海绵设施内溢流井开始溢流时,属于周边进水的堰流状态,可采用堰流公式,确定溢流流量;随着水位的不断增加,堰上水头升高,溢流接近终点时,可把溢流井概化为孔口出流,适用于孔口出流计算公式确定溢流流量。根据《海绵城市工程设计图集》,圆形溢流口Φ740最大过流能力为50L/s,根据海绵设施服务范围确定各海绵设施溢流口各设置1个可满足排水能力要求。

2.7 生态科普点设计

入口入园处设置生态科普台,设置海绵设施科普介绍,增加园区水文化内容,凸显园区功能性、展示性等,是园区全景序列的开端,文化展示性较强。

3 结论

洛河公园目前已完工,海绵设施运行良好,是临海市首个海绵城市科普公园。通过现场实地调查,结合景观设计,因地制宜的将海绵设施运用到公园设计中,形成源头削减、过程管控的雨水管控系统,实现对公园内雨水的控制与利用。本公园设计过程中海绵专业、市政专业与景观专业密切配合,从前期方案到施工图设计,深入交流,达到了景观效果与海绵功能性双重效果。

猜你喜欢

溢流径流海绵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海绵是植物吗?
精确发现溢流研究及在西北工区现场应用
基于模糊专家系统的钻井溢流智能预警技术
Topmodel在布哈河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长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精细控压钻井溢流检测及模拟研究
多重组合神经网络模型在年径流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