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对内蒙古的误解有多深?

2023-03-29莲间鲤

小学生学习指导(爆笑校园) 2023年3期
关键词:蒙古包骑马内蒙古

莲间鲤/文

听说内蒙古的娃都是骑马上学?

听说内蒙古人都住在蒙古包里?

听说内蒙古的高考要考射箭?

听说内蒙古的水龙头流的是奶?

…………

真正的内蒙古人听到上面这些问题,恐怕都得仰天长啸:你们外省人对内蒙古的误解太深了吧!

究竟哪些是真相,哪些是刻板印象?真实的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可能比你想象中的更精彩!

●一望无际大草原?人人都住蒙古包?

很多外地人第一次来到内蒙古的时候,往往会发出怀疑人生的感叹:

我是谁?我在哪儿?这不是我想象中的内蒙古啊!

——外省人想象中的内蒙古: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真实的内蒙古:我们确实有草原,也有许多发达的城市。你下飞机的地方肯定是城市。

说起来可能有人不信,内蒙古2021 年的人均GDP 在全国排名第十,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个城市为核心的呼包鄂经济带发展速度非常快,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走进这些城市,你会发现它们和内陆的许多城市一样高楼林立、繁华热闹。

广阔的草原当然是内蒙古最大的特色,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都是世界闻名的天然牧场。但内蒙古所拥有的可远远不止草原这一抹亮色,它还拥有广袤的巴丹吉林沙漠、金黄的额济纳胡杨林、丰饶的额尔古纳湿地以及茂密的大兴安岭丛林。同时,内蒙古还是顶级的矿产大省,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的美誉。

正是因为拥有这片广袤富饶的沃土,加上一代代内蒙古人勤劳不懈的努力,内蒙古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从草原的蒙古包走了出来,奔向了现代化的大都市。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其实,无论城市如何发展,蒙古包一直都在你的眼前,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

来到内蒙古,我们会发现许多城市的名字里带有“浩特”,蒙古语的“浩特”是“水草边的聚集地”的意思,后来便代指城市。在老内蒙古人的民俗习惯里,两个紧邻的蒙古包有时也称为一个浩特。

懂得了浩特的含义,才能懂得那些名字里带有浩特的城市蕴含的深意——呼和浩特意为青色之城,乌兰浩特意为红色之城,锡林浩特意为高原之城,二连浩特意为五光十色之城。

还有许多城市,也和“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文化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比如包头的蒙古语意思是有鹿的地方。呼伦贝尔则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的意思是水獭,贝尔的意思是雄水獭。

知道了内蒙古这些城市名字里的深层含义,是不是瞬间梦回草原了?无论这片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刻入血脉的民族底蕴都不会褪色,这也许就是草原文明的魅力所在吧!

●内蒙古人都说蒙古语吗?去了会不会语言不通?

科普一个冷知识:内蒙古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

目前内蒙古的人口大约有2400 万,汉族人口将近1900 万,蒙古族人口大约400万,还有满族、回族、壮族、鄂伦春族等许多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

内蒙古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民族聚集,主要是因为它的面积很大,而且是全国跨度最大的省,东西直线距离2400 多千米。所以,它也是“邻居”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八个省或自治区毗邻。

多民族的混居和融合,造成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当你遇见一个内蒙古人,他不但大概率是说汉语的,还会熟练使用以上八省的方言之一跟你唠嗑,说蒙古语的可能性反而是最低的。

比如内蒙古东部的赤峰、通辽地区,说话多半是东北味儿;中西部的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的方言更偏陕西话和山西话;西南的阿拉善盟、鄂尔多斯西部的同胞会跟你飙正宗的兰银官话。所以,外地人基本不用担心语言不通,顶多就是有点儿穿越感……

●除了牛羊肉和奶制品,内蒙古人还吃别的吗?

这个话题还得接着上一条说,由于内蒙古一口气从东北跨到了西北,它的美食也远比很多人想象中的丰富!

追本溯源,除了本土的原住民,内蒙古有一大拨人是当年闯关东来的,还有一大拨人是走西口来的,所以内蒙古人有相当一部分是“精神东北人”和“精神西北人”,除了牛羊肉和奶食,他们对东北和西北的风味也是爱得深沉。

传统的炒米、奶茶、牛羊肉就不说了,蒙东老乡的真爱是锅包肉、小鸡炖蘑菇就大米饭;蒙中人民日常少不了山西的莜(yóu)面和陕西的酿皮;蒙西的餐桌满满都是西北风情,拉条子、扒驼掌、黄焖驼排管够……

毫不夸张地说,去一趟内蒙古,就能吃遍一整个北方。

●骑马上学是不是真的?

骑马上学可以称得上是内蒙古最出圈的梗了,这事儿还有很多续集:比如在内蒙古骑马要考驾照,喝了酒以后骑马算酒驾,高考骑马第一名加了五十分等,而且越传越真、越传越玄乎,把广大外省同胞唬得一愣一愣的。

其实呀,这些统统是搞笑段子。前面已经说过,内蒙古的许多城市和内地一样繁华,交通工具应有尽有,所以城市里一般是没有人骑马的。就算是在牧区,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交通的发展,摩托车和机动车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了。只有在一些边远地带,牧民才会骑马出行,有些地方的牧民还会骑骆驼。

不过,“马背上长大的民族”并不会因为发展而抛弃古老的传统。每年夏天,蒙古族人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那达慕大会”,人们纷纷穿上盛装欢聚在草原上,进行“三艺”竞赛,也就是骑马、射箭和摔跤。这是从成吉思汗时代就传承下来的竞技项目。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刻在内蒙古人骨子里的尚武精神,都会在草原的竞技场上尽情展露。

这就是真实的内蒙古,它从草原文明中走来,又在与中原文明的融合中不断焕发着新生。雄浑壮美的草原风情早已和快速发展的内蒙古融为一体,未来还会谱写新的精彩。

猜你喜欢

蒙古包骑马内蒙古
蒙古包
我爱我的蒙古包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第一次骑马
骑马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蒙古包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这是蒙古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