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营造师,和街区谈一场恋爱吧

2023-03-29浦东

恋爱婚姻家庭 2023年8期
关键词:街坊营造阿姨

◎文/浦东

沐着晨曦,与家人告别后,金静踏着轻快的步伐在充满艺术气息的小巷里穿梭,不时向身旁的街坊们打招呼。走过一片绿意盎然的围墙,她迈入了大鱼营造发展中心的大门。几乎每个早晨,这一幕都会在上海长宁区新华社区里上演,新华社区不仅是金静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更是金静背后的大鱼营造发展中心在社区创新领域的“得意之作”。

弄堂里的童年记忆

金静在上海的弄堂里长大,对弄堂有着很深的感情。端午节的时候,奶奶带着她包粽子,一包就是几十个、上百个,然后挨家挨户地送。

金静留恋邻里之间这种温暖的氛围,后来要搬家的时候,她感到有点失落。

考入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金静学的是空间设计,有机会参与石库门里弄的一个改造设计项目。当时她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本文主人公

这时候,一本叫《再造魅力故乡: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的书给了她很大启发。该书作者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西村幸夫,书中收录了他探访日本17 个小乡镇传统街区改造的故事。从这本书里,金静了解到社区营造师一职,其所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设计去激发人们对街区的关心,激发街坊特有的能力以及主体性,共同把街区营造成大家想要的样子。

读完这本书,金静决定去日本学习。2011 年,她来到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成为城市规划与社区营造专业的博士生。

到日本不久,日本就发生了大地震和海啸。灾难发生后,灾区群众收到了大量物资支援。同时,金静也看到了另一种支援灾区的方式。

有一位艺术家叫北泽润,他第一时间赶到福岛县当志愿者。他发现,因为核污染,这里的渔民们都失业了,孩子们也不能上学,大家都在避难所里闲着没事干。于是,北泽润就开始在地上编地毯。编着编着,孩子们过来跟他一起编,后来一些老年人也来帮忙。渐渐地,他们编出了一条和街道一样长的地毯,人们坐在这条地毯上喝茶、聊天。

等受灾群众从避难所搬到临时住宅区后,他们把一条街变成了一个市集,每一块小地毯上都是一个摊位。在这个市集里,孩子们成了主角,因为他们有非常强的创造力。有个男孩才七八岁,非常喜欢妖怪,他办了一个“妖怪电台”,邻居们好评如潮。接着他又开了一家“妖怪食堂”,和妈妈及阿姨一起研发了“妖怪套餐”,套餐很快就卖空了。

居民们两三个月就搞一场这样的市集,直到三年半后他们要搬到新的住宅区。虽然市集告一段落,但是这群人的关系在社区被保留下来。

正是从这段经历中,金静找到了方向,决定从事社区营造师的工作。

在街区办一场婚礼

2018 年,上海迎来了新一轮城市更新。这时,金静回到上海,尝试在社区里开展设计。她和何嘉、武欣、罗赛、尤杨等几位有建筑设计和社区学背景的小伙伴成立了大鱼营造发展中心,参加城市设计挑战赛。他们试点的第一个社区就是新华路街区。

在大家的印象中,新华路两边都是梧桐树和老洋房,非常幽雅。事实上,这个街区里还有很多20世纪80 年代建造的工人新村,居住环境狭小。以前,居民们一直都没有参与街区设计的机会。金静和团队就想:能不能让社区居民成为主角,让他们参与社区设计的全过程呢?

武欣一家人就住在新华路街区,她在番禺路222 弄发起了一个“街坊四邻见面会”,让邻居们一起来讨论怎样改善环境。综合街坊们的意见和心愿,番禺路222 弄的改造取名为“步行实验室”,尝试在这里实现“人行优先”“里弄客厅”“儿童友好”的观念,在保持老城肌理的同时,还能让人在弄堂玩耍、聊天。原本高低不平的道路整平,去掉分隔车辆、行人的路障,行人可以自由舒心地行走;稍宽的那一边街道,保留带着居民记忆的紫藤花架,下面用外向的座椅把空间放大,路面用不同颜色区分出孩子的活动空间,还标出一些玩耍区域。

接着,中心在番禺路222 弄搞了一个“新华·美好社区节”,团队成员找这家借桌子、那家借插线板,还找当时所有的商户都借了一把扫帚,一起清扫和整理这条街。第一届“新华·美好社区节”办起来了,街坊们可以在这里玩耍和摆摊,给彼此带来小惊喜。随着中心实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街坊被拉进了街坊群。

中心还牵头创办了一本街区刊物《新华录》,每年只出一期,由在新华路街区工作、生活的居民共同编写,主要介绍新华路街区的日常生活信息,比如,哪些地方适合年轻人去玩,哪些地方适合遛娃,哪些地方适合遛狗,等等。现在,新华路街区邻居之间的关系已经从线下发展到了线上,街坊群已有500 多人,街坊们积极参与讨论,商量一起去夜跑、交换闲置物品、帮忙寻找丢失的狗……

疫情防控期间,金静和先生的婚礼也在新华路街区举办。虽然有家人在国外回不来,但婚礼还是得热热闹闹地办。金静和同事们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新华路街区的大街小巷发喜糖。好多街坊都参与了这场婚礼:裁缝吕师傅为金静的父亲穿上长衫,花店老板娘为新人的自行车装扮花篮……围绕着老弄堂的欢声笑语,仿佛穿越了时间与空间,重新回到了身边。

把街区当作一个美术馆

有了新华路街区的成功案例,中心陆续收到了一些邀约,金静和同事们决定做一点新的尝试。

机场新村住的很多人都是机场工作人员。有的家庭三代都是机场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可以说是一个熟人社区。

金静和同事把一处闲置的房子改造成社区参与式的博物馆,社区居民都可以成为这里的策展人。由于都是机场人,金静觉得,他们的故事值得被看见。所以,博物馆里的第一个展览,主题就是“我们都是机场人”。

仙霞新村街道虹仙小区有一个总面积达1100 平方米的地下防空洞,经过改造变成了“闲下来合作社”。张阿姨在这里租了一个空间,叫作“阿姨驿站”。张阿姨本来是一位家政服务员,空闲时,她让其他家政阿姨来这里休息。没想到,这群家政阿姨们发挥出了更大的潜力。比如,有一位阿姨擅长收纳,她就在这里教年轻人怎样收纳自己的空间。阿姨们发现有的年轻人还没有另一半,于是又搞了一个“知音角”,其实就是相亲角。现在,“阿姨驿站”成了“闲下来合作社”里最热闹的地方。此外,还有录播间、闲人客厅、书吧等等,每个空间都有一位主理人。

看到这个空间的价值被认可,金静非常高兴。艺术和创造一直是中心进行社区营造的重要形式。最近,社区营造师们和多所高校进行课题合作,比如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一起探索社区设计的各种可能,把街区中的老洋房等特色元素开发成一系列的文创产品等。金静说:“我们乐于把整个街区当作一个美术馆来看待。我想邀请大家,尝试和自己的社区发生一些联系,去认识一下你的街区,去与你的街区谈一场恋爱吧!”

猜你喜欢

街坊营造阿姨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我的“话痨”阿姨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以街坊为单元的老城区微更新方法研究
——以柏林Kreuzberg 地区为例
唐朝城市街坊布局规划
《老阿姨》剧照
百万庄小区街坊调研及街区改造设计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OF DREAMS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