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读《论语》之“教育与教学”孔子传道,意在“仁德”

2023-03-29王蕾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十几岁 2023年6期
关键词:子夏仁德弟子

文/王蕾(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统筹/陈金华(陈金华特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论语》精深广博,常读常新。《十几岁》杂志与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学陈金华特级教师工作室共读《论语》。一期一主题,探寻《论语》的内涵;一期一真题,探索“整本书阅读”的真意。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以教师为职业、将学术平民化的人。他的许多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教育等,于当时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当代仍有启示。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弟子们各有成就,且对孔子发自内心地推崇与爱戴。这与孔子秉持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息息相关。

【考查引路】

阅读下列文段,思考问题。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①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①言:即“字”,代指“品德”;②绞:尖刻刺人。

孔子为什么把学习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

【主题深读】

我们先看看孔子关于教育的最终目的的理解。

目的: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学者普遍认为“优”是有余力的意思。学习者学有余力时,就是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受教育者了。这个时候,他就应当致仕。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为官主政的重要原则是“推行仁德”。“涵养仁德”则是孔子提倡的首要教育内容。“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不注重物质享受,勤劳敏捷,谨言慎行,常常到有道之士那里匡正自己,既是涵养仁德的做法,也是孔子眼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同时,学习也是涵养仁德的重要途径。

至此,前文的答案呼之欲出——学习可以加强、提升道德修养,如果不学习就会在言行上产生各种弊病。

由上可见,涵养和推行仁德贯穿于儒家教育思想始终。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学习知识要随时随地地温习和实践。出仕做官便是“时习之”的重要途径。

有不少人认为“学而优则仕”是儒家教育思想的功利化体现。持这种误解的人,往往忽略了儒家思想纵贯一体的内涵。综观《大学》《中庸》《孟子》,它们从不同角度补充完善了《论语》中有关教育目的的论述。

《大学》提出培养人才的标准和规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提出培养和造就人才应遵循的路径和方法——“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即一方面要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孟子》提出人成才后,不可止于自足,还要自觉觉他、贡献社会、臻于至善。

由孔子发端,传承至弟子曾参(相传他撰写了《大学》)、孙子子思(相传其作《中庸》)乃至“亚圣”孟子,儒家的四代传承统一体现出“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内涵是——修己成德、自立立人、化民成俗、造福社会。

也就是说,儒家的教育的确是为了培养为官主政的人才,但追根究底,仍是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推行以仁德为核心的儒家主张。

对象:有教无类

孔子首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并且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见于《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意思是对任何人都给予教诲,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具体来说,“有教无类”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不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不论是何出身,人都应当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所有人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人人向善,社会就会风清气正、和谐有序。

孔子的弟子来自不同阶层,身份五花八门。他们中既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称为“贱人”的仲弓父,甚至有入过狱的公冶长;既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箪食瓢饮的颜回,还有穷困到“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这表明孔子不看重学生的出身和阶层,只要学生诚心求学,他都不会拒绝。

第二,不论地域和民族差异,都可接受教育。从地域上看,孔子是鲁国人,但其弟子却不限于鲁国,还有不少来自晋、卫、吴、陈、宋、秦等国。比如,子夏是晋国人,子贡是卫国人,子游来自吴国,子张来自陈国,等等。

从民族上说,孔子属华夏的弟子占多数,但也有来自蛮夷和戎狄的弟子,比如来自“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孔子的做法不仅打破了国界,也超越了当时的夷夏之分。

第三,不论禀赋、学习态度与年龄,都能接受教育。孔子招收弟子不分智愚,其弟子的学识、智能、学习态度都不尽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高柴、曾参的反应却较慢,“柴也愚,参也鲁”。但经孔子教诲,他们最终都有所成就。在学习态度上,既有好学的颜回,也有“昼寝”的宰予,但孔子都收之为徒,尽心教导。

孔子曾自述一生的学习历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说,孔子把学习当作一辈子的事情。因此,他在招收学生时也没有年龄上的限制,只要有心向学,都可前来承教。

孔子可考的弟子,有些与孔子只有几岁之差,如:颜渊的父亲颜无繇,只比孔子小六岁;又如以道德著称的冉耕,只比孔子小七岁。这正契合了现代社会倡导的“终身教育”理念,是早期儒家教育思想中的闪光点。

原则:因材施教

教育对象如此丰富复杂,为了保证教育效果,孔子关注弟子的个体差异,首倡并身体力行地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孔子众弟子的资质高下有别,他们的资质类型也有差异。“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对不同资质的学生,孔子以不同的教学难度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众弟子的性格也千差万别,如“求也退”“由也兼人”。面对这样的“学情”,孔子因材施教,对他们分别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

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孔子在同一件事上给予不同的指导:面对生性鲁莽的子路,孔子以稳重教育他,“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面对犹豫不决的冉有,孔子以果断激励他,“闻斯行之”。

由于孔子的因材施教,不同特点的学生不仅都能有所收获,还能一直保有学习问道的热情与信心。这对今天的学校教育仍极具启发作用。

方法:启发教育

有人曾粗暴地判定,西方的教育重视智慧的启发,中国的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如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采用“产婆术”的教育方式,通过不断追问来启发学生,令其逐步探索真理。殊不知,孔子早就自觉运用启发教育,引导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

孔子注重教育的时机,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孔子会在弟子百般思索而不得之时,再去点拨他们。而在此之前,孔子会努力引导,让弟子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

在孔子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启发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孔子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类推能力。类推就是依照某一事物的道理来推论与它同类的其他事物的道理。孔子认为弟子能把学到的道理进行合理类推,就说明他基本掌握了这一道理,之后,才可以继续向他传授新的道理。

反之,弟子“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说明他对刚学的道理没有彻底掌握,同时也反映出他不会灵活运用所学。这些都表明弟子没有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所以孔子“则不复也”,即不再教授新的道理。

孔子从弟子那里得到启发,会喜不自胜。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的意思。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子夏回答:“礼后乎?(礼产生在仁义之后?)”孔子欣喜万分:“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孔子之所以认为可以与子夏“言《诗》”了,是因为子夏把绘画时的打底子,类比到仁与礼的关系上,切合了类比思想。

猜你喜欢

子夏仁德弟子
《论语》知多少?
为仁由己
孔子借伞
弟子规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弟子规
孔子神算
孟子说仁德
一条进过瓢城的狗
扫净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