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列宁新时代观的当代解释力

2023-03-27马毓壑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5期

马毓壑

摘 要:列宁的帝国主义批判理论不仅承袭了马恩经典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而且拓新了第二国际思想家们关于帝国主义研究的理论范式。列宁的帝国主义批判的运思逻辑寓于对俄国历史与资本主义现代形态的深刻把握。列宁以资本批判为线索,把帝国主义垄断本质作为批判的核心与关节点,建构了较为系统的帝国主义批判理论。列宁新时代观成为审视全球化新境遇下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理论武器。

关键词:列宁新时代观;帝国主义论;资本批判;当代解释力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5.064

长期以来,一直有学者否定列宁的帝国主义批判理论的卓越成就,更是对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当代适用性颇有微词。因此,无论是完善理论之必需,还是应对实践之必然,我们都有必要求教于列宁,重新梳理内蕴于其帝国主义理论的生成逻辑与基本内涵。这对于把握当今资本主义变化发展的本质以及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价值。

1 列宁新时代觀的生成逻辑

列宁新时代观的历史生成呈现出辩证思维的逻辑整体性:承袭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是其历史生成的逻辑起点;拓新了第二国际思想家们关于帝国主义研究的理论范式是逻辑中介;以垄断本质为批判核心的列宁帝国主义批判理论的正式确立是其逻辑终点。

1.1 逻辑起点:承袭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列宁认为,尽管革命导师马克思没有直接使用过“帝国主义”这个术语,但每一个不存偏见的人都会发现,对列宁帝国主义批判理论渊源的理解和对马克思现代资本主义实质的理解之间存在着某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从微观研究入手,我们发现在马克思的众多著作中都涉及了资本主义信用体系等相关问题。这并不是偶然,源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独特理解。也就是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帝国主义批判理论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运行模式的分析具有关联性。马克思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的见解为列宁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质料,这将帮助列宁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动规律的获得新的理解。这一崭新的认知必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促使着列宁帝国主义研究论域的不断延展。当然,这也意味着帝国主义理论研究又面临新的路向和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列宁系统解读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资本论》,发现革命导师马克思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其资本批判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掀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进而剖析出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规律,由此从理论上指出了资本主义崩溃机制。在“帝国主义”这一特定概念的问题域中,马克思并没有解蔽帝国主义的全部内涵,但是借助马克思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的一般分析“逻辑”,可以更深入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而且能够以更科学的方式建构新的科学体系。

1.2 逻辑中介:突破创新了第二国际思想家们的帝国主义理论范式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阈下,列宁帝国主义批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与第二国际思想家们密不可分。学界一直对列宁帝国主义批判理论的原创性存在质疑。从总体性来看,不论是持庸俗化的否定性观点,还是持理论挪用或简单相加论的学者,这些学者的说法都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偏颇,只有列宁,也唯有他在剖视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时,以资本批判为线索,极其敏锐地建构起了金字塔结构的帝国主义批判理论。首先,列宁大体上沿用了霍布森的“资本扩张本质论”的合理要素,但也猛烈抨击了霍布森对帝国主义本质的庸俗化剖判。虽然霍布森提出了金融资本的概念,却没有找到“垄断”这一帝国主义的经济根源。在霍布森眼中,帝国主义只是一种以暴力手段掠夺投资场所的政策,这就暴露出霍布森的理论明显的错误和缺陷。其次,列宁几乎整体的采纳了拉法格关于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的阐释。列宁帝国主义批判理论五个基本经济特征基本上都涉及了拉法格关于特征的认识。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也给列宁考察帝国主义本质特征带来新的视角。列宁在阅读卢森堡《资本积累论》一书中,作了很长的摘录并且逐段加了评语,他强烈不赞成卢森堡所理解的资本主义的扩张是剩余价值实现的理论,但尽管如此,卢森堡的积累扩张理论确实成为列宁的帝国主义批判理论建构的基石。不过,在关于帝国主义研究领域里,列宁最正面认可的第二国际理论家就是希法亭,列宁不吝言辞的赞赏希法亭所作的《金融资本》是“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学观点,将它运用于经济生活最新现象”尽管列宁很大程度上采纳了希法亭的金融资本思想,但在货币理论的问题上,列宁认为希法亭忽视了金融资本与寄生性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列宁对上述我所论及的第二国际思想家的理论成果都采取的批判继承的态度,但到考茨基这里,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毫不留情面地严厉批判、全盘否定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理论”。列宁认为考茨基在关于帝国主义的阶段性认识上就存在着明显性错误,他把帝国主义视为一种与自由贸易相对应的政策,更为恐怖地是他用看起来正确的“超帝国主义论”兜售着沙文主义的思想,这必然会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造成极其恶略的影响。由于列宁站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高度上,这就使得列宁的帝国主义批判理论,超越同时代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资本主义新现象过于实证性经验总结的论断,更加科学地揭示了马克思所未能预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新特点与新类型。

1.3 逻辑终点:以垄断本质作为批判的核心的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最终定型

无论资本主义社会呈现何种社会形态,垄断始终是造成社会矛盾和经济危机的突变基因。列宁正是抓住垄断,这一核心意蕴了完整塑造了列宁帝国主义批判理论。列宁真正地体悟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质性内涵,批判地纠正了第二国际对帝国主义本质性特征暧昧不清的认知,全面且科学地解析了作为一种制度而非政策的帝国主义。列宁真正地体悟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质性内涵,批判地纠正了第二国际对帝国主义本质性特征暧昧不清的认知,全面且科学地解析了作为一种制度而非政策的帝国主义。首先,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视阈下列宁实现了逻辑与现实的统一,列宁研究全世界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动总情况,更加具体的揭示出资本主义最新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特征,深刻且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新的生产关系类型,最终实现了批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形态的目的。其次,基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和资本发展的新情况,列宁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列宁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的革命辩证法,肯定了东方国家走向非资本主义国家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指明了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和基本路径,揭开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革命学说的新篇章。

2 列宁新时代观的深刻内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95年)一书中,他就已经开始注意到生产集中的经济现象。在《亚洲的覺醒》(1913年)一文中,列宁强调了帝国主义殖民政策与民族解放运动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揭示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一般趋势。这一时期列宁的研究成果表明了,列宁绝不仅仅是停留于捕捉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经济现象,而是连贯起来透视每一经济现象中的各部分、各片段之间的有机联系,就是要致力于揭示帝国主义时代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在列宁陆续发表的《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无产阶级与战争》等文章和演说中,他又特别尖锐地阐述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转向衰落的这样一种状态”等论断。1916年春天,列宁历经五个月的艰苦写作,最终完成《帝国主义论》这一伟大著作。

在列宁的学说中,凸显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列宁绝不仅仅是停留于捕捉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经济现象,他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动规律的思索,并以此为理论逻辑方程,列宁睿智和精辟地指明了,垄断就是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由此揭开了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垄断实质。列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敏锐而深切地把握了其所处俄国历史与资本主义现代形态的实质,在垄断的五大经济特征中,更加具体的揭示了资本主义历史趋势。列宁强调,“帝国主义是作为一般资本主义基本特性的发展和直接继续而生长起来的”一言以蔽之,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更高阶段。帝国主义不但没有偏离资本主义发展的航路,反而成为最接近其终点的航段。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基本逻辑也是从经济到政治诸领域。此时,垄断已然取代了自由竞争,牢牢占据了国家社会生活的统治性地位。“帝国主义的特点恰恰不是工业资本的统治,而是金融资本的统治,恰恰不单是力图兼并农业国,而是力图兼并一切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垄断资本,不惜通过反动地民族压迫的手段,把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变成自己的殖民地,达到其在政治上瓜分世界的目的。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植根于“垄断”这个最深厚的经济基础。不论是在帝国主义的某些工业部门,还是在帝国主义的殖民政策中,“垄断所固有的停滞和腐朽的趋势”都淋漓尽致发挥着其寄生性的作用。更为可笑的是,那些靠“剪息票”牟利的食利者阶层,不从事任何生产经营活动,凭借着大量聚集的货币资本就能发家致富。面对这个特殊的阶层,列宁说:“在世界上‘贸易最发达的国家,食利者的收入竟比对外贸易的收入高4倍!这就是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寄生性的实质。”资本输出映射了帝国主义寄生性的升级。野心勃勃的金融资本打着自由旗号,妄图统治世界,全面而反动地剥削着被压迫民族,“使“文明”世界愈来愈变成叮在数万万不文明的各族人民身上的寄生虫。”最后,在列宁的学说中,除了解释帝国主义运动的规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即宣传革命。他点破了无产阶级和全世界劳动大众,宣告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即将来临。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难以避免的存在着薄弱环节,社会主义革命即将冲破这一环节。这无疑宣告了资本主义文明必将终结的前途命运,标志了列宁帝国主义批判理论最终定型。

3 列宁新时代观的时代价值

列宁新时代观不仅为未来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选择提供了新的理论逻辑起点,而且成为审视全球化新境遇下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理论武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印证列宁新时代观的有效解释力,与此同时也为创新和发展列宁帝国主义论指明了方向。

首先,列宁帝国主义批判理论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立提供理论前提。列宁的帝国主义批判理论因其批判性而得名,但它的理论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批判旧世界,更是为建设新世界替代旧世界提供理论前提。列宁基于对资本主义发展演进的反复考量,提出对未来新社会文明形态的展望。以垄断为批判核心的列宁的帝国主义批判理论,为人类未来文明形态的选择提供了新的理论逻辑起点。列宁的帝国主义批判理论突出阐释了垄断、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国际战争和世界革命等概念并以此出发。在新的时代和历史情景之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研究世界历史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引申下去,在对一系列帝国主义研究文献的消化理解中,丰富和发展着自己,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更新着自己。列宁的全球观正是注目于世界性矛盾与冲突之上,剖析并阐明世纪更替交界点的社会矛盾和发展困境,高度重视垄断帝国主义与世界政治民主化发展间的联系与冲突,他以特有的敏锐捕捉了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与世界革命运动间的历史性发展法则。

其次,列宁帝国主义批判理论是当今全球化新境遇下,中国认清帝国主义本质的理论武器。毫无疑问,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是和平与发展,与列宁的帝国主义批判理论形成的战争与革命年代相比,帝国主义面貌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化”这个催化剂,把帝国主义推向了新的阶段。发达国家仍是如今全球化新时代背景下的世界主导者,但是经济全球化又昭示了历史与时代必然,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意义从未被被穷尽,新的答卷还在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垄断的内涵和外延的都展现出新变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也昭然若揭,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同性不单单体现在经济与政治领域,更是利用文化输出去同化其他民族,更为可怕的是就连危机的爆发也使各国无一幸免,全部遭到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摧残。今天发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形式上更加的具有隐蔽性,在内容上也更具有复杂性。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实践层面印证了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阶段危机不可避免的科学性论断。全球化演化趋势不仅表明了列宁在对垄断发展趋势问题的科学预见性,而且也蕴含了他的哲学思考的独特的方法论原理。如今,当我们从全球化演化趋势这一视角进行透视的时候,列宁帝国主义“过时论”又怎么能够站得住脚呢?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恰恰是对列宁帝国主义批判理论“有效论”的最好证实。

最后,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印证列宁帝国主义批判理论的有效解释力,与此同时也为创新和发展列宁新时代观指明了方向。列宁帝国主义批判理论建构于马克思“两个必然”思想之上,这不仅增强了我们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而且时刻警醒着我们不要被帝国主义的“催眠”。在这个和平与发展的年代,面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严峻形势,我党创造性的把世界发展潮流和本民族历史发展阶段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毫不动摇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敢且主动地融入全球化进程是历史的必然。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大国瓜分世界的分析为我国的国际合作宗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道路,并力图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出一条属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交往新路。列宁的帝国主义批判理论并没有过时,它启迪着我们,在借鉴吸收帝国主义的某些积极因素的基础上,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26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 ]列宁选集:第2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列宁全集:第28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R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