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建设分析

2023-03-23孙振云蔡旭静

中国教师 2023年3期
关键词:生物学校本评价

孙振云 蔡旭静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满足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学校建设的有机体,校本课程对学校、学生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校本课程从教学现实需要出发,以学校为本位,确定相关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它是相对于国家课程而言的,但并不意味着两者对立,相反,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终极目标都是更好地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一、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意义

1. 有利于生物学课程结构整体优化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学科。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受课程资源以及实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时常只能运用语言诉说的方式,为学生讲解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内容,学生也只能通过理解记忆的方式,对教师传授的内容展开“消化处理”。该行为忽略了实验的价值作用,导致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相关知识时,只能间接掌握些理论知识。因缺乏亲身经历,所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建设工作的展开,打破了此困境。教师可通过对生物学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工作,帮助学生将其掌握的相关知识与生活实践合理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加顺畅地学习生物学课程,从而达到进一步推动生物学课程整体结构得到优化的目的。

2. 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生的个性追求呈现差异性,这是教学现实,也是重要的学情基础。差异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如果教师按照统一的课程,展开相应的教学工作,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实际的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不符合的状况,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校本课程的建设开发,从形式上会更加注重差异性,在具体运作时,使得实际的课程内容更加具有选择空间,更加多元化,这对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有促进作用。

二、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原则

教师开展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时,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够确保校本课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教师还要从学生及学校资源等方面综合考量,将相关资源进行分类、组合,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到相关知识。

1. 科学性

科学性是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因此,校本课程中涉及的内容必须是科学合理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的生物学知识,不断强化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

2. 自主性

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校本课程建设也应积极落实重点内容,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贯彻自主性原则。因此,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建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利用合理举措,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1]。

3. 地区性

校本课程要依据学校现有资源进行建设。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遵循地区性的原则,严格以学校的实际教学环境为依托,在结合地区特色的前提下,针对相应的教学材料,展开因地制宜的处理,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建设方向分析

1. 运用当地资源,促使生物学知识与生活进行融合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教师逐渐把关注重点放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在教材中融入诸多极具探究性的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

实际上,生活中的诸多现象在本质上都是与生物学息息相关的。例如,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人类的疾病预防等,都是与生物学密切相关的。以人类的疾病预防教学为例,在对此课程展开校本课程建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及当地现有的资源作为实际基础,通过实地调研,开设与人类疾病预防相关联的生物学知识专题等,加强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从而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不仅对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有积极意义,而且对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用。

2. 依据学生学习兴趣,延伸生物学的相关内容

在具体实行过程中,校本课程建设必须严格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发展特征,强化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程度,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针对这些内容,展开可行性调查,同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性格特点,研发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丰富教学体系,强化教学成果。

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建设策略分析

进行校本课程建设,可以使教师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人格的健全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笔者以高中生物学为切入点,分析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具体策略。

1. 融合教材内容,重视研究性学习

校本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不同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需求。因此,在实际的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现阶段的教育实际情况。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研究的手段,获取相应的知识。教师在实际的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积极利用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完善校本课程建设,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2]。

例如,在讲授“分子与细胞”课程时,教师针对观察植物的质壁分离实验,延展了相关教学内容,开发了“不同海拔植物渗透的差异”课程,同时,教师让学生制作洋葱鳞片叶及其外表皮上的临时装片,通过实时监测,观察质壁分离以及质壁分离复原。通过探究相关植物细胞液渗透的实验,进行探究学习。生物学课程教学不能脱离环境,在设置校本课程的内容时,教师从教材内容寻找切入点,让学生展开关联性思考,课堂氛围就可能瞬间被点燃。

2. 利用适宜材料,优化校本课程方式

校本课程的设置不是随随便便的,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课程设置旨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只有将多重因子进行筛选、优化,才能设计出契合性更强的课程。

例如,在讲授“植物多倍体诱导及细胞鉴定”时,教材实验多是依靠低温手段,以此实现大蒜或洋葱多倍体顺利形成。但是,利用低温诱导,促使多倍体形成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学生在现实观察中,很难观察到多倍體的分裂相。据此,教师设置相关校本课程,利用化学试剂秋水仙素的运用,解决了此问题,使整体的诱导效果极其明显。新发出来的根尖,多膨大且呈鼓槌状,说明染色体已经处于加倍的状态。选取这样的材料作为实际制片观察道具,加倍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学生可以轻易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加倍情况。

3. 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不断健全校本课程体系

高中生物学教学将高考作为终极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生活结合不够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如果能把校本课程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会有促进作用。

在教授 “酶的特性”时,笔者挖掘生物学实验课程,从实际活动着手,让学生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利用小麦发芽期间产生的淀粉酶作为材料去制作麦芽糖;在教授“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时,教师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尝试腌制带有糖醋口味的萝卜等。通过这些校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合理地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3]。

4.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课程评价机制

评价是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催化剂,可以明确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与不足,推动校本课程的完善,从而更好地发挥校本课程在学生生物学素养培育中的作用。在实践中,教师要构建从课程开发到落地的相关管理办法,内容包括课程计划管理、教学常规管理、质量监控管理、课时分配管理等。

教师要围绕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培育,从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在制订评价量表、等级和分值相结合的方法的过程中,明确评价量规,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生成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从课程设计所包括的特定内容、课程内容的正确性、课程内容排列的方式、课程计划所涉及的学生经验的类型以及所包括的教学材料的类型来评价课程计划本身的价值。在评价活动中把重点放在考查课程实施的结果上,侧重考查课程计划对学生学习的效果,通过对比前测与后测之间、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或其他标准参数之间的差异来作出判断。

高中生物学校本课程是基于生物学科而构建的课程体系,对于高中生物学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实现课程的多元化教学,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在生物学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学校的发展实际和学生的差异性特色,并从生物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出发,融合教材内容,优化课程形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完善学生评价机制,从多方面着手,在学科内容及形式的指引下,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培育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小龙.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2(28):126-128.

[2] 薛莉,胡军.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单元教学设计优化策略分析[J].高考,2022(21):44-46.

[3] 王珊珊.关于新时期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和路径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4):59-60.

(作者单位:1.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山东省济宁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猜你喜欢

生物学校本评价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