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的融合

2023-03-23任桓熠桂林旅游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关键词:古人技能理论

任桓熠(桂林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大学生生涯规划》是一门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和职业、做好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的课程,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对于在职业选择时面临的诸多困惑和迷茫,大学生可以借助该门课程中的工具进行探索解惑。《大学生生涯规划》所使用的生涯规划理论起源于西方国家,其理论基础建立在西方文化之上,呈现出明显的西方价值特点。这门课程在我国适用与否,取决于能否将它与本土文化恰当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精华,其中不少内容对我们今天理解生涯规划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两者相结合,有利于将本门课程作用最大化发挥。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的重要意义

(一)是课程本身进行本土化融合的需要

《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基础理论起源于西方,是在西方工业大发展时期,为了更好地让人的培养适应社会分工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套用于指导人们生涯实践的理论。课程中几个经典理论,如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舒伯生涯理论、MBTI职业性格理论等,是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注重实际应用,通过工具帮助个体形成科学的生涯辅导策略,帮助个体自我了解、自我规划、自我实现。但这门课程要引入国内使用,在本土化适应上还存在两个问题。

其一,《大学生生涯规划》理论体系的发展基于西方价值观,而西方思想更倾向于个人主义,强调自由、重视自我、注重个性的发展,把个人的自我实现视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不强调权威。相比之下,中华文化重视集体利益,在鼓励个人生存发展的同时还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始终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令《大学生生涯规划》这门课程有一些内容是与我国文化背景和国情不符的,这会让它的应用受到限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生涯的思想,与现代西方的生涯理论可以说不谋而合,将两者相结合,可以很好地帮助生涯规划课程在本土落地。

其二,现在使用的理论大多诞生于上世纪中叶左右,距今已有几十年的时间,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职业不断涌现、旧的职业遭到淘汰,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分工的形式产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就业观念、择业行为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青年大学生对就业的观念、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上这些因素,是课程相关理论体系在设计它们的年代是不曾出现的。这就要求该门课程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和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再构建。

(二)课程思政改革的应然要求

在当前提倡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对《大学生生涯规划》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尤为必要。《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基本脉络,首先是帮助大学生向内探索自己、了解自己,向外了解职业世界的信息,再提供生涯规划工具来帮助大学生以系统的步骤和科学的方法来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这是在西方价值观念中发展出来的理论体系,以个人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考虑的是单个人的特质和个性因素,却鲜少考虑集体因素和国家因素。

高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能够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高校培养的人才,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培养具有高度家国情怀,具有责任感、使命感、奉献感的接班人。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就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个人品德修养。青年人在择业时的考虑,除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和需求,还应兼顾集体和国家的需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之源,其中诸多阐明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光辉思想,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对于指导青年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人生规划方面产生着巨大影响。而这些思想在西方的生涯规划理论中并未涉及,挖掘和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与生涯规划课程相融合,可以更好地让课程符合育人目标的要求,影响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三)对课程内容进行丰富和升华的需要

《大学生生涯规划》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学分一般只有0.5-1学分,学生对这门课的态度普遍没有专业课那样认真,大多数学生的态度比较随意,听课全凭心情,及格就够用。在如此的课程先天属性下,想要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必须以内容取胜。

纵观国内的《大学生生涯规划》课本,内容大同小异,第一层级框架是:自我探索——职业探索——生涯决策。其中占据篇幅最大的部分是“自我探索”部分,它的二级框架是:介绍工具——使用工具——结果分析。教材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本工具书,大学生需要解决什么生涯问题,就在其中寻找相关工具,借助工具的测试和分析得出结果。除了一些理论需要老师特别解释,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对工具的运用也基本可以“自助”完成。这样的内容编排方式逻辑清晰、简洁、明了,但它的缺陷是,让阅读者与文字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过于理性思维和教条的文字让人感觉单调、冰冷,缺少情感,其文字吸引力显然略逊一筹。

《大学生生涯规划》要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应该适当地加入一些感性的、故事性的内容以充实课本,尤其是能够体现我们自己的本土文化特点和思维习惯的、能够在大学生内心产生更多文化共鸣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包含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精神,例如,以人为本、道德奉献、贵和尚中、刚健有为、崇尚精神等,并与具体历史人物故事相结合更能对大学生的内心产生触动,可以弥补生涯规划理论工具书的缺陷。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涯规划理论相融合的具体内容

(一)古人兴趣观与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生涯理论。兴趣在人的一生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人有2-3种职业兴趣倾向,这些倾向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每个人独特的职业兴趣偏好,如果人能将兴趣与工作结合,就更容易对工作充满热爱、取得成就的可能性也更高。另外,人的兴趣除了可以与工作密切结合,还可以体现在闲暇娱乐中,一个丰富的兴趣体系充实了人的生命、滋养了人的精神世界,往往还能对人的职业和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兴趣的重要性古人早已洞察,他们在学习中强调教师应尽量采取办法让学生产生兴趣。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意思是教育学生如果不讲究教学方法,没有情趣,学生一定不会乐于学习。王阳明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说道:“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意思是教育小孩子,应该让他愈学愈欢喜、愈鼓舞,心中得到极大乐趣,那么他会不断进步、欲罢不能。古人还注重培养人多方面的兴趣,好让人得到均衡发展。《礼记·学记》中说:“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大学教学,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休息时还应有课外练习。还说:“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强调了学习既要精进,又要尽量博采众长,以做到融会贯通。

教师在介绍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时,为丰富课堂内容和学生的视野,可以同时介绍以上古人对于兴趣的观点,使学生明白,对于学习也好、工作也罢,兴趣始终是在无形之中指引着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内核,对于这个观点,不管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不论古代还是当代,人们的观点都是相类似的。

(二)古人技艺观与技能三分类

在生涯规划理论的技能部分,人们将人的技能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一个人如能全面而平衡地掌握这三个层级的技能,那么他对职场就具有很高的主动适应性,面临多样的工作场景和任务都能胜任,在提高技能水平的过程中同时达到个人境界的提升。古人同样非常注重培养人的不同方面的能力。比如孔子时代的教育包含了“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中包括了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个部分,可看出古人对人的全面发展、均衡发展是极其重视的,所以古人形容人多才多艺,也往往说其“精通六艺”。

在技能三分类中,最高层级的是自我管理技能,即人对自己的管理、自律、自省,追求的是人的不断进步和自我超越。而在古人的理念中也有诸多的相似理念,如王阳明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向不确立,天下的事情就没有能做成功的,即使会百种技能工艺,(这些技能工艺)也没有不以志向为基础的。其中的“志”对应了我们现在说的“自我管理”,这一思想蕴含着自我管理技能对于人的技艺水平(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的支配作用。人表面上是在工作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实际其背后起作用的是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在介绍技能三分类的时候,有意识地运用古人的思想对这三分类进行阐述及类比,可以让学生对技能的分类方法及如何提高自己的技能有更立体的认识。

(三)古人人性论与MBTI职业性格理论

MBTI职业性格理论将人的职业偏好划分为四对共八个维度,通过测量出个体的维度偏好,即能寻求出适合这个个体性格的职业道路。人如果能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或工作方式,就能扬长避短,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单独讲授MBTI性格理论,容易让学生以为人的性格既然是天生的,那么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天性去发展,如果加以管束就是对人性的束缚和限制。但却忽略了人性中多少有不积极、不完美的一面,是应该要加以修正的。在对待人的性格问题上,中西方观点可以互补。与西方人强调根据人的性格特点来自由发展,但中国古人认为人的天性还是需要加以管教和引导的。这两种思想的对比,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拿来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

古人认为人性如水,孟子认为:“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认为人本性无所谓善恶,但外力却可以迫使它改变。对其进一步的理解是,人不能对天性放任纵容之,还应引导和循循善诱之,人要成才就必须对性格加以约束。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表达了人一定要通过建立礼义、制定法度,用来强制整治人们的性情而端正他们,用来驯服感化人们的性情而引导他们。

在这一部分,教师应该做到既让学生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寻求适合的工作,又懂得有意识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性格,以达到性格完善的状态。

三、结合生涯理论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范例

以下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范例。在讲解职业价值观时,通常会介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明人的价值选择和人的需求的关联性,马斯洛认为驱使人类的是本能需要,这些需要共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一般来说,人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才会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迈进。在这个迈进的过程中,人的需求影响了人的价值选择。中华传统文化对此也有相关的论述,我们在课堂中可以将两种思想相结合相比较,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具体如何做?下面进行阐述。

古人对于人的需求的理解。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与马斯洛理论中首先人要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丰衣足食),才能去提升社交需求的思想不谋而合。再如,《孟子》写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在低谷期保持修养和品德,是他坚守气节的表现,同时也能得到自我和社会的尊重;而当人拥有成就后去造福社会,就达到了人的最高需求即自我实现。同样的,马斯洛理论认为,人的尊重需求再进一步,就是自我实现。

在对人的需求的理解上,人们往往重视自身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与他人的关系的需求,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让人生感觉幸福的密码。马斯洛理论中的社交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都是对人的情感和心灵需求的描述,而我国古代对个人与他人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解,也体现出了社会需求的思想。

张载的“横渠四句”:“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志向和抱负,而这四句话也包含着人的需求层次的特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立命”则人要先让身体得到安顿、获得安全感,“立心”则让人的心理需要得到归属,将“心”系于天地万物,与天地人产生联系,在为天地立心的过程中满足人的社交需求。对于士大夫来说,是在为民众选择正确的命运方向,确立生命的意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要不断修炼自己的思想心智,才能得到“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个人应努力开拓进取,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人的自我实现不仅仅局限于个体的成功,更大的成就来自为他人、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这贡献可“开太平”才得以不朽。

这样的教学组合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用比较、类比的方法去理解教材,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动摇他们原有的简单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真正在课程教学中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优越性。

猜你喜欢

古人技能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