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合的基点、困境与路径

2023-03-23阜阳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阜阳236000

关键词:劳动思政融合

刘 睿(阜阳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课程思政是指在教学全过程中,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意识地进行理论传播、思想引领、价值引导、精神塑造和情感激发的一种教育方式[1]。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成效、建设水平及建设风貌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时代,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发展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2]。

当前,国内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向度的内容:一是关于课程思政理论的研究,从课程思政的概念、特点、内涵、依据、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二是关于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研究,从元素挖掘、教材设计、实践嵌入、方法改革、模式构建等方面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路向进行了探讨。三是在课程思政视域下结合具体的课程或专业建设进行的研究。高校劳动教育的研究也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的研究,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特征、内涵辨析、理论渊源、核心内容等视角进行了分析。二是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推进的研究,从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丰富劳动教育教学内容、创新劳动教育教学方法、健全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等方面对推动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了研究。三是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从教学模式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实训基地在劳动教育中的依托、新编教材在劳动教育的体现、数字化转型在劳动教育中的发展等方面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总体来讲,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分别对课程思政和大学生劳动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既有认识论层面的分析,亦有实践论层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关于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合的研究则较为少见,将思政和劳动教育同时作为篇名,在知网上搜索到111篇文献;将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同时作为关键词,仅在知网上搜索到25篇文献。已有成果对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合的逻辑关联、价值意蕴、建构路向等进行了分析,但对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合的困境和难点研究不足,对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一致性探讨不深。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合的基点、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合的基点

基点指事物发展的基础或根本。两个不同事物之间融合的前提是两者具有基础上或根本上的一致性。本研究从思想基础、价值目标、内容指向三方面分别对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一致性进行分析,以此作为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合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思想基础的一致性

马克思从唯物主义出发,揭示了人类历史的起源,肯定了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进行了全新阐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向前发展。新时代下,大学生劳动教育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也是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根本上是使广大学生认识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以劳动为荣、爱岗敬业、勤奋进取的优良品质。课程思政根据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度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要求而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创新理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指导性精神。课程思政是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的教育理念。将价值观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端正的“三观”,从而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可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一致的思想出发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一致的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一致的指导思想。由此构成了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一致的思想基础。

(二)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目标的一致性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以后,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加快推进课程思政在高校的建设和落实。目前,已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重要着力点[3]。根据课程思政相关文件精神,课程思政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要求,是所有专业所有课程都必须要遵守的教育规范。它强调所有的课程均需承载一定的思政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性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有机融合。但课程思政不是要把所有课程都变成思想政治课程,根据2020年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是“盐溶于水”的关系。可见,课程思政的价值目标在于学生在专业知识或技能掌握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2020年3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及2020年7月教育部下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并不仅在于让学生通过劳动教育掌握今后就业所必需的劳动技能,还在于让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劳动真理及新时代社会主义劳动观,形成自觉劳动的习惯、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珍惜劳动产品的态度等[4]。可见,与课程思政一样,价值观教育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开展的重点。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标核心均指向学习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和实践。

(三)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指向的一致性

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精神,劳动教育所包含的主要内容,除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包括蕴含其中的价值观。除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练就必备的劳动能力以外,还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劳动理念和践行宝贵的劳动精神。可见,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广大学生会劳动、能劳动、还要求学生理解劳动、热爱劳动、明劳动之理,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这与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高政治素养,树立起正确的“三观”等具有一致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5]。可见,劳动教育本身就是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的重要构成。因此,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在内容指向上相互融通、相辅相成,具有一致性特点。

二、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合的困境

(一)理念上:劳动教育重技能培养、轻价值观培育

以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物质文化需求问题、温饱问题等是多数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教会学生谋生的手段成为劳动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和最主要的任务。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劳动教育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党的十九大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情况下,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已逐渐由通过劳动以谋生转化为通过劳动以实现人生价值[6]。高校劳动教育的使命不仅应包括教会学生专业的劳动技能,还应包括帮助学生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的过程中认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实现自我认定[7]以及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使劳动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进步的根本力量。但受历史原因的影响,以及难以量化显见等因素,劳动价值观培育并未被完全接受,更未在实践中积极施行,培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与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创新和发展所形成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进一步与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合还存在理念接受、目标设定、方法改进、内容设置、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困境。

(二)制度上:融合的顶层设计虚化

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融合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和教务主管部门系统性地做好顶层设计。健全的体制设计,有利于打通融合的各种障碍,是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合的基本保障。但是在现实中,大部分高校对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融合缺乏一体化设计,难以形成合力从而系统化地推进融合的进程。如部分高校对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工作的人员配备不足,职权分工不够清晰明了,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果;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没有把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纳入,也没有把课程思政纳入劳动教育课程,尚不能形成专业化的课程体系及施教模式;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中,缺乏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评价内容,部分高校虽然加入了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考核评价内容,但标准笼统、内容片面且主观性强,难以推动教育工作者认真施行,影响融合的成效。此外,高校教师还面临着较大的科研压力,教学效果的优劣对教师职称晋升、个人发展等影响并不大,造成教师对推动融合发展的主动性不足,需在制度设计上将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作为教学成果奖评审、师德师风先进个人评选、优秀教师选拔、教材编写、课题申报等的必备条件。

(三)实践上: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不健全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载体是专业课程,要根据课程的不同种类和不同特点,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要素,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可见,课程与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融入的主要渠道,优质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是两者融合的重要保证。但受传统固化思想影响,当下的劳动教育课程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高校仍然将体力劳动视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形态,依托劳动周、大扫除等实践形式来代替劳动课程。或者只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程,没有将劳动实践课程与劳动理论课程同步设置。还有部分高校没有专业、专职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师资,将劳动教育课程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待,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授课教师。部分高校则将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权限下放到各二级学院,由各二级学院的辅导员、党团负责人组织劳动教育的教学活动。此外,劳动教育课程的定位在部分高校尚不明朗,各专业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性质、学分管理、时间安排、考试考核等各不相同,导致劳动教育的课程大纲、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等出现偏差。以上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方面的种种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进程,应加以完善,为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提供合理空间。

三、课程思政与高校劳动教育融合的路径

(一)思想上:转变育人理念、构建认知新高

我国的高等教育始终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8]。作为在五育全面发展中起衔接和协调作用的劳动教育,是贯彻我国高等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学生的爱国热情,教育学生热爱中国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劳动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都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劳动教育尚未拔高到价值塑造的认知高度,故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不协调、不充分。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广大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重视的程度不足。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先受教育[9]。因此,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融合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提升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这是融合取得成效的基础。首先,大学生劳动教育管理者应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论及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劳动观,领会劳动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意义,提升自己的劳动教育理论素养,纠正对劳动教育的固有偏见或错误认识。其次,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直接施教者的教师,应积极提升劳动教育理论修养,彻底抛弃陈旧的劳动教育理念,摆脱劳动教育的固有教学模式,接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方法等。

(二)制度上: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协同机制

完备的协同融合体制是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基础所在。为推进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协同效率,实现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双向互动和融合共建,需要各级组织管理部门不断摸索,从而形成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联结制度。学校党委及教育主管部门作为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及计划施行的把控者,应坚持对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统一领导,对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各个环节做好设计和规划,建立相应的政策支持制度、政策奖惩制度及政策保障制度,在激发广大教师参与积极性的同时确保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落到实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及各二级学院等作为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的中观层面,承担着落实、执行、监督、串联等重要任务,要在教学设计、教学施行、目标制定、考察考核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它们之间并非各自独立,应相互协作,共同拟定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计划,共同搭建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平台,共同组织相关主题活动或志愿服务等。各学院的教研室及下属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教研机构作为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微观层面,要定期检查教师对上级政策的执行情况,审理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分析学生的网上评教及期末成绩,反馈学生意见,监督教师将细节落到实处。

(三)实践上:加强课程建设、提升师资水平

教学是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合的主阵地,课程是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合的主渠道。劳动教育课程是课程思政与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合的主要着力点。在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要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学时及评价方法。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上,各高校要将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结合,多渠道拓展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拓宽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时间和空间。要将劳动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使大学生在掌握各种劳动技能的同时,加深对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升华。在劳动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上,要采用沉浸式体验、案例式教学、情景体验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劳动方法的同时,从思想上加强对劳动精神、劳动价值的认同。所有关于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基本都由教师完成,作为劳动教育的育人主体和第一责任者,教师的能力决定着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由于新时代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刚刚起步,专业而稳定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高校应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师资力量是否能完全符合育人的要求。故高校在遴选出劳动教育教师后,应就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进行专题培训,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增强劳动教育教师的课程思政挖掘能力和渗透能力等。

(四)环境上:创建育人氛围、激发劳动情感

教育学原理说明,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社会环境的综合作用下不断协调适应的过程[10]。基于此,创建良好的劳动育人氛围方显必要。劳动源于生活实践,服务于人民,生活中处处皆为劳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应相互衔接,形成全方位、多主体的劳动育人氛围。在社会层面,要加强志愿者服务建设,积极组织大学生社会服务大练兵,为大学生创造劳动回报人民的体验机会。要建立大学生创业鼓励机制,扶持部分代表性企业,增强大学生劳动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感。在学校层面,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以文化人。如在学雷锋活动月、五一劳动节等,开展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散文征集等活动,组织排练讴歌劳动精神的舞台剧、团体操等,激发学生的劳动自觉。同时,学校应利用网络宣传平台,推介劳动模范或劳动榜样事迹的音视频或报道文章等,推动学生对榜样的感动和敬仰转化为平凡而朴实的劳动行动。在家庭层面,要纠正长期以来重知识学习、轻劳动实践的错误现象。家长应安排合适的家庭劳动任务,在锻炼学生劳动能力的同时,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促进家庭和睦。

猜你喜欢

劳动思政融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